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构建以提升社区护士核心能力为导向的培训课程指标体系,为重庆市社区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提供参考。[方法]以社区护士核心能力调查问卷的社区护理实践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法律伦理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专业发展能力5个维度为框架,根据重庆市社区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参考卫生部《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大纲——社区护士(2010版)》,形成社区护士培训课程指标初级条目,应用Delphi法选择17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订,形成重庆市社区护士培训课程指标体系。[结果]两轮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4.12%、100.00%,两轮专家函询的权威系数为0.89,0.92,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为0.295,0.302(P0.05)。最终确定重庆市社区护士培训课程指标体系共包括15个一级指标、41个二级指标。[结论]构建的以提高社区护士核心能力为导向的培训课程指标体系专家的积极系数和权威系数均较高,研究结果具有可靠性,构建的以提升社区护士核心能力为导向的培训课程可为重庆市社区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提供依据,有利于社区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广州市番禺区2009—2012年参加某三级甲等医院社区护士岗位培训课程的护士对培训课程的评价,为今后进一步完善广州市社区护士培训课程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广州市番禺区2009—2012年参加某三级甲等医院培训的413名护士进行回访调查和分析。结果课程重要性与内容实用性打分均在4分以上,参训护士对本套课程的总体认同度较高。结论社区护士培训课程设置总体来说符合社区护士的需要,但部分课程有待进一步改进和调整。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广州市某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新课程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广州市天河区2016年参加该培训点培训的50名护士进行回访调查。结果参训护士对课程的整体满意度为95%,护士对25个开设课程的评分为(3.90±0.78)~(4.20±0.61)分,课程评价问卷(CVI)总分为(84.55±7.92)分。结论本套培训课程设置总体基本符合社区护士的工作需要,护士对课程授课满意度较高,但对课程评价的得分偏低,这可能与社区护士的工作岗位认同度、角色适应等方面有关。  相似文献   

4.
曹梅娟  饶艳华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2):2030-2032
目的研究并构建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工作评估指标体系。方法在文献回顾、理论分析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初步拟订评估指标体系框架,采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对初拟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咨询论证。结果构建出包含4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27项三级指标及相应权重和内涵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结论从专家积极性、权威性及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协调性等方面分析,依据专家咨询结果确立的指标体系是可靠的,可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工作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PICC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课程。方法:设计PICC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课程的专家咨询问卷,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20名PICC专家进行2轮咨询后,确立课程内容要点及授课时间。结果:形成由4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73个三级指标组成的课程体系,其中二级指标包括课程课时安排。理论授课时间为38课时,实训授课为2周。结论: 初步构建PICC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课程计划,为建立科学的、系统的PICC专科护士培养模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四川省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课程的设置,为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在参照国家《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并结合文献分析后,拟定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课程设置专家咨询问卷,运用德尔菲法向32名专家对课程模块、课程内容和学时进行2轮专家咨询。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为0.905、0.925,变异系数小于0.25,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308、0.382(P均0.001)。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课程共186学时数,包括3个课程模块(一级指标)、19个培训课程(二级指标)、122个培训内容(三级指标)。结论研究咨询专家具有较高的积极性、权威程度及意见集中程度,最终形成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课程代表性和权威性均较好,可保证培训实施过程更加规范与科学。  相似文献   

7.
参与式教学方法在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参与式教学方法在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对3期358名社区护士进行岗位培训.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和能力考察岗位培训效果.[结果]3期社区护士时参与式教学方法平均满意率为91.62%,服务对象对社区护士综合服务能力的满意率为90.92%.[结论]参与式教学方法应用于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教学中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急诊预检分诊护士岗位培训方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对条目进行修改、整理,并测量条目的权重值。结果:遴选专家对本研究有较高兴趣,函询意见较为集中,两轮函询后形成的急诊预检分诊护士岗位培训方案包括一级条目3个、二级条目21个、三级条目69个。结论:构建的急诊预检分诊护士岗位培训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覆盖面广且充分结合预检分诊实际工作情况,能为下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参与式教学方法在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对3期358名社区护士进行岗位培训。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和能力考察岗位培训效果。[结果]3期社区护士对参与式教学方法平均满意率为91.62%,服务对象对社区护士综合服务能力的满意率为90.92%。[结论]参与式教学方法应用于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教学中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农村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现状和一般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培训策略,改进培训现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119名农村社区护理人员进行一般情况、岗位培训基本情况、教育现状、培训效果满意情况四个方面的调查。结果:无岗位培训证书的占87.39%;没有经过系统的社区护理教育达80.67%;此前没有参加过社区护士学习的达到83.19%,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状况明显滞后。99.16%的护士认为有必要对社区护士进行岗位培训;98.32%的护士认为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对掌握社区护理专业知识和掌握操作技能有很好的帮助。结论:要加大加快社区护士的岗位培训力度,加强社区护理培训课程建设,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适用于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开展全科护士培训的课程设置,为建立全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提供技术支持.方法:编制全科护士培训课程设置内容专家咨询表,对20名省内外三甲医院及教学医院知名专家发放3轮问卷咨询,确定课程内容、学时分布及学分设置.结果:最终确定了人文课程(必修)、专业理论课程(必修)和系统理论课程(选修)三个理论课程群,一个专业操作必修课程并将科室轮转纳入其中,共5大模块,12个培训科目.结论:最终形成的12个培训科目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和权威性;本研究作为全科护士规范化培训课程设置的初步探索,为全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In China, community nurses do not have systematic training, and the nursing education curriculum focuses on clinical nursing both in vocational school and high school. Most nurses work at a hospital, and almost all community nurses lack systematic knowledge about community nursing. A training program for community nurses in Guangzhou City has been conducted since 2003. The training curriculum has evolved over the years, but is not standardized. This article describes research on improving community nurses’ basic knowledge and practice skills. We modified the curriculum with a questionnaire and a modified Delphi method. First, 318 participating nurses and instructors were queried in December 2012. Then 22 experts modified the training program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and implementation since 2013. After 4 years, we followed up with the new participating nurses to evaluate the curriculum.  相似文献   

