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设计点状切口插入钢板固定耻骨支骨折,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2年至2005年不稳定性骨盆损伤患者10例18个耻骨支,男8例15个耻骨支,女2例3个耻骨支;年龄24~56岁,平均37.2岁。按Tile分型:B1型1例,B2型6例,C1型3例。受伤距手术治疗时间4~14d,平均8.7d。将常规腹股沟切口分解为2~3个点状切口,经点状切口行耻骨支内固定,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28个点状切口顺利完成18个耻骨支骨折内固定,平均每点状切口失血30ml,完成一个耻骨支固定时间45min,术后功能经Majeed骨盆骨折评价标准评分属优。结论:经点状切口可以完成耻骨支内固定,手术创伤相对常规腹股沟开放切口小,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改良Stoppa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骨盆耻骨支骨折的手术方法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对1例骨盆双侧耻骨支骨折采用改良Stoppa入路,取耻骨联合上方2 cm横弧形切口,复位后用预弯的重建钢板(AO)固定。结果本例住院15 d,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固定满意,无腹痛、腹胀及切口疝发生。结论采用新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耻骨支复杂骨折,不仅损伤轻,固定也方便,术中不需要切断腹直肌,促进了患者术后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髂腹股沟入路内侧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前柱或耻骨支骨折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内侧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32例髋臼前柱或耻骨支骨折还在,其中髋臼前柱骨折14例,耻骨支骨折18例。术中均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内侧窗,即于耻骨结节上方沿耻骨支作3~5 cm横行切口,骨膜下剥离显露髋臼前柱或耻骨支骨折,骨折复位后沿骨盆界线放置重建钛板。将螺钉斜向置入髋臼顶部上方固定重建板的近端,将螺钉置入骨性耻骨联合和耻骨支固定重建板的远端。结果: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按Matta评分为:优24例,良6例,差2例,优良率为93.8%。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0.9±4.8)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按改良的D’Aubigne-Postel评分系统:优21例,良6例,可5例,优良率为84.4%。骨盆术后功能按照Majeed评分:优22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为90.6%。1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经延迟拆线并换药后愈合。其余患者随访期间均无血管神经损伤、感染、异位骨化、股骨头坏死、腹股沟疝、切口疝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髂腹股沟入路内侧窗可有效复位固定髋臼前柱或耻骨支骨折,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并发症少,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髂腹股沟微创小切口内固定治疗髋臼前柱或耻骨支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8 年6 月至2011 年6 月, 对16 例髋臼前柱骨折、10 例耻骨支骨折患者采用髂腹股沟微创小切口内 固定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麻, 于髂结节至髂前上棘做3~5 cm 斜行切口, 沿髂骨内侧骨膜下剥离至 髂前下棘、髂耻隆起、髋臼前柱, 再于耻骨结节向外2~3 cm 横行切口, 沿耻骨支前上方骨膜下剥离显露 耻骨支, 两个切口分别向中间潜行剥离后形成沿耻骨支髋臼前柱相贯通的骨膜下隧道, 复位骨折, 将重 建钛板预弯后导入隧道, 固定骨折。 结果 根据Matta标准, 术后解剖复位13 例, 复位良好11 例, 复位 较差2 例。23 例患者获得平均15.6 个月随访(6~30 个月)。髋关节功能按照D’Aubigne 评分:优13 例, 良6 例, 可4 例。骨盆功能按照Majeed评分:优12例, 良9 例, 可2 例。无感染、股神经或股血管损伤、静 脉血栓、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经髂腹股沟微创小切口内固定治疗髋臼前柱或耻骨支骨折创 伤小, 手术时间短, 安全性相对较高。髂耻前柱放置钢板对钢板塑形的要求低, 固定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空心开路器辅助下经皮逆行耻骨螺钉植入技术治疗耻骨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3月—2019年3月采用空心螺钉固定治疗的42例耻骨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传统手术组(A组20例,采用传统逆行耻骨螺钉植入固定)与改良手术组(B组22例,采用空心开路器辅助下经皮逆行耻骨螺钉植入固定)。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分型、合并症及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植入螺钉长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次日根据Matta标准评估骨折复位情况,术后12个月采用Majeed评分评价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B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均显著小于A组(P0.05);两组植入螺钉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3,P=0.437)。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6.8个月。两组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断裂,螺钉进入关节腔,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8,P=0.299)。A组出现切口感染2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B组仅出现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发生率为4.5%,低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04,P=0.147)。A组发现1例骨折再移位,B组无骨折再移位发生。术后次日Matta影像学评价及术后12个月Majeed功能评价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开路器辅助下经皮逆行耻骨支螺钉植入技术治疗耻骨支骨折疗效确切,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耻骨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耻骨上支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手术治疗后5~24个月23例获得随访,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1例切口浅表感染,无内固定松动,无神经血管损伤,无尿路损伤及骨折再移位。结论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耻骨支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前环内固定加外固定架治疗骨盆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耻骨联合分离/耻骨上下支骨折合并骶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C臂X线机透视下初步复位,前环切开复位,耻骨联合/耻骨上支单钢板内固定加前环外固定架固定治疗7例耻骨联合/耻骨上下支骨折合并骶骨骨折。结果全部病例随访8个月~2年,骨折全部愈合,肢体及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前环内固定加外固定架治疗耻骨联合/耻骨上下支骨折合并骶骨骨折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应注意预防外固定架针道感染。  相似文献   

8.
