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邓姗  田秦杰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2,38(10):724-728
<正>根据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内分泌学组2011年发表的《闭经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1]中定义,原发性闭经是指年龄> 14岁,第二性征未发育;或者年龄> 16岁,第二性征已发育,而月经还未来潮。相对于欧美国家诊断标准,我国定义中的年龄界值均晚1岁[2~4]。先天性子宫性闭经与下生殖道发育异常所致原发性闭经是本文论述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近已证明,小剂量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RH)治疗促性腺激素水平低下的原发性或继发性闭经妇女,有诱导排卵的效果.由于电脑调控微型灌注泵研制成功,使这种间歇输注LRH的方法能用于临床.本文作者报告采用Zyklomat电脑调控微型泵,间歇输注小剂量LRH,治疗7例继发性闭经妇女,旨在促进卵泡成熟和排卵.7例治疗对象的年龄为22~32岁,继发性闭经时间为2.5~11年.患者血清PRL水平和蝶鞍摄片均正常.甲状腺和肾上腺功能无异常.孕酮撤血试验阴性,提示内源性雌激素水平低下.用氯菧酚促排卵无效.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正常或低下.  相似文献   

3.
低泌乳素(PRL)血症多数为手术或药物所致。本文报告1例特发性PRL缺乏症妇女。其身高体重正常。14~15岁乳房及阴毛才开始发育。17岁月经初潮,周期规则,乳房、体毛正常。30岁婚后8个月妊娠。足月产后无乳汁分泌。给灭吐灵(MCP)诱发泌乳无效。产后5周月经恢复正常。蝶鞍X线和视野检查正常。产后1年欲妊娠未成,服氯菧酚(CC)3个周期无效。产后4年又自然妊娠,足月产后又无乳汁分泌,但3周后恢复规则月经。作者在患者第一次产后4天、20天测血PRL各为11.4和11.7ng/ml。服MCP7天后仍仅12.4ng/ml。产后1年行GnRH-TRH试验,PRL浓度  相似文献   

4.
绝经是卵巢功能衰竭的重要表现,在40岁以前绝经称为早期绝经或卵巢早衰。其特征为月经停止,雌激素水平低落和促性腺激素升高。Kisch于1920年首次报告1例9岁初潮,17岁绝经者。我科内分泌门诊从1983年10月至1985年9月诊治各类继发闭经119例(不包括子宫性闭经),确诊为早期绝经者21例。闭经年限1~13年。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月经情况本组初潮年龄为14~19岁,其中16岁以上者15例,平均16.19岁,略晚于我国妇女正常  相似文献   

5.
高催乳激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是由多种原因引起以血清催乳激素(prolactin,PRL)升高为主及其相关临床表现的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溢乳、月经失调、闭经和不孕、不育。1998至2005年我院收治高催乳激素血症所致不孕86例,现将其临床表现及诊治情况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86例患者年龄26~42岁,平均32.6岁。病程2~14年。原发性不孕38例,继发性不孕48例。月经稀发47例,月经量过少17例,继发闭经22例。25例自觉溢乳,56例检查时挤压乳头见泌乳。所有病例均经查体及相关检查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不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PRL,其…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一例长期闭经(18年以上)的妇女,尽管给予大量溴隐亭仍不能使其PRL正常化却妊娠成功.患者39岁,最初因有原因不明的左腹疼但能自动消退而就诊,经询问病史而知已闭经18年.13岁月经初潮,规则;21岁时突然停经.体检除体胖外  相似文献   

7.
卵巢含睾丸母细胞瘤临床较少见 ,发生率约占原发性卵巢肿瘤的 0 .4% [1 ] ,1970~ 1998年共收治 10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年龄 10岁以下 2例 ,2 3~ 40岁 6例 ,5 2~ 6 5岁 2例。病程 :1年内 3例 ,1~ 13年 7例 ,月经史 :2例 10岁以下儿童无月经初潮外 ,余为 15~ 17岁月经初潮 ,发病前月经周期尚规律 ,经期 5~ 7天 ,月经量中等。生育情况 :已婚者 6例 ,发病前分别生育 1~ 4胎 ,新生儿均存活 ,其中有 4例有人工流产史。1.2 临床表现 :绝经后阴道出血 2例 ,月经紊乱及下腹部包块6例 ,1例幼女因腹痛并下腹部包块就诊 …  相似文献   

