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抗纤灵药物血清对骨髓来源的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Ⅰ型胶原(collagenⅠ)的抑制作用。方法将抗纤灵方煎至含原药材3.2 g/mL,福辛普利配成含药0.33 mg/mL,给大鼠灌胃(正常组给予蒸馏水灌胃),制备抗纤灵血清、福辛普利血清和正常血清。用DMEM培养基稀释血清,将其分为正常血清组、福辛普利组、抗纤灵组、TGF-β1组、TGF-β1+福辛普利组和TGF-β1+抗纤灵组。以大鼠肾组织体外培养骨髓来源的成纤维细胞为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骨髓来源的成纤维细胞collagenⅠ和TGF-β的表达。结果加入TGF-β1刺激因子的细胞表达TGF-β和CollagenⅠ较正常大鼠血清组明显增强,抗纤灵及福辛普利药物血清可明显抑制其表达。结论抗纤灵药物血清可以通过抑制骨髓来源的成纤维细胞TGF-β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collagenⅠ的沉积,从而延缓肾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抗纤灵含药血清对大鼠成纤维细胞TGF-β1和p38MAPK、α-SMA、Ⅰ型胶原的抑制作用。方法:将抗纤灵方煎至含原药材2g/ml,氯沙坦钾配成含药0.33mg/ml,给大鼠灌胃(正常组给予蒸馏水灌胃),制备抗纤灵血清、氯沙坦钾血清和正常血清。用DMEM培养基稀释血清,将其分为正常血清组、TGF-β1组、抗纤灵组、抗纤灵组+TGF-β1、氯沙坦钾组和氯沙坦钾+TGF-β1组。以大鼠的成纤维细胞为材料,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成纤维细胞p38MAPK、α-SMA、Ⅰ型胶原和TGF-β1的表达。结果:加入TGF-β1刺激因子的细胞表达TGF-β1和p38MAPK、α-SMA、Ⅰ型胶原较正常大鼠血清组明显增强,抗纤灵及氯沙坦钾含药血清可明显抑制其表达。结论:抗纤灵含药血清可以通过抑制大鼠的成纤维细胞TGF-β1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p38MAPK、α-SMA、Ⅰ型胶原的沉积,从而延缓肾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从p38MAPK信号转导途径观察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中P38MAPK表达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lagen Ⅰ)改变,以初步探讨活血化瘀通络方(抗纤灵方)延缓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SD大鼠中10只为正常组,30只行5/6肾切除,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抗纤灵组、氯沙坦组,各10只,各组干预12周后检测各组肾功能(血清尿素氮、肌酐)以及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Collagen Ⅰ、p38MAPK、α-SMA.结果 干预12周后抗纤灵组、氯沙坦组较模型组肌酐、尿素氮有所下降,抗纤灵组、氯沙坦组p38MAPK、α-SMA、CollagenⅠ的分子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轻(P<0.05),抗纤灵组较氯沙坦组p38MAPK、Collagen Ⅰ分子表达减少(P<0.05).结论 抗纤灵方可明显改善5/6肾切除大鼠的肾功能,可能通过抑制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减少α-SMA、Collagen Ⅰ的表达,减轻肾组织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抗纤灵对5/6肾切除大鼠骨髓来源的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探讨其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造模组,造模组以5/6肾切除方法建立慢性肾衰竭动物模型,1周后按血肌酐水平将造模大鼠分为模型组、福辛普利组和抗纤灵组。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8周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各组大鼠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和CD45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表达α-SMA mRNA、Ⅰ型胶原mRNA和CD45mRNA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01或P〈0.05),抗纤灵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5);模型组大鼠表达α-SMA、Ⅰ型胶原和CD45蛋白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01),抗纤灵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01)。结论抗纤灵可降低Ⅰ型胶原和CD45的表达,抑制骨髓来源的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从而延缓肾纤维化进程,保护残肾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由虫草多糖、苦杏仁苷、绞股蓝总皂苷组成的"CKJ方"药物血清对大鼠原代肝星状细胞(primary hepatic stellate cells,r HSCs)活化的影响及相关药理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并培养r HSCs,将培养4天的r HSCs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CKJ组。模型组及CKJ组以2.5 ng/m 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造模24 h,正常组以不含TGF-β1的基质液(无血清的DMEM)作为对照。药物组以5%CKJ方药物血清继续孵育24 h,正常组及模型组以5%空白血清孵育24 h。采用细胞高内涵筛选技术(HCS)免疫荧光法及Western blot检测r HSCs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Ⅰ)、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β受体(PDGF-βR)、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1(TGF-βR1)、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2(TGF-βR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r HSCsα-SMA蛋白表达及α-SMA、Col-Ⅰ、PDGF-βR、TGF-β1、TGF-βR1、TGF-βR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5%CKJ药物血清组r HSCsα-SMA蛋白表达及α-SMA、Col-Ⅰ、PDGF-βR、TGF-β1、TGF-βR1、TGF-βR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组分复方"CKJ"药物血清可降低大鼠r HSCsα-SMA的蛋白表达,其主要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TGF-β1及其相关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6.
