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短期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抗拮抗剂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的影响。方法 :4 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 ,分为治疗组 (厄贝沙坦 15 0mg/天 ) 2 6例、对照组 (依那普利 10mg/天 ) 2 3例治疗 3月 ,观察治疗前后 2 4小时尿总蛋白及尿微量蛋白的变化。结果 :两组病人治疗后 2 4小时尿总蛋白及微量白蛋白均有明显下降 ,治疗组 2 4小时尿总蛋白由 (0 85± 0 34)g/ 2 4小时下降至 (0 4 4± 0 19)g/ 2 4小时 (P <0 . 0 0 1) ,尿微量白蛋白由 (35 1 4 2± 15 9 34)mg/ 2 4小时下降至 (16 0± 87 5 9)mg/ 2 4小时 (P <0 . 0 0 1) ;对照组尿总蛋白由(0 96± 0 4 2 )g/ 2 4小时下降至 (0 4 4± 0 17)g/ 2 4小时 (P <0 . 0 0 1)尿微量白蛋白由 (345 5 2± 170 96 )mg/ 2 4小时下降至 (177 2 6± 93 0 7)mg/ 2 4小时 (P <0 . 0 0 1) ,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结论 :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有减少尿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 1型受体拮抗剂 (AT1 Ra)缬沙坦对伴微量白蛋白尿的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64例 2型糖尿病患者 ,2 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 (2 4h UAER) 2 0~ 2 0 0μg/ min,伴或不伴高血压 ,维持原糖尿病治疗不变 ,分组比较应用缬沙坦 (80mg/ d)或贝那普利 (10 mg/ d)治疗 8周前后平均动脉压 (MAP)、2 4h UAER、Hb A1 c、尿酸 (UA)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血压正常的缬沙坦治疗组和贝那普利治疗组 2 4h UAER分别由 (4 9.4± 2 5 .4)μg/ min降至 (3 4.9± 2 0 .4)μg/ min(P<0 .0 1)和由 (4 8.4± 2 6.9)μg/ min降至 (3 3 .5± 19.7)μg/ min(P<0 .0 1)。伴高血压的缬沙坦治疗组 2 4h U AER由 (68.6± 3 4.8)μg/ min降至 (5 0 .3± 3 6.6)μg/min(P<0 .0 1) ;伴高血压的贝那普利治疗组 2 4h UAER由 (66.7± 3 1.0 )μg/ min降至 (4 8.0± 2 5 .6)μg/ min(P<0 .0 1) ,二者疗效相似 ,且均与血压变化不相关。结论 ATl Ra缬沙坦可以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蛋白尿 ,其肾脏保护作用除了与降血压有关 ,还有不依赖降压效应的其他机制  相似文献   

3.
尿IV型胶原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淑红  倪安民  刘静 《临床荟萃》2003,18(24):1393-1396
目的 探讨检测尿IV型胶原 (IV C)对 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作用及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 2 0 0 0年 3~ 12月 2型糖尿病患者 6 0例和健康体检者 2 0例 ,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将糖尿病患者均分为 3组 ,每组各 2 0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尿IV C ,免疫比浊法测尿微量白蛋白 ,同时测定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2 4小时动态血压、血脂和相关肾功能指标。结果 正常对照组尿IV C(1.93± 1.12 )mg/L ,糖尿病无肾病组 (6 .6 1± 1.6 4 )mg/L ,糖尿病早期肾病组 (11.35± 3.76 )mg/L。糖尿病临床肾病组 (2 3.4 0± 13.8)mg/L。糖尿病无肾病组中 ,尿白蛋白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接近 (P >0 .0 5 ) ,而尿IV C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糖尿病早期肾病组和临床肾病组尿IV C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糖尿病各组胰岛素敏感指数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糖尿病临床肾病组 2 4小时平均血压、白天和夜间平均血压均高于其他 3组 (P<0 .0 5 )。尿IV C多因素相关性分析 ,与病程、尿白蛋白指数、尿α1微球蛋白、尿 β2 微球蛋白、餐后血糖、平均舒张压、夜间血压和N 乙酰 β 葡萄糖酐酶呈正相关关系 ,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呈负相关关系 (P <0 .0 5 )。结  相似文献   

4.
