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盐酸尼莫司汀(ACNU)经动脉灌注与经静脉灌注的疗效,并了解不同剂量的疗效。方法培养大鼠C6胶质瘤细胞株.建立大鼠C6胶质瘤模型。分为对照组及动、静脉灌注组,将ACNu按15、30、45mg/kg分别通过颈内动脉和股静脉注入荷瘤大鼠体内。10d后处死大鼠,取脑标本,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测量肿瘤体积,比较不同给药方式和剂量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ACNU治疗大鼠颅内肿瘤体积均小于对照组(P≤0.01);ACNU颈内动脉灌注组肿瘤体积缩小较静脉灌注组更明显(P≤0.05)。结论单次经颈内动脉灌注ACNU较单次经静脉灌注能更有效地抑制脑胶质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58例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疗效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脑恶性胶质瘤术后同步选择性动脉灌注尼莫司汀(ACNU)联合三维适形放疗与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生存率及安全性比较.方法 治疗组为脑恶性胶质瘤28例经开颅显微手术后同步选择性动脉灌注ACNU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照组为脑恶性胶质瘤30例术后单纯二维适形放疗.结果 同步放化疗组脑恶性胶质瘤治疗CR、PR高丁对照组(P<0.05),生存期也长于对照绢(P<0.05),其不良反应小、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显微手术后同步选择性动脉灌注ACNU联合适形放疗治疗脑恶性胶质瘤疗效较好,有望成为目前脑恶件胶质瘤的常规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后不同方案同步放化疗和单纯放疗对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差异。 方法海军总医院放射肿瘤科自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间采用不同方案治疗经病理证实的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59例,均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其中联合替莫唑胺(TMZ)化疗患者21例(A组,Ⅲ级13例,Ⅳ级8例),联合尼莫司汀(ACNU)加替尼泊苷(VM-26)化疗患者26例(B组,Ⅲ级14例、Ⅳ级12例),未联合化疗患者12例(C组,Ⅲ级8例,Ⅳ级4例)。分析比较3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和生存率。 结果A、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副反应的发生率较A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8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15个月,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3组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率、生存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的疾病无进展生存率、生存率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同步放化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放疗,可提高肿瘤治疗有效率及患者的PFS和OS。化疗方案推荐使用TMZ单药化疗,其与ACNU加VM26联合化疗疗效相当,但毒副反应更低。  相似文献   

4.
脑胶质瘤细胞体外原代培养化疗药物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原代培养细胞对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脑胶质瘤切除术后病人进行最佳的个体化化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手术切除的80例人脑恶性胶质瘤的新鲜临床标本进行原代培养,采用MTT法检测恶性脑胶质瘤细胞对长春新碱(VCR)、顺铂(DDP)、尼莫司汀(ACNU)、替莫唑胺(TMZ)、替尼泊甙(VM-26)的体外敏感性。结果长春新碱(VCR)、顺铂(DDP)、尼莫司汀(ACNU)、替莫唑胺(TMZ)、替尼泊甙(VM-26)的敏感率分别为9.4%、43.8%、57.8%、51.6%和62.5%,VM-26的敏感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MTT法进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测定可以指导临床个体化化疗方案的制定,避免耐药药物的盲目应用。  相似文献   

5.
脑胶质瘤化疗敏感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细胞体外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有效治疗胶质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检测50例原代培养胶质瘤细胞在体外对替尼泊甙(VM-26)、卡氮芥(BCNU)、顺铂(CDDP)、长春新碱(VCR)、甲氨蝶呤(MTX)5种化疗药物单一或联合化疗的敏感性。结果42例获得药敏结果,成功率达84%。42例胶质瘤细胞对单一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VM-26〉BCNU〉CDDP〉VCR〉MTX。两种联合化疗方案(BCNU+VM-26+CDDP)和(BCNU+VCR+MTX)对胶质瘤细胞的敏感性明显优于单一用药(P〈0.01),且对绝大多数胶质瘤细胞增殖抑制率较高。结论两种联合化疗方案(BCNU+VM-26+CDDP)和(BCNU+VCR+MTX)可能对胶质瘤的化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放线菌素D(Actinomycin D,ACTD)和替尼泊甙(Teniposide,VM-26)对大鼠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C6细胞经不同剂量ACTD和VM-26作用48h后PCNA、CyclinD1表达的改变,FCM法分析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变化,3H—TdR掺人法分析细胞增殖。结果对照组PCNA和CyclinD1均为强阳性;经放线菌素与VM-26作用后,PCNA和CyclinD1表达均受到显著的抑制,尤以放线菌素D组效果最佳,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显著,FCM法发现C6组几乎没有凋亡细胞,高浓度的ACTD和VM-26组的凋亡率明显增加(x^2=63.714,P〈0.01);流式细胞分析发现ACTD和VM-26组S期指数较对照细胞明显减少,3H—TdR掺人法发现与C6组比较,ACTD和VM-26组48h存活率均明显下降,且两者之间存活率也有明显差异(x^2=52.223,P〈0.01);以ACTD组下降最显著。结论放线菌素D可显著抑制胶质瘤细胞恶性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可以成为胶质瘤化疗的一种新策略,值得进一步进行体内实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DEX)对嘧啶亚硝脲(ACNU)诱导的人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以ACNU、DEX、ACNU联合DEX,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60h,通过细胞形态学及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细胞凋亡。结果①形态学观察:ACNU组、ACNU联合DEX组,大部分瘤细胞呈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而DEX组及正常对照组仅个别细胞出现上述形态改变。