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王汇 《现代护理》2005,11(22):1954-1954
肿瘤溶解综合征是自发或细胞毒治疗引起恶性细胞快速崩解,细胞内容物释放人血循环,超过肾脏的排泄能力,产生危及生命的电解质紊乱和代谢异常。其特点是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酸血症、低钙血症或肾功能不全,常发生于对细胞毒治疗敏感的增殖快负荷大的肿瘤,包括高度恶性淋巴瘤、白细胞计数高的白血病和少数实体瘤。我科于今年收治了1例肺瘤行化疗后发生肿瘤溶解综合征的老年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的病人,由于肿瘤细胞的溶解可以发生高尿酸血症,高磷酸血症、高血钾、低血钙等代谢紊乱,谓之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简称 ATLS)。Burkitt 淋巴瘤的病人瘤细胞增殖比较快,而且化疗后迅速溶解,代谢紊乱特别严重,可以导致肾功能衰竭和突然死于高血钾或低钙。作者报道了用常用方案治疗37例 Burkitt 淋巴瘤所引起的肿瘤溶解综合征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cute tumor lysis syndrome,ATLS)是恶性肿瘤患者在进行细胞毒性药物治疗时,由于肿瘤细胞大量溶解破坏,其细胞内容物快速释放入血,导致代谢异常、电解质紊乱而发生的一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酸血症、低钙血症及急性肾功能衰竭.常发生于高化疗敏感性肿瘤、高增殖细胞群及肿瘤负荷较大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系白血病或淋巴瘤在有效化疗的过程中,随着瘤细胞大量溶解而发生的一组症候群。它包括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和伴有低血钙的高磷酸血症以及肾功能不全。当前,联合化疗广泛用于临床并取得很大进展。但随之而产生的许多并发症,如男性乳房发育,妇女不孕症等日益引起血液病工作者的重视。为进一步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对各种并发症的正确诊断和及时处理是  相似文献   

5.
赵琨  郑晓静  汪银 《护理研究》2009,23(36):3381-3382
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cute tumor lysis syndrome,ATLS)是一组严重的代谢紊乱性疾病,是恶性肿瘤病人进行细胞毒性药物治疗时,由于肿瘤细胞大量溶解破坏,快速释放细胞内容物,使电解质紊乱而发生的一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高钾血症、高磷血症、高尿酸血症,低钙血症.  相似文献   

6.
血液肿瘤病人化疗后因细胞大量溶解而发生的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血症、低钙血症和肾功能不全称为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TLS)[1]。ATLS主要发生于恶性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高白细胞性白血病(HLAL)化疗后,尤其是大剂量化疗药物的应用更易发生ATLS。ATLS是血液肿瘤内科急症之一,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及有效的预防措施,对减轻患者病情,减少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我科从1996年1月至1999年6月对45例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患者进行化疗,由于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避免了ATLS的…  相似文献   

7.
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cute tumor lysis syndrome, ATLS)是肿瘤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具有潜在致命风险的急性并发症,是由于肿瘤细胞大量溶解,快速释放细胞内物质,超过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能力,导致代谢异常和电解质紊乱,引起以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血症和肾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1,2].ATLS可以发生于各种肿瘤治疗后,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本文报道严重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1例并对文献进行复习,以提高对ATLS的诊断、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8.
芦英洁  张媚  张燕 《护理研究》2009,23(1):131-132
肿瘤免疫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主要通过调节或增强机体固有的防御体系来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或通过抑制肿瘤细胞转化、促进恶性细胞分化来降低肿瘤的恶性程度^[1]。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能诱导出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Tlymphocyte,CTL)反应,兼有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肿瘤活性和自然杀伤细胞(NK)的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限制性杀瘤优点,  相似文献   

