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指背筋膜蒂皮瓣逆行修复多个手指指间关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8年12月,对13例34指指间关节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本组不含单个手指缺损病例),利用同指近节指背筋蒂皮瓣逆行修复关节背侧创面,供区保留腱周膜直接缝合或取皮植皮。结果术后34指中30指皮瓣成活,3指皮瓣不全坏死,1指坏死,经换药或植皮后愈合;术后外形、功能、感觉均较满意。结论指背筋膜蒂皮瓣质地颜色与受区相近,厚薄适中,手术操作简单,是同时修复多个手指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蒂部加长型中节指背筋膜皮瓣修复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蒂部加长型中节指背筋膜皮瓣修复手指远节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15例17指,分析其疗效。结果:术后15指皮瓣顺利成活,患指功能活动良好,修复后的皮瓣外形美观。结论:该方法修复手指远节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不损伤指固有动脉、神经,手术方法简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报道8例14指应用指背筋膜瓣或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指背筋膜瓣方法修复3例3指,指背筋膜蒂岛状皮瓣移植5例11指,皮瓣面积:2.0 cm×2.0 cm~4.0 cm×3.0 cm.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质地及外形好,患指伸指功能得到重建,功能恢复满意,供区功能基本无影响.结论 指背筋膜瓣或筋膜蒂岛状皮瓣是修复手指指背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指背筋膜蒂皮瓣移植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应用手指背侧筋膜蒂皮瓣移植修复手指不同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方法 对74例手指不同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均采用手指背侧筋膜蒂皮瓣移植.结果 74例皮瓣全部成活,3例感染经局部换药治愈,随访3年指端外形美观,皮瓣柔软弹性好,接合指背神经皮瓣的感觉较不接合指背神经优良率好.结论 指背筋膜蒂皮瓣移植是修复手指不同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良好方法,其解剖位置表浅,手术操作简单,易于成活,不损伤主要的血管和神经,供区植皮后不易留下凹陷性疲痕,指背侧皮下脂肪少,皮瓣移植到受区后外形美观,带筋膜蒂皮瓣移植不需要吻合血管,适合手指不同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60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在同指或邻指近节或中节背侧,沿指固有神经背例支走形方向,设计切取逆行或顺行筋膜蒂皮瓣;通过皮下隧道或切开明道转移覆盖缺损,供区保留腱周膜植皮.结果:本组57块皮瓣成活,3块皮瓣坏死植皮而愈;随访2~4个月,外形、功能满意.结论:指背筋膜蒂皮瓣质地颜色与受区相近,厚薄适中,外形美观,手术操作简单,是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指背筋膜蒂皮瓣在手指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同指或邻指近节或中节背侧,沿指固有神经背侧支走形方向,设计切取筋膜蒂皮瓣;同指皮瓣蒂部携带细长三角形皮瓣,旋转后蒂部能减少张力防止受压;邻指皮瓣通过皮下隧道或切开明道转移覆盖缺损。供区保留腱周植皮。结果本组44块皮瓣均成活,术后外形、功能、感觉均较满意。结论指背筋膜蒂皮瓣质地颜色与受区相近,厚薄适中,外形美观。手术操作简单,手术风险低,是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吻合神经的同指对侧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指侧方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6月至2018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手外科对8例手指侧方皮肤缺损的患者采用同指对侧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创面,术中保护好指背神经并移植于皮瓣内,再将指背神经断端与创面远端的神经断端相吻合。结果本组8例(8指)患者的移植皮瓣及指背植皮均成活,5例术后出现水疱,经抽吸减张后皮瓣颜色恢复红润,供受区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0个月,皮瓣外观及质地较好,无明显色素沉着,蒂部不臃肿;皮瓣感觉恢复良好,两点辨别觉为10~12 mm。供区瘢痕不明显,关节活动良好,指背皮肤无明显感觉障碍。结论采用吻合神经的同指对侧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侧方皮肤缺损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指背近节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1年1月,对38例(43指)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者,采用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旋转修复。供区行全厚皮片移植。