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老龄大鼠海马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老龄SD大鼠144只,体重450~5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48):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全身亚低温组(H组).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缺血5 min再灌注.H组于再灌注即刻向大鼠全身喷洒酒精行体表降温,维持直肠温32~34℃3h.分别于再灌注6、12、24、48 h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GRP78的表达;HE染色法计数海马存活神经元数目.结果 与S组相比,I/R组再灌注各时点海马存活神经元计数降低,再灌注6、12、24 h时海马GRP78表达上调,再灌注48 h时表达下调,H组再灌注各时点海马存活神经元计数降低,海马GRP78表达上调(P<0.05);与I/R组相比,H组再灌注12、24和48 h时海马存活神经元计数升高,再灌注各时点GRP78表达上调(P<0.05).结论 亚低温可进一步上调老龄大鼠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时海马GRP78的表达,从而减轻内质网应激反应,减轻脑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自发性高血压(SH)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海马神经元凋亡及c-Jun 氨基末端激酶3(JNK3)和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表达的影响.方法 与雄性WKY同源的SH大鼠135只和雄性WKY大鼠90只,清洁级,体重275~3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WKY大鼠随机分为2组(n=45):假手术组(W-S组)及脑缺血再灌注组(W-I/R组),将SH大鼠随机分为3组(n=45):假手术组(S-S组)和脑缺血再灌注组(S-I/R组)及姜黄素组(S-C组).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备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W-S组和S-S组仅分离双侧颈总动脉,W-I/R组和S-I/R组于再灌注30 min时腹腔注射玉米油10 ml/kg,S-C组于再灌注30 min时腹腔注射姜黄素100 mg/kg.于再灌注2 h,6 h、1 d、3 d和7d时进行海马凋亡神经元计数,并测定海马JNK3和PSD9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W-S组比较,S-S组海马凋亡神经元计数增加(P<0.05),JNK3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S组比较,S-I/R组海马凋亡神经元计数增加,JNK3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S-I/R组比较,S-C组海马凋亡神经元计数减少,JNK3蛋白表达下调(P<0.05).各组海马PSD95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可抑制SH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神经元凋亡,其机制与下调海马JNK3蛋白表达有关,姜黄素下调海马JNK3蛋白表达可能与PSD95途径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自发性高血压(SH)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海马神经元凋亡及c-Jun 氨基末端激酶3(JNK3)和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表达的影响.方法 与雄性WKY同源的SH大鼠135只和雄性WKY大鼠90只,清洁级,体重275~3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WKY大鼠随机分为2组(n=45):假手术组(W-S组)及脑缺血再灌注组(W-I/R组),将SH大鼠随机分为3组(n=45):假手术组(S-S组)和脑缺血再灌注组(S-I/R组)及姜黄素组(S-C组).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备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W-S组和S-S组仅分离双侧颈总动脉,W-I/R组和S-I/R组于再灌注30 min时腹腔注射玉米油10 ml/kg,S-C组于再灌注30 min时腹腔注射姜黄素100 mg/kg.于再灌注2 h,6 h、1 d、3 d和7d时进行海马凋亡神经元计数,并测定海马JNK3和PSD9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W-S组比较,S-S组海马凋亡神经元计数增加(P<0.05),JNK3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S组比较,S-I/R组海马凋亡神经元计数增加,JNK3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S-I/R组比较,S-C组海马凋亡神经元计数减少,JNK3蛋白表达下调(P<0.05).各组海马PSD95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可抑制SH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神经元凋亡,其机制与下调海马JNK3蛋白表达有关,姜黄素下调海马JNK3蛋白表达可能与PSD95途径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4组(n=6):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瑞芬太尼0.6μg·kg-1·min-1组(R1组)和瑞芬太尼1.8μg·kg-1·min-1组(R2组).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联合低血压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R1组和R2组分别于再灌注前5 min泵注瑞芬太尼0.6、1.8μg·kg-1·min-1,注射时间5 min.于再灌注第3天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及跳台实验测定大鼠认知功能.水迷宫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取脑分离海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A1区caspase-3蛋白的表达,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与S组相比,IR组、R1组和R2组大鼠认知功能减退,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数目升高,IR组caspase-3表达上调(P<0.05);与IR组相比,R1组和R2组大鼠认知功能提高,海马CA1区caspase-3表达水平和凋亡神经元数目降低(P<0.05).结论 瑞芬太尼后处理可通过下调caspase-3表达,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从而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5.