8.
曾有报道,健康妇女卵巢切除后血浆泌乳素明显升高,PRL升高趋势与去势后FSH和LH升高相类似。几周后,由于雌激素生成减少,血浆PRL水平降低,绝经妇女比未绝经者更低。然而绝经后妇女使用HCG可诱发PRL释放2~3天。作者研究了5例闭经并在近期内(5~12月)有过早绝经症状的妇女和1例20岁原发性卵巢功能衰竭的患者,分别于调查初  相似文献   

9.
<正>女性年龄超过14岁,第二性征未发育;或年龄超过16岁,第二性征已发育,月经还未来潮,称为原发性闭经[1]。原发性闭经只是一种异常的临床症状,而非临床病因诊断。很多种原因会导致原发性闭经,了解原发性闭经的病因,寻找病因,进行病因治疗,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下面根据月经发生的内分泌调节与解剖部位,分别介绍常见的病因。  相似文献   

10.
<正>闭经是妇科内分泌疾病中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原发性闭经是指年满14岁,无月经来潮且无第二性征发育;或年满16岁,第二性征已发育,但月经仍未来潮者。原发性闭经仅占全部闭经病例的5%,远不如继发性闭经常见,但因前者多数存在遗传异常或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缺陷,其预后一般较继发性闭经差。目前临床上针对原发性闭经的治疗,若患者存在生殖器官发育缺陷,  相似文献   

11.
散在病例中自身免疫现象与卵巢早衰的联系和卵巢早衰妇女血清中发现针对卵巢的抗体提示本病的发病机理中存在免疫机制。作者描述1例血清促性腺激素升高,雌激素减少的卵巢早衰病人作卵巢活检证实有淋巴细胞浸润,用强的松治疗产生暂时性月经恢复。病例报告:病人22岁,继发闭经3年。初潮11岁,周期26~31天。闭经后用雌激素孕酮周期治疗可引起规则的撤退性出血,停药后又闭经并有频繁潮热。体检无明显异常,蝶鞍多向X片正常。妇科  相似文献   

12.
1例继发闭经不孕的病例。12岁时乳房及阴毛发育正常。并有月经初潮,但随即闭经。给雌孕激素后有撤退出血。其父母为近亲结婚,胞兄弟为间质细胞发育不良所致的男性假两性畸形。查体:身高  相似文献   

13.
据报道采用光子吸收仪及计算机断层摄影(CT)技术发现年青的垂体泌乳素瘤患者,桡骨远端及椎骨骨盐含量(BMC)减少。但并不了解皮质骨与松质骨骨盐丢失有无差异。本文通过对正常、未治及已治的高泌乳素(PRL)血症性闭经妇女前臂骨及椎骨骨盐的测定,以了解高PRL血症性闭经妇女椎骨及肢端骨骨盐的丢失量是否相同以及治疗后骨质丢失足否可恢复,并估计雌二醇(E_2)及PRL对骨质丢失的作用。研究对象:(1)26例组织学确诊为PRL瘤的妇女,手术后7~10年。其中10例未治愈,16例月经及血PRL正常(已治愈)。(2)17例未治的高PRL血症性闭经妇女,其中11例垂体瘤,6  相似文献   

14.
高敏芝  吴晓云 《生殖与避孕》2006,26(12):754-755
闭经是妇科内分泌疾病中的常见症状,包括原发性闭经(primary amenorrhea,PA)和继发性例经(secondany amenorrhea,SA)。原发性闭经是指当14岁时尚无第二性征发育或16岁第二性征已发育但月经还未来潮者或年龄达18岁及以上时尚无月经来潮,继发性闭经是指女性正常月经停止3个月经周期以上或月经停止6月者。闭经不是一项诊断而是一种症状,包括解剖学、遗传学和神经内分泌的异常,治疗效果因病因而异。PA较SA少见,治疗难度更人。本文报道一例PA患者经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获得成功双胎妊娠并足月分娩。  相似文献   

15.
溴隐亭治疗高催乳素血症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研究证明高催乳素血症(prolactinemia)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疾病之一,临床以闭经、溢乳及不孕为主要症状。我院内分泌门诊于1986年7~12月对近百例闭经、稀发月经和/或泌乳患者进行血清催乳素(PRL)测定,发现高催乳素血症12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我院按WHO配对试剂进行测定,PRL>1000μIU/ml者诊断为本病(正常150~750μIU/ml。本组PRL最高为>8000μIU/mi,仅一例为990μIU/ml,但临床症状明显。本组均为已婚妇女,年龄27~40岁,其中27~34岁9例。病程半年至  相似文献   

