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WORLD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提高手术室护理实习带教质量.方法 将120名实习生随机分为常规带教组和WORLD模式带教组各60名,前者采用传统的"师徒式"带教模式,后者则包括与带教老师一起开展临床工作、观摩、研究相关课题、课外学习、走访其他辅助科室等5个部分.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考核成绩和对带教老师的评价.结果 WORLD模式带教组护生的考核成绩(包括技术操作、理论知识、科研能力)及对教师的评价均优于常规带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ORLD模式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带教质量,护生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培养,同时有利于带教师资临床、教学、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循证实践能力的强弱程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于2011年7~11月对120名有临床护理带教任务的带教老师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评判性思维能力较强,信息利用能力、统计分析能力及科研能力一般,英语能力及系统评价能力较弱.结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已具备实践循证护理的正确思维方法,但在循证技能如利用信息、统计分析与科研、英语、系统评价方面需不断加强培训.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山东省本科护理院校教学医院临床带教老师的核心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山东省6所本科护理院校附属教学医院的358名带教老师(以多阶段抽样法选取)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58份,回收有效问卷355份,问卷有效率回收率为99.2%。结果山东省本科护理院校带教老师核心能力总均分为(3.06±0.47)分,法律/伦理实践评分最高,批判性思维/科研评分最低;不同年龄、工作年限、带教年限、职称、第一学历、科室、工作满意度护士核心能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带教老师核心能力受技术职称、工作满意度、带教年限等因素影响。结论山东省护理院校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水平中等偏上,医院管理部门应重视其批判性思维及科研能力的培养,主动关心带教老师的身心特点和从业心态,多角度地提高临床带教师资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4.
屠燕  黄平 《全科护理》2011,9(22):2054-2055
探讨以临床核心能力为中心的护理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通过优选及培训带教老师、制订详细的带教方案、明确具体的临床培养目标,结合多种方式多种形式的培训手段,建立了一种以培养临床核心能力为中心,护理教学、护理科研、护理管理等多方面全方位发展的临床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实习护生对带教老师综合能力的评价,分析带教老师综合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带教效果和实习质量。方法采用"带教老师综合能力评价"问卷,对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实习的89名2014级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对带教老师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能力的总体满意度评价为85.73%;带教老师大多能胜任自己的各项临床护理工作,护生对老师临床护理实践能力的总体满意度评价为93.42%,对老师沟通和协作能力的总体满意度评价为92.11%;但对老师临床教学能力满意度评价较低,为80.26%。结论要进一步提高带教老师的综合能力,提高带教意识,改进带教方法,从而提高带教效果和实习质量,培养护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且更好的适应现代护理教育理念,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激发护士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积极性与主动性。方法在对创新、创新能力概念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护理学理论与临床实践操作,对护理教学中提出创新思维的素质教育的需求,积极探索并初步提出新时期护理带教中的创新理念。结果努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积极探索能力并针对问题带教,进一步细化护理工作流程,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有助于强化带教老师的综合能力,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加深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很快,获得知识的能力加强。结论总结运用创新思维进行护理带教行之有效的带教方式,有效的提高了护理教学质量,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护理学科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中心的带教模式在护理临床带教中的作用。 方法 将2010年6月-2012年5月实习的296名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观察组则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带教模式。 结果 实习结束后,观察组护生护理理论和专科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师生关系、实践临床能力、给予带教老师的评价均好于对照组。 结论 以问题为中心的带教模式有助于巩固和提高护生理论知识、操作能力,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密切师生交往,提高师生关系的满意度,提高护理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新护士带教质量,使之尽快适应当前军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新形势及现代护理的需要,从而满足患者的服务需求。方法对带教老师进行严格挑选,对新护士分阶段系统带教,采取如专科知识、技能培训、抢救及应急能力的培养等方法。结果通过上述方法的带教,缩短了新护士培养周期,提高了新护士工作能力及科研能力。结论科学的带教有助于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和良好思想道德的护理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高校护理本科生(下称护生)在临床实习阶段对带教教师的具体期望,为临床带教老师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以杜威的反思思维理论为基础,使用Van Manen的诠释现象学研究方法暨反思日记分析,于2011年1月对67名护生的临床反思日记进行分析;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就护生对临床教学的评价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对临床带教教师的反思主要集中于5个主题,即期望带教老师制定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带教计划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期望得到带教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期望得到独立实践护理角色的机会,期望带教老师注重培养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期望带教老师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护生对临床教学评价总平均分为(4.51±0.06)分,得分率为87.3%。