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当代名老中医治疗登革热的辨证治疗经验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凡  罗翌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7):1066-1067
目的数据挖掘当代名老中医对登革热的辨证治疗的经验。方法将纳入的27篇文献及7本著作中涉及当代名老中医辨证治疗登革热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期刊文献及著作共涉及18种证型,其中卫气同病、气营(血)两燔、气分热盛、邪陷心包4个证型出现频次最多,针对这4个证型,使用频次最高的方剂分别为银翘散、清瘟败毒饮、清气凉营汤、安宫牛黄丸等。结论当代名老中医对登革热的认同度较大的证型为卫气同病、气营(血)两燔、气分热盛、邪陷心包等4个证型,常选用银翘散、清瘟败毒饮、清气凉营汤、安宫牛黄丸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气分证外周血Th1/Th2漂移变化.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对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气分证和正常人外周血Th1/Th2细胞进行检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4和IFN-γ水平,并比较Th1/Th2、IFN-γ/IL-4比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气分证组Th1、Th2、IFN-γ、IL-4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1/Th2、IFN-γ/IL-4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气分证与Th1/Th2漂移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传统卫气营血辨证将温病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四个阶段,强调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治疗.本文通过阐述卫气同治理论,指出卫分证与气分证病机均属郁热在里,且温热之邪传变迅速,二者并无明确界限,因此温病初起常表现为卫气同病.治疗则不必拘泥于传统卫气营血序贯疗法而应用卫气同治理论,即在温病初起即采用辛散疏卫与清解气分...  相似文献   

4.
按卫气营血分为三型辨证治疗;阳明气热型用白虎汤加银花、连翘、大青叶;气营两燔用白虎汤合清营汤加减,送服安宫牛黄丸;热入营血用清瘟败毒饮送服安宫牛黄丸。三型均随症作适当加减。治疗96例,无1例死亡和明显后遗症,并就本病的临床特点和辨证分型、临床用药心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覃小兰  韩凡  庞嶷 《四川中医》2006,24(2):51-52
目的:观察古方清瘟败毒饮为主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5例。以清瘟败毒饮为基本方,邪入心包证2例加强熄风止痉、醒脑开窍;气营两燔2例加强透营转气,解毒化斑;卫气同病1例加疏风透表中药。加大黄泄下通便以急下存阴。西医方面大剂量青霉素、磺胺嘧啶抗感染治疗及抗休克、维持水电解质。结果:1天之内神志转清;较快退热,最短的1天,最长的5天,平均2.4天,且热退后无反复;平均住院天数8天。结论:清瘟败毒饮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具有退热较快、神志转清迅速、病情无反复的特点,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介绍胡陵静教授运用解毒消斑汤治疗肺癌靶向药物相关性皮疹经验.胡教授认为本病主要病因病机为禀赋不受,邪毒侵袭.本病病机传变可为气分传营入血,或者卫分之邪越传营血分以及热邪直中气、血,传变规律以气血合病为主.参卫气营血理论,临证以清气泄热、解毒凉血为法,运用解毒消斑汤治疗,获得较好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7.
在新冠肺炎发展演变过程中,初期阶段是SARS-CoV-2病毒,其毒性强,犯及卫气营血,甚至逆传心包,治疗重在用安宫牛黄丸等开窍醒神,用麻杏石甘汤、达原饮等宣肺化湿解毒;德尔塔(Delta)变异株病毒毒性虽然更强,但主要引起上中焦卫气营分症状,病机特点为肺脾亏虚,气阴两伤,治疗选用清肺解毒汤;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病毒传染性虽强,但致病力弱,主要出现卫表症状,或者无症状,治疗需坚持“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思路。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出血热证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为温疫热毒伤人,临床表现有卫气营血的病理过程,其传变极快。发热期临床表现卫分阶段甚为短暂,旋即传入气分,同时涉及营分,往往以气营两燔为多见,表现热毒炽盛,阳明腑实。治疗当以清气泄热,凉营化瘀,通利腑气为主法。自制口服清瘟合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Th1/Th2细胞因子IL-2、IFN-γ、IL-4、IL-10mRNA表达的相关性,为CA的客观化、微观化中医辨证分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CA患者随机分为Ⅰ型-湿热蕴结型(24例)和Ⅱ型-正虚邪恋型(18例),采用RT-PCR法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2、IFN-γ、IL-4、IL-10mRNA表达水平,并与20例正常健康者作对照。结果湿热蕴结型患者Th1型细胞因子IFN-γmRNA表达增强,正虚邪恋型患者Th2型细胞因子IL-4mRNA表达增强(P<0.05)。结论CA患者存在Th1/Th2型细胞因子失衡现象。正虚邪恋型患者存在Th2漂移现象。根据CA患者机体的Th细胞亚群漂移状况,结合辨证分型论治,也许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0.
