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骨碎补总黄酮、淫羊藿总黄酮及菟丝子总黄酮对成骨细胞体外培养影响的比较研究。方法UMA-106-01成骨细胞株进行成骨细胞培养,观察ALP活性和3H-TdR掺入的情况。结果24h培养液中骨碎补总黄酮ALP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内骨碎补总黄酮、淫羊藿总黄酮ALP活性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01。48h培养液中骨碎补总黄酮、淫羊藿总黄酮、菟丝子总黄酮ALP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01;细胞内骨碎补总黄酮、淫羊藿总黄酮、菟丝子总黄酮ALP活性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较,P<0.001。骨碎补总黄酮、淫羊藿总黄酮24h3H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3种中药总黄酮对成骨细胞活性的促进作用,以骨碎补总黄酮最为广泛,淫羊藿总黄酮次之,菟丝子总黄酮最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柚皮苷、补骨脂二氢黄酮、淫羊藿苷等3种补肾健骨类中药活性成分对高糖诱导成骨细胞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高糖诱导成骨细胞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30mmol/L葡萄糖)和给药组。给药组为分别在模型细胞中加入补骨脂二氢黄酮组、柚皮苷组和淫羊藿苷。作用48h后,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成骨细胞活性,RT-PCR检测成骨细胞中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AKT、Runx2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IRS1、AKT、Runx2蛋白的表达。结果:高糖(5.4mg/ml)诱导的成骨细胞,48h后细胞存活率较正常组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淫羊藿苷组给药后48h,细胞存活率显著上升(P0.05)。柚皮苷、补骨脂二氢黄酮、淫羊藿苷给药后,AKT、IRS1、Runx2的mRNA表达上升(P0.05),AKT、IRS1、Runx2蛋白表达上升(P0.05)。结论:柚皮苷、补骨脂二氢黄酮和淫羊藿苷对高糖诱导的成骨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促进其增殖,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成骨细胞ISR1/AKT/Runx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骨碎补总黄酮对成骨细胞体外培养作用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骨碎补总黄酮不同剂量组对成骨细胞体外培养的作用机理.方法:购买UMA-106-01成骨细胞株进行成骨细胞培养,观察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3H-TdR掺入的情况.结果:骨碎补总黄酮能提高用UMR-106细胞培养的细胞内ALP活性,并且在不同时间24、48、72h有相应变化,有一定的量效、时效关系,以48h最为理想.骨碎补总黄酮对3H-TdR的掺入48h比24h有明显增加,有时效关系.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对成骨细胞分化和增殖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0,(12)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与其主要代谢产物——淫羊藿次苷Ⅱ对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marrow stromal cells,rBMSCs)成骨性分化的影响。方法:贴壁筛选法体外培养rBMSCs,以5×10-5mol/L的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次苷Ⅱ对rBMSCs的成骨性分化进行药物干预,比较淫羊藿苷组、淫羊藿次苷Ⅱ组和不加药的对照组之间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碱性磷酸酶阳性克隆数(CFU-FALP)、骨钙素分泌量、钙盐沉积量以及钙化结节数量的差异,RTReal-Time PCR法检测bFGF、IGF-1、Osterix和Runx-2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次苷Ⅱ均可显著增强rBMSCs的ALP活性,促进钙盐沉积和骨钙素的分泌,增加CFU-FALP和钙化结节数量,提高bFGF、IGF-1、Osterix和Runx-2的mRNA水平,但淫羊藿次苷Ⅱ的活性明显高于淫羊藿苷。结论:淫羊藿次苷Ⅱ促进rBMSCs成骨性分化的活性高于淫羊藿苷,提示淫羊藿苷可以通过口服途径给药,其代谢物是发挥抗骨质疏松活性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5.
淫羊藿总黄酮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淫羊藿总黄酮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揭示淫羊藿"补肾壮阳,益精健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含淫羊藿总黄酮大鼠血清;用多次酶消化法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将含淫羊藿总黄酮大鼠血清(SRAT)以2.5%,5%,10%三种质量浓度分别加入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培养液中,研究它们对细胞增殖与分化成熟的影响。细胞增殖采用MTT法进行分析;细胞分化并于培养第4、8、12、16天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组织化学法)、Ⅰ-型胶原(Co-l)的表达(免疫组化法)和矿化结节(组织化学法)。结果:2.5%和5%SRAT表现出强烈的刺激细胞增殖活性并显著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矿化结节数和Ⅰ-型胶原表达。结论:淫羊藿总黄酮代谢产物强烈刺激成骨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分化成熟,说明淫羊藿总黄酮代谢产物具有促进骨形成活性。  相似文献   

