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应用单克隆抗体(McAb)对流行性出血热(EHF)的病原体汉滩病毒(HTV)进行分型与反应谱及其滴度的研究一般是在受染 VeroE6细胞抗原片上进行的。然而分离病毒株和制备抗原片费时、费力,而且不易普及。因此,在80年代,国内外许多研究者  相似文献   

2.
单克隆抗体可作为非常敏感和特异的探针识别病毒表面上存在的独特的抗原决定簇或表位(epitope)。由于此种特性,单克隆抗体不是同整个病毒反应,而只同有特异性的病毒表面的某一部分发生反应。然而,在很多情况下,识别一种特异性的病毒表位,可被用作识别某种病毒存在的方法。如果一种单克隆抗体特异性针对一种高度保守的抗原或表  相似文献   

3.
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后备毒株的分离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区阳性鼠肺中分离汉坦病毒(HV),并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型别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为HFRS疫苗后备毒种库的建立打下基础。方法疫区阳性鼠肺研磨液接种长爪沙鼠分离病毒,并将分离到的HV经乳沙鼠脑内连续传代,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查毒株的型别,研究传代后毒株的繁殖特性、病毒滴度和抗原滴度。结果从疫区32份阳性鼠肺中分离到9株HV,经单克隆直接荧光血清检查6株为汉滩病毒株,3株为汉城病毒株,经乳沙鼠脑内连续传代,其中4株毒株的病毒滴度和抗原滴度较高,汉滩和汉城毒株的病毒和抗原滴度最高分别达106.50、106.00和1∶5120、1∶5120。结论4株毒株的病毒滴度和抗原滴度均较高,可作为HFRS疫苗后备毒种的筛选毒株。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锦州市啮齿动物中汉坦病毒(HV)的感染情况及基因分型。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鼠肺中HV抗原;阳性样品扩增汉坦病毒M片段并测序;构建系统发生树进行系统发生分析及分型。结果 2011—2013年在锦州市出血热疫区,对捕获的977只鼠进行HV抗原检测。共检出HV抗原阳性鼠肺样品43份,病毒携带率为4. 40%。依据病毒分类及命名原则将43份样品分为7个毒株,每个毒株随机选取1份HV抗原阳性样品,对部分M片段进行扩增并测定序列。分析表明7株病毒与汉城病毒(SEOV)有较高的相似性,为95. 6%~100%,而与汉滩型病毒(HTNV)相似性仅为70. 2%~71. 4%,表明7份鼠肺均携带SEOV。结论锦州地区HV优势毒株为SEO型,其主要传染源是褐家鼠,系统进化树显示分离到7株SEO起源相同,均为S3亚型,并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变异较小,基因型别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啮齿动物携带汉坦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湖南省啮齿动物中汉坦病毒(HV)流行情况及病毒型别。方法采用IFA法检测鼠肺中HV抗原;用RT-PCR法扩增阳性标本中HV的部分S和M片段;构建系统发生树进行系统发生分析及分型。结果在湖南省HV流行的地区共捕获啮齿动物344只,其中6份标本HV抗原阳性,病毒携带率为1.74%。对扩增出的部分S与M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5份标本中的病毒为汉城型HV(SEOV),1份为汉滩型HV(HTNV)。用S(620~990 nt)与M片段G2区(2001~2301 nt)核苷酸序列所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湘乡褐家鼠、黄胸鼠及黄毛鼠携带的病毒均为SEOV的S4亚型;宁远褐家鼠携带的病毒为SEOV的一个新亚型;石门小家鼠携带的病毒为HTNV的H4亚型。结论湖南省为混合型HV疫区,以汉城病毒为主,并具有宿主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ZYXHAS三联试剂是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新近开发研制的用于同时检测HBsAg、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膜型快速酶联免疫检测试剂。首先将纯化的梅毒螺旋体抗原与抗-HBs单克隆抗体和艾滋病病毒I型抗原分别包被在同一张硝酸纤维膜上,然后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人IgG和IgM以及抗-HBs单克隆抗体的混合物检测靶抗体和靶抗原。结果表明,ZYXHAS三联试剂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与免疫荧光吸附试验相似。而且三种待检物之间及其与试剂之间没有交叉影响,故该试剂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34株HFRS病毒中选育出的8株病毒,在乳鼠脑内的分布相同,小鼠以嗜神经症状为主,表现为后肢麻痹;3株病毒的毒力基本一致,但41D株毒力略高于A16和R63株,从16株单克隆抗体反应结果来看,3株病毒与多数单克隆抗体均起反应。其中A16抗原决定簇较完全。三株病毒与不同毒株的免疫血清反应表现出抗原的一致性,交叉中和试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浙江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点及汉坦病毒(HV)型别,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肺HV抗原检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病毒分离采用阳性鼠肺研磨液接种幼龄长爪沙鼠,再经vero-E6细胞传代,用单克隆抗体DFA定毒株及分型。结果从捕自浙江省龙泉地区的8份阳性鼠肺中分离到3株HV,经DFA鉴定均为汉滩型(Ⅰ型)病毒,3株病毒在Vero-E6细胞中的感染滴度为10^4.75~10^5.25CCID50/ml。结论从鼠类肺组织中分离到3株汉滩型HV,毒株均能在Vero-E6细胞中较好增殖,有可能成为HFRS疫苗后备毒株。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浙江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区鼠形动物携带汉坦病毒状况及其型别.方法 应用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RT-PCR方法检测汉坦病毒抗原和核酸,阳性者用长爪沙鼠和Vero-E6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株的M片段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2008-2011年在浙江省HFRS疫区捕获的鼠形动物中以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从该鼠鼠肺中共分离到6株汉坦病毒,序列分析表明分离株均为汉滩型汉坦病毒,其中Z521、524、534为H7亚型,TT-27、T-43、R88可能为新亚型;6株分离株之间的基因同源性较高,并与以往浙江省分离株具有较高同源性.结论 2008-2011年浙江省HFRS疫区鼠间存在汉滩型汉坦病毒流行.  相似文献   