己酮可可碱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早期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性改善剂己酮可可碱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早期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06例Ⅱ型糖尿病伴有微量白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己酮可可碱组66例,卡托普利(开博通)组40例,治疗期为6个月.结果2组治疗后尿总蛋白(UTP)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均明显降低[己酮可可碱组UTP从(0.21±0.06)g/24h降至(0.12±0.04)g/24h,P<0.01;UAER从(132.65±53.58)μg/min降至(55.82±27.17)μg/min,P<0.01.卡托普利组UTP从(0.19±0.06)g/24h降至(0.13±0.05)g/24h,P<0.01;UAER从(115.26±53.35)μg/min降至(75.62±43.34)μg/min,P<0.01].肌酐清除率(CCr)有所改善[己酮可可碱组从(1.37±0.16)ml@s-1@1.73m-2增到(1.48±0.22)ml@s-1@1.73m-2,P<0.05;卡托普利组从(1.33±0.27)ml@s-1@1.73m-2)增到(1.43±0.34)ml@s-1@1.73m-2,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对血压和血脂都有一定良好的影响.结论己酮可可碱有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对老年Ⅱ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有确切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长效钙离子拮抗剂 (左旋氨氯地平 )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抑制剂 (依那普利 )对老年 2型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和尿白蛋白的影响。方法将 3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 (男2 3例 ,女 13例 ,平均年龄 6 3± 7岁 )随机分为三组 :左旋氨氯地平组 (12例 )、依拉普利组 (12例 )及两药联合治疗组 (12 )例。三组在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 ,分别服用左旋氨氯地平 2 .5mg、依拉普利 5mg ,清晨口服 ,每日一次 ,如果治疗 2周后血压仍未降至正常 (>140 /90mmHg) ,则左旋氨氯地平增加至 5mg ,依拉普利增加至 10mg ,共用 12周。结果两药单独治疗均可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 (P均 <0 .0 1) ,并可减少 2 4h尿白蛋白排出 (P <0 .0 5 )。两药联合治疗降低血压和降低尿蛋白的幅度明显优于单独治疗 (P <0 .0 1)。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和依拉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所致的高血压均有较好的降低血压和 2 4h尿蛋白的排泄作用。两药联合起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 (a) [Lipoproteinl(a) ]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 42例 2型糖尿病病人及 34例健康人的Lpa水平。根据其2 4h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多少将糖尿病患者分成三组 :非糖尿病肾病组 (A1组 ) 16例 (UAER <2 0μg/min) ;微量白蛋白尿组 (A2 组 ) 15例 ( 2 0 μg/min≤UAER <2 0 0 μg/min) ;大量白蛋白尿组 (A3 组 ) 11例 (UAER≥ 2 0 0 μg/min)。B组 :健康正常人 34例。结果2型糖尿病组Lp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A2 组Lpa水平 ( 176 .2 5± 40 .13)高于A1组( 10 7.6 1± 36 .30 ) ,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A3组Lpa水平 ( 30 8.2 1± 5 9.6 5 )进一步提高。Lpa与URER呈正相关 (r =0 .40 2 ,P <0 .0 5 )。结论随着 2型糖尿患者UAER的增高 ,Lpa有增高趋势。提示测定血清Lpa的水平可能间接反映 2型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柴胡、黄芩组方合剂对糖尿病肾病大鼠尿蛋白、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6/12在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完成。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大剂量药物治疗组、中剂量药物治疗组和小剂量药物治疗组,每组8只。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诱导大鼠制备糖尿病肾病模型,模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小剂量药物治疗组用1.8g/kg柴胡、黄芩组方合剂灌胃,大、中剂量组用药剂量分别是小剂量药物的4倍和2倍。治疗12周后检测大鼠血糖、24h尿蛋白、24h尿白蛋白排泄率、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变化。柴胡、黄芩组方合剂为广州一方制药厂生产的,小四五颗粒主要成份: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白术等。结果:32只大鼠纳入结果分析。①小、中、大剂量药物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分别为(56.20±11.30,44.22±10.68,39.22±18.44)mg/24h,模型对照组为(64.74±16.34)mg/24h,中剂量和大剂量药物治疗组的24h尿蛋白定量比模型对照组低(P均<0.05),小剂量药物治疗组与大剂量药物治疗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各剂量组24h尿白蛋白定量分别为(0.27±0.43,1.07±0.26,1.08±0.29)mg/24h,均显著低于糖尿病模型对照组(1.84±0.74)mg/24h(P均<0.05),各剂量组之间差异不明显。