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耻骨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耻骨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耻骨支骨折(均为不稳定性骨盆前环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5-24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5.5(3.9±0.6)个月。无切口感染、无内固定松动、无神经血管损伤、无尿路损伤。2例出现再移位,经卧床、延迟下地时间后达骨折愈合。结论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耻骨支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满意的复位、准确的进针点和角度对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腓骨下段骨折大多合并胫骨下端Pilon骨折或内踝、胫骨后踝骨折,临床多采用AO1/3管形钢板内固定,骨折愈合后常规切开拔除内固定。2004年3月~2006年3月,我们采用小切口拔除腓骨内固定钢板20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0~60岁,平均42岁。左侧7例,右侧13例。合并胫骨内后踝骨折4例,内踝骨折5例,Pilon骨折9例,胫腓骨多段骨折2例。合并高血压3例,糖尿病4例。腓骨下端骨折全部采用AO1/3管形钢板内固定。术后时间10~16个月,平均13个月,X线提示骨折愈合。1.2操作要点腰麻后常规上气囊止血带,常规消毒铺巾。结合X线平片及局部解剖特点,确定皮下螺钉位置,分别做皮肤点状切口5~8mm,分离暴露螺钉帽孔,逐个拔出。钢板从下位切口内抽出(图1~4)。点状切口各缝合1针,棉垫加压包扎。如局部软组织较厚,螺钉位置难以确定,可用同样一条AO1/3管形钢板,确定远端2枚螺钉后,比照螺孔位置做小切口拔出内固定。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天,麻醉消失后即鼓励下地行走。图1内、外踝骨折术后1年,X线提示骨折愈合图2术中做图4术毕2结果手术时间20~35mi...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皮空心钉内固定骶髂关节脱位合并耻骨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8年12月,35例关节脱位合并耻骨支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14例行经皮空心钉固定,21例行髂腹股沟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间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经皮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显著优于开放组(P0.05),经皮组早期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组(P0.05)。随术后时间延长,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而Majeed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后第1 d、1个月经皮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开放组(P0.05)。术后相应时间点,经皮组Majeed评分均显著高于开放组(P0.05)。影像方面,两组间骨折复位Matta评级和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空心钉固定骶髂关节脱位合并耻骨支骨折可减少手术创伤,并有利于患者术后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采用髂腹股沟微创切口内固定技术治疗髋臼前柱或耻骨支骨折的疗效及特点。方法自2007年7月至2011年9月,对31例骨盆骨折患者(其中耻骨支骨折23例,髋臼前柱骨折8例)采用髂腹股沟微创切口内固定技术治疗。患者采用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取传统髂腹股沟入路的内外侧两端切口,分别自内外两个切口紧贴骨面向中间潜行剥离,相互贯通,形成耻骨支、髋臼前柱相通的隧道,并用骨膜剥离器撬拨扩大通道。根据通道内骨面预弯重建钛板,自外侧切口紧贴骨面插入预弯钛板,分别于钛板远近端钻孔拧入3枚左右螺钉固定钢板。结果本组患者获得5~29个月随访,平均14.1个月。骨折全部临床愈合。按照Matta复位标准,术后解剖复位14例,复位良好16例,复位较差1例,优良率96.7%。按照Majeed评分,优19例,良11例,可1例,优良率96.7%。无感染、股神经或股血管损伤、静脉血栓、异位骨化及骨关节炎和股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髂腹股沟微创切口内固定技术治疗骨盆骨折,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手术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微创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微创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42例,根据骨折分型分别采用外固定架、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经皮耻骨支、耻骨联合及髂骨翼空心螺钉、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X线片观察复位情况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随访6~36个月,未发生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及断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胫前减张切口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01—2018-05间舞钢市人民医院骨一科收治的80例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切口不同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切口LCP内固定,观察组实施胫前减张切口联合LCP内固定术。比较2组患者术前消肿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随访12个月,依据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评分标准(AOFAS),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术前消肿治疗时间和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2个月AOF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前减张切口联合LCP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能减少术前消肿治疗时间,加快术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耻骨联合分离/耻骨上下支骨折合并骶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耻骨联合双钢板加骶骨棒固定11例耻骨联合分离/耻骨上下支骨折合并骶骨骨折,并分析其临床结果。