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采用无菌纸捻吸取法用一种非选择培养基和两种选择性培养基对20例成年型牙周炎病人周袋中细菌进行了厌氧菌培养,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厌氧菌的检出率为100%,周袋中菌群主要由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组成,优势菌群为拟杆菌属,占厌氧菌的51.39%,分离鉴定出的重要菌种有产黑色素拟杆菌、赖氏拟杆菌、口腔拟杆菌、多毛拟杆菌,脆弱拟杆菌,具核梭杆菌,小韦荣氏球菌及厌氧消化链球菌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血培养厌氧菌病例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测资料,掌握厌氧菌鉴定方法,探讨实验室开展厌氧菌检测的重要性。方法:观察血培养仪厌氧血培养瓶阳性报警曲线,转种厌氧血琼脂厌氧环境培养,观察茵落形态,涂片革兰氏染色,VITIE 2鉴定到种。结果:12份血培养出厌氧菌13株。其中2份为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分别是脆弱拟杆菌混合血液链球菌和中间链球菌;1份血培养分离出2种厌氧菌分别为脆弱拟杆菌和梭形梭菌;其他血培养分别培养出产气荚膜梭菌、脆弱拟杆菌、单形拟杆菌等。结论:厌氧菌感染多为混合感染,且培养、鉴定要求条件较高。加强对厌氧菌感染的认识和实验室检测,对临床诊断、治疗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54名3~5(11/12)岁正常女童阴道厌氧菌培养结果。54例培养均阳性。共分离出153株32种厌氧菌,分离率从高至低依次为拟杆菌(96.3%)、消化链球菌(59.3%)、消化链球菌(14.8)、小韦荣球菌(13%)、放线菌{9·3%)和梭杆菌(5·6%)。最多见的菌种是双路拟杆菌、锐利拟杆菌、脆弱拟杆菌、狄氏拟杆菌和真口腔拟杆菌,其次是黑色消化球菌不解糖消化链球菌、厌氧消化链球菌、小韦荣球菌和产生消化链球菌。提示这些厌氧菌是女童阴道正常菌群。厌氧菌在女童外阴阴道感染的病原学意义尚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4.
肛周脓肿细菌感染菌群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目的探讨肛周脓肿厌氧与需氧茵的菌群分布。②方法选择31例肛周脓肿患,对其脓液中的厌氧茵和需氧菌进行培养鉴定。③结果肛周脓肿感染患中男27例,女4例;感染中共分离出51株细菌,其中厌氧菌30株,需氧菌21株。厌氧菌总检出率为96.8%,需氧菌总检出率为67.4%。单纯厌氧菌感染检出率为32.3%,单纯需氧菌检出率为32%。、厌氧和需氧菌混合感染捡出率为64.5%。在所分离出的30株厌氧菌中,脆弱类杆菌占80%,消化链球菌占13%,普通类杆菌和产黑色素类杆菌各占33%21株需氧菌中,大肠杆菌占71%,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各占9.5%。④结论肛周脓肿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细菌感染菌群分布以脆弱类杆菌和大肠杆菌为主;感染类型以厌氧和需氧菌混合感染居多。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37例牙髓炎患者髓腔细菌学检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为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共分离出9个厌氧菌属,32个菌种,103株厌氧细菌,位居前三位的菌属为消化链球菌、拟杆菌、放线菌,平均每例检出3.03株厌氧细菌。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人工饲养树鼩粪便菌群多样性,为树鼩的正常饲养繁殖和微生物质量控制标准化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采集10份树鼩粪便样品,利用有氧及厌氧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提取细菌基因组DNA后PCR扩增16SrRNA基因并测序鉴定。结果 本实验从树鼩粪便样品中,经有氧培养分离鉴定出25株、12种细菌,经厌氧培养分离鉴定出25株、10种细菌,包括变形杆菌属、肠球菌属、埃希菌属、志贺菌属、葡萄球菌属、气单胞菌属、拉恩氏菌属、拉乌尔菌属、微小杆菌属、链球菌属、明串珠菌属。结论 树鼩肠道好氧菌及厌氧菌具有丰富的种属多样性,普通变形杆菌群、费格森埃希菌群和屎肠球菌群可能是树鼩肠道的主要寄生菌群。  相似文献   

7.