桂枝茯苓丸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拮抗作用,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将60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8只(A组)和造模组52只,正常组sc予生理盐水3 mL.kg-1,造模组采用等量40%四氯化碳(carbontetrachloride,CCl4)复制肝纤维化模型,共6周。再随机将造模组大鼠分为模型组(B组)、桂枝茯苓丸低、中、高剂量组(C,D,E组)每组7只大鼠。A组与B组大鼠均予生理盐水9.0 mL.kg-1ig,C,D,E组分别给予桂枝茯苓丸0.45,0.9,1.8 g.kg-1.d-1 ig治疗,共4周,并在治疗期间继续使用CCl4维持。采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法及实时定量PCR(real-timequantitative PCR,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ing factor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er factor,CTGF)、Ⅰ型胶原(CollagenⅠ,C-Ⅰ)及Ⅲ型胶原(CollagenⅢ,C-Ⅲ)的蛋白及基因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α-SMA,TGF-β1,CTGF,C-Ⅰ,C-Ⅲ蛋白和mRNA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多(P<0.01),治疗组均能下调大鼠肝组织α-SMA,TGF-β1,CTGF,C-Ⅰ以及C-Ⅲ蛋白和mRNA的表达,其中以D组,E组减少α-SMA,C-Ⅰ,C-Ⅲ蛋白的表达明显(P<0.05或P<0.01),以E组降低TGF-β1,CTGF蛋白表达最为显著(P<0.05),以D组,E组降低α-SMA,TGF-β1,CTGF mRNA的表达显著(P<0.01),以E组减少C-Ⅰ,C-ⅢmRNA的表达最明显(P<0.01)。结论:桂枝茯苓丸混悬液可有效减少肝组织α-SMA,TGF-β1,CTGF,C-Ⅰ,C-Ⅲ蛋白和mRNA表达量,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扶正通络消积三方(养清抗纤方、保肺化纤方、金水缓纤方)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180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吡非尼酮组、养清抗纤组、保肺化纤组及金水缓纤组,每组30只,采用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5mg/kg)的方法制备肺纤维化模型。以造模日为第0天,各组于造模后第1~13天、15~27天、29~41天采用上述药物灌胃,第14、28、42天每组取10只取材。采用Masson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变化和评分;免疫组化测定肺组织Ⅰ型胶原(Col-Ⅰ)和Ⅲ型胶原(Col-Ⅲ)表达;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蛋白(E-cad)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R值综合评价法评价扶正通络消积三方对肺纤维化大鼠EMT的影响。结果:在各个时间点,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纤维化评分、Col-Ⅰ、Col-Ⅲ及TGF-β1、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E-cad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在各个时间点均不同程度改善,第14天,养清抗纤组肺纤维化评分降低(P<0.05),肺组织TGF-β1、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较金水缓纤组和保肺化纤组显著降低(P<0.05,P<0.01);第28天,保肺化纤组Col-Ⅰ和Col-Ⅲ表达较吡菲尼酮组显著降低(P<0.05),α-SMA mRNA较养清抗纤组和金水缓纤组显著降低(P<0.05);第42天,金水缓纤组肺纤维化评分显著降低(P<0.05),α-SMA mRNA、TGF-β1蛋白表达较养清抗纤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扶正通络消积三方在不同疾病发展阶段均能改善肺纤维化,保肺化纤方和金水缓纤方在中、晚期改善纤维化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抗纤灵抗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抗纤灵治疗大鼠单侧输尿管结扎(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所致肾纤维化的作用及机理。方法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建立大鼠肾纤维化模型,抗纤灵治疗2周后检测血肌酐、尿素氮含量等指标;HE染色和六胺银染色观察肾组织病变;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mRNA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TGF-β1受体(TβRⅠ及TβRⅡ)及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均有明显上升;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明显增厚;肾组织TGF-β1 mRNA及α-SMA、TβRI、TβRⅡ、C-Met蛋白袁达显著上调,而HGF mRNA水平显著下调。中药干预后,血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仅见轻度增厚;肾组织α-SMA、TβRⅠ、TβRⅡ蛋白表达明显减少,HGF mRNA水平明显上调。结论抗纤灵可抑制肾组织α-SMA、TβRⅠ、TβRⅡ蛋白表达并增加肾纤维化保护性因子HGF mRNA的表达,从而改善梗阻性大鼠的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iR-149-5p与Hh信号通路对肝星状细胞活化及纤维化的作用和慈菇消脂方对肝纤维化的干预机制。方法 实验细胞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TGF-β1诱导组、TGF-β1+2%慈菇消脂方含药血清组、TGF-β1+4%慈菇消脂方含药血清组、TGF-β1+6%慈菇消脂方含药血清组、TGF-β1+miR-149-5p inhibitor转染+6%含药血清组、TGF-β1+miR inhibitor NC转染+6%含药血清组。对慈菇消脂方含药血清进行非靶标代谢组学检测,CCK-8检测各组细胞活力。