②荧光显微镜观察及流式细胞仪分析:ACNU组、ACNU联合DEX组有典型的凋亡峰,且其瘤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DEX组及正常对照组瘤细胞的凋亡率(P〈0.01),但ACNU组的SHG~44细胞的凋亡率与ACNU联合DEX组相差不显著(P〉0.05)。结论DEX对ACNU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凋亡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动脉内交替灌注替尼泊甙(VM_(26))和嘧啶亚硝脲(ACNU)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经颞浅动脉逆行插管、留置,然后采用微泵交替灌注VM_(26)和ACNU治疗脑胶质瘤7例,术后4~8周采用CT检查肿瘤体积的变化,评估疗效。结果:显效2例,有效4例,无效1例。结论:经颞浅动脉逆行插管序贯增强化疗是治疗脑胶质瘤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我们自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采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序贯尼莫司汀(nimustine,ACNU)和替尼泊苷(teniposide,VM-26)联合化疗治疗28例恶性胶质瘤.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ACNU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05—2013-04收治的120例颅内恶性肿瘤患者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灌注化疗进行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ACNU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43.33%,观察组总有效率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ACNU在治疗颅内恶性肿瘤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观察脑胶质瘤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的表达状态,探讨MGMT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与替尼泊甙(VM-26)联合司莫司汀(Me-CCNU)方案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 方法 对资料完整的47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患者的胶质瘤病理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GMT的表达,然后分析MGMT的表达与患者生存率之间关系. 结果 本组患者MGMT阳性表达率为40.4%.MGMT阴性表达组3年生存率为66.7%,平均总生存时间为(67.861±10.094)月;MGMT阳性表达组为52.6%,平均总生存时间为(47.263±7.983)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1例患者出现I度的骨髓抑制现象,6例患者出现胃部不适、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 结论 VM-26联合Me-CCNU化疗方案可以有效克服脑胶质瘤中MGMT所带来的化疗耐药性问题,且该方案的毒副作用不大,是一个有效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脑胶质瘤术后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方法:58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后随机分为放疗组29例及放疗+ 化疗组29例.放疗组术后仅行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DT 60 Gy/4~6周;放疗+化疗组给予同样三维适形放疗,并同步于术后10~15 d(平均12 d)开始行超选介入动脉灌注尼莫司汀化疗,每4周1次,每次2.5 mg·kg^-1,共进行4~6次结束.结果:放疗+化疗组总有效率(肿瘤消失+肿瘤明显缩小) 75.9%(22/29例),1年生存率(75.86%),2年生存率(51.72%),与放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胶质瘤术后行同步放化疗,对脑胶质瘤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术后应用间质化疗联合间质放疗(ICIR)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进一步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6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术后应用盐酸尼莫司汀(ACNU)行间质化疗,联合^125I行ICIR。另128术后行系统化疗+颅外放疗(SCR)。统计分析病人的生存曲线和生存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ICIR病例与SCR病例的1、2、5年生存率分别为95.6%、79.4%、27.9%和82.3%、68.7%、20.3%;ICIR和SCR病例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9.6周和56.6周;ICIR和SCR病例KPS预后计分分别为(85.3±5.7)分和(63.6±4.2)分。两者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患者的年龄、KPS评分、肿瘤病理分级、肿瘤明显强化与否以及ICIR治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ICIR治疗脑胶质瘤具有明显的疗效。年龄〈40岁、KPS评分≥70、Kernohan分级I-Ⅱ级和无明显强化以及ICIR治疗是影响脑胶质瘤良好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放线菌素D(ACTD)、替尼泊甙(VM-26)对大鼠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体内治疗效果。方法将C6大鼠胶质瘤细胞接种于鼠脑右侧尾状核,并对鼠脑内已形成的C6胶质瘤分别用ACTD及VM-26抗瘤缓释剂瘤区原位注射。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生存期、肿瘤病理学和磁共振成像(MRI)动态改变,采用PCNA计数、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及凋亡。结果对照组及空载组大鼠平均生存期为19.3d,ACTD组6只及VM-26组3只大鼠生存期明显延长,存活期超过200d;除因病理检查人为处死各2只外,ACTD组治疗后4周内死亡2只,VM-26组5只。MRI检查对照组脑内有明显瘤灶,治疗组脑内瘤灶治疗后明显减少或消失,治疗组C6细胞增殖活性降低,大量细胞凋亡,ACTD组较VM-26组显著。结论ACTD可望成为体内局部应用治疗胶质瘤的优选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脑胶质瘤的组织培养药敏检测法,用于筛选化疗药物及指导临床个体化化疗。方法应用组织培养药敏检测法对69例人脑胶质瘤标本进行化疗药物敏感性测定,所测药物为脑肿瘤常用化疗药物顺铂(DDP)、长春新碱(VCR)、替尼泊甙(VM26)、尼莫司汀(ACNU)、替莫唑胺(TMZ)及DDP+VM26组合。比较6组化疗药物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差异,并分析药物敏感性与病人临床资料之间的相关性。结果DDP+VM26组合用药的敏感性与VM26单独用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明显优于其他4种单药。病人性别、年龄、肿瘤初发或复发均对药物敏感性无显著性影响;除组合用药DDP+VM26外,其他药物的敏感性与病理分级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胶质瘤标本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及同一个体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很大,脑胶质瘤化疗应优先选择以VM26为主的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16.
