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细胞天然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往认为红细胞只参与呼吸功能 ,没有免疫功能。事实上红细胞有许多与免疫有关的物质 (如CR1、CR3、CD58、CD59、DAF、SOD酶等 ) ,数目众多 ,自成系统。红细胞有识别、粘附、浓缩、杀伤抗原、清除CIC的能力 ,参与机体免疫调控 ,并有完整的自我调控系统 ,许多疾病 (如SLE)免疫发病机理中 ,红细胞天然免疫缺陷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该研究对全面认识机体免疫系统和免疫网络具有重要意义。现将红细胞免疫研究不同时期研究进展介绍[1] 如下。1930年杜克 (DukeLH)发现锥虫在抗血清及补体存在时可粘附到人类红细胞上 ,并发…  相似文献   

2.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皮肤病,近年来发现其病因、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有关.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群重要细胞群,是参与免疫调节和执行细胞免疫功能的免疫活性细胞.目前研究表明,慢性荨麻疹与T 淋巴细胞密切相关[1].笔者近年来在临床上动态检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B 淋巴细胞指标水平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艾灸对小鼠T、B淋巴细胞影响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艾灸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不少资料表明,艾灸可以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但目前在针灸研究和临床应用领域中,存在着偏重于针而忽视灸的倾向。为了开发灸法的临床应用,扩大其适应范围,并促进针灸的机理阐述,有必要加强对艾灸的研究。本文采用小鼠腹腔注射兔抗小鼠淋巴细胞血清(ALS)造成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并对正常小鼠及免疫低下小鼠施用艾灸来观察灸法对小鼠T、B淋巴细胞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39例肾病综合征患儿进行了中医辨证分型及红细胞 C_3b 受体花环率、T淋巴细胞活性 E 花环率测定。结果患儿组分别为10.09±1.49%、18.92±1.45%,明显低于健康组(分别为14.76±1.27%、25.37±1.28),两组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其中脾虚湿困、脾肾阳虚型两种花环率的降低比肝肾阴虚型明显。表明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理与红细胞、T 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5.
黄芪川芎等对肺心病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染与急性炎症反应在慢性阻塞性肺心病( COPD)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长期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导致 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 [1] ,并由此引起低氧血症 ,导致和加重肺动脉高压 ,发展为肺心病 [2 ]。肺心病患者白细胞吞噬作用和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低下 [3 ,4] ,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造成了机体对外源性感染物的易感性 ,从而使疾病进一步恶化或迁延。抗生素治疗虽可缓解某些症状 ,但不能有效控制复发。本文通过对肺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及 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观察 ,探讨黄芪、川芎等对肺心病患者的治疗作用。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5 0例…  相似文献   

6.
T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内功能最重要的一大细胞群,在正常机体内各T淋巴细胞亚群相互作用,维持着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乙肝病毒是一种非杀伤细胞性病毒,机体的免疫反应乃是造成乙型肝炎肝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T细胞免疫功能之强弱与慢性乙肝临床过程之轻重的密切关系。本文通过观察3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状态与中医辩证类型,以期寻找出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1病例选择38例慢性乙肝患者均系1994年来我院肝炎门诊就诊者,均已明确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按1990年5月上海第六届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讨论修订方案),而且经中医…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肝免疫状态与中医辨证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剑  许晓东 《浙江中医杂志》1998,33(10):444-444
T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内功能最重要的一大细胞群,在正常机体内各T淋巴细胞亚群相互作用,维持着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乙肝病毒是一种非杀伤细胞性病毒,机体的免疫反应乃是造成乙型肝炎肝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T细胞免疫功能之强弱与慢性乙肝临床过程之轻重有密切关系。本文通过对3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状态与中医辨证关系的观察,以期寻找出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1病例选择38例慢性乙肝患者均系1994年来我院肝炎门诊就诊者,均已明确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按1990年5月上海第六届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讨论修订方案),而且经…  相似文献   

8.
范颖  马骥 《中医药学刊》2003,21(3):401-402,41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理主要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异常有关。ITP患者自身免疫的最终效应是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和其他相关抗体。在ITP的发生机理中,T、B淋巴细胞的功能状态起关键作用,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发病及治疗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金复康对Lewis肺癌小鼠杀伤性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有着互为因果的关系。杀伤性T淋巴细胞(CTL)是体内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它能够直接识别肿瘤细胞,通过破坏靶细胞的膜和核而起特异杀瘤作用[1]。本文在金复康口服液治疗中晚期肺癌取得疗效的基础上[2],观察该药对Lew is肺癌小鼠的抗瘤  相似文献   

