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关节镜下采取双排与单排缝合桥修复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效果对比分析。 方法前瞻性收集简阳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18例老年肩袖损伤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关节镜下行单排锚钉固定)与观察组(关节镜下行双排缝合桥修复术),两组各59例,比较两组不同程度损伤患者手术前后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UCLA评分;并对比两组术后再撕裂发生率。 结果治疗前两组四种撕裂程度Constant-Murley、UCLA、ASE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只有轻度撕裂三种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巨大、重度、中度撕裂的三种评分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再撕裂发生率17/59(28.81%)显著高于观察组6/59(10.17%)(χ2=6.535,P=0.011)。 结论老年肩袖损伤采取双排与单排缝合桥术均可行,但双排缝合桥术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且对于患者巨大、重度、中度撕裂改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肩关节镜下Suture Bridge双排缝合法和SCOI单排缝合法修复中型大小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7年6月,进行了189例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手术。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了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缝合修复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Suture Bride双排法修复组(双排法组) 41例和SCOI修复组(单排法组) 39例。采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评分系统(UCLA)评分和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系统(ASES)评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双排法组和SCOI单排法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48.82±6.34)、(49.64±7.23)个月。双排法组UCLA评分为(33.92±4.64)分,单排法组UCLA评分为(33.19±5.22)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排法组ASES评分为(88.94±5.46)分,单排法组ASES评分为(83.37±6.24)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型肩袖撕裂,Suture Bridge双排法修复和SCOI单排法修复缝合UCLA评分和ASES评分无明显差别,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肩袖撕裂患者手术前肩部力量和肩部功能状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全层肩袖撕裂患者243例。在患者手术前应用等速肌力测试检测患者肩部力量,应用临床评分系统测量患者肩部功能。根据患者撕裂程度大小将患者分为4组:小型撕裂组、中型撕裂组、大型撕裂组、巨大型撕裂组。分析每组患者肩部力量和肩部功能的相关性。 结果在肩袖小型撕裂患者中,外展力量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存在负相关(r=-0.307,P=0.018);在肩袖中型撕裂患者中,外展力量和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CLA)(r=0.262,P=0.015)、SF-36躯体健康总评(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PCS)(r=0.226,P=0.038)存在正相关;外旋力量和UCLA评分存在正相关(r=0.289,P=0.007);在肩袖大型撕裂患者中,外展力量和Constant评分(r=0.282,P=0.043)、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 form , ASES)(r=0.309,P=0.026)、SF-36PCS评分(r=0.317,P=0.022)存在正相关;外旋力量和UCLA评分(r=0.288,P=0.038)、Constant评分(r=0.293,P=0.035)、ASES评分(r=0.329,P=0.017)存在正相关;内旋力量和UCLA评分(r =0.383,P=0.005)、Constant评分(r=0.401,P=0.003)、ASES评分(r=0.314,P=0.023)、SF-36PCS评分(r=0.285,P=0.041)、SF-36精神健康总评(mental component summary , MCS)(r=0.304,P=0.028)存在正相关;在肩袖巨大型撕裂患者中,外展力量和VAS评分(r=-0.308,P=0.035)存在负相关,和UCLA评分(r=0.413,P=0.004)、Constant评分(r=0.489,P=0.000)、ASES评分(r=0.473,P=0.001)、SF-36PCS评分(r=0.772,P=0.000)、SF-36 MCS评分(r=0.293,P=0.046)存在正相关;外旋力量和VAS评分(r=-0.292,P=0.046)存在负相关,和UCLA评分(r=0.629,P=0.000)、Constant评分(r=0.413,P=0.004)、ASES评分(r=0.695,P=0.000)、SF-36 PCS评分(r=0.583,P=0.000)存在正相关;内旋力量和VAS评分(r=-0.309,P=0.035)存在负相关,和UCLA评分(r=0.512,P=0.000)、Constant评分(r=0.709,P=0.000)、ASES评分(r=0.802,P=0.000)、SF-36PCS评分(r=0.501,P=0.000)存在正相关。 结论撕裂程度可能是决定患者肩部力量和肩部功能相关程度的关键因素,部分修复不可修复的巨大撕裂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关节镜下单排缝合与双排缝合治疗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Scopus、Pubmed、Medline和Cochrane数据库,选择比较关节镜下单排缝合与双排缝合治疗肩袖撕裂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依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进行质量评价后,对纳入研究进行资料提取,采用Rev 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使用GRADE系统评价证据质量和推荐等级。