16.
卵巢早衰患者的生育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妇女在 40岁以前绝经 ,同时合并血清FSH、LH升高 ,E2 水平下降 ,被认为卵巢早衰 (prematureovarianfailure,POF)。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 1%~ 3%,占原发性闭经患者的 10 %~ 2 8%,继发闭经患者的 4%~ 2 0 %,平均发病年龄 2 3 3岁[1] 。广义的卵巢早衰指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 ,包括卵巢早衰和卵巢抵抗综合征 (ovarianresistantsyndrome,ORS)。两者临床上都表现为闭经、无卵泡发育成熟 ,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 ,E2水平下降 ,但发病机理和预后存在较大差异。POF占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的 80 %~ 90 %,POF往往合并有生殖器萎缩。而OR…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上海浦东新区妇女的月经初潮年龄.方法 对参加2007年1月至2008年7月上海浦东新区宫颈癌筛查的、年龄在20~81岁的56 924例妇女,进行月经初潮年龄的问卷调查.被调查妇女按每5岁1个年龄段,从≤25岁开始,到>75岁,分为12个年龄组;初潮年龄按每1岁记录从最小初潮年龄开始,1岁1组,连续记录到>20岁,分为12组.采用方差分析方法比较各组平均初潮年龄;采用χ2检验分析并计算各组10~12岁和>18岁初潮者的百分率.结果 (1)被调查妇女最早初潮年龄为10岁,最晚初潮年龄为28岁,平均初潮年龄为15.7岁.26~30岁年龄组平均初潮年龄为14.6岁,随着年龄的增加,初潮年龄也旱增大趋势,>75岁组平均初潮年龄最大,为16.5岁,不同年龄组妇女平均初潮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10~12岁初潮者占总人数的1.82%(1034/56 924).31~35岁组中10~12岁初潮者比例最高,为4.45%(197/4431);随着年龄的增加,10~12岁初潮者比例呈降低趋势,71~75岁组中,10~12岁初潮者比例最低,为0.84%(10/1191);各年龄组10~12岁初潮者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岁初潮者占总人数的5.20%(2959/56 924),31~35岁组>18岁初潮者比例最低,为0.38%(17/4431);随着年龄的增加,>18岁初潮者比例呈升高趋势,>75岁组中,初潮年龄>18岁者的比例最高,为14.70%(91/619);各年龄组>18岁初潮者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上海浦东新区20~81岁妇女平均初潮年龄随着年龄的年轻化呈提前趋势,并且10~12岁初潮者比例相应增多,>18岁初潮者比例呈逐渐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8.
1997年 12月至 2 0 0 1年 12月我院诊治卵巢早衰 30例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0例患者 2 0~ 4 0岁 ,平均 36岁 ,<2 5岁 4例 ,占 13.33% ;2 6~ 30岁 10例 ,占 33.33% ;>31岁 16例 ,占5 3.33%。患者月经初潮年龄为 12~ 18岁 ,平均 13岁 ;患者闭经前平均行经 7.5年 ,就诊时闭经最少 6个月 ,最长 10年 ,平均 3.2年 ;突发性闭经 8例 ,月经稀发渐至闭经 2 2例 ;未婚 3例 ,已婚 2 7例 ,其中 18例有流产或分娩史 ;2 6例 ( 86 .6 7% )有不同程度的低雌激素血症表现 ;16例 ( 5 3.33% )有不同程度的生殖器和乳房萎缩 ,萎缩程度…  相似文献   

19.
青春期是指从儿童期过渡到性成熟期的中间时期,也就是说从性器官开始发育、第二性征出现至生殖功能完全成熟、身高增长停止的时期.青春发育期可分为3个时期:①青春早期:从第二性征开始出现至月经初潮止,年龄为9~12岁,以体格发育为主;②青春中期:以性器官及第二性征发育为主,出现月经初潮,也称为性征发育期,年龄大约在13~16岁;③青春晚期:自出现周期性月经至生殖功能完全成熟、身高增长停止,年龄约为17~20岁.  相似文献   

20.
<正>原发性闭经为临床症状,病因有多种;而青春期延迟的表现和病因与原发性闭经有部分重叠,均表现为闭经等,造成临床实践中的混淆。按传统的分类法闭经分原发性及继发性闭经。凡年满18岁女性仍无月经来潮者称原发性闭经,约占5%。目前为国际上广泛接受的定义为:①已达14岁尚无月经来潮,第二性征不发育者;②已达16岁尚无月经来潮,不论其第二性征发育是否正常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