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治疗全髋关节置换 (THR)术后股骨假体远端股骨骨折的预后。方法  THR术后因为外伤并发股骨假体远端股骨骨折 3例女性患者 ,平均年龄 6 5 .3岁 ,均接受切开复位 ,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治疗 ,术后不用外固定。采用临床功能、X线检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无免疫排斥反应 ,未发生与骨移植相关的并发症。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为 89.2分。X线显示术后 3个月移植皮质骨板两端有圆弧形骨痂生长 ,软组织与皮质骨板贴附好 ,皮质骨表面有薄层骨痂 ,骨折线消失。术后 6~ 8个月 ,大部分皮质骨板与宿主骨愈合 ,皮质骨板开始塑形 ,皮质骨板长度无明显吸收。结论 深冻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远端股骨骨折 ,具有协助复位 ,固定牢固 ,皮质骨板与宿主骨生长整合后明显改善局部骨组织条件 ,增加股骨强度 ,是治疗股骨假体远端股骨骨折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应用大粗隆钢板结合异体骨板对Vancouver B3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进行人工髋关节翻修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月采用大粗隆钢板结合异体骨板治疗的Vancouver B3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26例,男5例,女21例,55 ~79岁,平均63.52岁.所有患者均采用Zimmer大粗隆钢板、钛缆,翻修假体均选用Zimmer Wagner长柄假体.以Harris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前术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通过数字化X线摄片技术对假体稳定性、异体骨板愈合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26例患者随访12 ~ 35个月,平均25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未出现感染、松动、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术前Harris评分为(35.26±3.35)分,术后Harris评分为(84.70±6.21)分,其中优5例,良16例,中5例,优良率80.77%.至随访结束,假体稳定,异体骨板愈合良好.结论 应用大粗隆钢板结合异体骨板对Vancouver B3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进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手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短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吴景明  余楠生  白波  卢伟杰 《广东医学》2006,27(9):1333-1334
目的探讨异体骨植骨重建在髋关节感染二期翻修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二期翻修中,使用异体骨压缩植骨技术修复14例髋关节的骨缺损,观察疗效并进行Harris评分。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3个月,临床结果和X线分析未见感染复发和关节松动,Harris评分平均83分,较术前平均改善45分。结论在髋关节感染二期翻修中应用异体骨植骨来修复骨缺损,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同种异体骨板移植修复髋关节翻修术中股骨骨缺损的临床效果,评价同种异体骨板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06年1月~2011年6月共计38例全髋关节翻修病例,其中25例股骨骨缺损患者行同种异体骨板移植修复股骨缺损,随访时间8~24个月.结果 25例同种异体骨板移植修复股骨缺损患者均临床愈合.结论 同种异体骨板修复髋关节翻修股骨骨缺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万仑  刘仲前  吕波 《四川医学》2009,30(8):1259-1260
目的回顾性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发生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分型、治疗方法及相应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人工髋置换术中、术后发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13例患者。按Van.couver分型A1型4例采用钢丝环扎固定;B1型4例采用异体皮质骨板加钢丝环扎或钢板钢缆固定加异体皮质骨板、自体髂骨混合植骨;132型3例采用长柄假体翻修、异体皮质骨板加钢丝环扎或钢板钢缆固定加异体皮质骨板、自体髂骨混合植骨;B3型2例骨折采用长柄假体翻修加异体皮质骨板、自体髂骨混合植骨、钢丝固定术,同时做髓腔内松质骨粒植骨,提高假体柄固定的强度及股骨侧皮质骨骨量。结果术后随访6—14个月,股骨假体固定可靠。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未发生断端骨质吸收、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局部感染等。骨折断端及结构植骨处均骨性愈合。患者术后卧床时间1—4个月,平均3.5个月,术后随访Harris评分较术前有明显升高,患肢无疼痛、肌萎缩,功能恢复正常。结论Vancouver分型综合包含了骨折的位置、骨折的稳定性、假体的松动情况、股骨近端的骨量。因此对临床治疗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根据其骨折分型采用相应的固定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B2和B3型骨折患者,应注意骨折周围、髓腔内外充分植骨。  相似文献   

6.
