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上海嘉定南翔地区839例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的疾病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上海嘉定南翔地区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的疾病谱。方法对839例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的性别、年龄、呼叫时间、急诊诊断或主诉、不同病种求治人数、院前死亡病种、出车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839例中,男女比为1.66∶1,平均年龄49.6岁;每天9∶00~12∶00和15∶00~18∶00为出诊高峰时间;院前急救疾病谱排序的前5位依次是:颅脑损伤、下肢外伤、脑血管意外、新生儿窒息、早产儿;院前死亡疾病谱排序依次是:交通伤、中毒、溺水等。结论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对人类健康和学科建设有重大意义,可根据院前急救的疾病谱排序特征制定急救工作重点,急诊诊断或主诉,对指导急诊专业人员培训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上海市医疗救护中心1991~1995年院前急救救治的467674例病例进行分析。本组男268300例(57.37%),女性199374例(42.63%),男女之比1.346:1。其中60岁以上占49.16%,危重病人占20.12%。院前急救病种前5位依次为:外伤、脑血管病、心脏病、急性腹痛、呼吸道急诊。院前死亡死因前5位(除恶性肿瘤外)依次为:心脏病、呼吸道急诊、自杀与中毒、脑血管病、创伤。本文还探讨了院前急救病种的月份布分特点。指出:院前急救培训应以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的现场急救作为培训重点,救护车装备及药械配备也应适应这些病种的需要,并适应季节性流行疾病疾病谱变化。  相似文献   

3.
39 555例院前急救病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杭州市院前急救疾病的病种及其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杭州市急救中心2006年7月-2007年6月救治转送的39555例患者。结果院前急救病种排序前五位的分别是创伤、其它外科疾病、脑血管病、心血管病、中毒。创伤中交通伤几乎占了一半。结论本地区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在医务人员与设备配置上应与急救疾病谱的变化相适应,同时结合公众急救技能培训重点做好交通伤的防范与救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012—2013年山东省威海市院前急救疾病谱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根据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威海市120指挥中心威海市立医院急救站受理的急救患者为调查对象,以疾病谱、发病日期、就诊时间、发病季节等作为调查指标,将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3年威海市立医院急救站共有7 843例患者接受院前急救,其中,男性4 103例,女性3 740例;年龄30~50岁的患者占54.35%。疾病谱排序为交通意外伤害、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腹泻)、酒精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晕厥、急性中毒等。结论威海市院前急救有自身的特征,应避免非急诊患者占用急救资源,加强执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强化急救队伍建设,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院前成年患者死亡原因变化的趋势。方法:对资料完整年龄>18岁院前死亡患者死亡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由外伤致死所占的比例呈相对下降趋势,依次为车祸59.50%,刀伤21.00%,高处坠落伤11.50%,电击伤4.70%,溺水3.40%;由非外伤引起死亡的比例呈相对上升趋势,依次为猝死57.03%,脑血管急症18.21%,心血管急症12.72%,呼吸系统急症6.56%,恶性肿瘤5.49%。结论:猝死和外伤仍是主要的院前死亡原因,普及急救知识和及时急救是降低院前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上海市松江区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松江区2009年院前急救资料.结果:患者以19-59岁男性为主,一天内在8-22时及夏季患者较密集;疾病谱排序的前3位病种为外科类疾病(车祸伤、普外、骨科),次3位病种为内科类疾病(神经、呼吸、心血管).结论:一天内在8-22时及夏季应加强院前急救力量,重点是外伤和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兴宁市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院前急救疾病谱情况,了解当地院前急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方法:利用兴宁市急救中心指挥调度软件系统,对该市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院前急救疾病谱进行前瞻性的调查、统计分析.结果:二年间兴宁市院前急救患者总数为6632人次,其疾病谱前四位分别是交通意外创伤、心血管系统急症、神经系统急症和呼吸系统急症.结论:兴宁市交通意外创伤居院前急救疾病首位,应加强创伤急救建设,建立相关预防和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思南县2017年院前急救疾病谱及流行病学特点,从而提高急救质量,为开展全民急救知识普及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2017年资料完整的2 014例院前急救患者,采用描述性的统计方法对患者的就诊时间、病情分级、诊断、治疗转归等进行分析。结果:接诊患者2 014例,其中男1 204例,女810例,男女比例1.491。患者疾病谱前6位依次为创伤、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院前急救患者以危重、急症患者为主,主要转归为留观、住院。急救需求量在夏季、秋季和冬季较高。结论:院前急救患者的数量在季节、时间和疾病谱等分布上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趋势。急诊医疗资源需求具有波动性,需要考虑这一规律,有利于优化急救资源配置,提高院前急救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广西某大型三甲医院2011年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前瞻性资料收集的方法,对我院2011-01-01-2011-12-31院前急救患者的年龄、性别、就诊时间、急诊诊断或主诉等要素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我院院前急救患者5117例,男女比1.46:1,年龄49.28±22.26岁;院前死亡患者349例,男女比2.14:1,年龄61.34±18.49岁;院前急救量与院前死亡例数,在时间段分布上,呈显著性线性正相关关系(r=0.689,P=0.013);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前6位依次为:创伤(34.38%)、神经系统疾病(16.81%)、循环系统疾病(11.47%)、消化系统疾病(7.78%)、其他(7.60%)、中毒(6.59%);院前死亡患者疾病谱前6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30.37%)、神经系统疾病(21.78%)、创伤(18.34%)、消化系统疾病(12.32%)、呼吸系统疾病(7.45%)、其他(2.87%);院前急救30~59岁组与其他年龄组比较,男性更易患创伤和循环系统疾病(P值分别为0.000、0.008)。