酸敏感离子通道1a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酸敏感离子通道1a(ASIC1a)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50~ 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假手术组(S组)、全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ASIC1a特异性阻断剂PcTX1组(P组)和溶剂对照组(SC组).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P组和SC组于再灌注即刻分别经侧脑室注射PcTX1 (500 ng/ml)6μl和双蒸水6μl.再灌注24h时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Caspase-3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CA1区Bcl-2、Bax的表达水平,并观察海马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P组和SC组海马Caspase-3、Bcl-2和Bax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P组海马Caspase-3和Bax表达下调,Bcl-2表达上调(P<0.05),S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海马病理学损伤较I/R组减轻.结论 ASIC1a激活后可能通过上调脑组织Caspase-3和Bax的表达,下调Bcl-2的表达,诱发细胞凋亡,从而导致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海马解偶联蛋白-2(ucP-2)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2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3组,每组24只: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异丙酚组(P组).采用二血管阻断法建立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C组于暴露双侧颈总动脉后,左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1 mg/kg;I/R组脑缺血10 min,再灌注即刻左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1 mg/kg;P组脑缺血10 min,再灌注即刻左侧脑室注射异丙酚1 mg/kg.I/R组和P组分别于再灌注即刻、再灌注6、12和24 h(T1-4)时断头取脑分离海马组织.光镜下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学;RT-PCR法检测海马UCP-2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组织UCP-2蛋白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I/R组各时点UCP-2 mRNA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P组T2-3时UCP-2 mRNA表达上调,T3时UCP-2蛋白表达上调(P<0.05).P组较I/R组脑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结论 异丙酚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海马组织UCP-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对自发性高血压(SH)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Kyoto(WKY)大鼠及SH大鼠各36只,两种大鼠各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n=6)和全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n=30).I/R采用4-VO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再灌注2 h、6 h、24 h、3 d时处死6只大鼠,取海马组织,采用TUNEL法检测海马CAI区神经元的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CAI区p-JNK的表达水平;取其余的6只大鼠,于再灌注7 d时测定学习和记忆能力,然后处死,测定海马CAI区神经元的凋亡情况及p-JNK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S组相比,两种大鼠的I/R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下降,海马CAI区神经元凋亡计数及p-JNK表达增加(P<0.05).与WKY大鼠相比,SH大鼠的I/R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下降,海马CAI区神经元凋亡计数及p-JNK表达增加(P<0.05).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通过激活JNK导致WKY大鼠和SH大鼠认知功能减退及海马神经元凋亡,SH大鼠更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对老年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健康老年雄性Wistar大鼠100只,按Pusinelli方法建立四动脉阻断法全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4组(n=25):脑缺血1min组(I1组)、脑缺血3min组(I3组)、脑缺血5min组(15组)和假手术组(C组)。每组均于再灌注12h、1d,2d、3d和7d各随机处死5只大鼠。随机取其中4只大鼠的海马组织制作石蜡切片,另1只大鼠断头处死后,冰上提取海马CAl区脑组织,制作电镜标本。透射电镜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结果 各组于光镜和电镜下均可见凋亡神经元。与C组、I1组相比,I3组、I5组凋亡细胞数和caspase-3表达阳性细胞数均增高(P〈0.05);与I3组相比,I5组凋亡细胞数和caspase-3表达阳性细胞数均增高(P〈0.05)。