9.
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已在高度非何杰金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淋巴细胞型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及其它恶性肿瘤病人中报导过。它的发生常与细胞毒药物化疗有关。它是由于细胞毒药物化疗引起细胞大量突然死亡,快速释放细胞内物质化疗引起代谢异常而造成的。主要表现以高血钾、高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肿瘤溶解综合征在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发病率、生化特点、高危因素、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急性髓性白血病化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等临床资料。结果:84例患者中8例(9.5%)并发肿瘤溶解综合征,其中5例(6.0%)为实验室肿瘤溶解综合征,3例(3.6%)为临床肿瘤溶解综合征;临床、生化特点表现为高钾血症、高磷血症、高尿酸血症、低钙血症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化疗前白细胞计数、乳酸脱氢酶水平高的患者易并发。结论:肿瘤溶解综合征在急性髓性白血病并不罕见,前期预防及早期诊治是降低该综合征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肿瘤溶解综合征(TLS)是一组以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进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代谢综合征.该病多见于快速增殖、对化疗敏感肿瘤及负荷高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实体肿瘤中相对少见,但是实体肿瘤患者一旦发生TLS,则病死率极高.笔者拟就围手术期TLS高危因素及其预防、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端粒酶是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与细胞永生化和肿瘤发生密切相关。正常血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受抑,低水平表达或不表达;而在恶性血液病和生化细胞中被激活,异常高表达。众多的证据显示端粒酶抑制剂联合细胞毒药物有希望成为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一些药物。抗端粒酶疗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cute tumor lysis syndrome,ATLS)是因肿瘤细胞大量破坏,细胞内物质快速释放,导致代谢产物体内蓄积而引起的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以高钾血症、高尿酸血症、高磷酸血症和低钙血症为特征.易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1] .  相似文献   

14.
肿瘤溶解综合征 (Tumer L ysis Syndrome.TL S)是指大量肿瘤细胞在药物作用下 (化疗 )、放疗或自发产生的细胞迅速死亡、溶解、释放其核内和胞浆内代谢产物进入血液所致的一系列严重代谢紊乱和相应的临床症候群。其主要特征为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 ,有时伴有尿素氮和肌酐的升高 ,严重的肿瘤溶解可以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甚至死亡。TL S近年报道相继增多 ,逐渐被人们认识和重视。现将 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 L - L3)化疗后并发肿瘤溶解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 1 男 ,11岁。主因间断发热 1个月、乏力 1w…  相似文献   

15.
端粒酶是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 ,与细胞永生化和肿瘤发生密切相关。正常血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受抑 ,低水平表达或不表达 ;而在恶性血液病和永生化细胞系中被激活 ,异常高表达。众多的证据显示端粒酶抑制剂联合细胞毒药物有希望成为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一线药物。抗端粒酶疗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赵琨  郑晓静  汪银 《护理研究》2009,(12):3381-3382
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cute tumor lysis syndrome,ATLS)是一组严重的代谢紊乱性疾病,是恶性肿瘤病人进行细胞毒性药物治疗时,由于肿瘤细胞大量溶解破坏,快速释放细胞内容物,使电解质紊乱而发生的一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高钾血症、高磷血症、高尿酸血症,低钙血症。病情凶险,如不及时诊治,部分病人可突然死亡^[1]。  相似文献   

17.
Zollinger和Ellison于1955年报告了两名久治不愈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均有高胃酸和高胃液分泌。后经手术和组织学证实患者患有胰岛非β细胞(D细胞)肿瘤,切除后胃酸分泌下降,溃疡愈合。后来人们称此病为卓—艾氏综合征(ZES),并证实ZES的胰岛D细胞分泌大量的具有强烈刺激酸性胃液分泌的胃泌素,故本病也被称为胃泌素瘤。肿瘤可为恶性或良性,瘤体很小,可多发或单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探讨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LPL/Waldenstrm macroglobulinemia,WM)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骨髓细胞形态学及病理检查特点、治疗方法。结果表明:16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5.1岁,贫血和高粘综合征是最常见的表现;骨髓检查可见淋巴细胞、淋巴浆细胞或浆细胞增多;淋巴结活检可见瘤细胞弥漫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经治疗后总反应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81.3%,完全缓解25%,生存时间6-108月,其中3例死亡,生存率为81.3%。结论: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的疾病过程具有低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的特点,病程较长,经治疗可获缓解,但不易治愈,部分患者可转化为中高度恶性淋巴瘤。  相似文献   

19.
刘雪梅  白雁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7):6744-6745
目的探讨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并发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TLS)的高危因素、诊断、预防及治疗。方法对9例(白血病7例,淋巴瘤2例)化疗后发生ATLS的患者化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发生ATLS的高危因素与外周血白细胞数量、骨髓幼稚细胞比例、生化中乳酸脱氢酶有关;ATLS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血症、低钙血症及肾功能损害,并且预后差,死亡率高。2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4例及时治疗后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结论针对可能出现ATLS的患者进行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cute tumorlysis syndrome,ATLAS)是对化疗药物敏感的肿瘤细胞经治疗后大量溶解破坏,释放其内容物导致的一组代谢异常症候群,为肿瘤治疗过程中的严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易并发肾功能衰竭,死亡率高,国内外报道较少。在ATLS的抢救中,护理工作对患者的总体健康起着重要的影响,而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保持正常的心态,增强家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