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吡格列酮对胰岛α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高脂饲养大鼠胰岛α细胞的分泌功能和胰岛素信号转导分子基因的表达变化以及吡格列酮干预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饲养组(NC)、高脂饲养组(HF)、高脂+吡格列酮组(HP).喂养20周后检测空腹血胰岛素(FINS)、胰高血糖素、游离脂肪酸(FFA)水平;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试验评价外周胰岛素抵抗程度;胰岛表面灌注检测高糖状态胰高血糖素的动态分泌变化;同时各组大鼠随机人组8只给予大剂量链脲佐菌素去β细胞处理,得到去β细胞正常组(NC-B)、高脂组(HF-B),高脂+吡格列酮干预组(HP-B).实时定量PCR方法比较3组去β细胞大鼠α细胞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的mRNA表达.结果 (1)HF组葡萄糖输注率(GIR)明显低于NC组,血FINS、胰高血糖素、FFA均显著高于NC组(P<0.05或P<0.01);而HP组以上各项指标较HF组均明显改善.(2)胰岛表面灌注HF组基础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高于NC组(P<0.01),16.7 mmol/L葡萄糖灌注后NC组胰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明显下降,HF组胰岛的胰高血糖素分泌灌注后未受高糖抑制,HP组逆转了这种变化.(3)与NC-B组相比,HF-B组α细胞胰高血糖素mRNA的表达增高34.2%,IRS-2及P13K mRNA分别降低28.5%、21.3%(均P<0.01),而IRS-1仅降低7-1%(P>0.05).HP-B组较HF-B组胰高血糖素、IRS-2及P13K mRNA分别增加40.6%、57.2%、60.6%.结论 高脂饲料诱导的肥胖大鼠胰岛α细胞胰高血糖素分泌功能亢进并存在胰岛素信号转导分子表达降低,二者均与血FFA水平升高有关,而吡格列酮能逆转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2.
银杏叶提取物对高脂饮食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喂养的方法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动物模型,舒血宁腹腔注射进行干预, 以罗格列酮作为阳性对照.干预前后分别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测定葡萄糖输注率 (GIR),并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空腹胰岛素(FINS) 、空腹血糖(FBG)等指标.结果 高脂喂养成功复制了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第4周即出现GI R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随时间延长,GIR降低更加明显;TC 、 TG、FFA、FBG、FINS不同程度升高(P<0.05或P<0.01);银杏叶提取物干预使上述指标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与罗格列酮干预作用相近.结论 [ HT6 SS〗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显著改善高脂诱导的大鼠胰岛素抵抗状态,其作用可能与调节血脂及游离脂肪酸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正常血糖及糖调节受损合并高胰岛素血症(HINS)人群的胰岛β细胞功能状态。方法对北京某高校年度查体人员中无糖尿病史者行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75gOGTT),资料完整的非糖尿病人群共634例,其中HINS者94例,分析正常血糖及糖调节受损HINS人群的胰岛功能的差异。结果正常血糖及糖调节受损人群中高胰岛素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120/△G120、第一时相及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ISI~Stumvoll)、HOMA—IR校正后β细胞功能指数(HBCI/I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β细胞功能指数(HBCI)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120/△G120/IR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糖调节受损HINS组年龄、服糖后2h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2h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血糖HINS组(P〈0.05);HBCI、HBCI/IR、第一时相及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显著低于正常血糖HINS组(P〈0.05);HOMA—IR和ISI—Stumvoll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正常血糖及糖调节受损HINS人群虽然胰岛素分泌绝对值增加,但实际的胰岛6细胞功能在逐渐减退。正常血糖-HINS和糖调节受损-HINS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中间过渡状态,应该尽早检出、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不同饮食喂养大鼠产生胰岛素抵抗(IR)的情况,观察大鼠脂肪中PI3K、P70S6K的表达及大鼠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F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方法4周龄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普通、高糖、高脂、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大鼠8w后,行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实验,对大鼠IR程度进行评估,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中FFA及hs-CRP,分别用原位杂交、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大鼠脂肪中的PI3K、P70S6K。结果高脂、高糖高脂饲料组大鼠产生IR,普通、高糖饲料组未出现IR,IR组大鼠FFA及hs-CRP明显高于非IR大鼠(P〈0.01),PI3K表达在IR组大鼠明显低于非IR组大鼠、P70S6K的表达在IR组大鼠明显高于非IR组大鼠(P〈0.01)。结论高脂、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大鼠8w可成功诱导大鼠产生IR,IR的产生可能与肥胖、高FFA及炎症反应有关,PI3K在IR组表达降低,P70S6K升高。  相似文献   

5.