③各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胆固醇含量分别为(1.48±0.15,1.21±0.12,1.13±0.12,1.19±0.11)mmol/L,三酰甘油分别为(1.10±0.27,0.74±0.17,0.65±0.13,0.70±0.12)mmol/L,各剂量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各剂量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柴胡、黄芩组方合剂可以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尿蛋白、白蛋白排泄,对其脂质代谢也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 5 2例住院的糖尿病肾病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3 2例和对照组 2 0例 ,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 ,给予黄芪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 2 3周 ,每周查 1次 2 4h尿蛋白、尿IgG、尿 β2 -MG、尿ALB和血生化、血脂分析、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 2 4h尿蛋白、尿 β2 -MG、尿ALB、TDL -C有显著变化 (P <0 .0 5 ) ,而尿IgG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对照组无变化 ;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黄芪注射液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可保护糖尿病肾病肾功能 ,降低尿蛋白 ,降低血流粘度 ,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尿蛋白定性阴性组尿白蛋白为20.79×10~(-3)±18.56×10~(-3)g/L,高于正常值(15.00×10~(-3)g/L),尿蛋白可疑组尿白蛋白为64.29×10~(-3)±15.88×10~(-3)g/L,高于尿蛋白阴性组。尿白蛋白随年龄、病程、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及肾病的程度加重而增加。尿白蛋白与视网膜病变(r=0.84)、与周围神经病变(r=0.88)、与年龄(r=0.35)、与病程(r=0.26)等呈正相关。提示尿白蛋白测定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可估价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存在和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拮抗剂 (ARB)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联合应用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尿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 :2 5例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老年患者 ,测定基础血压水平、肾功能和 2 4小时尿蛋白定量 ,经贝那普利 (ACEI)治疗 4周后再次测定 2 4小时尿蛋白定量 ,然后加用伊贝沙坦 (ARB)治疗 4周 ,观察肾功能及 2 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变化。结果 :2 5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平均 2 4小时尿蛋白定量0 8± 0 6g/d。贝那普利 10mg/d治疗后平均 2 4小时尿蛋白定量 0 5± 0 5g/d (与治疗前比较P <0 0 1) ;联合应用伊贝沙坦 15 0mg/d治疗 4周后 2 4小时尿蛋白定量 0 3± 0 4g/d ,与联用前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ACEI与ARB联合应用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减少尿蛋白排泄的作用优于ACEI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肾病综合征患者尿TGFβ1水平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 2 4例健康人为对照 ,对 4 3例接受激素标准疗程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尿的TGFβ1水平 ,用ELISA法检测。结果  14例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和 7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FSGS)尿TGFβ1增高 (32 4 .4± 14 8.3vs 2 78.3± 12 3.6pg/ml,P <0 .0 1;5 2 5 .5±136 .4vs 2 78.3± 12 3.6pg/ml,P <0 .0 5 ) ,以FSGS增高最为明显。 14例MsPGN尿TGFβ1水平与 2 4h尿蛋白排泄量呈正相关 (r =0 .5 16 ,P <0 .0 5 ) ,7例FSGS尿TGFβ1水平与 2 4h尿蛋白排泄量、血清肌酐呈正相关 (r =0 .5 16 ,P <0 .0 5 ;r =0 .6 6 7,P <0 .0 5 )。 8例微小病变肾病 (MCD)、11例膜型肾病 (MD)和 3例膜增生性肾炎 (MPGN)尿TGFβ1水平与健康对照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2 9例激素敏感型的患者治疗后尿TGFβ1水平明显下调 (42 4 .0± 182 .4vs 2 79.6± 14 2 .6pg/ml,P <0 .0 1) ,15例激素抵抗型的患者治疗后尿TGFβ1水平无明显变化 (P >0 .0 5 )。但加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病情缓解后 11例病情缓解 ,尿TGFβ1水平明显下调 (436 .3± 14 5 .9vs 2 89.3± 131.1pg/ml,P <0 .0 1)。结论 尿TGFβ1水平变化可作为反映肾病综合征病情、判断病理类型及评价激素治  相似文献   

12.