张继民  尹立新 《吉林医学》1993,14(4):210-211,213
为探讨腹内感染的细菌学规律并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我们对160例手术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细菌学研究,包括需氧及厌氧的细菌培养及体外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提示:腹内感染的病原菌均为消化道的正常菌群,需氧菌以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对庆大霉素的有效率为87.4%,厌氧菌以脆弱群拟杆菌为主,对甲硝唑的有效率为100%。因感染多为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故应以庆大霉素加甲硝唑为治疗腹内感染的常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用牛心、脑、免血作培养基和微量生化反应鉴定技术,对65例口腔感染患者的病齿作细菌学检查。结果分离出厌氧菌188株,厌氧菌分离率占总病例数的98.5%。其中消化链球菌的分离率为77%。类杆菌为39%,韦荣氏球菌为29%、梭形杆菌为22%、乳杆菌为20%。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女性生殖道内乳杆菌属各种乳杆菌在阴道中的分布差异。方法采用Nugent评分标准对阴道分泌物进行镜检,接种乳杆菌MRS培养基分离培养,使用API50CHL鉴定条码对乳杆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1)有39例受检者经Nugent评分及微生态学检查诊断为正常,有2例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2)共鉴定出9个种41株乳杆菌,其中有2株只在厌氧环境中生长,其余均在厌氧及CO2环境中生长。(3)鉴定菌种包括:嗜酸乳杆菌16株、类干酪乳杆菌9株、卷曲乳杆菌7株、德氏乳杆菌4株、发酵乳杆菌2株、短乳杆菌2株、植物乳杆菌1株、林氏乳杆菌1株、乳杆菌霍氏亚种1株。结论乳杆菌是阴道内的正常菌群,,不同个体生殖道内乳杆菌菌种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内正常菌群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人群胃内菌群的特点,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胃内菌群结构的影响,探讨胃内菌群与Hp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分别采集Hp阴性者、Hp正常携带者和Hp感染患者的胃黏膜标本220例,采用多种选择性培养基分别在需氧、微需氧、厌氧情况下分离培养细菌,结合Hp感染情况,分析胃内主要菌群的结构组成及定植数量。结果220例胃镜受检者中,Hp阴性82例,Hp阳性138例,Hp检出率为62.73%;乳杆菌检出率在Hp阴性者(59.76%)和Hp感染患者(27.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细菌在3类人群中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总量在Hp阴性者胃内的定植量显著高于Hp正常携带者和Hp感染患者(P<0.05);Hp阴性者中的乳杆菌、肠杆菌、链球菌所占比例分别为41.39%、16.90%、18.28%,检出数量和所占比例明显均高于Hp感染患者(P<0.05);厌氧菌在Hp感染患者的检出率最高,所占比例为43.77%,显著高于Hp阴性者(P<0.05)。结论Hp感染严重影响胃内菌群变化,胃内菌群(特别是乳杆菌与厌氧菌)与Hp致病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清胃散联合头孢拉定治疗牙周炎患者效果观察及对菌斑指数、牙周袋探针深度、龈沟出血指数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组纳入的14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 =51)、对照组A(n =46)和对照组B(n =46)。观察组给予清胃散联合头孢拉定治疗,对照组A单用头孢拉定治疗,对照组B单用清胃散治疗。3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2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菌斑指数、牙周袋探针深度、龈沟出血指数变化、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菌斑指数、牙周袋探针深度、龈沟出血指数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菌斑指数、牙周袋探针深度、龈沟出血指数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A菌斑指数、牙周袋探针深度、龈沟出血指数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07%)显著高于对照组A(80.44%)和对照组B(7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者治疗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清胃散联合头孢拉定治疗牙周病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菌斑指数、牙周袋探针深度、龈沟出血指数,改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牙周袋龈下菌斑中古细菌分布的基线信息,探讨其分布与牙周病发生的关系。方法运用古细菌通用引物扩增菌斑标本,PCR产物连接TA载体,挑选多个克隆测序。其结果使用数据库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随机采集牙周病患者龈下菌斑标本,按照牙周袋深度分组(A、B、C、D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菌斑中古细菌的检出率。结果测序结果证实扩增产物为古细菌。临床标本中牙周袋较深组(C组和D组)的古细菌检出率显著高于浅牙周袋组(A组和B组)。结论古细菌的检出率随牙周袋探诊深度的增加而增高。提示古细菌可能参与牙周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13.