结论 脑缺血3~5min对老年大鼠不产生预处理的效果,可引起脑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姜黄素预先给药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p-CREB和PGC-1α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30o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5组(n=60):假手术组(S组)仅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但不阻断;全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全脑缺血15 min再灌注的方法制备模型;低、中、高剂量姜黄素组(LC组、MC组和HC组)分别于缺血前1 h腹腔注射姜黄素30、100、300 mg/kg,S组和IR组腹腔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于再灌注2、6、24、72 h、7 d时各组随机取12只大鼠,分离海马,TUNEL法计数凋亡神经元,Western b1ot法检测海马p-CREB、PGC-1α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其余4组海马凋亡神经元数目增加,p-CREB、PGC-1α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LC组和MC组凋亡神经元数目减少,LC组、MC组和HC组p-CREB、PGC-1α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MC组比较,LC组和HC组凋亡神经元数目增加,p-CREB、PGC-1α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 姜黄素可通过上调p-CREB和PGC-1α的表达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从而减轻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老年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老年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缺血组,每组20只,建立全脑缺血模型.缺血后第2~7天应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检测.行为学检测完成后每组随机取10只大鼠经心脏灌注后取脑制作石蜡切片,分别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剩余10只大鼠冰上断头取脑后提取海马组织,纯化线粒体蛋白进行二维电泳和凝胶图像分析,对差异蛋白质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应用Mascot Distiller搜索引擎检索NCBInr数据库鉴定蛋白质.结果 Morris水迷宫检测发现,第1天两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缺血组第2~4天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第5天测试的学习潜伏期缺血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TUNEL凋亡神经元计数缺血组海马神经元凋亡神经元计数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每个高倍镜视野凋亡神经元计数对照组和缺血组分别为(3.21 ±3.76)和(20.50±5.8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显示,缺血组大鼠脑海马线粒体蛋白表达存在显著差异,蛋白双向电泳图谱中有10个点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7个点表达量增高,3个点表达量降低.经质谱鉴定出10种蛋白.结论 老年脑组织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敏感性增加,短暂性缺血即造成老年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增多及认知记忆等行为学的改变.经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显示,该现象可能与老年大鼠线粒体中与能量代谢和细胞凋亡有关的蛋白质表达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1.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脑水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脑水肿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SH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PaCO2 60~80 mm Hg组(P1组)、PaCO2 81~100 mm Hg组(P2组)和PaCO2101~120 mm Hg组(P3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并发低血压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P1组、P1组和P3组于再灌注同时吸入CO22 h,使PaCO2分别维持在各组相应PaCO2允许范围内.再灌注24 h时处死大鼠,测定脑水含量和海马水通道蛋白(AQP)-4表达.结果 与SH组比较,其余4组脑水含量及AQP-4表达升高(P<0.01);与IR组、P1组和P2组比较,P1组脑水含量及AQP-4表达升高(P<0.01);与IR组比较,P1组和P2组AQP-4表达下调(P<0.05).结论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aCO2101~120 mm Hg可加重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脑水肿的程度,可能与其上调AQP-4表达有关;而PaCO2 60~100 mm Hg时不加重脑水肿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高压氧预处理对老龄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Nogo mRNA、Nogo-A及NgR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认知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42只,月龄14月,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组,n=6)、高压氧组(H组,n=12)、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n=12)和高压氧预处理组(HOP组,n=12).H组和HOP组每天置于高压氧舱内1h,氧压为0.2 MPa,连续5 d,最后1次高压氧处理后24 h时I/R组和HOP组采用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全脑缺血10 min.再灌注24 h时H组、I/R组和HOP组随机取6只大鼠断头取脑,分离大脑皮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ogo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ogo-A及NgR蛋白的表达水平.