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研究补骨脂水煎液透过不同孕期大鼠胎盘屏障的药物成分。方法:按2.7g/kg给予Wistar大鼠补骨脂水煎液,早、中、晚孕期连续给药5d,末次给药后12h取血及胚胎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各生物样品所含药物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各孕期大鼠血浆及孕早、晚期胚胎组织中均检测到补骨脂苷、异补骨脂苷、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孕中期胚胎组织中检测到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结论:补骨脂水煎液的主要药物成分均透过了胎盘屏障,孕期应用时应关注其对胚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黄芩水提液透过妊娠大鼠胎盘屏障的药物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不同孕期妊娠大鼠给予黄芩水提液,采用HPLC-MS研究透过胎盘屏障的药物成分。方法:早、中、晚孕期Wistar大鼠灌胃黄芩水提液,连续给药5 d,末次给药后1.5,12 h,取母体血浆(母血)及胚胎组织,检测生物样品中所含药物成分。结果:实验剂量下,各孕期孕鼠血浆中均检测到了7个化合物,明确归属的化合物有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各孕期胚胎组织中,早期检测到7个化合物,包括已归属的5个化合物;中期未检测到待测成分;晚期检测到除黄芩素以外的6个化合物。结论:大鼠妊娠不同时期给药黄芩后,除孕中期外,孕早、晚期胚胎组织中均可检测到黄芩中的药物成分,提示在妊娠期应用黄芩可以造成胎儿的宫内暴露,应对其进一步进行胚胎毒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不同孕期妊娠大鼠给予寿胎丸提取液(STW),采用HPLC研究STW透过胎盘屏障的药物成分。方法:早、中、晚孕期Wistar大鼠灌胃STW,连续给药5天后,取母体血浆(母血)、脐静脉血及胚胎组织,用HPLC法检测其中所含药物成分。结果:在实验剂量下,各孕期1h母血中均检测到马钱子苷和槲皮苷,12h母血、脐静脉血及胚胎组织中均未检测到待测成分。结论:实验剂量下,STW的药物成分未透过胎盘屏障,提示妊娠期应用寿胎丸不会造成胎儿的宫内暴露。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双黄连冻干粉进行血清药物化学分析、阐明其体内药效物质基础,为优化处方配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双黄连冻干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予大鼠尾静脉注射双黄连冻干粉,分别于10min、12h取血,通过空白血清、含药血清、双黄连冻干粉HPLC指纹图谱比对,分析双黄连冻干粉的血清药物成分。[结果]双黄连冻干粉HPLC指纹图谱中分离得到21个化合物,其中7个为已知化合物分别为:绿原酸、连翘酯苷、黄芩苷、连翘苷、木犀草素、汉黄芩苷和黄芩素;给药后10min大鼠血清样品中检测到17个原形成分;12h后可检测到黄芩苷、木犀草素和汉黄芩苷及一未知成分。[结论]7个已知成分可能为双黄连冻干粉体内发挥药效的活性成分及主要物质基础;其中黄芩苷、木犀草素和汉黄芩苷,可能对双黄连冻干粉药效作用的维持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人胎盘屏障模型研究黄芩、黄芩白术(以下简称为芩术)配伍透过人胎盘屏障的药物成分的影响。方法:建立黄芩、芩术配伍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HPLC),制备人胎盘屏障体外模型,将黄芩、芩术配伍分别加入模型母体池,在加药后10、30、60、90、120、150、180min共7个时间点采集胎儿池溶液,运用HPLC分析鉴定胎儿池溶液,研究芩术配伍对黄芩胎儿宫内暴露成分的影响。结果:实验剂量下(20mg/ml),各时间点黄芩透过胎盘的药物溶液检测的化合物中,明确归属的有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芩术配伍透过胎盘的药物溶液检测到的化合物中,此4种化合物含量减少,以60min为例,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分别减少2.50±0.02、2.90±0.01、0.51±0.01、1.86±0.01μg/ml,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芩术配伍拮抗黄芩药物成分透过胎盘屏障。  相似文献   

6.