13.
效果为本能力培训模式建立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效果为本能力培训模式并评价其成效。方法:确定COPD延续护理核心能力,并以此为导向设置课程,对21名临床和社区护士进行培训,以问卷调查培训前后护士的能力变化。结果:经培训后,学员执行COPD患者延续护理的评估、计划、实施和评价4方面的能力显著提高(P〈0.05)。结论:效果为本能力培训模式能有效地提高临床和社区护士COPD延续护理能力;研究可为日后研究人员培训、专科护士培训、临床和社区护士的在职培训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4.
柏晓玲  王荻  楼婷  罗梅梅  方茜 《全科护理》2014,(21):1990-1992
[目的]了解进修护士对岗前培训的需求并评价培训效果,为进修护士岗前培训规范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62名进修护士进行为期1周的岗前培训,培训后进行理论及操作培训内容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2名进修护士岗前培训后理论考试平均分为92.13分(80分为合格)、技能考试平均分为94.83分(85分为合格),合格率均达100%;问卷有效回收率96.8%;90%以上进修护士对此次课程设置表示满意;有15项培训内容需求达50%以上,属岗前培训主要需求内容。[结论]岗前培训是有效提高进修护士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及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应持续改进和完善进修护士的岗前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湖北省公立机构对老年护理专业教育需求及其对课程设置态度,为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老年护理专业教育需求及课程设置调查问卷,对湖北省部分三级临床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养老院及医学院校从事老年护理相关工作人员405名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者认为非常必要和有必要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的比例为93.83%;认为从事老年护理专业工作人员的学历层次比例最多为大专(54.07%),其次为本科及以上(28.64%);应具备的能力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人际沟通能力(90.62%)、应对突发事件能力(84.69%)和专科护理操作能力(82.96%);课程设置需求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护理心理学(92.10%)、健康评估(88.15%)、人际沟通(84.44%)、老年用药护理(84.20%)、老年营养学(80.99%)。结论建议高校增设老年护理专业,培养大专及以上高层次的老年护理人才,根据老年专业护士能力要求,合理设置老年护理专业课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国高等中医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中医类课程的设置情况,为优化中医护理类课程设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电子邮件的方法收集了20所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资料,分析比较各校中医类课程开设情况,包括课程总数、总学时数、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必修和选修课程设置情况等方面。结果我国各高等中医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西医类课程与中医类课程学时之比为2.4~14.0︰1,平均6.2︰1,开设中医类课程有39类,57种课程名称;每个院校平均开设了7类,平均为337学时;理论与实践学时数之比约7.6︰1,每门课程在各院校所开设的学时数、课程性质都不统一。结论中医类课程设置在各高等中医院校中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的优势和特色,保证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并推动我国的高等中医护理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亟需规范和优化中医护理教育机构的中医类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定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规范VSD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流程及评分标准。方法:采用理论研究结合临床实践的方法初步拟订VSD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应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对17名专家进行3轮问卷咨询,定量分析各指标的权重。结果:制定出的VSD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流程包含操作前用物准备、核对、检查,操作中更换、观察及操作后用物的整理6部分,其中I级指标6个、Ⅱ级指标28个;《VSD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质量评分标准》包含操作前用物准备、患者的评估、操作程序、整体评价4部分,其中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33个。结论:用Delphi法制定《VSD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流程》及《VSD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质量评分标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全面性,使专科技术操作的全过程、重点环节,以流程的方式进行规定,杜绝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随意性,确保VSD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南昌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护士配置及老年人社区护理服务现状。方法:抽取南昌市五大主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护士201名进行调查。结果:南昌市社区护士配置基本达标;老年人社区护理服务情况总体较好,排名前五位的项目是定期健康体检、营养饮食指导、合理运动锻炼指导、健康咨询、行为安全指导;50%以上社区护士未提供的项目是免疫接种护理指导、心理咨询、家庭访视、家庭病床服务。结论:目前南昌市社区护士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需要对护士配置及老年人社区护理服务内容进行改进,更好地提高老年人社区护理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新护士岗前培训方法的探讨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新护士岗前规范化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35名新护士进行规范化的岗前培训,即在传统培训方法基础上增加了情感教育、团队文化教育、护理法律法规教育和护理安全教育。结果新护士对岗前培训课程满意度均在94.8%以上,其中对老师专业背景及课程内容结构的满意度最高,为98.5%。岗前培训前后新护士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护士岗前规范化培训有利于新护士尽快适应临床环境,促进新护士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