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9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合并子宫腺肌症(AM)相关不孕患者的临床及手术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9例同时合并EM和AM不孕患者(研究组),338例EM非AM不孕患者,39例AM非EM不孕患者,419例非AM非EM不孕患者(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情况。结果:39例同时合并AM、EM的不孕患者,占同期内异症不孕手术者的10.34%,占同期腺肌症不孕手术者的50.0%。两组的年龄、孕产次、不孕类型、手术费用和住院费用方面无显著差异;研究组的中位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内异症IV期患者17例(43.59%),显著高于同期内异症不孕组(P0.01);深部浸润型内异症患者13例(33.3%),高于同期内异症不孕组,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局灶型腺肌症与弥漫型腺肌症间内异症各分型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EM可协同AM共同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与其他不孕手术相比,疾病程度重、手术难度大等,术前应充分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中骨桥蛋白抗体和转铁蛋白抗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10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及88例健康妇女血清中骨桥蛋白抗体及转铁蛋白抗体水平。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骨桥蛋白抗体OD值为0.84±0.25,对照组为0.63±0.20;转铁蛋白抗体OD值为1.06±0.31,对照组为0.75±0.27,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Ⅰ、Ⅱ期患者血清骨桥蛋白抗体OD值(1.04±0.30)明显高于Ⅲ、Ⅳ期患者(0.68±0.20)及对照组妇女(0.63±0.20)(均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组转铁蛋白抗体阳性率为25.0%(27/108),骨桥蛋白抗体阳性率为20.3%(22/108),两者均阳性占13.9%(15/10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转铁蛋白抗体水平与骨桥蛋白抗体水平呈正相关(r=0.875,P<0.05)。结论:抗骨桥蛋白抗体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5.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症(AM)疼痛的效果、并发症以及影响疗效、续用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0月在本院放置LNG-IUS治疗中、重度痛经的AM患者83例。分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组和直接放置组,分别在放置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3~5年随访,观察CA125值,子宫体积,疼痛及月经情况、续用率等。结果在6个月、1、2及3~5年随访中直接放置组和GnRH—a组CA125、子宫大小、疼痛评分均较放置前组明显下降(P〈0.05),但是直接放置组在3个月时子宫体积变化较放置前无明显差异,CA125值、疼痛缓解情况较放置前组有统计学意义,GnRH—a组在3个月时痛经缓解有效率明显高于直接放置组(35/39)vs(24/35),(P=0.04)。放置LNC-IUS后经期延长和不规则出血,3个月时分别为50%和22.97%,6个月时为37.04%和11.1%,1年时为25.9%和11.1%。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患者不规则出血和经期延长情况有所好转。分别在3个月、6个月、1年时比较两组不规则出血和经期延长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总的续用率6个月为88.6%;1年为74%。单因素分析发现仅LNG-IUS在官腔内的位置情况与续用率明显相关。结论LNG-IUS在缓解AM痛经症状的长期疗效是显著的。术前应用GnRH—a不能减少不规则出血时间,但可作为诱导用药在LNC-IUS完全起效前联合使用,提高疗效。续用率与置器后位置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盆腔炎性疾病误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指标在鉴别盆腔炎性疾病(PID)后遗症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EM)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临床误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7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对照,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不同临床指标在鉴别诊断中的作用。结果无继发痛经、无性交痛、无骶韧带痛性结节、慢性腹痛和初潮年龄≥14岁诊断PID的敏感性分别为72.4%、96.6%、86.2%、65.5%和69.O%,特异性分别为58.3%、20.8%、59.7%、62.5%和54.2%。组合指标中,敏感性较高的为无继发痛经或无性交痛、无骶韧带痛性结节或无性交痛、慢性腹痛或无性交痛、初潮年龄≥14岁或无性交痛、慢性腹痛或无骶韧带痛性结节,其敏感性分别为100%、100Voo、96.6%、96.6%和96.3%;特异性较高的组合指标有慢性腹痛和无骶韧带痛性结节、慢性腹痛和无继发性痛经、慢性腹痛和初潮年龄≥14岁,其特异性为88.9%、86.1%和83.3%。多变量分析慢性盆腔痛、初潮年龄和骶韧带痛性结节3项指标选人了最终方程,回归方程式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性=1/[-1+e-(591-1.75×慢性盆腔痛 有/无-0.355×初潮年龄+2.482×骶韧带痛性结节 有/无],以0.5为判别分界点,公式的准确率为82.3%。结论规范的临床检查有助于减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误诊。  相似文献   
7.
子宫腺肌病临床病理特点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子宫腺肌病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病灶多为弥漫型,常合并子宫肌瘤、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息肉等.患者有渐进性加重的痛经以及月经改变等特点,目前除子宫切除术外,尚无根治的方法.对于年轻或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选择药物治疗,如口服达那唑、孕三烯酮,注射GnRH-a以及宫腔放置左旋18甲基炔诺酮宫内节育器(LNG-IUS)等.无生育要求且病变广泛、症状重、保守治疗无效者可选全子宫切除术.痛经症状突出者可行腹腔镜子宫神经去除术(LUNA)和骶前神经阻断术(PSN).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UAB)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子宫腺肌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苗勒管腺肉瘤是一类很少见的肿瘤,最早由Clement和Scully[1]于1974年报道.肿瘤由良性或非典型性的腺体成分和肉瘤间质构成,其组织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呈低度恶性.绝大多数苗勒管腺肉瘤发生在子宫,子宫以外的部位如卵巢、宫颈、阴道、膀胱和直肠等发生较少[2-4].本文报道1例难治性阴道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恶变为腺肉瘤,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阴道腺肉瘤的组织发生及诊治.  相似文献   
9.
不同类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病理特点、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术后随诊等方面的差异.方法 将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600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分为四组:单纯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单纯组)、合并深部浸润型内异症组(DIE组)、合并子宫腺肌病组(AM组);同时合并子宫腺肌病、深部浸润型内异症组(复合组).比较各组间症状、手术效果以及术后随诊等情况.结果 (1)AM组35岁以上的患者比例为64.2%,明显高于单纯组(35.0%)及DIE纽(26.8%).(2)与单纯组(51.7%)比较,DIE组(69.0%)、AM组(79.2%)及复合组(83.3%)中度以上痛经率较高,病程较长(P=0.000).(3)DIE组、AM组及复合组手术时间均较单纯组长,出血量较多.(4)有AM者合并不孕率大于无AM者(30.2%vs 16.9%,OR=2.187,95%CI 1.181~4.051,P=0.011);前者术后妊娠率低(0vs 39.0%,OR=0.116,P=0.02,95%CI 0.014~0.947).(5)有AM使用GnRH-a者较无AM使用GnRH-a者疼痛缓解程度低[17.9%(10/56)vs 8.8%(23/261),OR=2.250,95%CI 1.004~5.040,P=0.04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合并AM或DIE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痛经程度以及手术时间.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子宫腺肌病和(或)深部浸润型内膜异位症临床症状更重、手术难度更大,术后疼痛缓解率和妊娠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研究是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具有悠久传统和深远影响的重要课题。1983年吴葆桢教授发表了国内首篇关于内异症的述评,对内异症既往研究进行系统总结,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同时,协和妇产科开始了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