结果纳入文献7篇。从临床评分看,在术后≤1年的Constant评分(WMD=-3.40,P>0.05)、ASES评分(WMD=0.98,P>0.05)、UCLA评分(P>0.05)以及术后≥2年的Constant评分(WMD=0.82,P>0.05)、ASES评分(WMD=0.64,P>0.05)上,单排组与双排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2年的UCLA评分(WMD=0.59,P<0.01)双排组占优;对大小≤3 cm的撕裂,术后Constant评分(P>0.05)、ASES评分(WMD=0.19,P>0.05)、UCLA评分(WMD=0.4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大小≥3 cm的撕裂,术后Constant评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ASES评分(WMD=1.45,P<0.05)、UCLA评分(WMD=0.63,P<0.01)双排组占优。从肩关节肌力看(WMD=-0.15,P>0.05),两组术后无统计学差异。从关节活动度看,双排组在前屈(WMD=5.41,P<0.01)、外展(WMD=5.65,P<0.01)方面优于排,但两组在内旋(WMD=0.89,P>0.05)、外旋(WMD=0.36,P>0.0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排组的术后肩袖愈合率(RR=1.20,P<0.01)高于单排组,单排组的术后部分愈合率(RR=0.53,P<0.05)高于双排组,但两组在术后再撕裂率(RR=0.81,P>0.0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于GRADE系统的证据推荐等级评价结果显示:单排组与双排组比较,肩袖愈合率的证据水平为低,推荐意见为弱推荐;部分愈合率的证据水平为低,推荐意见为弱推荐;再撕裂率的证据水平为中,推荐意见为弱推荐。结论双排缝合技术能部分改善肩袖撕裂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尤其对大小≥3 cm的撕裂,双排缝合技术虽然术后肩袖愈合率较高,但并不能降低术后再撕裂率。上述结论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RCT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2枚带线锚钉单排缝合修复治疗中型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5-12采用关节镜下2枚带线锚钉单排缝合治疗的23例中型肩袖撕裂。结果23例均获得(17.9±5.6)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肩关节疼痛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Constant-Murley及UCLA评分明显增加,肩关节主动前屈上举、外展上举、90°外展位外旋及90°外展位内旋活动度、患侧肩关节外展肌力均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2枚带线锚钉单排缝合修复中型肩袖撕裂术后患肩疼痛明显减轻、功能提高显著,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肩关节镜下双排与单排缝合治疗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治疗的76例肩袖撕裂患者,36例采用双排缝合技术固定(double row, DR),40例采用单排缝合技术固定(single row, SR)。DR组男12例,女24例,平均年龄(58.75±7.32)岁。SR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7.57±7.29)岁。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CLA)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rating scale of the 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 ASES)。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3个月,平均(18±3)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排缝合组对比,双排缝合组在术后3个月VA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UCLA评分、ASE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再撕裂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撕裂,双排缝合技术和单排缝合技术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对比单排缝合技术,双排缝合技术改善术后早期疼痛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关节镜缝合桥技术与单排技术治疗肩袖撕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关节镜缝合桥技术与单排技术治疗肩袖撕裂患者的资料,其中缝合桥固定组22例,单排组21例,采用疼痛目测评分(PVAS)、肩关节活动度、美国肩肘外科评分(ASES)、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复旦大学肩关节评分(FUSS评分)及Constant评分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第3 d、术后6月情况,并对术后6月撕裂肩袖的完整性及再撕裂率进行评估。结果:43例均获得随访,缝合桥固定组术后第3 d、术后6月PVAS评分分别为(2.41±1.05)分、(1.12±0.21)分,ASES评分分别为(13.29±1.57)分、(17.33±2.34)分,UCLA评分分别为(23.67±3.07)分、(33.61±3.64)分,Constant评分分别为(76.24±7.36)分、(87.96±8.49)分,FUSS评分分别为(75.43±12.06)分、(88.46±13.07)分,肩关节活动度前屈(160.28±11.57)?、外展(159.38±17.26)?、体侧外旋(48.08±1.81)?,这两时间点各指标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排组术后第3 d、术后6月PVAS评分分别为(3.52±1.31)分、(2.07±0.35)分,ASES评分分别为(10.25±1.18)分、(15.28±2.17)分,UCLA评分分别为(17.35±3.44)分、(28.57±3.52)分,Constant评分分别为(68.33±7.18)分、(78.69±8.05)分,FUSS评分分别为(68.25±11.36)分、(78.93±12.58)分,肩关节活动度前屈(154.63±12.08)?、外展(148.16±18.57)?、体侧外旋(43.18±10.06)?,这两时间点各指标值与术前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桥固定组术后第3 d和术后6月各指标值均高于单排组(P0.05);术后6月,缝合桥固定组2例(9.09%)、单排组3例(14.29%)发生肩袖再撕裂(P=1.000)。