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73篇
综合类   10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8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赤芍预处理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赤芍预先给药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所致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只,腹腔麻醉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参照文献[2]方法复制肠缺血再灌注模型,经腹正中切口,分离肠系膜上动脉,微动脉夹夹闭肠系膜上动脉根部,缝合切口,1h后经原切口进腹,松开动脉夹,恢复血供。对照组除不夹闭肠系膜上动脉外,其他手术步骤同损伤模型的制备。对照组:肠系膜上动脉仅分离而不阻断:损伤组:肠系膜上动脉阻断1h后再灌注2h,股静脉给生理盐水对照;赤芍预防组:肠系膜上动脉阻断前4h赤芍注射液以30mg/kg 2h持续股静脉泵入;血晶素组:肠系膜上动脉阻断前18h腹腔注射血晶素75μmol/kg。于再灌注2h后颈动脉放血麻醉状态下处死,观察赤芍对肺组织中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肺通透性指数、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并在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纳入32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赤芍对肺组织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的影响:赤芍预防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损伤组[(0.203&;#177;0.009,0.033&;#177;0.010,0.163&;#177;0.007),P〈0.01或P〈0.05]。②大鼠动脉血气分析比较:赤芍预防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明显高于损伤组[(94.8&;#177;3.4,80.2&;#177;4.1)mmHg,(33.3&;#177;4.6,30.6&;#177;2.3)mmHg,P〈0.05];③肺组织丙二醛含量比较:赤芍预防组明显低于损伤组[(22&;#177;18,56&;#177;24)μmol/g,P〈0.051。④肺组织形态学变化:损伤组肺组织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及炎性细胞浸润,肺泡腔内有出血和蛋白渗出物,伴有局部肺不张和局部肺气肿。赤芍预防组小部分肺泡及血管壁周围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损伤程度较损伤组明显减轻。结论:赤芍预先给药通过诱导肺组织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起到抑制创伤、缺血再灌注等因素激活凝血因子Ⅻ,防止凝血系统的内源性激活.减轻高凝倾向和微血栓形成;同时赤芍中没食子酸丙酯可抗氧自由基损伤,丙二醛显著减少,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急性肺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NLRP3炎性小体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心肌细胞高糖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 H/R)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取正常对数期生长的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4组,即高糖(H)组(n=3)、高糖+缺氧/复氧(H+H/R)组(n=3)、高糖+LPS+H/R(H+LPS+H/R)组(n=3)和BAY11-7082干预高糖+LPS+H/R(H+LPS+BAY+H/R)组(n=3)。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ROS检测试剂盒测定线粒体氧化应激水平,RT-PCR检测细胞NLRP3、ASC、caspase-1和IL-1β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NLRP3、ASC、caspase-1和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高糖组比较,H+H/R组细胞活性降低、LDH水平升高、线粒体ROS产生增加,NLRP3、ASC、caspase-1和IL-1β的mRNA表达上调,NF-κB、NLRP3、ASC、caspase-1和IL-1β蛋白水平增高(P<0.05);LPS处理后,H/R的高糖心肌细胞损伤进一步加重(P<0.05),而加用BAY11-7082后,LPS加重的损伤得以改善(P<0.05)。结论 BAY11-7082可以抑制NLRP3炎性小体激活,从而减轻LPS介导的H9C2细胞高糖H/R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系统评价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与单独舒芬太尼用于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BM、Ovid、ScienceDirect、ProQuest、Springer、CNKI、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14年6月文献,在按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资料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1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实验,共计患者47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与单独舒芬太尼分别用于PCIA后,患者术后4、8、12、24 