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调查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ispepsia, FD)患者与健康人在焦虑、抑郁状态方面的差异,并对FD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化版SF-36量表对69例FD患者和69名健康对照者进行评分,比较两组受试者在焦虑、抑郁情绪方面及生活质量的的差异.结果 FD患者的SAS、SDS分值及SAS合并SDS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05),同时FD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P <0.05).结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明显的焦虑和抑郁倾向,躯体生理健康和精神心理健康均明显受损,生活质量较健康人低,尤其是在精神心理健康方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科收治乳腺癌术后初次化疗患者80例,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包括心理指导、认知教育、放松训练、家庭支持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每位患者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中文版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缓解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性痴呆患者家属焦虑郁抑的影响。方法:将老年性痴呆患者家属有焦虑郁抑的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健康宣教基础上对家属采用心理干预措施,观察4周。于心理干预前及心理干预后4周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心理干预4周末,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同组治疗前评分,差异显著(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性痴呆患者家属焦虑郁抑,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心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首次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干预组进行20周的心理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宣教。两组在血液透析开始时及20周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的SAS总分和SDS总分均低于干预前(P均<0.01);对照组干预前后的SAS总分和SDS总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对MHD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ICU清醒病人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ICU危重症病人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照护,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前瞻性护理干预。2组病人均于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采用匹茨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结果2组病人干预前的PSQI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PSQI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 < 0.05~P < 0.01),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病人干预前SAS和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 0.05~P < 0.01),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前瞻性护理干预应用于ICU清醒病人,有助于改善病人睡眠质量,且能缓解其焦虑、抑郁。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双轨道交互式延伸护理服务在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安阳市中医院2020年9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合并HHcy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基于对照组加用双轨道交互式延伸护理服务,2组持续干预1个月,统计对比2组出院当天、干预1个月生活质量[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自我管理能力[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以及遵医行为。结果 研究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研究组AHSMSRS分值、ESCA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研究组SDS分值、SAS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2组SF-36分值高于出院当天,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轨道交互式延伸护理服务在高血压合并HHcy患者中发挥良好效果,可提高遵医行为,增强自护与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支持、技巧、自信(support、skill、self-confidence,3S)理念教育模式对桂西地区维持性血透(MH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桂西地区MH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应用3S理念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后疾病相关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定两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疾病相关知识与技能掌握优于对照组(P=0.0000);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结论 3S理念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桂西地区MHD患者知识与技能,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合理情绪疗法对脑瘫患儿照料者心理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对诊断为脑瘫并在门诊做康复训练患儿的照料者进行心理评估,将其中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明显的208例脑瘫患儿照料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4例。观察组在心理干预中应用合理情绪疗法,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理护理干预。干预2周后对两组照料者再次进行心理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脑瘫患儿照料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下降(P<0.01);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瘫患儿照料者实施合理情绪疗法能明显减轻焦虑、抑郁等症状,提高其对医院的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有利于脑瘫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聚焦解决模式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4例PCO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入院后采用聚焦解决模式护理进行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2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情绪变化;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2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问卷(SF-36)评估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AS、SDS及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可明显改善PCOS患者心理情绪、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罗伊适应护理模式对闭角型青光眼病人围术期心理韧性、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闭角型青光眼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给予罗伊适应护理模式干预至出院,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眼科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病人焦虑抑郁程度、心理韧性、应对方式、生活质量,并对比2组病人干预前后SAS评分、SDS评分、心理韧性、应对方式、SF-36评分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1),坚韧、自强、乐观、心理韧性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1),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1),回避、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1),SF-36量表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罗伊适应护理模式可降低闭角型青光眼病人围术期刺激源强度,促进适应性反应,提高病人心理韧性,改善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解东  代维松  闫力  徐旸  宋丽华 《吉林医学》2012,(34):7555-7557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进行围手术期心理干预,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进行效果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生活质量(SF-36)、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天、术后1周心理抑郁、焦虑状态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围手术期心理干预能够改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究肾病综合征(NS)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情况,为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对152例患者进行调查,并对焦虑、抑郁总分和SF-36的各维度分值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NS患者的SAS总分与SF-36中的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总体健康以及社会功能之间是负相关关系,其中与躯体疼痛相关最为显著;NS患者的SDS总分与SF-36中的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以及社会功能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其中与精神健康相关最为显著。结论 NS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临床上需要加强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NS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与生活质量存在一些相关,提示两者存在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3.
胡带翠 《右江医学》2012,40(3):384-385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8例CGN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降低,对照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反而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干预能减轻CGN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健康教育,但仅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在患者出院1年末时进行效果评价。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及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D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癫痫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对社会功能恢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Orem自护理论在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理能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玲芳  陈务贤  梁榕  阮芳  李春蓉  韦正莉  李宏 《广西医学》2006,28(12):1988-1990
目的 探讨Orem自护理论对提高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理能力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69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实验组运用Orem自护理论进行自我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入院时、干预后2周、干预后2月对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焦虑、抑郁水平进行测评.结果 进行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ADL分值较对照组明显提高,SAS分值、SDS分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用Orem 自护理论指导护士对CHF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提高自理能力,减轻焦虑抑郁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亲属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精神分裂症病人一级亲属进行为期12周的心理干预,在干预前后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心理测评。结果干预前精神分裂症病人亲属的SCL-90量表中抑郁、焦虑、躯体化、恐怖因子以及SAS、SDS评分高于全国常模(t=1.46~8.06,P<0.05),心理干预后SCL-90量表中抑郁、焦虑、躯体化、恐怖因子及SAS、SDS、SF-36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t=2.15~4.78,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病人亲属的心理问题较为明显,而综合性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苏义基  危静 《吉林医学》2011,(17):3419-3420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焦虑、抑郁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59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进行心理干预,干预前后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的SAS和SDS总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减轻脊髓损伤患者的焦虑和抑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青少年学生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将280例心理门诊就诊的青少年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136例,给予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144例,采用特定的心理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1、2、4及8周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白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两组临床疗效,并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的SAS、SDS、HAMD、HAMA分值无差异(P〉0.05)。治疗后第2周开始.研究组的SAS、SDS、HAMD、HAMA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TE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青少年学生焦虑抑郁疗效较好,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心理干预改善心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华  李遵清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8):2330-233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心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的改善效果,为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提供依据.方法:6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心内科住院患者按抛硬币分组法被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按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对照组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4周的心理干预,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程度进行评定.结果:两组间治疗前比较,SAS、SD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研究组SAS、SDS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对照组SAS、SDS评分无明显改变(P>0.05),研究组SAS、SDS评分变化显著(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绘画干预联合认知行为护理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12~18岁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护理,观察组实施绘画干预联合认知行为护理,2组均干预8周。观察并比较干预前、干预8周后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8周后2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得分均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观察组SAS、SDS、SCL-90、ADL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2组患者的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urses observation scale f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