替米沙坦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谢和抵抗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  赵卫华  胡健 《山东医药》2009,49(24):30-32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谢和抵抗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36只Wistar大鼠分为NC组12只和高脂组24只,6周后高脂组大鼠分为替米沙坦组(T)和高脂对照组(HF)各12只,4周后测定体质量、附睾脂肪重量、FPG、FINS、FFA和血脂;高胰岛素一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价胰岛素敏感性;RT—PCR法检测附睾脂肪组织抵抗素mRNA的表达。结果与HF组比较,替米沙坦治疗后大鼠的体质量、附睾脂肪重量、FINS、FPG、TG、FFA、LDL—C明显降低,HDL—C、抵抗素mRNA表达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增强(P〈0.05或P〈0.01)。结论替米沙坦能减轻IR大鼠的体质量和内脏脂肪重量,改善糖脂代谢紊乱,上调附睾脂肪组织抵抗素mRNA的表达,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exendin-4(exenatide)对高脂诱导胰岛素抵抗(IR)大鼠胰岛素敏感性(IS)改善的机制及对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C)、高脂组(HF)和高脂+Exenatide组(HE)。HE组给予exenatide(2μg/kg,Et二次)腹腔注射6周,用静脉胰岛素耐量试验评价各组IS变化,观察各组肌肉和脂肪组织胰岛素信号传导、脂肪细胞因子表达和血浆浓度变化。结果6周后,HE组Lee's指数、空腹血浆FFA、TG、TC均较NC组降低(P均〈0.01),IR明显改善;胰岛素刺激后HE组肌肉和脂肪组织IRS-1酪氨酸磷酸化升高(P〈0.05);HF和HE组血浆内脏脂肪素(visfatin)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但HE组脂联素(APN)血浆水平和脂肪组织mRNA表达明显高于HF和NC组(P均〈0.01)。结论Exenatide明显改善了高脂大鼠IR,其胰岛素增敏机制可能与增强IRS-1酪氨酸磷酸化以及对APN、visfatin等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7.
不同血糖水平人群胰岛素敏感性及β细胞功能分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超生理浓度的血浆葡萄糖对胰岛素分泌功能及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方法 874例受试者根据FBG、PBG水平,各分成5组。FBG1:6.11mmol/L以下;FBG2:6.11-6.99mmol/L,FBG3:7.0-7.77mol/L;FBG4:7.78-11.10mmol/L;FBG5:11.11mmol/L以上。PBG分5组。PBG1:7.78mmol/L以下:PBG2:7.78-11.10mmol/L;PBG3:11.11-13.88mmol/L;PBG4:13.89-16.66mmol/L;PFG5:16.67mmol/L以上。结果(1)随FBG升高,FINS水平逐渐升高,当FBG>7.78mmol/L后,FINS水平变化不明显,但未见高浓度FBG抑制胰岛素分泌功能的现象。(2)随PBG升高,PINS水平随之升高,当PBG在7.78-16.67mmol/L范围内时,PINS浓度变化不明显,PBG>16.67mmol/L后,PINS浓度随PBG升高反而下降。(3)高浓度葡萄糖和抑制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IR,并抑制胰岛素分泌功能。相关分析表明,FBG与HOMA-IR显著正相关,与FINS/FBG显著负相关。(4)逐步回归分析表明,FINS水平主要决定于HOMA-IR、FINS/FBG,PINS水平主要决定于FINS/FBG、BMI、TG。结论 血浆葡萄糖对胰岛素分泌及其作用有三个方面影响;(1)低浓度葡萄糖刺激胰岛功能,增加胰岛素分泌;当血浆葡萄糖浓度在7.78-16.67mmol/L范围内时,血浆胰岛素浓度变化不明显;但血浆葡萄糖浓度>16.67mmol/L后,高浓度葡萄糖抑制胰岛分泌功能,血浆胰岛素浓度反而下降。(2)血浆葡萄糖浓度降低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IR。(3)血浆胰岛素最终浓度主要决定于FINS/FBG、HOMA-IR及BMI。  相似文献   

8.