余大鼠自由喂养5 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认知功能.结果 与C组比较,I/R组和HOP组认知功能降低,Nogo mRNA及Nogo-A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H组和HOP组认知功能提高,Nogo mRNA及Nogo-A蛋白表达下调(P<0.05).各组NgR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预处理通过抑制脑皮质Nogo mRNA及Nogo-A蛋白表达上调,改善老龄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活性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0只,体重200~230 g.随机分为4组(n=10),假手术组(S组)仅分离双侧颈总动脉;缺血再灌注组(I/R组)分离双侧颈总动脉,夹闭10 min后恢复灌注;缺血预处理组(IPR组)分离双侧颈总动脉,夹闭10 s,开放30 s,反复3次,最后夹闭10min后恢复灌注;缺血后处理组(IPO组)分离双侧颈总动脉,夹闭10 min,开放30s,夹闭10 s,反复3次后恢复灌注.于术后2 d时取脑组织,计数大脑皮质凋亡神经元,测定脑梗死体积、磷酸化GSK-3β(p-GSK-3β)、Bcl-2、Bax、Caspase-3表达.对神经元凋亡数、脑梗死体积与p-GSK-3β水平做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IPR组和IPO组凋亡神经元、脑梗死体积增加,p-GSK-3β水平降低,Bcl-2表达下调,Bax和Caspase-3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IPR组和IPO组凋亡神经元和脑梗死体积降低,p-GSK-3β水平升高,Bcl-2表达上调,Bax和Caspase-3表达下调(P<0.05);IPR组和IPO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凋亡神经元、脑梗死体积与p-GSK-3β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通过抑制GSK-3β活性而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利多卡因复合氯胺酮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I区细胞坏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Ⅰ组,n=4)、假手术组(Ⅱ组,n=4)、模型组(Ⅲ组,n=4)、利多卡因组(Ⅳ组,n=16)、氯胺酮组(V组,n=16)、利多卡闪复合氯胺酮组(Ⅵ组,n=16),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备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Ⅳ、Ⅴ、Ⅵ组在夹闭血管前15min分别腹腔注射利多卡因10mg/kg、氯胺酮10mg/kg或利多卡因复合氯胺酮混合液10mg/kg.再灌注12、24、48、72h后行HE染色和细胞凋亡(TUNEL法)检测,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坏死和凋亡.结果 与Ⅱ组比较,Ⅳ、Ⅴ、Ⅵ组24 h缺血神经元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Ⅵ组缺血神经元较Ⅳ、Ⅴ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Ⅴ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缺血神经元高峰在24 h出现.与Ⅱ组相比,Ⅳ、Ⅴ、Ⅵ组24 h凋亡细胞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Ⅵ组细胞凋亡数较Ⅳ、Ⅴ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Ⅴ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细胞凋亡高峰在24 h到48 h间,此后,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减少.结论 利多卡因复合氯胺酮可减少和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神经细胞坏死和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血红素加氧酶-1(rAAV-rHO-1)基因转染对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清洁级SD大鼠54只,体重250~300 g,10~11月龄,随机分成3组(n=18):假手术组(SH组)、慢性脑缺血组(IS组)和rAAV-rHO-1治疗组(HO-1组).HO-1组大鼠海马内注射rAAV-rHO-1 2 μ l × 109 v.g.,SH组和IS组注入等容量生理盐水.注射rAAV-rHO-1后7 d时,采用永久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慢性脑缺血模型.大鼠慢性脑缺血2个月后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测定学习记忆功能,随后每组处死15只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海马CA1区ChAT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测定海马CA1区HO-1的表达,光镜下观察海马CA1区病理学结果,并计数神经元;每组处死3只大鼠,电镜下观察海马CA1区超微结构,并计数突触.结果 与SH组比较,IS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海马CA1区神经元计数和突触计数减少,IS组和HO-1组海马CA1区ChAT表达降低,HO-1组海马CA1区HO-1表达升高(P<0.05或0.01);与IS组比较,HO-1组学习记忆能力提高,HO-1组海马CA1区ChAT和HO-1表达升高(P<0.05).结论 rAAV-rHO-1基因转染可抑制大鼠慢性脑缺血后认识功能减退,其机制与升高海马神经元ChAT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细胞间黏附分子-1单克隆抗体(1A29)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180~200 g,2~3月龄,采用四血管法制备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4组(n=10):Ⅰ组于缺血前即刻股静脉注射同型对照抗体1 mg/kg;Ⅱ组~Ⅳ组分别于缺血前即刻、再灌注即刻及再灌注4 h时股静脉注射1A29 1 mg/kg.于再灌注24 h时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脑组织多形核白细胞及单核细胞计数,并计算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及脑组织含水量.