<正>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一般在夏秋季流行。按本病的发病季节和症候特征,中医属“暑温”范畴,用卫气营血辨证施治。现就其病机传变规律和中医治疗等问题,结合自己的体会,探讨如下: 乙脑病机传变规律本病的病机传变多以卫气营血学说来阐明,但从乙脑的流行特点来看,又与祖国医学的疫病相似。同一季节发病,大小同病,症状相似,起病急,变化快。因此在病机传变上又有它特殊的规律性。卫气营血是说明病邪由表入里逐步深入的不同阶段,但由于本病发病急骤,传变迅速,临床上所见症候很少见卫气营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卫分证外周血Th1/Th2漂移变化。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对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卫分证和正常人外周血Th1/Th2细胞进行检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4和IFN-γ水平,并比较IFN-γ/IL-4比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卫分证组Th1、IFN-γ、Th1/Th2、IFN-γ/IL-4比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卫分证与Th1/Th2漂移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卫气营血辨证作为温病的辨证纲领,对于辨析温病病因病位、发展、传变、愈后有着重要的作用。线粒体作为真核细胞的细胞器,具有独立的遗传系统,涉及到机体生、长、壮、老、已多个阶段的多个代谢过程。基于温病"卫气营血"理论和"气与线粒体"的相关性,分析卫气营血传变证候发展规律,机体微体和整体的变化,以及卫气营血、线粒体、病毒同先天免疫系统之间的相关性。卫气营血的传变可能是以病毒通过RIG-I/MAVS通路引起线粒体衰变,促发机体先天免疫系统的方式,影响多脏器、多系统的病变。中药则通过保护线粒体结构,调节线粒体功能,影响MAVS进而提高机体天然免疫驱邪外出,从而发挥气的防御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 1、何谓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在临床上有何意义?应用卫气营血对温病的各种症状进行归纳、分析,进而指导治疗的理论,就是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的临床意义主要有:①卫气营血是温病过程中所表现的四类不同证候的概括,又标志着温病病变过程中四个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四个阶段。温邪入侵,引起人体卫气营血功能失调和实质损害,温病依据其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血证、血分证。这四类证候各具不同特征,卫分证是温病的初期,气分证是温病的中期,营分证是温病的深重期,血分证是温病的最深重阶段。②概括温病的传变过程,标明温病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温病的传变大致有两种形式:一是由表入里,如病发于表的多由卫分传入气分,进而深入营分或血分;一是由里达外,如病发于里的  相似文献   

14.
