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优化紫斑牡丹籽壳中低聚芪类和单萜苷类化合物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 以HPLC测得的芍药苷和白藜芦醇得率为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在提取功率、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和提取次数6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从中遴选显著因素,进而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紫斑牡丹籽壳中低聚芪类和单萜苷类化合物的超声提取工艺。结果 优化得到的超声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5%、液料比30mL·g-1、提取功率210 W、温度50.0℃、提取50min、提取2次。在此最佳工艺下,芍药苷和白藜芦醇的得率分别为5472.43,1633.11μg·g-1,实测值与预测值基本相符。结论 优化得到的紫斑牡丹籽壳中低聚芪类和单萜苷类化合物的超声提取工艺合理,可为其后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优化盐酸回流提取藏药斑花黄堇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方法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选择影响总生物碱提取效果较大的盐酸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为自变量,以总生物碱的得率为响应值,进行Box-Benh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采用响应面法评估这些因素对总生物碱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 提取斑花黄堇中总生物碱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5 mL·g-1,盐酸浓度为0.4%,提取温度为75℃,得斑花黄堇中总生物碱的提取率为0.46 mg·g-1结论 该法优化的提取工艺科学可靠,可用于斑花黄堇总生物碱的提取生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 优化密闭微波辅助提取辣椒素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提取率为因变量,以粒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考察单因素,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优化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通过方差分析及线性、二项式回归方程模型拟合,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经优化得到最佳实验条件为药材粒度90目,液料比(mL:g)43:1,微波温度85℃,微波时间18 min,微波功率为550 W,75%乙醇做提取溶剂。在此条件下,辣椒素得率为7.59 mg·g-1(RSD=2.52%,n=3),与模型预测值相符。结论 与传统溶剂回流法相比,该方法简单、提取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优化纤维素酶协同超声辅助提取地参多糖的工艺参数,并分析其抗氧化性。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液料比(A)、纤维素酶用量(B)、超声功率(C)、超声温度(D)为自变量,以地参多糖提取量(Y)为响应值,采用4因素4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地参多糖提取工艺,同时测定地参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 纤维素酶协同超声辅助提取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60 mL·g-1、纤维素酶用量3.6%、超声功率300 W、超声温度30℃、超声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地参多糖提取量为(378.56±1.346)mg·g-1,与预测值(381.68 mg·g-1)接近。地参多糖对DPPH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能力,且随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地参多糖质量浓度为0.420 mg·mL-1时,清除率为91.36%。结论 采用响应曲法优化的多糖提取工艺参数准确可靠,可用于地参多糖提取;地参多糖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椿皮中铁屎米-6-酮生物碱的工艺条件。方法 以铁屎米-6-酮生物碱提取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考察乙醇提取铁屎米-6-酮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优选提取工艺参数。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8%,液固比32 mL·g-1,超声温度54℃,超声时间38 min,铁屎米-6-酮生物碱提取量为26.19 μg·g-1,接近于模型预测值(26.31 μg·g-1)。结论 优选的超声提取工艺合理可靠,可为臭椿的开发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HPLC-MS/MS同时测定蒙药三脂清中胡椒碱、荜茇宁、柯里拉京、没食子酸、鞣花酸、槲皮素、芦丁的含量,并优化三脂清的醇提工艺。方法 采用Shim-pack GIST-HP C18色谱柱(2.1 mm×100 mm,3 mm),以0.1%甲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25 mL·min-1,进样量2 μL;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切换,多重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量分析。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上述7种成分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以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进行三脂清醇提工艺优化。结果 三脂清中7种成分的峰面积和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 ≥ 0.999 1),仪器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均<5%;加样回收率为99.54%~105.32%,RSD为1.39%~4.33%。最佳醇提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8,乙醇浓度40%,提取时间0.5 h,提取3次。3次放大试验验证结果显示,上述7种成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9.852,0.587,16.247,3.657,8.663,0.119,0.104 mg·g-1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高效,可用于三脂清中多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优化所得的醇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养胃颗粒提取工艺参数与质控指标的关系,确定最佳工艺参数提高提取效率。