结果 与Ⅰ组比较,其余3组脑组织多形核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含水量及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前或再灌注4 h内静脉注射1A29均可减轻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硫化氢复合浅低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s)的亚单位NR2A、NR2B及其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旨在探讨其是否存在脑复苏作用及发挥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以下五组(n=20):假手术组(Ⅰ)、模型维(Ⅱ)、浅低温组(Ⅲ)、NaHS组(Ⅳ),浅低温+NaHS组(Ⅴ)。采用Pulsinelli-Brierley四血管阻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15min,再灌注即刻Ⅳ组和Ⅴ组腹腔注射14μmol/kgNaHS。Ⅲ组和Ⅴ组行体表降温至肛温32~33℃。6h后断头取海马,分别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H2S的含量.westernblot法测NR2A、NR2B以及p-CREB的表达.RT-PCR法测BDNFmRNA的水平.每组分别职4只于再灌注72h取脑行HE染色观察CA1区锥体细胞病理改变。结果:①与Ⅰ组相比,各组海马组织H2S含量均升高(P〈0.05);与Ⅱ组相比,Ⅲ组含量略升高(P〉0.05),Ⅳ和Ⅴ组显著升高(P〈0.05);②与Ⅰ组相比.各组NR2A、NR2B的灰度值均增高(P〈0.05).且Ⅱ和Ⅲ组NR2A/NR2B〈1,Ⅳ和Ⅴ组NR2A/NR2B〉1;③与Ⅱ组相比。Ⅲ-Ⅴ组p-CREB及BDNFmRNA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④与Ⅱ组相比.Ⅲ-Ⅴ组CA1区锥体细胞损伤程度均明显减轻.尤以Ⅴ组效果昂佳。结论:硫化氢复合浅低温可通过选择性作用于突触内的NMDARs.进而激活其下游促存活CREB信号通路.从而发挥脑复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脂氧素A4对大鼠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时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体重200P250 g,随机分为3组(n=24):假手术组(S组)、永久性局部脑缺血组(PFCI组)和脂氧素A4组(LXA4组).PFCI组和LXA4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局部永久性脑缺血模型.LXA4组于脑缺血后经右侧侧脑室注射LXA4100 ng/5μl(溶于5μl生理盐水中),S组和PFCI组经右侧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5μl,均在10 min内注射完毕.分别于缺血6、12、24 h,断头处死6只大鼠,取脑组织,测定缺血侧脑皮质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和TNF-α、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β1)的含量.于缺血24 h,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缺血侧脑皮质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和神经元凋亡水平.结果 与S组比较,PFCI组和LXA4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脑皮质MPO活性、TNF-α、IL-10和TGF-β1的含量、神经元凋亡水平均升高,GFAP表达上调(P<0.05或0.01);与PFCI组比较,LXA4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脑皮质MPO活性、TNF-α含量和神经元凋亡水平降低,IL-10和TGF-β1的含量升高,GFAP表达下调(P<0.05或0.01).结论 脂氧素A4可通过抑制炎性反应减轻大鼠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在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DNA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108只,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3组(n=36):假手术组(S组)仅暴露双侧颈总动脉和椎动脉;缺血再灌注组(IR组)侧脑室注射1%DMSO溶液5μl,30 min后行全脑缺血再灌注;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干预组(SB组)侧脑室注射SB203580溶液5 μl(溶于1%DMSO溶液),30 min后行全脑缺血再灌注.分别于再灌注2、6、12、24、48和72 h时各组处死6只大鼠,提取海马组织观察神经元病理学结果,计算神经元凋亡指数(AI),测定磷酸化的p38 MAPK蛋白及Ku70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和SB组各时点AI升高,p-p38 MAPK蛋白表达上调,p-Ku70蛋白表达下调(P(0.05或0.01),病理损伤明显;与IR组比较,SB组各时点AI降低,p-p38 MAPK蛋白表达下调,p-Ku70蛋白表达上调(P<0.01),病理损伤程度减轻.结论 p38 MAPK可能通过下调DNA修复酶Ku70蛋白的表达,使海马神经元DNA修复功能受损,导致神经元凋亡,参与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异丙酚后处理联合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5组(n=6),假手术组(Ⅰ组)仅开腹;缺血再灌注组(11组)肝脏缺血1 h再灌注4 h;缺血后处理组(Ⅲ组)肝脏缺血1 h后,再灌注10 8,缺血10 8,重复6次进行缺血后处理;异丙酚后处理组(Ⅳ组)肝脏缺血1 h后经尾静脉注射异丙酚10 mg/kg,随后静脉输注异丙酚40 mg·kg~(-1)·h~(-1) h;异丙酚后处理+缺血后处理组(V组)肝脏缺血1 h后进行异丙酚后处理及缺血后处理.于再灌注4 h时测定血清ALT活性、肝组织MDA含量、SOD活性、Bcl-2及Bax的蛋白表达水平,电镜下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Ⅴ组血清ALT活性及肝组织MDA含量升高,肝组织Bcl-2蛋白表达上调,Ⅲ组-Ⅴ组肝组织SOD活性升高,Ⅱ组、Ⅲ组及Ⅴ组肝组织Bax蛋白表达上调(P<0.05或0.01);与Ⅱ组比较,Ⅲ组-Ⅴ组血清ALT活性及肝组织MDA含量降低,肝组织SOD活性升高,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P<0.05或0.01);与Ⅲ组比较,Ⅳ组血清ALT活性及肝组织MDA含量降低(P<0.05或0.01).Ⅲ组-Ⅴ组肝组织病理学损伤较Ⅱ组明显减轻.结论 异丙酚后处理联合缺血后处理可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异丙酚后处理单独应用时效果相同,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及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