结果本组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6个月,指外观和功能良好,皮瓣饱满,弹性质地好,无色素沉着,两点辨别觉5-9mm。供区植皮成活,愈合满意。结论指背近节筋膜蒂岛状皮瓣解剖恒定、操作简便、蒂部宽松,是治疗同侧指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指背神经筋膜蒂逆行皮瓣蒂部不同处理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39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设计指背神经筋膜蒂皮瓣逆行转移修复皮肤缺损,术中根据皮瓣血运情况,采用不同的蒂部处理方法转移皮瓣。蒂部创面直接缝合8例。蒂部带皮蒂10例,蒂部创面全厚皮片植皮21例.其中包括蒂部创面直接缝合及带皮蒂皮瓣发生血运障碍后,采用蒂部皮片植皮分别为4例和5例。结果39例皮瓣均成活。4例皮瓣其中蒂部创面直接闭合2例,蒂部单纯带皮蒂2例,术后发生静脉危象,明显肿胀并出现水疱,经抽吸水疱减张及小切口放血后皮瓣转为红润。术后随访5~8个月,皮瓣外形、手指功能均较满意。结论根据术中皮瓣血运情况.采用不同蒂部处理方式的指背神经筋膜蒂逆行皮瓣修复指端缺损.能明显降低皮瓣肿胀及血管危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修复方法。方法 2015年4月-2017年3月,应用尺动脉穿支游离皮瓣修复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1.5 cm×2.0 cm~3.0 cm×5.5 cm。结果临床应用8例,术后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9.50±4.11)个月,皮瓣外形满意,患指功能恢复良好,皮瓣痛觉恢复。结论尺动脉穿支游离皮瓣,解剖位置恒定,皮瓣质地良好易切取,手指感觉及功能恢复良好,不影响手部外观,是修复指背皮肤软组织小面积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Reversed island forearm fascial flap in hand surger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 present a technique using a reversed island forearm fascial flap based on the distal portion of the radial artery and veins, with a skin graft on top, to repair a soft tissue defect of the hand. Good results were obtained in a total of 18 operations in 17 postburn cases. The operation can be completed in one stage even when it involves the excision of scar tissue, correction of the secondary deformities of deep structures, and repair of the soft tissue defect of the h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method and key points of the techniqu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同指指动脉岛状筋膜瓣修复甲床及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甲床及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情况,对22例此类患者采取同指逆行指动脉岛状筋膜瓣翻转覆盖创面后游离植皮,通过随访观察手指外形及功能恢复情况,了解临床疗效,总结优缺点。结果随访1-8个月,平均4个月,22例筋膜瓣植皮全部成活,患者对外形和功能恢复比较满意。结论同指指动脉岛状筋膜瓣加植皮具有易于切取、对供区影响小、外形良好等优点,是修复甲床及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The article analyses modern methods for the restoration of of defects in the metacarpal bones, based on microsurgical techniques. A case is described in which a new method for one-stage reconstruction of the hand in combined traumatic defect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metacarpal bones and an extensive defect in the soft tissues on the back of the hand was used. The hand was reconstructed by means of a vascularized complex autograft on a common vascular pedicle which included two separate fragments of the scapula and a fascial flap of the scapular region.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escribed method successful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of the injured hand was achieved in a short period. A good cosmetic effect of the plastic repair was also noted.  相似文献   

14.