双黄连冻干粉HPLC指纹图谱特征色谱峰的归属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双黄连冻干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对其特征色谱峰进行归属研究.[方法]将双黄连冻十粉HPLC指纹图谱与各组成单味药代表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分析,利用各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对双黄连冻干粉主要色谱峰进行归属和定性.[结果] HPLC指纹图谱中分离得到21个色谱峰,确定了指纹图谱中7个特征色谱峰的归属,分别为:绿原酸、连翘酯苷、黄芩苷、连翘苷、木犀草素、汉黄芩苷和黄芩素.[结论]利用指纹图谱技术对双黄连冻干粉中主要特征峰进行定性研究,可为实现对药品的质量控制进行整体描述和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黄芩-黄连为许多复方中常配伍相须使用的清热燥湿经典药对,其在合煎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沉淀,但沉淀物的成分组成、形貌结构,以及是否会影响黄芩-黄连煎煮液的体内行为,目前尚未见明确报道。该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等对黄芩-黄连煎煮共沉淀物质基础进行分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质谱成像分析其外观形貌,并采用大鼠分析共沉淀对黄芩-黄连煎煮液中主要成分体内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盐酸黄连碱、盐酸小檗碱、表小檗碱、巴马汀、黄芩苷、千层纸素A-7-O-β-D-葡萄糖醛酸苷、汉黄芩苷、黄芩素8个成分是共沉淀的主要组成成分,其中又以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含量最高,约占总重的60%,此外共沉淀中含有18%鞣质;形貌分析表明黄芩-黄连煎煮共沉淀的粒径为600 nm左右的类球形微粒;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通过口服给予大鼠黄芩-黄连合煎液冻干粉及单煎液冻干粉,其主要成分黄芩苷体内的AUC与Cmax、t1/2、Tmax等均有明显差异。以上说明,煎煮过程产生的沉淀会影响黄芩-黄连药对主要成分的体内行为,会使黄芩苷在体内的吸收程度降低、减少药物突释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鼠灌服双黄连制剂后血浆中酚酸类(新绿原酸、绿原酸及隐绿原酸)与黄酮类(黄芩苷、千层纸素A-7-O-β-D-葡萄糖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及千层纸素A)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并研究其药代动力学。方法:血浆样品采用乙酸乙酯-正丁醇(1∶1)萃取,流动相0.4%甲酸水溶液-[乙腈-甲醇(4∶1)混合液]梯度洗脱,流速0.4 m L·min-1,采用电喷雾离子化,多反应监测离子扫描模式,选用响应较高的正离子模式。结果:建立的同时测定血浆中9种成分的UPLC-MS/MS线性良好(R20.992),精密度RSD均14.2%,准确度85.49%~114.76%,复方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黄芩苷、千层纸素A-7-O-β-D-葡萄糖苷、汉黄芩苷、黄芩素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与AUC0-∞与单味药提取物相比显著增加,而酚酸和黄酮类成分的消除速率较单味药提取液缓慢。结论:建立的UPLC-MS/MS特异、快速、准确及灵敏,可用于双黄连制剂中9种主要活性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张伯莎  安叡  张艺竹  蔡巧玲  王跃  王新宏 《中草药》2012,43(11):2227-2231,2237
目的 研究葛根芩连汤中葛根和甘草对黄芩有效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在大鼠肝微粒体代谢的影响,探讨该复方配伍机制.方法 采用在体诱导-体外肝微粒体温孵方法,分别考察葛根芩连汤中葛根、甘草对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在大鼠肝微粒体中代谢的影响,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测定大鼠肝微粒体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的量.结果 温孵时间黄芩苷在0~90 min,汉黄芩苷在0~60 min,黄芩素在0~10 min,汉黄芩素在0~40 min呈线性消除.对照组各成分代谢速率大小顺序为:黄芩素>汉黄芩素>汉黄芩苷>黄芩苷.与对照组相比,葛根对汉黄芩苷、黄芩素的代谢具有抑制作用,对黄芩苷及汉黄芩素的代谢具有诱导作用;甘草对汉黄芩素的代谢具抑制作用,对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的代谢则呈现诱导作用.结论 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可以被大鼠肝微粒体代谢,葛根芩连汤中葛根、甘草对黄芩有效成分的代谢过程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Huanglian Jiedu Decoction,HJD)各部位和指标性成分对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缺氧缺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制备30%、50%、75%和95%乙醇的洗脱物(HJDFE30、HJDFE50、HJDFE75和HJDFEg5),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 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法测定各部位中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建立连二亚硫酸钠诱导的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OGD再灌注损伤模型,运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r)比色法,观察HJD的4个部位(HJDFE30、HJDFE50、HJDFE75和HJDFE95)和7个指标性成分对神经元活性的影响。结果 HJDFE30主要含有栀子苷;HJDFE50主要含有黄芩苷、巴马汀、小檗碱和汉黄芩苷;HJDFE75主要含有黄芩苷、小檗碱、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原代皮层神经元OGD 20 min再灌注1 h后,细胞活性降低(P0.01),HJD、HJDFE30、HJDFE50和HJDFE75可提高神经元存活率(P0.05,P0.01)。各指标性成分栀子苷、黄芩苷、黄芩素、巴马汀、汉黄芩苷和汉黄芩素均可提高神经元存活率(P0.05,P0.01)。结论 HJDFE30、HJDFE50和HJDFE75对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OGD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是HJD的活性部位。栀子苷、黄芩苷和黄芩素是HJD的主要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1.