结论:①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特点,对指导院前急救工作有重要意义,为疾病监控、预防保健等提供依据;②加强创伤、心脑血管疾病及中毒的宣传教育,普及全民急救知识,实施各种危重病的院前急救演练,提高救治成功率;③加强青中年男性健康和安全防范教育,重点减少创伤和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生,使青中年男性的预防保健工作更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院前急救病人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本市区通过120电话获得急救的病人情况。方法:对2004年度本市区3929例院前急救病例进行分析。结果:65.82%病例年龄集中在16~45岁,急诊呼救频率最高的时间段为17:00~19:00,急救现场发病率最高的前6位病种分别为:车祸外伤、心脑血管疾病、中毒、外伤、呼吸系统疾病和产科分娩,按病情轻重分类,按病例数由多到少排顺依次为:中度病人、轻度病人和危重病人,院前急救死亡率最高的前4位病种分别为:心脑血管疾病、车祸、服毒、外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经验,提高外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9年9月接诊外伤6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当场死亡8例,安返医院594例.结论: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对现场伤情准确的评估并急救,科学规范的急救护理程序是提高院前外伤抢救成功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9729例院前急救疾病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7-2009年间我院院前急救的疾病分布规律,为急诊科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及急救药品和设备的配置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09年院前急救出诊登记资料.结果:院前9729例急救患者疾病谱中,内科以神经系统疾病为主,外科以创伤为主.结论:应不断加强急诊医护人员对神经系统疾病及创伤患者急救水平的培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探讨院前急救的疾病分类和死因构成,达到提高院前急救的整体医疗护理水平.方法 对2006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院前急救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060例院前急救病种分类依次为:交通伤412例(20.00%);意外伤342例(16.60%);心血管系统疾病311例(15.09%);脑血管系统疾病282例(13.69%);呼吸系统疾病179例(8.69%);急性中毒145例(7.04%);内分泌及代谢疾病137例(6.65%);消化系统疾病134例(6.50%).院前死亡病例占前5位的疾病分别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交通伤、意外伤、呼吸系统疾病.结论 不断强化医务人员的业务知识和应急能力培训,使院前急救程序化、规范化,是提高院前急救整体医疗护理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3490例院前急救病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目前我国中等以上城市普遍建立了不同规模的院前急救中心。本文就襄樊市急救中心2001年6月-2003年6月.2年间院前救治的3490例患者进行病例分析,了解襄樊市区院前急救病例的疾病分类和死亡病种构成,探讨提高院前急救水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院前急救疾病病谱规律,探讨院前疾病病谱特点,为更加有效地救治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00年6月-2004年12月院前7030例诊治的急救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与分析。结果经分析,院前7030例急救患者疾病病谱中,各种原因所致的外伤居第1位,神经系统疾病占第2位,循环系统疾病占第3位。结论在院前急救患者中重点疾病是外伤及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6.
院前抢救是现代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把紧急护理措施送到病人的家中或现场,使急症病人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诊治和护理。尽可能地减少伤残和降低病死率。本文就我院1994~1995年院前抢救1355例,在病员归属、院前急救病种两方面进行分析并探讨院前的急救护理。1临床资料1.1病员归属 院前抢救1355例病人中,接回院治疗共1073例,占76.53%,应急处理后,留在家中治疗210例,占15.5%,院前死亡108例,占7.97%。1.2急救病种1355例病人中,除院前死亡108例,占7.97%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军队离退休干部急症的特点,提高院前抢救水平。方法:回顾干休所近10年来进行院前救治的260例患者的病情,分析发病病种构成及临床表现,总结其发病特点及护理对策。结果:260例中,192例经急救处理在发病1 h内症状有所缓解,68例发病1 h内症状无明显改善。结论:普及院前急救知识势在必行,提高院前急救技术和装备水平,建立完善的院前抢救通道,科学安排急救力量。  相似文献   

18.
院前急救5 285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我院院前急救的疾病谱、季节、时间、年龄及死亡原因分布等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我院2003-2005年5 285例院前急救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居前三位的院前急救疾病依次为各种外伤、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分别占32.43%、15.27%、12.09%;其季节性不明显,在时间上以下午4时至8时最多,占21.82%,其次是晚上8时至12对,占20.74%;以青少年居多,占48.84%,其次是老年,占29.29%,再次是中年,占18.85%;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脑血管疾病和外伤.结论:分析本地区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征,有助于制定相应措施,以不断提高院前急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院前急救疾病病谱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哲 《临床医学》2009,29(11):35-36
目的总结院前急救疾病病谱规律特点: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院前7030例诊治的急救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与分析。结果经分析,院前7030例急救患者疾病病谱中,各种原因所致的外伤居第1位,神经系统疾病占第2位,循环系统疾病占第3位。结论在院前急救患者中重点疾病是外伤及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根据急救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转运时间、急救前评估时间、昏迷时间及住院时间、院前院内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效果理想,能降低临床病死率,缩短转运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