运动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游泳运动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和血清脂肪因子及TNF-α和IL-1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饮食组(RD)、高脂饮食组(HFD)和高脂饮食后运动组(HFDE),游泳运动训练前后检测大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血清脂肪因子及TNF-α、瘦素(leptin)与IL-1的水平。结果:与HFD组相比,游泳运动降低了HFDE组的HOMA-IR(14.2±1.2vs7.9±0.8,P〈0.05),降低了血清脂肪因子及TNF-α和IL-1的水平(FFA:0.4±0.1vs0.6±0.2mmol/L,leptin:1.6±0.8VS2.9±0.9ng/ml,TNF-α:92.0±18.8VS101.3±23.8pg/ml,IL-1:45.8±10.4 vs72.1±13.7pg/m1,P均〈0.05)。结论:运动降低了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的血清脂肪因子以及leptin、TNF-α和IL-1水平,改善了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旁路手术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血浆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胃肠激素肽(PYY)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D组)10只、高脂饮食组20只,分别给予正常饮食及高脂饮食喂养,喂养12周后,高脂饮食组成功建模肥胖大鼠16只,随机分为高脂饮食假手术组(HFD组)8只,高脂饮食+Roux-en-Y胃旁路手术(RYGB)组(HFD+RYGB组)8只,HFD+RYGB组大鼠行RYGB,ND组及HFD组行假手术。4周后处死全部大鼠,收集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生长激素释放肽、胰高血糖素样肽-1、胃肠激素肽浓度。结果与ND组比较,HFD组大鼠体重增加,HFD+RYGB组大鼠体重低于HFD组,3组大鼠的摄食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ND组比较,HFD组大鼠空腹血糖与胰岛素水平升高,HFD+RYGB组大鼠空腹血糖与胰岛素水平较HFD组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FD组大鼠血浆ghrelin、PYY浓度高于ND组,HFD+RYGB组大鼠血浆ghrelin、GLP-1浓度高于HFD组,PYY浓度低于HF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大鼠RYGB术后体重减轻,血浆GLP-1、PYY、ghrelin循环水平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2(AMPKα2)表达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血糖、血脂的可能机制。方法高脂饮食伴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后者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灌胃治疗。测定大鼠治疗前后的体质量,实验末测定各组大鼠肾周及睾周脂肪重量,并检测各组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TC、TG、HDL、LDL水平,计算大鼠脂体比、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同时以半定量RT-PCR检测脂肪组织AMPKα2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脂肪组织AMPKα2的表达及血清FINS、HDL、ISI增高,FBG、TC、TG、LDL降低,P均〈0.05。结论二甲双胍可能通过上调2型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AMPKα2表达,调节机体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痛风患者不同糖代谢状态胰岛β细胞功能的演变及高胰岛素血症(HIns)在其中的作用. 方法 纳入原发性痛风患者139例,分为正常血糖-非高胰岛素血症(A)组、正常血糖-高胰岛素血症(B)组、IGR(C)组及糖尿病(D)组.统计及测量相关指标,计算IR相关指标. 结果 (1)A、C、D、B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依次升高,而ISI水平依次降低.除A组与C组外,其他组间HOMA-IR及I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HOMA-IR及早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高于A组,而ISI低于A组(P<0.05);B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高于D组(P<0.05).(2)回归分析显示,FIns、Ins 120 min、HOMA-β、HOMA-IR、△I30/△G30与糖尿病独立相关,SUA水平与糖尿病无关. 结论 IR、胰岛β细胞分泌障碍及胰岛素水平升高是原发性痛风患者发展为糖尿病的主要代谢特征.早期预防糖尿病应更加关注出现HIns但血糖正常的人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玉米须水提物对T2DM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水溶提取法制备玉米须水提物(主要成分为玉米须多糖)。采用高脂高糖饲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T2DM雄性SD大鼠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以及玉米须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共6组。给药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体重(BW)和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HOMA-IR和HOMA-β,免疫组化法分析胰岛中胰岛素表达水平,并作HE染色观察。