替尼泊甙加司莫司汀联合化疗对术后脑胶质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替尼泊甙(VM-26) 司莫司汀(Me-CCNU)联合化疗对术后脑胶质瘤的疗效。方法对72例不同病理级别的脑胶质瘤病例,在其术后8 ̄16周起行VM-26 Me-CCNU联合化疗,对其化疗前、后头颅CT、MRI表现及生存率、生存时间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完全缓解16例(22.2%),部分缓解28例(38.9%),无变化19例(26.4%),恶化9例(12.5%);1年以上生存率80.6%(58/72),2年以上生存率63.9%(46/72),3年以上生存率43.1%(31/72);全部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及毒副作用。结论VM-26 Me-CCNU联合化疗对延长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的生存时间及生存率可能有一定作用,其出现的并发症及毒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U87细胞中AKT2基因表达对替尼泊苷(VM-26)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将慢病毒介导的AKT2-shRNA表达载体转染胶质瘤U87细胞,作为实验组;转染GFP—shRNA的U87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未转染的U87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应用RT—PCR、Westernblot检测3组U87细胞中AKT2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应用MTT法检测3组U87细胞对VM-26敏感性的变化。结果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转染后的U87细胞AKT2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实验组VM-26对U87细胞的半数抑制量(IC50)为(6.46±0.42)μg/ml,阴性对照组为(1.16±0.25)μg/ml,空白对照组为(1.15±0.22)μg/ml,实验组与两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KT2-shRNA抑制AKT2基因表达,能增加人脑胶质瘤U87细胞株对化疗药物VM-26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内皮抑素和环磷酰胺联合治疗脑胶质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培养GL15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接种到裸鼠皮下形成脑胶质瘤模型,分别运用内皮抑素、环磷酰胺以及两者联合治疗,比较各组之间的肿瘤大小、β-catenin和cyclin D1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结果 内皮抑素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可以明显抑制皮下肿瘤的生长(P〈0.01);内皮抑素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的β-catenin和cyclin D1的光密度值均与对照组和单纯化疗组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内皮抑素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之间的cyclin D1光密度值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内皮抑素可以有效抑制脑胶质瘤的生长,与环磷酰胺的联合运用可以增强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同步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高分级脑胶质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单纯放疗,观察组行同步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观察疗效及3a生存率。结果 2组治疗疗程完成率、完成随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2组化疗不良反应中骨髓抑制、急性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胃肠道反应中Ⅲ~Ⅳ级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中Ⅰ~Ⅱ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1a、2a、3a生存率观察组分别为92.00%、73.00%、52.00%,高于对照组54.00%、32.00%、17.00%(P0.05)。结论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同步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能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可增加轻微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但不影响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放疗。  相似文献   

20.
经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脑胶质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脑胶质瘤术后经颈动脉灌注化疗的临床效果,探讨药物选择、给药途径及化疗时机等相关问题。方法对212例胶质瘤病人于术岳4~30d经颈动脉灌注盐酸尼莫司门2.5mg/kg,每周1次,3次为1个疗程,4~6周后行第2疗程治疗。结果显效(CR)39例,占18.8%;有效(PR)44例,占20.8%;微效(MR)59例,占27.8%;无变化(NC)61例,d/28.8%;恶化(PD)5例,占2.4%。中位生存期接近100周。结论经颈动脉灌注治疗脑胶质瘤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简便、经济、病人愿意接受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