方法 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方法对养胃颗粒提取工艺中加水量、加水温度和煎煮温度3个参数与质控指标芍药苷含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即考察加水量、加水温度和煎煮温度对芍药苷提取率的影响,建立工艺参数与质控指标之间的回归模型,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并加以验证。结果 加水温度、加水量和煎煮温度3个工艺参数对养胃颗粒中芍药苷的提取率均有影响,其中加水量和煎煮温度对芍药苷提取率的影响显著。经过优化,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加水温度37.8℃,加水量为药材总质量的4倍,煎煮温度94.7℃。在最佳工艺参数下进行提取,理论芍药苷质量含量可达到0.192 4 g·g-1。采用优化条件平行操作3次,得到的平均芍药苷含量为0.189 2 g·g-1,接近预测值。该数值相对于未优化前(按制药厂实际生产工艺条件实验值0.137 4 g·g-1)提高了37.7%。结论 研究建立的量化模型有利于工艺参数的精确控制,提高了提取效率,有利于养胃颗粒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马丽  楼一层  赵祥  张浩  刘萌萌 《中国药师》2015,(7):1073-1085
摘 要 目的: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复方抗癌散总黄酮热回流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以单因素试验选择了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3个因素为自变量,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通过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4.56%,料液比为1∶26.97,提取时间为2.29 h,提取温度为85℃,总黄酮提取率可达45.94 mg·g-1。结论: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复方抗癌散总黄酮提取条件优化合理可行,可为其工业生产提供工艺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9.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化痛风巴布剂的醇提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优选痛风巴布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青藤碱、总生物碱的含量和干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提取结果的影响,确定痛风巴布剂处方药材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痛风巴布剂的最佳提取工艺为65%乙醇,提取3次,每次6倍量溶剂,提取总时间为1.5 h,在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的青藤碱含量、总生物碱含量和干浸膏得率分别为2.79 mg·g-1、1.22%和13.06%。结论 优选的醇提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优选出破壁灵芝孢子粉中总三萜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方法 正交试验法优化灵芝总三萜的提取工艺;MTT法测定体外抗肿瘤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筛选出的细胞株的凋亡率。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95%乙醇,液料比60:1,在85℃条件下,回流提取2 h,提取2次,总三萜的含量可达6.45%;灵芝总三萜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人肺癌A549细胞、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1.29,1.68,3.81 mg·mL-1;不同浓度的灵芝总三萜(0.64,1.6,4.0,10 mg·mL-1)作用于结肠癌HCT116 36 h能显著诱导结肠癌HCT116细胞发生凋亡。结论 该提取工艺提取效率较高,稳定、可行;灵芝总三萜在体外具有抗人结肠癌、人乳腺癌及人肺癌作用,并可显著诱导HCT116细胞产生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确定土圞儿中总生物碱最佳的提取、纯化条件,为其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L9(34)正交试验,加酸水加热回流提取,考察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3个因素对土圞儿中总生物碱得率的影响。结合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分别比较了6种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D101,H-30,LSD-001,HPD450,DM130,AB-8)对土圞儿总生物碱的吸附和解吸性能,并以吸附量、洗脱量为考察指标,对大孔树脂纯化总生物碱的条件进行了筛选。以盐酸小檗碱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圞儿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 土圞儿中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15倍量酸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 h。HPD450型树脂具有最佳的吸附及洗脱参数,其最佳纯化条件:上样液总生物碱浓度为1.6 mg·mL-1,pH 8.0,先以5倍柱体积的水洗去杂质,再以4倍柱体积40%乙醇洗脱,最后用4倍柱体积90%乙醇洗脱,得总生物碱量是纯化前总生物碱量80%左右。结论 该提取、纯化条件简单可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正交试验优选雪松松针中莽草酸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优选雪松松针中莽草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莽草酸的含量为指标,以液料比、浸泡时间、提取时间为因素,优化雪松松针中莽草酸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20倍量的水,浸泡0.5 h,加热回流2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的莽草酸含量为3.58%。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简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响应曲面法的Box-Behnken效应面法建立数学模型,优化夏枯草中熊果酸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 以料液比、超声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为考察因素,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不同条件下夏枯草中熊果酸的含量.结果 夏枯草中熊果酸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g·mL-1)1:5,超声提取时间1.5 h,乙醇体积分数100%,此工艺条件下,熊果酸的含量为0.6232 mg·g-1,与预测值0.6118 mg·g-1相差较小.结论 通过响应曲面法得到了夏枯草中熊果酸提取的优化条件,响应曲面法准确、可靠、可行性强、实用性好.  相似文献   

14.