上臂外侧骨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复合伤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介绍应用游离上臂外侧骨皮瓣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并掌骨缺损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7例手部软组织及掌骨缺损的患者,设计带桡侧副动脉后支的肱骨下段骨皮瓣一期修复皮肤和骨缺损。结果 骨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优,移植骨块全部骨性愈合,手功能按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标准,优6例,良1例。结论 本组骨皮瓣切取方便,血供可靠且不损伤主要血管,是修复手部软组织伴骨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手背U-Ⅰ型血管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应用手背U-Ⅰ型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示、中指近侧指间关节以远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 以第一掌背动脉为皮瓣血管轴,部分桡动脉、腕背动脉弓及第二掌背动脉为血管蒂,第二掌背动脉远端为旋转点的手背U-Ⅰ型血管蒂岛状皮瓣转移修复示、中指软组织缺损11例。结果 10例皮瓣全部存活,1例因伤口感染导致皮瓣坏死。结论 该皮瓣血管蒂长,转移范围大,是治疗示、中指近侧指间关节以远掌、背侧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一种修复指背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并扩大其应用范围。方法 利用指掌侧动脉与指背侧动脉系统之间的动静脉吻合网 ,形成指背岛状筋膜瓣 ,修复同指背侧软组织缺损 ;将其与同指指动脉神经蒂岛状皮瓣串联后可修复手部其他部位软组织缺损。结果 手外伤急诊应用 39例 ,效果良好。结论 指背岛状筋膜瓣是I期修复同指指背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与同指指动脉神经蒂岛状皮瓣串联可扩大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隐动脉膝上皮支筋膜皮瓣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为隐动脉膝上皮支逆行筋膜皮瓣移位术提供临床应用的可行性依据。 方法 在应用解剖研究的基础上 ,发现隐动脉在膝上发出恒定的筋膜皮支 ,具有一定的长度和供血范围 ,以此皮支为血管蒂 ,以股内侧中下段为供区 ,以收肌结节上 1 5cm为旋转轴点 ,设计了隐动脉膝上皮支逆行筋膜皮瓣 ,临床应用 3例 ,用于膝部软组织的修复。 结果 临床治疗窝部瘢痕挛缩、皮肤坏死伴骨外露 3例 ,皮瓣切取面积分别为 14cm× 8cm、2 5cm× 10cm、15cm× 10cm ,其中 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 ,成活面积为 15cm× 10cm ,另 2例完全成活。 结论 隐动脉膝上皮支皮瓣为修复膝部及小腿上 1/ 3软组织缺损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手外伤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总结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外伤创面手术时机及效果。方法1999年1月~2004年6月,应用胸腹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22例,其中男17例,女5例。年龄9~42岁。撕脱伤12例,碾压伤2例,热压伤5例,电烧伤3例;急诊手术13例,3~7d手术9例。手术依创面情况选择胸部或下腹部皮瓣,修薄皮下脂肪保留2~4mm。对于多指损伤,将皮瓣设计成2~3叶,形成多个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手部缺损区分别置于皮瓣内。结果术后1例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余21例皮瓣完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2年,受区皮肤平整、色泽好、质地软,断蒂后不须修整,外形美观,功能恢复满意。术后3~6个月有触觉及痛温觉恢复。结论应用胸腹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疗程短,术后手外形及功能恢复佳等优点,是较理想的一种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9.
游离腓动脉穿支筋膜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筋膜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减少供区损伤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2月至2009年10月,对6例手部皮肤缺损患者,应用游离腓动脉肌皮穿支筋膜瓣进行修复,切取面积为5.0 cm×4.5 cm~10.0 cm×7.0 cm,以肌皮穿支为蒂.动脉血管蒂与受区血管采用端侧吻合,受区筋膜瓣行断层植皮覆盖.供区创面直接缝合.结果 术后6例筋膜瓣全部存活;术后7 d,筋膜表面植皮成活大于90%4例,80%2例.随访时间为3~12个月,1例皮瓣臃肿,术后3个月行皮瓣修整术;5例皮瓣略臃肿,外观满意.小腿供区仅留线条瘢痕.结论 腓动脉穿支筋膜瓣是在腓动脉穿支皮瓣基础上的改良,目的 是减少供区创伤,改善小腿外观.筋膜瓣本身可以填充组织缺损,为功能重建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道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2月-2013年1月,对12例手部不同部位、形态的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切取皮瓣面积为4cm×6cm-8cm×13cm,以肌皮、肌间隔穿支为蒂。动脉血管蒂与受区血管采用端端或端侧吻合,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结果本组12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1例指腹皮瓣因臃肿行皮瓣修整术后手指屈曲功能接近正常,余11例皮瓣的外观与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腓动脉穿支皮瓣,可设计切取不同形状、大小的皮瓣,以适应并修复手部不同部位、形态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均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