6.
淫羊藿苷对人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41,自引:4,他引:41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人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将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取第3,4代细胞,MTT法观察淫羊藿苷对人成骨细胞的增殖作用,碱性磷酸酶(ALP)比活性测定观察淫羊藿苷对人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RT-PCR方法检测淫羊藿苷对人成骨细胞 BMP-2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浓度为20μg·mL-1的淫羊藿苷能够显著促进人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且使BMP-2 mRNA的表达升高。结论:淫羊藿苷具有促进人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其升高人成骨细胞BMP 2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淫羊藿苷对体外培养大鼠股骨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相似文献   

8.
宋敏  罗晓  李宁  李晶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4):883-886
目的研究淫羊藿总黄酮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骨保护素(OPG)和骨保护素配体(OPGL)基因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揭示淫羊藿"补肾壮阳,益精健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含淫羊藿总黄酮大鼠血清;用多次酶消化法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将含淫羊藿总黄酮大鼠血清(SRAT)以5%的质量浓度加入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培养液中,研究它们对OPG/OPGL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OPG/OPGL基因表达水平用RT-PCR法检测。结果半定量RT-PCR显示5%含淫羊藿总黄酮大鼠血清干预成骨细胞时,存在OPG mRNA的转录,在此浓度下,随着时间的延长转录水平逐渐增加,而OPGL mRNA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转录水平逐渐减弱。结论淫羊藿总黄酮代谢产物能上调成骨细胞中OPG mRNA的表达、抑制OPGL mRNA的表达,说明淫羊藿总黄酮代谢产物具有促进骨形成活性。  相似文献   

9.
6种补肾中药对骨愈合及活血化瘀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永利  许志宇  葛林  张镝  朱其恩  刘娜 《河北中医》2009,31(9):1376-1378
目的 通过对六种补肾中药植物提取的黄酮,进行了大鼠实验性骨损伤愈合的影响及活血化瘀作用比较研究,发现6种黄酮的作用强弱,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 Wister大鼠60只,用30%的戊巴比妥钠麻醉,后腿股骨下端中部造成4 mm宽,3 mm深的缺损,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从手术第2 d开始灌胃给药.按20 g/kg,各组分别灌入淫羊藿总黄酮、骨碎补总黄酮、菟丝子总黄酮、柚皮甙、檞皮素及橙皮甙,连续21 d,于21 d的下午,6组分别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08 mg/100 kg,分2次,间隔4 h,2次之间大鼠浸入水中5 min.于22 d,用30%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分离大鼠腹主动脉取血.结果 不同黄酮对骨愈合有不同促进作用,依次为骨碎补总黄酮>淫羊藿总黄酮>柚皮甙>菟丝子总黄酮>橙皮甙>檞皮素;活血化瘀作用有差异性,骨碎补总黄酮与淫羊藿总黄酮相近,柚皮甙、菟丝子总黄酮、橙皮甙、檞皮素无明显作用.结论 6种黄酮均为补肾中药有效成分,对骨愈合均有不同的促进作用;骨碎补总黄酮对骨愈合作用最广泛;骨碎补总黄酮与淫羊藿总黄酮可有效降低血液黏度,防止红细胞聚集,抑制血小板聚集性,具有一定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0.
5种淫羊藿黄酮类成分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5种淫羊藿黄酮——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Ⅰ、淫羊藿次苷Ⅱ、淫羊藿定B、淫羊藿定C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细胞基质钙及矿化结节钙的影响。方法:取新生1~3dSD大鼠头盖骨用酶消化法分离成骨细胞,第3代细胞经MTT法、甲基百里香酚蓝(MTB)比色法观察5种黄酮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细胞基质钙及矿化结节钙的影响。结果: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Ⅰ、淫羊藿次苷Ⅱ和淫羊藿定C0.1—10μmol/L浓度均能显著地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Ⅰ、淫羊藿次苷Ⅱ和淫羊藿定B0.1—10tanol/L浓度均能显著增加细胞基质钙,淫羊藿次苷Ⅰ、淫羊藿次苷Ⅱ、淫羊藿定B0.1~10pmol/L浓度、淫羊藿苷lpmol/L浓度及淫羊藿定C0.1~1pmol/L浓度均能显著增加矿化结节钙。结论: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Ⅰ、淫羊藿次苷Ⅱ、淫羊藿定B、淫羊藿定C具有增加细胞基质钙及促进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矿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2.
草酸铵对僵蚕抗凝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草酸铵对僵蚕抗凝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凝血酶时间(TT)为指标,用添加法比较不同浓度草酸铵对僵蚕提取液和凝胶分离液抗凝作用的影响。结果:添加草酸铵浓度在1.8~21.3mg/ml范围内,对固形物含量15.8~31.6mg/ml的提取液和14.6~29.1mg/ml的凝胶分离液的TT值增加成正相关。结论:草酸铵对僵蚕提取液、凝胶分离样品的抗凝作用均有增强作用,随提取液浓度降低影响增大,而随凝胶分离液浓度增大影响增大。  相似文献   