Over 200 anaerobic bacterial isolates were recovered in a veterinary diagnostic laboratory from nonspecific infectious disease from 72 specimens originating from ten animal species. The majority of isolates were nonsporeforming bacteria and about half were identified to species. Bacteroides species formed the major group and included B. oralis, B. fragilis, B. corrodens, B. ruminicola subspecies ruminicola, B. ruminicola subspecies brevis and various subspecies of B. melaninogenicus. Gram-positive anaerobic cocci constituted the next major group of isolates and the main species identified in cattle was Peptococcus indolicus. Clostridial species were uncommon. Nine specimens yielded a pure culture of an anaerobe and, in samples containing mixtures of bacterial species, each specimen yielded an average of 3.1 anaerobic and 1.4 aerobic bacterial species. The failure to identify many of the isolate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报道牙周病、牙龈炎及正常牙龈龈下菌斑厌氧菌培养的结果。51例牙周病标本检出146株,其中厌氧菌111株,兼性厌氧菌35株。厌氧菌中革兰氏阴性厌氧菌59株,革兰氏阴性厌氧菌中革兰氏阴性厌氧杆菌占优势,其中类杆菌属29株、梭形杆菌属25株。类杆菌属中又以产黑色素类杆菌菌株居多,梭形杆菌属中核梭形杆菌居多为22株,而其他菌株数则较少,我们认为革兰氏阴性厌氧杆菌与牙周病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社区牙周指数(community periodontal index,CPI)调查城市社区成年人群牙周健康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比随机抽样的方法,完成目标社区1 183名35~74岁个体的牙周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牙列缺失者27人,缺失率为2.3%,其余1 156人,CPI最高得分为0、1、2、3、4者分别占0.3%、0.2%、46.3%、31.9%、21.3%。个体平均含健康、出血、牙石、浅袋、深袋及缺失状况的区段和牙齿数目分别为0.26、0.25、3.56、1.06、0.39、0.48和3.32、2.02、15.43、2.60、0.70、3.9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性别,吸烟,口腔保健知识、态度、行为等指示危险因素(risk indicator)可影响牙周浅、深袋及缺失区段的分布。结论:城市社区居民牙周健康状况差,并受诸多行为环境因素影响,居民中超过一半比例(53.2%)需复杂牙周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VRF)是指出现在牙根上的纵向折裂,临床中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本研究旨在探讨锥形束CT(CBCT)在不同牙周探诊深度的牙根纵裂(VRF)患牙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 纳入2016年8月—2019年8月期间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95例患者共99颗疑似VRF的患牙,分别进行X线根尖片和CBCT检查。由影像科医生和牙周专科医生分别对每颗患牙进行独立诊断并讨论获得一致结果,患牙治疗中直视观察到裂纹为确诊VRF的金标准,分别对CBCT和X线根尖片2种诊断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特异度、准确度和灵敏度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患牙牙周袋深度(是否≥5 mm)对CBCT诊断结果的影响进行亚组分析。 结果 99颗疑似VRF患牙中最终确诊为VRF的有84颗。对比最终金标准确诊结果,使用CBCT诊断VRF的阳性检出率为75.8%,灵敏度为89.3%,特异度为100.0%,准确度为90.9%。其中,阳性检出率、灵敏度和准确度和根尖X线片法(41.4%、48.8%和54.5%)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在深牙周袋组(探诊深度≥5 mm)中,使用CBCT进行诊断VRF的阳性检出率为81.7%,灵敏度为93.5%,与非深牙周袋组(探诊深度≤4 mm)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准确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使用CBCT诊断VRF优于X线根尖片,深牙周袋的存在对阳性检出率和灵敏度存在影响,牙周探诊推荐作为VRF疑诊患牙的必要临床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感染水平与慢性牙周炎(CP)的关系.方法:采集30例CP患者深牙周袋标本及牙龈组织,记录牙周袋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水平、牙龈指数,real-time PCR法检测EBV DNA.12例正畸、8例腭裂修补术患者作正常对照.结果:CP组EBV DNA检出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P组深牙周袋EBV DNA检出率高于牙龈组织(P<0.05),但2者E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患者深牙周袋EBV DNA水平与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和附着丧失水平均不相关(rs分别为0.34、0.64、0.71,P均>0.05).结论:EBV可能与CP有关,深牙周袋是EBV主要存在部位.  相似文献   

18.
盐酸二甲胺四环素在口腔临床应用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华林 《河北医学》2008,14(11):1343-1344
目的:了解二甲胺四环素(派丽奥)在口腔临床中的疗效.方法:将60例分别患有中、重度牙周炎,牙周袋,急、慢性牙周脓肿,冠周炎等牙周疾病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60例患者中70%的患者用二甲胺四环素1周后牙周红肿、疼痛明显减轻,牙周袋变浅.结论:二甲胺四环素是口腔科较为理想的牙周局部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了解云南耿马县佤族成人牙周健康状况,收集口腔健康行为资料,对影响牙周状况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基层少数民族牙周疾病防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用随机、年龄分层相结合抽样的方法,选取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为调查目的地,随机抽取自治县内的10个自然村寨,共计调查486人,并对其进行牙周健康状况检查及相关问卷调查.采用E...  相似文献   

20.
Prostaglandin E2(PGE2)levels in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GCF)of 46 normal controls and 90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periodontitis with different periodontal pocket depths were measured by radioimmunoassay (RIA).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PGE2 levels in the periodontal pockets are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peri-odontitis.The PGE2 level rises as the periodontal pocket deepens,especially in casses where the periodontal pocket depth exceeds 6 mm.This study shows that PGE2 level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severity of bone destruc-tion in periodontit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