Q-PCR检测各组细胞miR-149-5p表达,Q-PCR和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α-SMA、Col-I、Shh、Gli1、Gli2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 慈菇消脂方含药血清中含有慈菇消脂方治疗肝纤维化的核心成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GF-β1诱导组细胞活力及Shh、Gli1、Gli2、Col-I、α-SMA表达升高(P<0.05)。与TGF-β1诱导组相比,6%慈菇消脂方含药血清组细胞活力及Shh、Gli1、Gli2、Col-I、α-SMA表达降低(P<0.05),m...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扶肝化纤汤抗肝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扶肝化纤汤组,每组20只,扶肝化纤汤组以16. 78g/kg扶肝化纤汤灌胃,正常对照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7天,末次给药后于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制备含药血清。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设置空白对照组及1%、2%、5%、8%、10%、15%、20%扶肝化纤汤含药血清组,检测不同浓度扶肝化纤汤含药血清对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诱导的HSC-T6活化增殖的影响,确定15%扶肝化纤汤含药血清为最佳给药浓度。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HSC-T6细胞)、正常组(HSC-T6细胞+正常对照血清+TGF-β1)、中药组(HSC-T6细胞+15%扶肝化纤汤含药血清+TGF-β1);阻断组1 (HSC-T6细胞+SIS3)、阻断组2 (HSC-T6细胞+正常对照血清+TGF-β1+SIS3)及阻断组3 (HSC-T6细胞+15%扶肝化纤汤含药血清+TGF-β1+SIS3),培养24 h后比较各组HSC-T6细胞增殖抑制率及细胞中Smad 3、Smad 7、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正常组、中药组、阻断组2、阻断组3 HSC-T6细胞增殖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与正常组比较,中药组、阻断组2、阻断组3HSC-T6细胞增殖抑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与中药组比较,阻断组3抑制率明显升高(P 0. 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药组、阻断组2、阻断组3均可下调Smad 3、Ⅰ型胶原mRNA表达,上调Smad 7、α-SMA mRNA表达(P 0. 01);正常组可上调Smad 3、α-SMA、Ⅰ型胶原mRNA表达,下调Smad 7mRNA表达(P 0. 01)。与正常组比较,中药组、阻断组2、阻断组3均可下调Smad 3、α-SMA、Ⅰ型胶原mRNA表达,上调Smad 7 mRNA表达(P 0. 01)。与中药组比较,阻断组3可下调Smad 3、α-SMA、Ⅰ型胶原mRNA表达,上调Smad 7 mRNA表达(P 0. 01)。结论扶肝化纤汤能够抑制TGF-β1诱导的HSC-T6细胞的活化增殖,其可能通过影响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就诊的主观性耳鸣患者246例,排除其他中医证型,主要研究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耳鸣的临床特征,变化规律及耳鸣产生的影响等.[方法]选择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记录临床症状及体征,采用电测听及耳鸣匹配、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等方法检查,并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其次为61~70岁.耳鸣响度的自我评分与响度匹配值之间无关联.大多数病例的耳鸣病程在一年之内.大部分患者受耳鸣困扰的程度在中度以下.ABR测试结果听力正常者占25%,右侧和左侧听神经传导至脑干功能障碍患者分别占13%和19%,双侧听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占16%.[结论]临床耳鸣患者多数为肾精亏损型,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男女比例相当,大部分患者听神经传导障碍和脑干功能障碍,高音调耳鸣患者居多.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探讨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泌免疫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对乳腺增生病的红外光扫描诊断、病理分类、内分以期能够使微观医学与宏观辨证相结合,以开拓中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陈斌  苗林 《西部中医药》2005,18(7):17-19
收集我院门诊自2000年10月至2003年9月接诊的往来寒热证患者58例,实验室检查排除疟疾(血涂片均未找见疟原虫),分别从少阳辨证论治33例,从膜原辨证论治25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7.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即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惠于未然的预防学思想,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的发生;已病之后,防止疾病的传变,强调以“预防为主”。本文从治未病的渊源;治未病思想的实质内容;“治未病”理论的应用;“治未病”临床研究进展等几方面解释治未病。  相似文献   

18.
六经皆有咳嗽,寒热皆可致咳,治疗上不可拘于一理一方,当穷究其机,辨证施治,方能事半功倍。以六经辨证为纲,分析《伤寒杂病论》对咳嗽的有关论述,以期提高咳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20.
股骨颈骨折是发生于老年人的常见骨科病,以女性多见。因老年人骨质疏松,有机质少,应变力差,所以只需较小扭转暴力就能引起骨折。骨折后,由于骨折部位血供差,骨折不愈合的可能性大,加之患者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易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恰当的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