结果11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0.5~2年。2例遗留会阴部的麻木和足下垂,后者经胫后肌转位治愈;1例有骶髂部的慢性疼痛,需间断服用止痛药物;其余均恢复满意。结论应用耻骨联合双钢板加骶骨棒固定治疗耻骨联合分离/耻骨上下支骨折合并骶骨骨折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经跗骨窦切口插入钢板内固定与经外侧L形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08例(117足)跟骨关节内骨折被随机分为微创及常规治疗组,微创治疗组59例(64足)采用经跗骨窦切口插入钢板内固定,常规治疗组49例(53足)采用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结果 术后均获随访8~28个月,平均19个月.术后两组跟骨高度、宽度、长度、Bohlers及Gissanes角均获满意矫正;常规治疗组术后发生切口并发症8足,而微创治疗组没有发生;Maryland足部评分显示微创治疗组优49足,良11足,可4足,优良率93.8%;常规治疗组优31足,良15足,可7足,优良率86.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常规手术方法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比较,采用经跗骨窦切口插入钢板内固定治疗不仅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及获得满意的疗效,而且能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总结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入路:前环采用横切口或髂腹股沟切门,后环用骶髂前入路或后入路。固定方法:对于髂骨骨折、耻骨联合分离或耻骨上支骨折,采用钢板固定于髂骨内板、耻骨联合上方或前方和耻骨支上方;对于髂骨后部骨折、骶髂关节分离或骶骨骨折采用前路钢板、后路骶骨棒和骶髂关节螺钉固定。结果:87例病人,随访3个月~5年,97%的病人满意。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是不稳定骨盆骨折的可靠治疗方法,术前应特别重视纠正骨盆骨折内出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微创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与跟骨外侧"L"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2组,每组30例。常规组行跟骨外侧"L"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微创组行微创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结果随访8~12个月,2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Bohle角、Gissane角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微创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跟骨外侧"L"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微创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不仅术后并发症风险更低,且足功能恢复效果更为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四肢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1—2019-01间许昌龙耀医院收治的70例四肢骨干骨折患儿,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2组,各35例。钢板组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髓内钉组行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比较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髓内钉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和治疗优良率等指标均优于钢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比较,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小儿四肢骨干骨折,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耻骨上支骨折的疗效及技术应用体会。方法自2010-09—2014-01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耻骨上支骨折32例,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17例,双侧耻骨上支骨折10例。合并骨盆后环骨折或脱位3例(同时行后环经皮空心钉内固定),合并其他部位骨折11例。采用逆行置钉法,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置入直径7.3 mm空心钉。结果置入单枚空心钉的手术时间平均35(22~55)min。32例术后获得平均18(3~30)个月随访。术前疼痛VAS评分平均8.7分,术后平均2.3分,术后疼痛显著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625,P0.001)。骨折愈合时间平均2.3(2~4)个月。2例出现空心钉部分退出。未损伤膀胱、精索、股神经、股动静脉,无感染、断钉、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Majeed评分:优26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3.75%。结论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手术创伤小、手术风险低、固定可靠,是治疗耻骨上支骨折的微创手术方法,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耻骨骨折内固定治疗的并发症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应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耻骨骨折和耻骨联合分离的方法被逐渐推广。自1998年3月~2002年12月,共收治耻骨上支骨折及耻骨联合分离17例,发生多种并发症共8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