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屏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屏障。方法分别对大鼠尾静脉、肝门静脉、灌胃、十二指肠和结肠给予黄芩苷,采用高效液相方法测定血浆中黄芩苷的含量,计算其生物利用度。结果黄芩苷肝门静脉、灌胃、十二指肠和结肠给药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23.2±25.3)%,(23.67±2.70)%,(31.58±2.42)%和(25.64±3.01)%。结论黄芩苷无肝脏首过效应,胃肠道是其口服生物利用度屏障所在;结肠是其在大鼠胃肠道的主要吸收部位。  相似文献   

12.
小柴胡汤中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研究小柴胡汤中黄芩苷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并探讨心脏、肝脏、肾脏及尿液中黄芩苷代谢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大鼠以30g/kg的剂量灌胃后,以不同时间收集尿液并取心、肝、肾,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黄芩苷的浓度。结果:灌胃给药后,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代谢符合二室动物模型。并发现黄芩苷在心、肝中含量较高。结论:小柴胡汤中其他成分基本不影响黄芩苷在体内的代谢,在心、肝中的含量较高,为制定临床用药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bsorption kinetics of baicalin phospholipid complex in rats stomach and intestine. METHODS Using rats in vivo stomach and intestinal absorption mode, the drug concentration by in situ pefusion in rats were determined by HPLC to comparise the stomach?? whole intestine absorption and metabolism characteristics among baicalin, baicalin phospholipid complex and physical mixture, and the sub-bowel absorption and metabolism characteristics of baicalin phospholipid complex. RESULTS The percentage of per hour absorpion in the stomach of baicalin, baicalin phospholipid complex and physical mixture shows little difference among them??The whole intestine absorption of baicalin phospholipid complex was better than the baicalin and physical mixture, which is (2 940.87??1.45) ??g,(1 373.23??3.21) ??g, (992.66??3.65) ??g, respectively. Baicalin phospholipid complex has extensive absorption window in the whole intestine and duodenum is the best??The absorption percentage of duodenum, jejunum, ileum and colon is 51.81%??32.29%??29.56%??11.80%,respectively. CONCLUSION Baicalin phospholipid complex can significantly enchance absorption of baicalin in rat gastrointestinal tract .  相似文献   

14.
黄芩苷对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过氧化氢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过氧化氢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皮层神经元过氧化氢损伤模型研究黄芩苷的抗氧化作用,取不同浓度的黄芩苷溶液,采用DPPH法测定黄芩苷自由基清除能力,用试剂盒测定黄芩苷抗超氧阴离子,通过检测尿酸生成来测定黄芩苷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黄芩苷给药后,过氧化氢损伤后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的MTT值升高,上清液中LDH下降、SOD升高,且其可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及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且随着黄芩苷浓度升高,体系中尿酸生成逐渐减少。结论:黄芩苷对过氧化氢损伤的神经元有显著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上调SOD水平、清除氧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及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王厚全  倪刚  任慧霞 《中药材》2007,30(2):172-173
目的:探讨结晶水对黄芩苷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对含水量不同的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比较。结果:含有结晶水的样品含量测定结果准确、稳定;而纯的无水物含量测定结果显著降低。结论:能使1位氧原子形成氢键的条件可使含量测定结果准确、稳定;而使1位氧原子形成盐或形成碳正离子的条件使含量测定结果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黄芩不同炮制品的成分含量差异,探讨科学合理地调剂黄芩饮片。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片、酒黄芩、黄芩炭中所含黄芩苷的含量。色谱柱为Thermo 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7∶53∶0.2),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随炮制时间及加热程度而降低,黄芩炭中黄芩苷含量最低。结论了解黄芩不同炮制品中黄芩苷含量的差异,有利于临床合理科学地调剂黄芩炮制品。  相似文献   

17.
HPLC法测定黄芩及其不同炮制品中黄芩苷的含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测定黄芩及其不同炮制品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反相C18柱 ,以甲醇 0.04%磷酸水溶液 (46∶54)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80nm。结果 :生黄芩、酒炒黄芩、酒润麸炒法炮制的黄芩饮片中 ,黄芩苷平均含量分别为 6.8% ,6.0% ,6.7%。结论 :酒炒法和酒润麸炒法适合黄芩的炮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