13.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微量微生物法对丁胺卡那霉素(AMK)单用及AMK与苯唑青霉素(OXA)合用后,兔体内AMK血药浓度进行测定;药时数据用MCPKP软件经IBM计算机处理,并对两组药动学参数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OXA对AMK的药动学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诸病源候论》对皮肤病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诸病源候论》在皮肤病方面的成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总结 ,该书着重讨论了皮肤病的命名、分类、病因病机 ,并阐发了《内经》“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理论和预防为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左归丸对先天肾虚仔鼠发育过程中皮肤内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机制,探索补肾填精法在生长发育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只雌雄比例为2∶1的大鼠进行配对,复合应激法刺激孕鼠构建先天肾虚仔鼠模型,根据将孕鼠处理方式不同,分为正常组,肾虚组,左归丸低、高剂量组(2,8 g·kg-1)。正常组不造模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肾虚组造模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左归丸低、高剂量组造模给予左归丸悬浊液灌胃。切取出生后21 d仔鼠的背部皮肤,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仔鼠皮肤显微结构形态,测量真皮层和表皮层厚度,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分别检测仔鼠皮肤分泌型糖蛋白3a(Wnt3a)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mRNA和蛋白表达量,免疫双荧光检测皮肤内自噬指标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和人死骨片1-泛素结合蛋白p62(SQSTM1-p62)的表达。结果:正常组仔鼠皮肤层次清楚,结构正常,肾虚组真皮层胶原排列疏松,左归丸低、高剂量组皮肤组成基本正常;与正常组比较,肾虚组仔鼠在皮肤的表皮层增厚,真皮层变薄(P<0.05);与肾虚组比较,左归丸低、高剂量组皮肤的表皮层和真皮层厚度的改变明显恢复(P<0.05)。与正常组比较,肾虚组仔鼠Wnt3a和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肾虚组比较,左归丸低、高剂量组Wnt3a和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P<0.05)。同时免疫荧光法检测发现与正常组比较,肾虚组的LC3的表达上调,SQSTM1-p62表达下调;与肾虚组比较,左归丸可以逆转SQSTM1-p62和LC3的异常表达(P<0.05)。结论:左归丸可以通过增加仔鼠皮肤内Wnt3a和β-catenin蛋白和mRNA的表达,下调皮肤细胞自噬水平,改善先天肾虚仔鼠皮肤异常发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缓冲盐对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及其游离药物能力的影响,并对阿魏酸脂质体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缓冲盐(Na2HPO3-NaH2PO3)平衡的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药物含量,计算包封率。结果:该法在0.56~2.8 μg· 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精密度小于1.1%。缓冲盐平衡后的大孔吸附树脂对脂质体的吸附作用均有所降低,且不影响大孔吸附树脂对阿魏酸的吸附能力。其中HPD450对空白脂质体的回收率在97.2%~100.8%,平均回收率为98.1%。结论:缓冲盐可提高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及游离药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姜黄素对血管生成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对牛血清促进的牛内皮细胞、人肝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影响;观察姜黄素对肿瘤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的牛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琼脂糖刮除法检测姜黄素对牛血清及肿瘤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的牛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姜黄素能明显抑制牛内皮细胞增殖,同肿瘤细胞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姜黄素能抑制牛血清及肿瘤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的牛内皮细胞迁移。结论:姜黄素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是姜黄素抗血管生成的机理之一;同时也说明姜黄素是一种特异性血管生成抑制剂。  相似文献   

19.
针刺治疗中风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今天还广为应用。随着康复医学理论的深入,结合现代康复理论实践思考脑卒中偏瘫康复的针刺如何有效干预,对于脑卒中偏瘫康复的中医针刺治疗理念认识及临床康复疗效的提高均有帮助。  相似文献   

20.
汤诺  何燕  沈琳  林钟香 《辽宁中医杂志》2009,(10):1800-1802
目的:通过研究舒心饮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相关致炎因子的影响和量效关系,阐明舒心饮干预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舒降之组、舒心饮低、中、高剂量组。观察血脂、光镜下胸主动脉的病理变化、胸主动脉内膜致炎因子MCP-1、P-selectin蛋白的表达。结果:舒心饮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升高HDL/TC的比值;显著降低动脉内膜厚度、泡沫细胞阳性内膜面积及其占内膜总面积的百分比;舒心饮能显著降低P-selectin、MCP-1在大鼠胸主动脉内膜的表达;中剂量舒心饮也许是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最佳剂量。结论:舒心饮能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炎症的启动和致炎因子的激活,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