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的玉米须水提物可呈剂量依赖型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FBG、BW和Fins的水平(P〈0.05或P〈0.01),明显降低大鼠HOMA-IR(P〈0.05或P〈0.01),显著升高HOMA-β(P〈0.05或P〈0.01),明显增强胰岛细胞中胰岛素表达(P〈0.05或P〈0.01)。结论玉米须水提物能改善T2DM大鼠胰岛素低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糖耐量人群血浆载脂蛋白A5(ApoA5)、脂联素(APN)及TG水平,探讨其相互关系,以及ApoA5及APN降低TG的可能机制. 方法 选取新诊断T2DM患者(T2DM组)35例,IGR者(IGR组)30例及正常对照者(NGT组)35名,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ELISA测定空腹ApoA5及APN水平;比色法测定FFA.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探讨ApoA5与APN、血脂、FFA、HOMA-IR及HOMA-β的关系. 结果 (1)T2DM、IGR组ApoA5及APN水平低于NGT组(P<0.05),且T2DM组较IGR组降低更明显(P<0.05).(2)T2DM、IGR组TG、FFA、2 hFFA、LDL-C、FPG、2 hPG、FIns、HOMA-IR水平高于NGT组(P<0.05),且T2DM组较IGR组升高更明显(P<0.05).(3) ApoA5与TG、TC、FFA、2 hFFA、LDL-C、FPG、2 hPG、FIns、HOMA-IR、BMI及WHR呈负相关;与APN、HDL-C及HOMA-β呈正相关.(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APN、TG、FFA、WHR及HOMA-IR是ApoA5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低ApoA5及APN水平可能是IGR时期的早期敏感指标,低ApoA5及APN水平不能有效抑制血中FFA水平,可能导致高甘油三酯血症(HTG)及IR,从而共同导致IGR及T2DM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增龄对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不同月龄大鼠的糖代谢指标变化,了解在基础和糖刺激下增龄对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以4月龄(青年组,n=15)、14月龄(中年组,n=15)和24月龄(老年组,n=15)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IRT),比较三组间基础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差异,计算糖负荷后胰岛素增值与血糖增值的比值(ΔI10/ΔG10),120min葡萄糖、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g,AUCi),葡萄糖与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比值(AUCi/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等,以分析各组间胰岛功能的差异。结果随着月龄的增长,空腹血糖有升高的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OGTT后老年组大鼠表现为血糖达峰时间延长,血糖峰值增加,OGTT2h血糖及AUCg增加,即老年组大鼠出现糖耐量异常状态,主要表现为餐后高血糖。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大鼠空腹胰岛素水平分别为(0.59±0.14)、(1.60±0.15)、(2.37±0.04)μg/L(两两相比均P〈0.01);IRT中,老年组大鼠胰岛素达峰时间延迟,ΔI10/ΔG10降低,AUCi增加(P〈0.05)。使用稳态模型评估,HOMA-β在青年、中年和老年组中呈递增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而HOMA-IR在青年、中年和老年组分别为3.09±0.80、8.34±0.72、13.14±1.59(两两相比均P〈0.01)。结论正常老龄大鼠存在一定的胰岛素抵抗和代偿性胰岛素分泌增加,但由于胰岛素分泌的早期时相受损,仍然出现糖负荷后血糖增高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酮症起病的T2DM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探讨酮症倾向的T2DM的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新诊断的T2DM患者167例,其中以酮症起病T2DM患者(KPD组)76例,无酮症的T2DM者(T2DM组)91例,比较两组治疗前的BMI、随机血糖、TG、HbA1c、FC-P、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KPD组超重及肥胖患者比例、随机血糖、HbA1c、TG水平、HOMA-IR均高于T2DM组(P<0.005或P<0.001),FC-P水平、HOMA-β指数低于T2DM组(P<0.001).但治疗后两组FC-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酮症倾向的T2DM发病原因可能与更高水平的随机血糖、TG、肥胖及与之伴随的慢性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的SD大鼠胰腺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表达量的变化,以及liraglutide对胰岛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饮食(ND)组(n=6)、高脂饮食(HFD)组(n=6)和高脂饮食并给予liraglutide(HL)组(n=8)。ND组给予正常饮食,HFD组和HL组给予高脂饮食持续20周后行0GTT试验。随后ND组和HFD组给予生理盐水0.2mg/kg,HL组给予liraglutide0.2mg/kg,早晚各1次,持续4周,给药终点再次行OG-TT试验,评估β细胞功能。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胰腺PTENmRNA相对表达量,TUNEL染色观察大鼠胰岛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与ND组相比,HFD组和HL组大鼠体重增加(P〈0.05),血TG和TC升高(P〈0.01),OGTT中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ns)增大(P〈0.05或P〈0.01),且胰腺PTENmRNA表达量增多(P〈0.05)。