结论:关节镜缝合桥技术与单排技术均能治疗肩袖撕裂,前者在肩关节功能活动方面更具有优势,且安全性高,但在复发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肩袖肱骨止点内移技术的可行性,为治疗巨大肩袖撕裂提供一种方案。方法 :自2014年2月至2018年4月行手术治疗巨大肩袖撕裂患者40例,分成2组,研究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42~82(57.55±8.90)岁,病程1 h~2年;采用肩袖在肱骨头处止点内移,重建完整肩袖技术治疗巨大肩袖撕裂;对照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45~75(57.75±9.10)岁,病程1 h~5年,采用传统清理后部分缝合肩袖或原位高张力下缝合技术治疗巨大肩袖撕裂。采用VAS评分、Constant评分、UCLA评分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40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14个月。两组术后VAS评分、Constant评分、UCLA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在VAS评分、Constant评分和UCLA评分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肩袖肱骨止点内移治疗巨大肩袖撕裂在肩关节疼痛缓解,功能改善满意,治疗巨大肩袖撕裂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缝线桥分层修复术治疗肩袖分层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5月—2015年5月符合选择标准的54例肩袖分层撕裂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8例行关节镜下缝线桥分层缝合修复,对照组26例行关节镜下缝线桥全层缝合修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撕裂类型以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Constant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肩关节前屈活动度、体侧外旋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并比较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活动度及肩袖再撕裂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延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83,P=0.000)。术后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两组术后12个月时UCLA、ASES、VAS、Constant评分及肩关节前屈、外旋活动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试验组4例(14.3%)、对照组5例(19.2%)患者发生肩袖再撕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7,P=0.626)。结论关节镜下缝线桥分层修复术治疗肩袖分层撕裂,在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再撕裂方面与传统缝线桥全层固定术比较无明显差异,而且手术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关节镜手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与单纯关节镜手术修复肩袖撕裂的疗效。方法检索自2010-01—2018-12收录在PubMed、Medline、Cochrane等数据库关于比较关节镜手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观察组)与单纯关节镜手术(对照组)修复肩袖撕裂疗效的相关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2组术后DASH评分、UCLA评分、SST评分、ASES评分、Constant评分及肩袖再次撕裂发生率。结果纳入10篇文献,共598例,观察组320例,对照组278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6、12个月DAS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12个月UCLA评分较对照组高,术后12个月SST评分较对照组高,术后6个月ASES评分较对照组高,术后肩袖再次撕裂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6、12个月Constant评分较对照组高(P <0.05),但术后24个月2组Constan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修复肩袖撕裂可以改善患者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降低术后肩袖再次撕裂的发生率,但是对于术后远期肩关节功能没有更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卓鸿武  潘玲  刘诗滦  李坚 《中国骨伤》2021,34(6):504-507
目的:观察并比较关节镜下改良Mason-Allen与缝线桥缝合治疗中型肩袖撕裂的术后疗效。方法 :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改良Mason-Allen缝合治疗中型肩袖撕裂患者22例,年龄40~81(57.14±10.26)岁;男9例,女13例。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采用缝线桥缝合治疗中型肩袖撕裂患者20例,年龄42~71(57.75±7.57)岁;男6例,女14例。两组患者的术前及术后临床功能评分采用美国肘关节外科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及Constant评分系统。术后患者肩袖愈合评估采用MRI检查。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4~33 (26.38±2.29)个月。改良Mason-Allen组患者ASES评分和Constant评分由术前的(45.22±7.58)、(58.72±9.26)分提高至术后的(96.89±3.49)、(93.18±3.20)分。缝线桥组患者ASES评分和Constant评分由术前的(47.33±7.50)、(60.05±11.76)分提高至术后的(97.58±3.43)、(93.85±3.15)分。