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总结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5 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 ,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黄芪注射液 4 0ml静滴 ,10~ 15d为一疗程 ,测定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血糖、血脂、2 4h尿蛋白定量及血浆白蛋白。结果 黄芪治疗组 2 4h尿蛋白排泄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联合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可降低尿蛋白 ,改善肾功能 ,调节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13.
肾康胶囊对急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自行组方研制的肾康胶囊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38例肾病专科门诊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两组 ,对照组给予青霉素 80× 10 4 U肌肉注射 ,每日 2次 ,连用 2周 ;有水肿、高血压者给予利尿、降压等对症治疗。肾康胶囊组在青霉素、对症治疗基础上加服肾康胶囊 (由茯苓、泽泻、茅根、蝼蛄、鳖甲、肾炎草、生大黄等组成 ) ,每次 5粒 ,每日 3次。两组疗程均为 2周 ,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体质量、平均动脉压、2 4 h尿蛋白定量、1h尿红细胞排泄率、血尿素氮、血清肌酐、钾和钠的变化 ;2 4 h尿蛋白定量及 1h尿红细胞排泄率随访 6周。结果 :肾康胶囊能显著减轻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 2 4 h尿蛋白定量〔用药 2周后由 (2 6 7± 16 2 ) m g/ 2 4 h降到 (14 8± 110 ) mg/ 2 4 h,P<0 .0 5〕及 1h尿红细胞排泄率〔用药 2周后由(46± 7)× 10 4 / h降到 (11± 6 )× 10 4 / h,P<0 .0 5 ;用药 6周肾康胶囊组 (5± 3)× 10 4 / h,对照组 (13± 8)× 10 4 / h,P<0 .0 5〕。且使用过程中无不良反应。结论 :急性肾小球肾炎加用肾康胶囊协助治疗可阻止其蛋白尿及血尿的迁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尿四型胶原/肌酐(Co1Ⅳ/Cr)比率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ELISA法测定30名正常人(对照组)及89例糖尿病患者尿Co1Ⅳ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尿mAlb),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生化法测尿Cr.以尿mAlb/Cr比值将89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尿mAlb/Cr<30 μg/mg;早期肾病组:尿mAlb/Cr在30~299μg/mg;临床肾病组:尿mAlb/Cr>300μg/mg.结果 尿Co1Ⅳ/Cr比率在单纯糖尿病组[(80.36±18.26)ng/mg]较对照组[(44.24±9.59)ng/mg]升高,临床肾病组[(152.5±79.99)ng/mg]升高更加明显,尿mAlb/Cr,尿β2-MG/Cr在早期肾病组[mAlb/Cr:(97.54±50.95)μg/mg;β2-MG/Cr:(0.65±0.37)ng/mg]开始升高,临床肾病组[mAlb/Cr:(211.36±44.89)μg/mg;β2-MG/Cr:(1.44±0.76)mg/mg]升高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下面积提示尿Co1Ⅳ/Cr(0.837),尿mAlb/Cr(0.800),尿β2-MG/Cr(0.754)对早期DN都有诊断意义(P均<0.01),尿Co1Ⅳ/Cr的特异性更高(87.9%与83.6%,P<0.001).结论 尿Co1Ⅳ/Cr可能是-个更早、更特异反映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指标,对DN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来氟米特治疗IgA肾病6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4例肾活组织检查确诊为IgA肾病患者 (WHO 1995年标准 ) ,男 4 2例 ,女 2 2例 ,年龄 (2 8± 11)岁 ,排除肝功能异常、对本药过敏、白细胞减少及哺乳、妊娠妇女。尿蛋白定量 (2 2± 2 1)g/ 2 4h ,全部有血尿 ,血白蛋白 (33± 7)g/L ,血清肌酐 (87± 2 3) μmol/L。病理Ⅱ级 8例、Ⅲ级2 6例、Ⅳ级 2 6例、Ⅴ级 4例。同期按 1∶1分为来氟米特组与常规治疗对照组 ,两组间有可比性。治疗方法 :来氟米特 :成人 5 0mg/d ,3日后改为 2 0mg/d维持 ;儿童 (9~ 12 )岁 30mg/d ,3日后改为 2 0mg/d ,7日后改为 10mg/d维持。对照组服雷公藤总苷 1mg/ …  相似文献   