与HFD组相比,HL组体重、进食量和血TC下降(P〈0.05或P〈0.01),OGTT中60min和120min时胰岛素和血糖降低(P〈O.01),胰岛细胞凋亡减少,β细胞功能得到一定改善,但胰腺PTENmRNA表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饮食时SD大鼠胰腺PTENmRNA表达增加,liraglutide对高脂饮食大鼠胰腺PTENmRNA表达没有影响,但可能通过Akt信号通路减少其胰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在甲亢合并糖代谢紊乱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6例正常人(NC组)、36例不同糖代谢紊乱的甲亢患者进行研究,测定空腹、60、120分钟血糖、胰岛素,并计算比较各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甲亢合并糖代谢紊乱组HOMA—IR明显高于NC组(P〈0.05),而ISI明显低于NC组(P〈0.05),甲亢糖尿病组HOMA-β明显低于NC组(P〈0.05)。结论甲亢合并糖代谢紊乱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严重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甲亢治疗后短期随访上述指标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短期(3个月)重组甘精胰岛素+三餐阿卡波糖强化治疗对新诊断的T2DM患者胰岛口细胞功能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60例新诊断但未治疗的T2DM患者给予3个月重组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强化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计算0-10min时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0-10)、1~3min急性胰岛素对葡萄糖的分泌反应(AIR1-3)、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治疗后IⅥHT试验的AUC0-10、AIR1-3。及HOMA-β较试验前明显增加,而空腹及餐后血糖、HbA1c、HOMA-I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新诊断的T2DM患者接受短期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治疗使血糖快速、安全达标的同时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治疗简便,依从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CSII)对初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强化治疗的时间。方法对32名FPG≥11mmol/L的初诊断T2DM患者行CSII14d。治疗前、治疗第4天和第15天分别进行OGTT(OGTT组)和精氨酸刺激试验(AST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PG)、稳态模型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分泌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PG、HOMA-IR降低,HOMA-β增加,14d较3d各指标改善显著;3d后△C30/△G30无升高,△C120/△G120明显升高;14d后两者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d和14d后精氨酸刺激急性C肽反应无明显变化。结论短期CSII强化治疗FPG明显升高的初诊断T2DM,能显著改善β细胞功能,14d疗效较好。但对非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可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与胰岛α和β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将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4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睡眠障碍组和睡眠障碍组,检测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胰高糖素释放试验,比较两组间空腹和糖负荷后胰岛β细胞功能、胰高糖素和胰高糖素/胰岛素比值等的变化,对PSQI总分行相关及回归性分析.结果 睡眠障碍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8.6±2.4)%,空腹血糖为(8.5±2.1)mmol/L,空腹胰岛素为(14.4±4.4)mU/L,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为5.2±1.0,均高于无睡眠障碍组[分别为(7.5±1.9)%,(6.7±1.3)mmol/L,(12.9±4.6)mU/L和3.8±1.0](t=5.358、11.085、3.578、14.448,均P<0.05).睡眠障碍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为(-4.3±0.9),低于无睡眠障碍组的(-4.0±0.6)(t=3.379,P<0.05).两组患者基础胰岛素和早时相胰岛素分泌无明显差异,睡眠障碍组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1较无睡眠障碍组高(t=2.489,P<0.05).睡眠障碍组各时相胰高糖素水平、胰高糖素曲线下面积(AUCG)及胰高糖素/胰岛素比值明显高于无睡眠障碍组(t=2.047~ 8.131,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PSQI总分与胰高糖素/胰岛素比值、HOMA-IR、年龄呈正相关(β值分别为0.244、0.281、0.307,均P<0.05),与ISI呈负相关(β=-0.105,P<0.05).结论 睡眠障碍与胰岛α和β细胞功能异常有关,改善睡眠障碍可能有助于改善“黎明现象”,从而优化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