h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 VAS[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0.36,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69,-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odds ratio,OR)=0.36,95%CI(0.26,0.50)](P<0.05);术后24、48 h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及IL-1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镇痛效果明显且副作用少,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对多发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的效果。方法将30例多发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患者随机分为2组,舒芬太尼组给予负荷剂量0.2μg/kg 后,维持量以每小时0.1μg/kg 持续泵入;芬太尼组给予负荷剂量2μg/kg 后,维持量以每小时1μg/kg 持续泵入。记录两组患者入 ICU 后给药前(T0),给药后1 h(T1),给药后4 h(T2),给药后8 h(T3),给药后24 h (T4)患者生命指征、VAS 评分、Ramsay 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与 ICU 住院时间。结果舒芬太尼组在 T2、T3、T4时刻平均血压、心率、呼吸均低于芬太尼组(P <0.05),镇痛镇静评分优于芬太尼组(P <0.05),机械通气时间与 ICU 住院时间较芬太尼组明显减少(P <0.05)。结论舒芬太尼对多发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肺腺癌转录子1(MALAT1)在舒芬太尼预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中的作用。方法 SPF级大鼠36只,体重180~200 g,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缺血-再灌注损伤+舒芬太尼组(SUF组),每组12只。IR组和SUF组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UF组于再灌注前10 min尾静脉注射舒芬太尼1μg/kg,Sham组和IR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再灌注后2 h检测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同时检测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leaved-caspase-3和Caspase-3含量;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lncRNA-MALAT1和miRNA-145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和SUF组CK-MB和cTnT浓度明显升高,LDH活性明显增强,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增大,心肌组织中Bax/Bcl-2比值明显降低,Cleaved-caspase-3蛋白含量明显升高,lncRNA-MALAT1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而miRNA-145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IR组比较,SUF组CK-MB和cTnT浓度明显降低,LDH活性明显减弱,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小,Bax/Bcl-2比值明显升高,Cleaved-caspase-3蛋白含量明显降低,lncRNA-MALAT1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miRNA-145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舒芬太尼预处理能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lncRNA-MALAT1、升高miRNA-145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预处理是否增强血管生成素-1(Ang-1)对氧糖剥夺(OGD)条件下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VECs)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BMVECs传代培养,第3~4代用于实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Ang-1组、OGD组、OGD+Ang-1组、OGD+DHA组、OGD+DHA+Ang-1组、OGD+DHA+GW9662+Ang-1组。在正常对照组和正常对照+Ang-1组加入含血清、5 mmol/L葡萄糖和1.25 mmol/L丙酮酸盐的DMEM培养液;在各OGD组用无糖、无血清的DMEM液置换原培养液。在OGD+DHA、OGD+DHA+Ang-1和OGD+DHA+GW9662+Ang-1组加入40 μmol/L DHA,同时在OGD+DHA+GW9662+Ang-1组再加入5 μmol/L GW966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抑制剂],以上3组在5% CO2和95%空气条件下预处理培养1 h。预处理完成后,在正常对照+Ang-1组、OGD+Ang-1组、OGD+DHA+Ang-1组和OGD+DHA+GW9662+Ang-1组加入浓度为250 ng/ml的 Ang-1。