10.
肝阳上亢证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给实验动物耳静脉注射多巴胺模拟肝阳上亢证型.发现此证型动物其T淋巴细胞亚群中之T3、L4明显低于正常,T8无明显改变,红细胞免疫中之红细胞C3b受体活性明显下降,其红细胞免疫复合物无明显变化,经中药镇肝熄风汤治疗后,其T淋巴细胞亚群及红细胞免疫功能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1.
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理至今仍未为人们完全认识,目前的研究结果已证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是本病心肌损伤的重要原因。红细胞膜上C3b受体总量的80%以上,通过免疫粘附作用,携带和清除免疫复合物,减少免疫复合物对机体的损伤。现已发现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均存在红细胞免疫功能的降低。然而,有关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以及与已CoxB抗原血症的关系,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从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程来观察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1材料与方法1.1临床检测样本31份临床检测样本取自我院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细胞内Ca^2 信号在肾阳虚发病中的作用及补肾中药的调整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及钙荧光探针Flou-3/AM对肾阳虚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血淋巴细胞胞内Ca^2 ([Ca^2 ]i)和血清钙进行测定。结果:肾阳虚大鼠下丘脑和血淋巴细胞[Ca^2 ]i及血清钙显著升高,补肾中药能够显著抑制下丘脑,血淋巴细胞内[Ca^2 ]i和血清钙的升高,结论:肾阳虚时下丘脑,血淋巴细胞[Ca^2 ]i和血清钙的显著升高,导致Ca^2 信号的异常,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低下,出现肾阳虚的症状,补肾中药可能通过调整下丘脑,血淋巴细胞[Ca^2 ]i及血清钙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下降,特别以细胞免疫缺损为著,主要表现外周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下降且功能降低[1]。参麦注射液是从人参、麦冬、五味子中提取的中药注射剂,近年来研究发现其能明显增强CRF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血浆蛋白含量,纠正低蛋白血症;提高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的数量,改善肾性贫血,治疗CRF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肖晓毛  张涛 《江西中医药》2007,38(11):79-80
溃疡性结肠炎(UC)是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许多研究[1]认为肠道粘膜免疫-炎症反应的异常在UC的发病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晚近国内外学者就T淋巴细胞凋亡失衡在溃疡性结肠炎中发病的作用做了许多相应研究,本文就近年来有关T淋巴细胞凋亡与UC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灵芝孢子油对小鼠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灵芝孢子油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含量变化、IL-2的活性和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结果]灵芝孢子油可显著升高正常小鼠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降低CD8+T细胞比例,升高CD4+/CD8+比值。可以促进正常小鼠诱生IL-2。促进ConA诱导的脾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论]灵芝孢子油能促进小鼠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复感宁方对复感儿T淋巴细胞亚群与白介素-2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的常见病,属中医学"虚人外感"的范畴.本病的病情反复、迁延难愈,病机错综复杂.近年来,该病与免疫功能的关系倍受重视,多数学者认为,免疫功能紊乱可能参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且影响其发展、预后.目前,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学研究更多集中在免疫功能异 常方面,认为复感儿免疫功能低下是起病的根本原因.T淋巴细胞是由骨髓多能干细胞衍生的淋巴干细胞分化而来,并在胸腺内分化成熟而来.目的: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和白介素-2受体(SIL-2R),探讨复感儿发病的免疫机理和复感宁方的疗效机理.应用健脾祛湿的复感宁方治疗,同时检测和比较患儿与正常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和白介素-2受体的差异,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方法:分别以流式细胞分析法、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正常儿童22例及复感儿28例用复感宁方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SIL-2R的水平.分析三者相互的差异.结果:治疗前复感儿的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童(P<0.01),CD8、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P<0.01),CD3水平与正常儿童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以复感宁方治疗后,复感儿的CD4、CD4/CD8水平上升(P<0.01),CD8、SIL-2R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CD3的水平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感儿的发病可能与T淋巴细胞亚群和SIL-2R的异常改变有关,复感宁方能调节复感儿T淋巴细胞亚群和SIL-2R的水平,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是以骨髓单纯红系造血障碍,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减少,而白细胞、血小板基本正常为特征的一组血液系统疾病,T细胞功能紊乱介导的造血抑制是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1]。15年来,我院采用以T细胞为主要作用靶点的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CsA)联合补肾活血中药为主治疗PRCA疗效确  相似文献   

18.
红细胞抑制肿瘤转移的机理与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标志 ,也是癌症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国内外资料[1] 表明 :恶性肿瘤有6 0 .0 %~ 6 2 .5 %发生转移 ,因此研究肿瘤转移是肿瘤防治的一项重要任务。1 红细胞抑制肿瘤转移的机理红细胞表达许多免疫相关分子 ,对机体免疫功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红细胞作为机体血液循环含量最多的血细胞 ,其免疫相关功能具有同白细胞系统同等重要的作用。从 1981年美国学者Siegel等人[2 ] 提出“红细胞免疫系统”新概念以来 ,国内外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已经不断深入。通过研究发现红细胞有多种免疫功能 ,其中重要的是免疫粘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采用对T淋巴细胞酯酶染色率和溶血素抗体生成的方法。[结果]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均可明显减少T淋巴细胞酯酶染色率;但可明显促进溶血素抗体形成。[结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可明显降低T淋巴细胞功能,对体液免疫功能呈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20.
加减归脾汤对脾不统血型ITP模型小鼠免疫学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加减归脾汤对脾不统血型ITP模型小鼠免疫学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免疫法腹腔注射外源性抗血清(APS)并结合中医苦寒泻下法灌胃番泻叶建立脾不统血型ITP小鼠模型,分别运用加减归脾汤(大、小剂量)、犀角地黄汤、泼尼松治疗,观察各组小鼠外周血象、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功能、脏器均重、免疫器官病理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大剂量加减归脾汤能明显降低造模后小鼠死亡率,明显提升血小板,使骨髓巨核细胞数恢复正常,T淋巴细胞亚群和红细胞免疫功能改善。结论 加减归脾汤对脾不统血型动物模型有明显治疗作用,其疗效机理是通过对细胞免疫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