颗粒性打压植骨在股骨缺损的髋关节翻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颗粒性打压植骨技术在股骨缺损的髋关节翻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5例20髋合并股骨缺损患者行全髋翻修术,术中对股骨缺损采用颗粒性打压植骨技术结合钛网和结构性植骨,使用骨水泥解剖型假体进行股骨翻修,术后对其中14例(19髋)进行髋关节X线检查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X线检查显示17髋股骨缺损植骨处愈合,无明显骨吸收以及假体下沉,术前Harris评分平均为34.18分,术后提高到86.6分,Harris评分优良率89.5%。结论:颗粒性打压植骨是治疗严重股骨缺损的一项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彭文学  李雪红 《吉林医学》2012,33(35):7719-7720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4例,按Vancouver分型,其中,B1型3例,B2型1例。1例B1型采用钢丝环扎固定;2例B1型骨折采用异体皮质骨板加钢丝环扎、自体髂骨混合植骨;1例B2型保留假体行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钢丝内固定及自体髂骨植骨术。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4例患者骨折达骨性愈合,未发生骨折不愈合和术后感染。随访Harris评分比术前明显提高,平均82分,所有患者均可下床行走。结论:假体选择不当、术中追求假体与股骨皮质紧密配合强行击入假体柄、外伤等是造成人工髋关节置换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主要原因。采用骨折切开复位,异体皮质骨板加钢丝环扎、自体髂骨混合植骨不但能提供良好的固定支撑作用,而且长条异体皮质骨作为生物接骨板恢复假体周围骨折骨量并且没有应力遮挡效果,可促进骨折愈合,是一种有效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采用微孔涂层非骨水泥髋关节假体和骨水泥固定假体,对失败的髋关节假体翻修的近期效果。方法采用微孔涂层非骨水泥髋关节假体和骨水泥固定假体,行老年人人工髋关节翻修术9例,并通过Harri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8例翻修术后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5年,平均2.5年;7例髋关节痛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翻修前Harris评分平均为42分,术后随访平均为85分。结论髋关节翻修中采用微孔涂层非骨水泥髋关节假体和骨水泥固定假体,自体或异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达到了修复骨缺损和固定假体的目的,取得良好的近期效果,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结合钢板治疗股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56例股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8月以来,共收治股骨严重粉碎性骨折56例,全部患者采用钢板加对侧同种异体皮质骨板一体化固定。结果56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时间为6~25个月,平均15个月,最终获骨折愈合。x线显示:同种异体骨板与宿主骨整合,骨折线消失。结论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结合钢板治疗股骨粉碎性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移植骨板与宿主骨整合后能增加局部骨量储备,增强股骨强度。  相似文献   

10.
二期翻修治疗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二期翻修手术疗效和假体再植入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采用二期翻修术治疗人工髋关节术后感染15例(15髋)。一期手术彻底清创,取出感染假体,植入自制万古霉素骨水泥占位器;3~6月后二期手术,再次清创,取出骨水泥占位器后,9例植入骨水泥型,6例植入非骨水泥型假体。术后随访9~46个月(平均25个月)。结果 15例患者均未发现感染复发、假体松动和脱位等。治疗前Harris评分平均为40.3分(22~55分),一期手术后Harris评分平均为54.0分(45~65分)。二期翻修后Harris评分平均为88.2分(68~94分)。结论二期翻修手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能有效控制感染,关节功能明显改善,临床效果满意。一期手术后间隔3~6月再二期手术为恰当的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全髋关节翻修术后随访病例进行分析,探讨髋臼侧翻修时处理各类型骨缺损的方法选择及其早期疗效。方法:对46例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骨缺损的患者进行翻修,观察术后随访X线片上的髋臼假体及周围骨质变化情况,并对髋关节行Harris功能评定和VAS评分。结果:4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83个月,平均随访41.8个月,髋关节Hariss评分平均由全髋关节翻修术前的(53.15±11.41)分(29~67分)提高至翻修术后12月的(91.23±3.43)(83~98分)(P〈0.0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平均由全髋关节翻修术前的(7.8±1.1)分(5~10分)减低至翻修术后12月的(1.2±1.2)分(0~3分)(P〈0.05)。结论:全髋关节翻修术中,根据不同的翻修原因给予不同的植骨方式和选择适当的假体类型,可有效恢复髋关节周围骨量,重建髋关节的稳定性,改善髋关节的功能,近期随访疗效均满意。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Periprosthetic femoral fractures following total hip arthroplasty are getting more prevalen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combined use of uncemented extensively porous coated femoral components with onlay cortical strut allografts in revision of Vancouver type B2 and B3 periprosthetic femoral fractures. Methods Thirteen hips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n 13 patients who suffered a Vancouver B2 or B3 periprosthetic fracture were treated with an uncemented extensively porous coated femoral component combined with onlay cortical strut allografts. Each patient was assigned a Harris hip score, and a visual analog scale (VAS) score for pain and satisfaction. Radiographs were examined for component stability, fracture site and allograft-host union and allograft reconstruction. Results At an average of 5.3-year follow-up, no patient required repeat revision. The average Harris hip score was (71.8±6.3) points, the pain VAS score was (16.6±4.3) points, and 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VAS score was (81.5±5.7) points Radiographic examination showed no detectable loosening of the prostheses, and 12 cases were presented fixation by osseointegration and the other one was stable fibrous ingrown fixation. All fractures united for (5.2±1.4) months in average. And all onlay strut allografts united to host bone for about (11.5±2.6) months. Conclusions Combined use of uncemented, long stemmed, extensively porous coated implant with cortical onlay strut allografts can achieve good clinic results and high rate of union for both fracture site and allograft-host bone junction. This technique could be used routinely to augment fixation and healing of Vancouver B2 and B3 periprosthetic fracture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术后翻修的原因及治疗要点。方法从1999年3月-2004年12月共翻修人工髋关节16例,术后随访随访4~70个月,平均24.3个月。对其翻修原因、假体类型、骨缺损修补方法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除1例因心血管疾病于术后3年死亡外,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植骨愈合良好,Harris评分优良率81.2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主要原因是假体的无菌性松动,在翻修过程中骨缺损的修补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主要原因及髋臼骨缺损的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10年6月我院髋臼骨缺损患者29例(29个髋关节)行翻修术,采用打压颗粒植骨、髋臼假体置换重建髋臼骨缺损后进行假体固定。应用Harris评分标准及髋正位片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行髋关节置换翻修术的主要原因为无菌性假体松动。本研究29例患者到随访结束时均无明显骨吸收及假体位置变化。经Harris评分显示,术前患者平均得分为(37.5±7.9)分,末次随访时平均得分为(91.3±8.3)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无菌性假体松动是人工髋关节翻修的主要原因,而打压颗粒植骨联合髋臼假体置换能合理、有效地重建缺损的髋臼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体颗粒状松质骨打压植骨联合骨小梁金属髋臼杯在骨质疏松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疗效。方法2009年12月~2011年5月,我院42例骨质疏松性患者应用自体颗粒状松质骨打压植骨联合骨小梁金属髋臼杯进行了THA。采用Harris评分评价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Conn影像学评价标准观察骨长人情况,Delee-Charnley三区法测量臼杯与移植骨间的界面宽度。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6个月,Harris评分术前平均(35.4±12.7)分,到随访结束时提高到平均(78.6±6.9)分;所有患者影像学x线表现稳定,植入骨生长良好,假体位置良好,髋臼假体周围未见透亮影;2例患者术后大腿远端有轻度疼痛,无翻修手术病例。结论骨质疏松患者行自体颗粒状松质骨打压植骨联合骨小梁金属髋臼杯的THA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徐火荣  徐文强 《吉林医学》2013,34(21):4315-4316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临床经验。方法:对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发生术后感染的13例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3例均获得随访。Harris评分:术后除1例仍卧床外,平均95分,可以生活自理。结论:对于人工髋关节术后感染的患者要认真分析其原因及治疗方法,才能够提高翻修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利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骨性融合的效果。方法对我科于2004年3月-2012年3月15例18髋髋关节融合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Harris评分术前为21-49分,平均33分。结果本组患者无切口并发症,术后Harris评分为66-97分,平均86分,较术前平均提高53分。无感染及血管损伤、松动、脱位、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骨性融合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翻修治疗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16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例采用一期翻修,15例采用二期翻修。二期翻修分为两个步骤,一期彻底清创,取出感染假体,置入抗生素骨水泥间隔器,二期植入骨水泥型或非骨水泥型假体,对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翻修治疗术后患者的Harris评分为(78.60±5.17)分,较术前(31.59±5.26)分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反应蛋白为(9.19±2.83) mg/L,较术前(15.32±2.73) mg/L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例患者中除1例死亡外,其余15例患者术后随访均恢复良好。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翻修治疗术后临床效果较为良好,应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感染情况以及局部皮肤条件等选择翻修治疗方案与假体,C反应蛋白可作为术后感染控制监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组合式全涂层翻修股骨假体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的近期X线和临床效果.方法自2001年5月至2002年11月,对10例12髋采用组合式全涂层翻修股骨柄进行全髋关节翻修术.男3例,女7例,平均年龄54.2岁(35~71岁).其中,翻修原因除1例感染性松动外,其余均为无菌性松动.X线评价包括翻修前骨缺损,翻修前后的下肢长度、股骨偏心距、前倾角及翻修后假体骨长入.临床功能评价采用Harris评分.结果1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5个月.术前6例患者双下肢不等长超过2 cm,术后所有患者双下肢均恢复或保持等长.股骨偏心距、前倾角、颈干角基本恢复至初次手术前的水平.所有患者均在术后3~5个月后完全负重,术前髋关节疼痛缓解.至最后一次随访时,有11髋股骨柄发生骨长入,1例牢固纤维长入.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25.67±15.58)分升高至术后平均(72.44±9.36)分.并发症主要为术中发生股骨骨折3例,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或髋关节脱位.结论组合式全涂层非骨水泥股骨翻修假体能够极大地方便髋关节翻修术,近期X线和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