结论临床带教老师在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应根据护理本科人才能力培养目标制定合理的实习计划,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提供良好的临床学习环境,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案例学习法(CBS)联合以问题为基础带教模式(PBL)对实习护士专科知识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对120名进入临床实习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CBS联合PBL带教模式,带教老师围绕教学内容对实习护士进行引导,将问题贯穿于整个实习带教中。于培训前后分别采用理论、操作测试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对其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专科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CTDI-CV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CBS联合PBL带教模式能够提高实习护士专科知识掌握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是一种较理想的护理临床带教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开展研究型中医院护理学科学术团队建设探索,为学科建设储备人才。方法 :按照学科学术骨干遴选条件和程序,择优选择学科学术骨干后备人才并进行分层次培养,落实研究型中医院中医护理学科学术团队相关考核和激励措施,观察研究型中医院中医护理学科学术团队建设的效果。结果 :目前我院中医护理学科学术团队骨干共计54名,学科学术团队在职称、学历和年龄上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临床护理科研、教学、质量控制以及管理得到明显提升,各层面反馈良好。结论 :研究型中医院护理学科学术团队建设可持续推动我院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和学术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一套客观、科学的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初步确定指标草案,采用德尔菲法对23名专家进行3轮咨询,对指标进行筛选。结果确立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的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权威系数为0.92,各指标的重要性均值均>4.00,变异系数<0.20。结论构建的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可靠。该指标体系可确保临床教学质量,并为护理管理者筛选和培训临床教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传染病专科医院护生对所轮转科室临床带教教师的职业素质、带教意识、教学水平以及科室带教环境的评价,发现不同科室在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可能的因素,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各临床科室的临床带教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护理实习的97名护生为调查对象,对9个不同轮转科室的临床带教能力和环境进行评价。结果护生对不同科室的带教教师的职业素质、带教意识、教学水平以及科室带教环境的评价进行比较,其中得到最好评价的科室是内科,其次为外科、重症监护及感染科,得到的评价较差的科室是产房、婴儿室和手术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临床科室应根据护生的反馈信息,加强对不同科室临床师资的培养,提高各科带教教师的综合素质,严格规范带教,从而提高临床的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临床护理教师评判性思维倾向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研究,为完善临床护理教师培养、培训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以293名临床护理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加利福尼亚评判性思维倾向问卷中文版及自设调查表为研究22具。结果年龄、22龄、教龄、职称、护理查房、进修情况、发表文章、阅读习惯、阅读时间及内容、对教师角色的基本态度、教学日记、接受教学建议、讨论教学问题、接受问卷调查情况与评判性思维倾向发展呈正相关;临床护理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程度与评判性思维倾向发展呈负相关。结论临床及教学经验、职称、非学历继续教育、阅读习惯、良好教学调控状态及反馈可促进护理教师评判性思维倾向发展;传统教学模式是阻碍护理教师评判性思维倾向发展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教学能力培训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应用PDCA循环法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进行教学能力培训。比较PDCA循环法培训前后带教老师教学理论成绩、授课技能成绩及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情况。结果应用PDCA循环法对护理带教老师培训后,带教老师教学理论成绩、授课技能成绩,护生对带教老师教学方法及技巧、授课方式方面满意度较培训前明显提高,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进行教学能力培训实践,有效提高带教老师教学能力和护生对带教老师教学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6.
康华 《全科护理》2012,(5):470-471
对我国临床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阐述,认为通过完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体制,设置专职临床护理教师,并对其进行有计划的培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校同临床的紧密结合及建立科学的临床教学评价标准,有助于提高本科护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洪涵涵  卢根娣  王蓓  王家美 《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0):731-732,742
目的探讨教师标准化病人在呼吸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由8名教师标准化病人对30名护生进行一对一带教,第1~7周对护生进行临床教学,第8周集中考核,同时对教学质量进行评定。结果教师标准化病人教学组护生的考试成绩、护生对临床护理教学的满意度、教师对临床护理教学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呼吸内科护理临床教师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的引入,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护生和教师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护理大专生临床观察思维能力。方法以临床常用消毒剂、无菌物品灭菌方法和带教情况等为主要内容设计问卷,对35名临床实习大专护生进行调查,了解“教”与“学”情况;加强对带教老师的管理和教学相关知识培训,选择启发式和参与式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通过教学查房、术中护理记录书写和考试评价带教效果。结果对带教老师教学态度满意度由82.9%上升到97.1%,护生考试和临床观察思维能力考核优秀率达94.3%。结论培训优秀的临床带教老师,选择启发式和参与式教学法是提高大专护生临床观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