在最近几十年中, 炎症性肠病(IBD)病因和发病机制领域最明显的进展来自对IBD动物模型的研究, 这些模型允许进行在人体不能做的试验并动态研究炎症的进展. 1986年Mosmann等根据所分泌细胞因子的差异将小鼠CD4+ T细胞分为Th1和Th2两大亚群, 后来证实人的CD4+T细胞也可分为Th1和Th2, 二者由共同的前身细胞-Th0分化而来. Th1和Th2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相互调节, 保持Th1和Th2亚群比例的平衡. Th1/Th2比例失衡与肿瘤免疫逃逸、细菌及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均有关系, 并参与变态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移植排斥反应. 深入研究Th1/Th2亚群的比例和功能, 加深了对疾病发生机制的认识. 已建立的几种动物模型中, 每一种都具有不同的特点, 虽然这些模型不足以复制溃疡性结肠炎(UC)或Crohn病(CD)的各个方面[1], 但是通过这几种模型中Th1和Th2型细胞因子的研究对研究人类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20年中医对川崎病的研究,主要包括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分期论治、专方治疗和中成药治疗等5个方面。多数学者认为川崎病病因是小儿感受温热邪毒,病机符合卫气营血传变规律,邪在卫气、气营两燔、热恋阴伤、气阴两伤等4个证型在临床中常见。临床研究表明,中医治疗川崎病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清瘟败毒饮干预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 storm)的作用机制。利用TCMSP以及TCMIP V2.0服务器预测清瘟败毒饮所有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Enrichr数据库预测清瘟败毒饮治疗的疾病,应用STRING 11.0构建化合物靶点相互作用(PPI)网络图,通过OmicShare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及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采用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清瘟败毒饮"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经数据库分析,筛选清瘟败毒饮得到267个化合物,涉及1 450个靶点,在此基础上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预测了219个核心靶点蛋白,如NFKB1,STAT1,RAF1,IL2,JAK1,IL6,TNF,BCL2等重要靶点,预测核心靶点通路221条,得到癌症通路、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趋化因子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EB病毒感染、病毒致癌和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与细胞因子风暴相关通路,GO注释分析清瘟败毒饮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蛋白质磷酸化、细胞对细胞因子刺激反应、细胞增殖调控、炎症反应、跨膜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及细胞因子介导信号通路等发挥具体疗效。该研究初步揭示了清瘟败毒饮干预细胞因子风暴的潜在活性成分及其可能作用机制,为该方剂的临床应用和深入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分析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证候特点、分期分型及治疗。认为潜伏期邪伏膜原,当开达膜原、辟秽化浊,方选达原饮或小柴胡汤;初期轻型新冠肺炎,邪在上焦肺卫,当宣畅气机、透达外邪,以通为用,方选麻黄加术汤合用九味羌活汤,或银翘散、藿朴夏苓汤;中期普通型新冠肺炎,邪在中焦气分,或以白虎汤清阳明经热,以宣白承气汤、小承气汤等通阳明腑实,或以理中汤加减温中理气祛湿;后期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邪入下焦营血,当透热转气、开闭固脱,方选清营汤、清瘟败毒饮、安宫牛黄丸、参附汤等;恢复期邪祛正虚,当顾护津液,方选沙参麦冬汤、竹叶石膏汤等。运用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谨守病机,随证治之,突显中医药在面对重大突发疫情时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在免疫性肝损伤小鼠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尾静脉注射卡介苗(BCG)和脂多糖(LPS)建立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分离小鼠淋巴细胞,经佛波醇乙酯(PMA)、离子霉素、莫能菌素刺激培养6小时后,收获细胞,利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Th2/Th2比例;另外经刀豆蛋白A(ConA)刺激培养72h后,收集培养上清,ELISA法检测IL-2、IFN-γ、IL-4、IL-10的水平,同时观察地塞米松对Th1/Th2细胞的影响.结果:在模型组,随着时间的延长,小鼠外周血PBMC中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水平逐渐升高,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逐渐降低,Th1细胞的百分率逐渐升高,Th2细胞的百分率逐渐降低,Th1/Th2的比值逐渐增大,与肝组织损害程度呈现正相关.地塞米松能够抑制Th1型细胞因子的分泌,降低Th1细胞的百分率,恢复Th1/Th2的比例,对肝组织损害具有保护和改善作用(P<0.05).结论:Th1/Th2细胞失衡是造成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原因之一,Th1应答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9.
《山东中医杂志》2016,(3):199-200
卫气营血理论是根据外感温热病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行辨证的一种方法 ,揭示了外感温热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一般规律,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中风病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在症状、传变规律、病机等方面与卫气营血传变存在相似之处,因此,本文旨在探析中风病证候特点及传变规律与卫气营血辨证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以卫气营血理论指导中风病的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20.
温病营分证血瘀病机与证候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营分证是温病卫气营血传变过程中较为严重的一个阶段.对于营分证的病机认识及证候分析多从热灼营阴,心神被扰来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