孙景赫  夏林波  汤龙  孙晗  孙婧睿  高坚珂  邓仕任 《药学研究》2018,37(10):575-576,579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山刺玫茎叶中金丝桃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期为山刺玫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以乙腈-甲醇-水 (10:10:80,V:V:V)为流动相,Microsorb C18为固定相。结果 金丝桃苷的线性范围0.012~0.12 mg·mL-1;山刺玫茎叶中金丝桃苷的含量为1.53~2.20 mg·g-1结论 金丝桃苷为山刺玫茎叶中的特征黄酮类活性成分,该测定方法的建立有助于山刺玫的全面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青天葵甲醇提取物(Nervilia fordii methanol extracts,NFME)体外对人肝癌SMMC7721和HepG2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青天葵中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0.25,0.5,1,1.5,2 mg·mL-1)NFME处理24 h对SMMC7721、HepG2和LO2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克隆形成试验观察NFME对SMMC7721和HepG2细胞克隆形成率的影响;Hoechst凋亡染色观察NFME对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NFME对SMMC7721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测试NFME作用下caspase3、PARP、ERK1/2和c-Raf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 NFME中总多酚含量为(4.25±0.46)mg·g-1,总黄酮含量为(4.72±0.13)mg·g-1;MTT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给药24 h时0.5 mg·mL-1的NFME就能抑制SMMC7721和HepG2细胞的增殖(P<0.001);克隆形成试验表明,0.125 mg·mL-1的NFME能够抑制SMMC7721和HepG2细胞集落的形成(P<0.001);Hoechst凋亡染色观察到0.25 mg·mL-1的NFME作用24 h能够观察到SMMC7721细胞发生凋亡(P<0.05);流式细胞试验结果证实0.5 mg·mL-1的NFME能够诱导SMMC7721细胞的凋亡(P<0.01),凋亡率14.43%,阻滞细胞周期于S期;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NFME能使SMMC7721细胞中caspase3发生剪切,随着给药浓度增加其剪切作用越明显(P<0.05),活化的caspase3剪切下游PARP的表达;同时NFME能够降低SMMC7721细胞中ERK1/2和c-Raf蛋白的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 NFME能抑制人肝癌SMMC7721和HepG2细胞的活性并诱导其发生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ERK信号通路从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优选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铁皮石斛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静态吸附-解吸方法,以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优选大孔吸附树脂型号;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上样浓度、上样体积、洗脱剂及其用量,以铁皮石斛叶总黄酮的纯度为指标,优选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铁皮石斛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ADS-17型大孔吸附树脂对铁皮石斛叶总黄酮的纯化效果最优,最优纯化工艺条件为上样液总黄酮浓度0.7 mg·mL-1,上样体积30 mL,洗脱剂为50%乙醇,洗脱剂用量为7 BV。总黄酮的纯度为(18.07±0.42)%,回收率为(39.91±0.30)%。结论 ADS-17型大孔吸附树脂在所确定的工艺条件下能有效分离纯化铁皮石斛叶中的总黄酮成分,黄酮纯度提升17倍左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介绍大鼠及小鼠 Pig-a基因突变试验方法,并汇总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监测中心 2015—2022年开展的基于免疫磁珠检测法的大鼠及小鼠 Pig-a 基因突变试验背景数据。方法 阴性物质包括超纯水和 0.5%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雄性 C57BL/6J 小鼠间隔 24 h ig 0.5% CMC-Na,连续 7 d;雄性 SD 大鼠间隔 24 h ig 0.5% CMC-Na,连续 14 d;大鼠间隔24 h ig 超纯水,连续 3 d。阳性对照为已知致细菌突变化合物,包括 N-乙基-N-亚硝基脲(ENU,10、40 mg·kg-1)、盐酸丙卡巴肼(PCZ,60、150 mg·kg-1)、乌拉坦(EC,300、800 mg·kg-1)、N- 亚硝基二甲胺(NDMA ,1.5 mg·kg-1)、N- 亚硝基二乙胺(NDEA,15 mg·kg-1)。