组间术前及术后ASES评分和Constant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肩袖愈合情况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改良Mason-Allen与缝线桥缝合治疗中型肩袖损伤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两组缝合技术术后疗效无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以改良Mason-Allen(mMA)法及双排缝线桥(SB)法修复肩袖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9月至2017年10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关节病专科诊治的59例肩袖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26例,女33例,年龄(58.1±9.1)岁(34~79岁)。行全关节镜下手术,采用mMA法34例(mMA组),采用双排SB法25例(SB组)。术中记录包括肩袖撕裂大小、使用锚钉数量。分析术前及术后肩关节活动度(前举、外展、内旋、外旋)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评分、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并用MRI检查评估患者术后肩袖再撕裂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至少个12月。术前mMA组肩袖撕裂为(1.2±0.7)cm,小于SB组[(1.6±0.6)cm,P0.05];肩关节外展及外旋角度、Constant评分和UCLA评分SB组均低于mMA组(P0.05)。术中mMA组使用锚钉(1.2±0.4)个,少于SB组[(2.8±0.8)个,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及VAS、Constant评分和UCL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的肩关节活动度及各项临床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MRI检查随访发现,两组患者肩袖再撕裂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下以mMA法和双排SB法修复肩袖损伤均能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并缓解症状,mMA法手术操作更为简单,植入锚钉相对较少,而SB法可能更适用于肩袖撕裂较大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单排带线锚钉修补结合大结节骨髓刺激技术治疗大到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4例大到巨大肩袖撕裂患者,在关节镜下采用肩袖止点内移单排带线锚钉修补,并在修补肌腱外侧大结节裸露足印区打孔。术后按照康复计划渐进性康复训练。手术前和术后12个月对患肩采用VAS、UCLA、ASES评分系统进行疼痛和功能评估;并在术后第3天、3个月和12个月进行肩关节磁共振检查,观察肩袖修补和大结节足印区软组织覆盖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术前和术后12个月VAS评分分别为(6.3±1.9)分和(0.4±0.1)分(P<0.05),UCLA评分分别为(10.1±4.5)分和(30.4±4.2)分(P<0.05),ASES评分分别为(27.9±17.8)分和(77.6±17.5)分(P<0.05),所有手术肩关节疼痛和运动能力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2个月磁共振随访发现2例肩袖再撕裂发生,矢状位显示撕裂宽度均<1 cm;冠状位盂上切迹平面大结节足印区组织覆盖率在术后第3天、3个月、12个月平均分别为34.3%、89.1%和88.7%。 结论关节镜下肩袖单排带线锚钉修补结合大结节骨髓刺激技术治疗大到巨大肩袖撕裂能够提供可靠的修补,显著缓解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并促进术后大结节足印区软组织覆盖。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4):2285-2288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单锚钉双线微创手术技术修复肩袖小撕裂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2012年1月2013年6月肩关节镜下单锚钉微创手术技术修复小肩袖撕裂(肩袖撕裂口<1 cm)31例患者,男20例,女11例,年龄382013年6月肩关节镜下单锚钉微创手术技术修复小肩袖撕裂(肩袖撕裂口<1 cm)31例患者,男20例,女11例,年龄3875岁。采用Constant评分系统、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ASES评分系统及VAS评分系统对手术前、后肩关节功能进行临床评估。[结果]Constant评分从术前的(49.2±12.5)分增加至末次随访时的(90.1±10.1)分;UCLA肩关节评分从术前的(7.4±4.9)分增加至末次随访时的(31.2±3.9)分;ASES评分从术前的(41.5±16.6)分增加至末次随访时的(87.5±11.3)分;VAS评分从术前的(6.4±1.8)分降到末次随访时的(1.1±1.3)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肩关节镜下单锚钉双线缝合微创手术修复肩袖小撕裂是治疗肩袖小撕裂安全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术治疗肩袖全层撕裂的手术方法和中期效果.方法 2002年12月至2007年5月对35例肩袖全层撕裂患者行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术,30例获得随访,其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31~74岁,平均55.6岁.左肩3例,右肩27例.全部病例行肩峰下滑囊切除及肩峰成形术.肩袖修复方式:19例应用缝合锚钉行肩袖止点重建,11例联合应用断端缝合及缝合锚钉技术.16例行单排缝合,14例行双排缝合.2012年6月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分别在术前和随访时采用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评分结果行配对t检验.结果 小型撕裂3例,中型撕裂22例,大型撕裂3例,巨大撕裂2例,随访时间5 ~ 10年,平均78.5个月.UCLA评分从术前的(14.2±3.1)分增至术后(33.6±2.1)分(t=-37.154,P=0.000).其中疼痛评分平均为(2.5±0.9)分比(9.5±1.0)分(t=-24.466,P=0.000),功能评分平均为(4.5±1.5)分比(9.4±1.1)分(t=-18.500,P=0.000),主动前屈角度评分平均为(3.3±1.6)分比(4.9±0.2)分(t=-5.614,P=0.000),前屈肌力评分平均为(3.9±0.5)分比(4.7±0.4)分(t=-6.591,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术后随访UCLA评分,优19例,良11例.单排缝合患者术前平均(13.0±3.2)分,术后平均(33.6±1.7)分.双排缝合患者术前平均(15.6±2.4)分,术后平均(33.6±2.6)分,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071和-26.455,P<0.05).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结论 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治疗肩袖全层撕裂创伤小、恢复快,中期效果令人满意.