除正常对照组和正常对照+Ang-1组在5% CO2和95%空气条件下培养外,其余各组均在94% N2:5% CO2:1% O2低氧条件下培养,培养时间均为24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半胱天冬酶-3(caspase-3)、血管生成素受体-1(Tie-1)、Tie-2、磷酸化的Tie-2(pTie-2)、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pAkt)和紧密连接蛋白-1(ZO-1)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GD、OGD+Ang-1、OGD+DHA、OGD+DHA+Ang-1和OGD+DHA+GW9662+Ang-1组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0.000、0.000、0.000、0.004、0.000);Bax、caspase-3、Tie-1表达显著增加(Bax:0.62±0.03、0.38±0.03、0.45±0.03、0.26±0.02、0.33±0.02比0.16±0.01;caspase-3:0.76±0.05、0.42±0.04、0.52±0.02、0.32±0.02、0.40±0.02比0.15±0.01;Tie-1:0.51±0.03、0.25±0.01、0.33±0.02、0.16±0.01、0.22±0.02比0.12±0.01;P均=0.000);Bcl-2、Bcl-2/Bax、Tie-2、pTie-2表达均显著降低[Bcl-2:0.09±0.01、0.20±0.01、0.16±0.02、0.31±0.01、0.22±0.01比0.34±0.01;Bcl-2/Bax:(14.93±1.86)%、(68.03±5.56)%、(36.93±2.22)%、(119.1±13.3)%、(64.23±6.07)%比(208.33±7.37)%;Tie-2:0.07±0.01、0.16±0.02、0.11±0.01、0.21±0.01、0.18±0.01比0.26±0.01;pTie-2:0.05±0.01、0.15±0.01、0.07±0.01、0.22±0.02、0.16±0.01比0.27±0.01;P均=0.000],OGD、OGD+Ang-1、OGD+DHA和OGD+DHA+GW9662+Ang-1组的pAkt、ZO-1表达亦显著降低(pAkt:0.13±0.01、0.26±0.01、0.14±0.01、0.28±0.02比0.39±0.02;ZO-1:0.08±0.01、0.18±0.01、0.10±0.01、0.19±0.01比0.23±0.02;P均=0.000)。与OGD组比较,OGD+Ang-1和OGD+DHA+Ang-1组细胞凋亡显著降低(P均=0.000)。与正常对照+Ang-1组比较,OGD+Ang-1和OGD+DHA+Ang-1组pTie-2、pAkt、ZO-1表达显著降低(pTie-2:0.15±0.01、0.22±0.02比0.52±0.02;pAkt:0.26±0.01、0.37±0.04比0.67±0.05;ZO-1:0.18±0.01、0.24±0.02比0.39±0.05;P均=0.000)。与OGD+Ang-1组比较,OGD+DHA+Ang-1组细胞凋亡显著降低(P=0.000),Bax、caspase-3、Tie-1表达显著降低(P均=0.000),Bcl-2、Bcl-2/Bax、Tie-2、pTie-2、pAkt、ZO-1表达显著增加(P均=0.000);OGD+DHA+GW9662+Ang-1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2、0.770、0.382、0.448、0.233、0.736、0.143、0.526、0.495、0.670)。结论 DHA预处理可提高Ang-1对OGD环境下大鼠BMVECs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PAR-γ、降低Tie-1表达,从而增强对Tie-2的激活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低剂量瑞芬太尼分娩镇痛联合水中分娩在全程分娩镇痛中的可行性,评价其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阴道分娩初产妇160例,ASAⅠ-Ⅱ级,产妇无静脉分娩及水中分娩禁忌证。160例产妇随机分为四组:A组产妇未行镇痛处理,B组单纯静脉自控泵注低剂量瑞芬太尼[0.02μg/(kg·min)],C组静脉自控泵注低剂量瑞芬太尼[0.02μg/(kg·min)]联合水中分娩,D组单纯静脉自控泵注瑞芬太尼[0.04μg/(kg·min)],除C组外,均为自然分娩。观察产妇宫缩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产妇第一产程平均时间、第二产程平均时间、会阴侧切率、剖宫产率以及产后2h出血量。记录分娩镇痛期间产妇的副作用和瑞芬太尼使用总量,记录新生儿娩出后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气分析、新生儿纳洛酮使用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C组、D组三组产妇宫缩时VAS均明显降低(P<0.01),C组产妇在宫口开5.0cm至开全时间显著缩短(P<0.05),瑞芬太尼使用总剂量和产后2h平均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产妇(P<0.05)。四组新生儿Apgar评分和新生儿脐血气分析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产妇自潜伏期静脉输注低剂量瑞芬太尼[0.02μg/(kg·min)]联合水中分娩可减少瑞芬太尼静脉分娩镇痛药物的总剂量,并使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缩短,减少产后出血和临产产妇的剖宫产率,对新生儿脐血气分析及Apgar评分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用于预防全麻患者术中知晓的效果.方法 检索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Pubmed、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有关BIS监测与未应用BIS监测全麻患者术中知晓效果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应用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法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和资料提取,评价指标为术中知晓发生率.