1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对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防治作用。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应用洛汀新治疗 12例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 ,在降低血压、降低尿蛋白及控制肾小球滤过率 (GFR)下降方面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符合“临床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1] 的本组 12例病例中 ,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4 7~ 73岁 ,平均 5 6± 7 2岁 ;治疗前血钾均正常 ;收缩压 (SBP) 14 8~ 171mmHg ,平均 16 1± 7mmHg ;舒张压 (DBP) 92~ 113mmHg ,平均动脉压 10 1± 5mmHg;2 4h尿蛋白 0 98~ 3 4 5g ,…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主要评价强的松加用环磷酰胺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例患者经肾穿刺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膜性肾病 ,2 4h尿蛋白定量 >6g ,或 2 4h尿蛋白定量在 3.5~ 6g ,肾病综合征症状突出或出现肾功能不全者给予用药。用药方法强的松 1mg·/kg-1·d-1口服 2个月后 ,每 2周减量 10 % ,至 30mg/d ,每月减量 5mg到维持量。环磷酰胺 0 .8g静脉点滴 ,每月 1次 ,总量2Q 9g。疗效评价 :完全缓解 :2 4h尿蛋白定量 <0 .4g ,血浆白蛋白 >30g/L ,血肌酐恢复正常。部分缓解 :2 4h尿蛋白定量 0 .4~ 1.0g,血浆白蛋白 >30g/d ,血肌酐恢复正常。未缓解 :2 4小时尿蛋白定量 >1.0g,血浆白蛋白 <30g/h ,血肌酐恢复正常或恶化。结果 :1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 6例 ,部分缓解 3例 ,无效 3例。总有效率 75 %。治疗过程中一老年患者因加大激素用量而引起肺部感染。肾功能受损 4例 ,3例恢复正常 ,1例无变化。结论 :激素加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可有效地治疗有大量蛋白尿的膜性肾病。可明显减少蛋白尿 ,提高血浆白蛋白 ,改善肾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美卡素对 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效果。方法 :88例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按糖尿病常规治疗 ,包括糖尿病饮食及根据病情选用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卡素 ,观察治疗前后尿白蛋白、血压、血糖、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中尿蛋白 ,血肌酐显著下降 (P <0 .0 1) ,血压及尿素氮有下降 (P <0 .0 5 )。结论 :美卡素能有效地控制血压 ,降低尿蛋白 ,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寻找及探讨对糖尿病肾病 (DN)有效的干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已确诊的糖尿病肾病白蛋白尿 (MA) >30mg/L、血肌酐 (Scr)水平 <2 6 5 μmol/L(≤ 3mg/dl)的病例 16例 ,分为正常肾功能组及异常肾功能组 ,两组分别给予低蛋白饮食、胰岛素、抗血小板集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抗凝等药物联合治疗 ,3周后复查MA、Scr、2 4h尿蛋白定量 (TP)、血尿素氮 (BUN) ,观察空腹血糖 (FBG)及平均动脉压(MAP)。结果 治疗后正常肾功能组MA、TP明显下降 (P <0 0 1) ,FBG、MAP下降 (P <0 0 5 ) ;异常肾功能组MA、TP、BUN、Scr、FBG下降 (P <0 0 5 ) ,但MA、TP下降幅度小于肾功能正常组 ,MAP无明显变化。结论 联合治疗能够较明显降低DN患者的MA及TP的水平 ,并可改善肾功能异常者的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80 mg,1次/d,口服;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10μ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1次/d,替米沙坦用法用量同对照组。2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空腹血糖。结果:2组治疗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替米沙坦可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保护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