单排缝合与双排缝合的效果均令人满意.术中应正确识别撕裂的形状,充分松解粘连并采用恰当的缝合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打结和无结缝线桥技术治疗大中型肩袖撕裂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部战区总医院采用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治疗的45例大中型肩袖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排锚钉是否打结分为打结组(n=24)和无结组(n=21)。记录手术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肩关节前屈活动度、Constant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ASES)肩关节评分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结果打结组和无结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88.5±8.1)和(78.3±9.4)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两组术后1年肩关节前屈活动度、Constant评分、ASES评分和UCLA评分均优于术前(P 0.05);两组随访1年时上述疗效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打结组与无结组分别有2例、1例患者出现复发撕裂,两组复发率相似(P0.05)。结论关节镜下打结和无结缝线桥技术治疗大中型肩袖撕裂均能获得良好疗效,两组再撕裂率接近,但后者操作简便,可避免线结撞击,具有创伤轻微、手术时间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肩关节镜下与开放式肩袖修补术治疗中度肩袖撕裂的近期疗效。方法以80例中度肩袖撕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0例)行开放式肩袖修补术,研究组(40例)行全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统计两组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疼痛反应及肩关节功能评分,观察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耗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和创口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VAS、ASES、Constant、UCLA评分、前屈活动度和外展活动度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肩关节镜下与开放式肩袖修补术均可有效治疗中度肩袖撕裂,然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医源性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与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临床疗效的比较。方法回顾性研究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在2004年3月至2006年12月间,对56肩(55例患者)肩袖撕裂患者进行两种修补方法的疗效比较,至少随访19个月,平均随访27个月。分为A组30肩(29例患者),B组26肩(26例患者);A组患者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B组患者采用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随访资料包括,住院时间、并发症、关节活动度、肌力、MRI评价术后肩袖愈合情况等,并进行UCLA、VAS及ASES评分,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ASES、UCLA、VAS评分测试结果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组间术后评分改善情况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发现A组再撕裂4例(13.3%),B组再撕裂3例(11.5%),两组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撕裂患者与肩袖完整患者相比,术后ASES、UCLA、VAS评分的改善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与小切口肩袖修补治疗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在2~3年的随访期内并无统计学差异,再撕裂的发生率为10%~15%,肩袖再撕裂与肩袖完整患者在功能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压配式双排缝合法和双排缝合桥固定法治疗肩袖大型撕裂患者的疗效比较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肩袖大型撕裂患者共72例,按照数字表法将72例患者分为2组,其中压配缝合组36例,行关节镜压配式双排缝合治疗,缝合桥固定组36例,行关节镜双排缝合桥固定治疗。结果压配缝合组的缝合固定时间(11.06±1.93)分钟略小于缝合桥固定组(17.18±2.49)分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298,P0.05)。手术治疗后3个月,压配缝合组患者的VAS评分小于缝合桥固定组,而UCLA评分、ASES评分均明显大于缝合桥固定组(P0.05);手术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UCLA评分及ASE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治疗后3个月,压配缝合组的患肩前屈、体侧外旋、外展活动度均明显大于缝合桥固定组(P0.05);手术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肩的前屈、体侧外旋、外展活动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肩袖大型撕裂患者,采用关节镜压配式双排缝合法进行治疗,肩关节在早期即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固定法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固定法修复巨大肩袖撕裂12例。结果 12例均获得随访12个月,术前、术后12个月的Constant-Merly评分为40.3、86.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CLA评分为10.6、28.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固定法修复巨大肩袖撕裂可以取得较好的短期疗效,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