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项研究,包括34181例患者,其中应用BIS监测患者17432例,术中知晓发生率0.132%;未应用BIS监测患者16749例,术中知晓发生率0.245%,BIS监测组与未应用BIS监测组术中知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麻醉方式不同进一步分析:在吸入麻醉中,应用BIS监测患者13288例,术中知晓发生率0.128%,未应用BIS监测患者13202例,术中知晓发生率0.113%,BIS监测组与未应用BIS监测组术中知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全凭静脉麻醉中,应用BIS监测患者4144例,术中知晓发生率0.145%,未应用BIS监测患者3547例,术中知晓发生率0.733%,BIS监测组术中知晓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应用BIS监测组(P<0.01).结论 监测BIS可预防全凭静脉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但不能预防吸入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背景肠上皮细胞异常凋亡是缺血再灌注期间肠黏膜损伤的主要原因,参附注射液对小肠黏膜损伤有良好的防治作用.目的建立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缺血再灌注时给予参附注射液对肠上皮细胞凋亡数目、凋亡相关基因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Bcl-2的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材料实验于2002-12/2003-06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实验室完成.选取健康清洁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肠缺血再灌注组、参附注射液组,8只/组.方法各组大鼠给予氨基甲酸乙酯1 mg/kg腹腔注射麻醉,肠缺血再灌注组和参附注射液组用血管钳夹闭肠系膜上动脉1 h然后再灌注2 h,空白对照组不用血管钳夹闭肠系膜上动脉.参附注射液组于阻断前30 min静注参附注射液0.02 mL/g,空白对照组和肠缺血再灌注组静脉输注等量生理盐水.制备切片进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Bcl-2蛋白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检测.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细胞凋亡指数的比较.②各组大鼠肠上皮细胞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及Bcl-2基因的表达.③各组肠粘膜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含量的比较.结果实验选用24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细胞凋亡指数的比较参附注射液组的凋亡指数明显低于肠缺血再灌注组,但比空白对照组高[(7.75±1.89)%,(28.25±8.50)%,(4.25±2.63)%,P均<0.01].②各组大鼠肠上皮细胞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及Bcl-2基因的表达参附注射液组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低于肠缺血再灌注组,但高于空白对照组[(0.211 6±0.087 5),(0.354 7±0.077 8),(0.194 1±0.057 4),P<0.01,P>0.05];Bcl-2的表达在肠缺血再灌注组比空白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参附注射液组的表达比肠缺血再灌注组明显降低(P<0.01).③各组肠黏膜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含量的比较砀缺血再灌注组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参附注射液组[(189.7±56.3),(38.6±10.4),(47.5±18.7)mg/L,P均<0.01],参附注射液组和空白对照组基本相似(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通过抑制肿瘤坏死因子的含量、降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上调Bcl-2基因而抑制缺血再灌注期间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凋亡,从而减轻肠黏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肺组织γ-氨基丁酸A型受体(GABAAR)在大鼠内毒素诱发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只,8周龄,体重200 ~ 2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8)∶正常对照组(C组)、内毒素组(LPS组)、γ-氨基丁酸预先给药+内毒素组(GABA组)和GABAAR拮抗剂荷包牡丹碱预先给药+内毒素组(BIC组).LPS组、GABA组和BIC组尾静脉注射LPS 5 mg/kg,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GABA组和BIC组分别于给予LPS前30 min时腹腔注射γ-氨基丁酸50 mg/kg和荷包牡丹碱10 μmol/kg.于给予LPS后6h时,采集动脉血样,测定PaO2,然后取肺组织,测定肺湿/干重比(W/D)、GABAAR表达、IL-6、TNF-α、MDA的含量和SOD活性,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C组比较,LPS组、GABA组和BIC组PaO2降低,LPS组和GABA组肺组织W/D、TNF-α、IL-6和MDA的含量升高,肺组织GABAAR表达上调,肺组织SOD活性降低(P<0.05);与LPS组比较,GABA组肺组织W/D、TNF-α、IL-6和MDA的含量升高,肺组织GABAAR表达上调,肺组织SOD活性降低(P<0.05),而BIC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ABA组和BIC组P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组织GABAAR参与了大鼠内毒素诱发急性肺损伤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