小鼠间隔 24 h ig ENU 40 mg·kg-1,连续 3 d;间隔 24 h ig NDMA 1.5 mg·kg-1、NDEA 15 mg·kg-1,连续 7 d。大鼠间隔 24 h ig PCZ 150 mg·kg-1、EC 800 mg·kg-1、ENU 40 mg·kg-1,连续 3 d ;间隔 24 h ig PCZ 60 mg·kg-1、EC300 mg·kg-1、ENU 10 mg·kg-1,连续28 d。分别于给予受试物前,首次给予后14、28 d采集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红细胞表面 CD59蛋白的结合情况,结合免疫磁性计数微球技术计算网织红细胞(RETs)占总红细胞的百分率(%RET)(作为外周血毒性考察指标)、总红细胞中CD59表达为阴性细胞(RBCCD59-,即突变的总红细胞)发生率和RETs中CD59表达为阴性细胞(RETCD59-,即突变的 RETs)发生率。结果 各试验%RET数值均无大幅增加。SD大鼠和 C57BL/6J 小鼠的阴性对照组RBCCD59-和 RETCD59-突变率均低于 5×10-6,小鼠的背景值相对不稳定。连续 3 d ig给予小鼠 40 mg·kg-1的 ENU,RBCCD59-和RETCD59-发生率自给药后2周开始均大幅增加(P<0.05),给药后4周进一步增加(P<0.01、0.001);给予小鼠NDMA后2、4周,RBCCD59-发生率略有增加,但仍在阴性背景范围内,但RETCD59-发生率在给药后第2周大幅增加(P<0.001),给药后第4周则大幅回落;给予小鼠NDEA后2周,RBCCD59-和RETCD59-发生率均有所增加(P<0.05、0.001),给药后第 4 周则有所降低。连续3 d ig给予大鼠40 mg·kg-1 ENU,或连续28 d ig给予大鼠10 mg·kg-1 ENU,RBCCD59-、RETCD59-发生率自给药后第2周开始均大幅增加(P<0.001),给药后第 4 周进一步增加(P<0.001);连续 3、28 d ig 给予大鼠不同剂量的 PCZ 或 EC 后,RBCCD59-和RETCD59-发生率的变化趋势与 ENU类似,但 EC诱发的突变细胞率低于 ENU和 PCZ。结论 体内 Pig-a基因突变试验可在首次给药后4周内有效检出致细菌突变化合物ENU、PCZ、EC、NDMA、NDEA的致突变性。提供了大鼠和小鼠Pig-a基因突变试验的背景值范围,为标准化试验方法的建立和研究结果的判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金荞麦提取物的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方法 采用血凝试验,考察金荞麦提取物对鸡胚内流感病毒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考察金荞麦提取物对流感感染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 与病毒对照组比较,金荞麦提取物高剂量组(10 mg·mL-1)、中剂量组(5 mg·mL-1)均能显著降低鸡胚尿囊液的血凝滴度(P<0.01),而低剂量组(2.5 mg·mL-1)则无显著性差异;在0.63~2.50 mg·mL-1浓度内,金荞麦提取物各剂量组流感感染细胞的活性均明显高于病毒对照组,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且病毒抑制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而增高,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其中金荞麦提取物最大无毒浓度(2.5 mg·mL-1)对流感病毒的直接抑制率达66.12%。结论 金荞麦提取物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灵芝孢子油、破壁灵芝孢子粉及灵芝孢子提取物对小鼠急性胃溃疡的影响。方法 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12组:对照组,模型组,奥美拉唑(阳性药,4 mg·kg-1)组,灵芝孢子提取物低、中、高剂量(0.2、0.4、0.8 g·kg-1)组,破壁灵芝孢子粉低、中、高剂量(0.6、1.2、2.4 g·kg-1)组,灵芝孢子油低、中、高剂量(0.2、0.4、0.8 g·kg-1)组,每组20只。ig给药,每天1次,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 d后,禁食12 h,除对照组外,每组随机选取10只小鼠ig无水乙醇(10 mL·kg-1)建立急性胃溃疡模型,1.5 h后取材;每组余下10只小鼠ig吲哚美辛(40 mg·kg-1)建立急性胃溃疡模型,3 h后取材。观察小鼠的一般状况、胃出血和溃疡情况,进行胃损伤评分,计算损伤抑制率和损伤发生率。结果 各组小鼠给药过程中无异常。小鼠给予无水乙醇后,模型组和奥美拉唑组10 min后开始出现行动变缓,肢体活动不协调,呼吸加深、频率减慢等症状,而给予灵芝孢子提取物、破壁灵芝孢子粉和灵芝孢子油的小鼠在30 min后才陆续出现症状;给予吲哚美辛的小鼠自主活动减少,各组之间无差别;对照组小鼠行为活动如常。与对照组比较,小鼠经无水乙醇、吲哚美辛ig导致非常明显的胃溃疡,胃损伤评分显著升高(P<0.01),损伤发生率为100%;与模型组比较,预防性给予灵芝孢子提取物、破壁灵芝孢子粉、灵芝孢子油可明显降低胃出血或溃疡等胃黏膜损伤,其中灵芝孢子提取物高剂量组、破壁灵芝孢子粉组、灵芝孢子油组的胃损伤评分显著降低(P<0.01),损伤抑制率显著提高(P<0.01),损伤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灵芝孢子油、破壁灵芝孢子粉及灵芝孢子提取物能有效抑制小鼠急性胃溃疡的发生,灵芝孢子油效果最佳,破壁灵芝孢子粉次之,并且对于无水乙醇导致的急性胃溃疡抑制作用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