10.
单纯疱疹病毒(HSV)的单克隆抗体在体外试验中有较强的中和病毒的活性,在体内能预防、治疗HSV感染,因此有希望与其他抗菌剂联合治疗HSV感染.文中主要介绍了HSV治疗性抗体的抗原表位及两种目前研究较多的HSV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近年来狂犬病研究的某些成就综述如下。狂犬病毒随着病毒学与免疫学的发展,以及采用电子显微镜、荧光抗体、放射免疫以及单克隆抗体(monoclonàl antibody)等新技术,使我们对狂犬病毒有了进一步认识。 (一)形态与结构狂犬病毒属于棒状病毒(rhabdoyirus)属狂犬病毒组,在电子显微镜下酷似子弹形。它是一种核糖核酸病毒。内层为核壳体,内含40毫微米核心。外层为致密的外膜,外膜表面有许多钉状突起。核壳体由核蛋白组成;外膜的主要成份是糖蛋白;外膜上有血凝素,是一种脂蛋白,可以凝集鹅与雏鸡血球。 (二)抗原结构核蛋白是组特异性共同抗原,诱生补体结合抗体,无保护作用。狂犬病毒的保护性抗原主要集中在病毒外膜的糖蛋白部分,其诱生的中和抗体,对狂犬病毒攻击有保护作用。血凝素可产生血凝抑制抗体。近年来,在应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分析狂犬病毒抗原结构研究中,在非洲发现了几种类狂犬病毒:如Lagos bat、MokoIa  相似文献   

12.
汉滩病毒性肺综合征1993年5月在美国西南部首次发现引起呼吸道病(汉滩病毒性肺综合征,HPS)暴发的一种独特的汉滩病毒。是一种新认识的病毒,它的贮主是鼷鼠(Peromyscusmaniculatus),在美国除东南部以外到处都有。到1993年10月有...  相似文献   

13.
恙螨体内汉滩病毒检测及定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小盾纤恙螨的媒介意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RTPCR和NestedRTPCR从恙螨体内检测到汉滩病毒RNA;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在恙螨的卵巢细胞、支肠细胞等组织中检测到汉滩病毒RNA。以上结果为恙螨的媒介意义提供了具有分子水平的直接证据,对HFRS的流行病学和预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制用于H7N9禽流感病毒诊断的血凝素线性B细胞抗原表位单克隆抗体。方法采用H7N9禽流感病毒血凝素特异性线性B细胞抗原表位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细胞技术和间接ELISA法筛选、鉴定获得稳定分泌抗H7N9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SDS-PAGE、间接ELISA和斑点免疫印迹技术鉴定其亚型、效价、纯度等生物学特征。结果共获得2株单克隆抗体(7C8H8和8E9E2),其中7C8H8抗体亚类为IgG2a,腹水抗体效价>1∶512000,且可以特异性结合H7N9禽流感病毒血凝素。8E9E2仅具有较低的H7N9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结合力。结论获得1株可分泌高效价、高特异性的抗H7N9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7C8H8。  相似文献   

15.
[摘要]?汉坦病毒在我国主要导致肾综合征出血热,以高感染率、高病死率严重危害公共健康。由于灭活疫苗存在免疫效力欠佳和免疫靶标脱失等问题,近期研究方向主要聚焦蛋白的免疫反应性表位。表位是抗原分子的主要功能单位,可有效刺激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随着免疫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发展,研究具有免疫反应性抗原表位的技术不断完善。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汉滩病毒糖蛋白表位的研究,从方法和应用2个方面进展进行简要综述,并总结当前表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一九九三年美国发生汉滩病毒呼吸窘迫综合症金兆伟译阎侗有校1993年6月,在美国西南部爆发了由一种新型汉滩病毒(HTV)引起的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汉滩病毒呼吸窘迫综合症(HPS)。散在病例分布于美国西部的广泛地区。本报道总结了1993年5月1日至12...  相似文献   

17.
大林姬鼠中汉坦病毒的分离及其S片段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吉林省大林姬鼠携带的汉坦病毒(HV)在进化过程中的系统发生关系。方法采用病毒分离技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克隆以及测序技术对中国大林姬鼠携带的HV进行研究。结果从4只大林姬鼠Hv抗原阳性的肺组织标本中分离到2株HV(CJ189和CJ193),对其中CJ193病毒株的S片段进行克隆、测序以及分析,基因分型结果为汉滩型(HTN)汉坦病毒。根据S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CJ193与Aa2499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最高(94.3%),而与Ap61、Ap63的同源性最小(83.3%,82.9%)。由全S片段构建的HTN型汉坦病毒的系统发生树表明CJ193与Aa2499等俄罗斯黑线姬鼠携带的HV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中国的HTN型病毒,然后才是Ap61、Ap63等俄罗斯大林姬鼠携带的HV。结论从我国吉林省大林姬鼠分离到的CJ193株是HTN型汉坦病毒的新亚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戊型肝炎病毒(HEV)颗粒,对戊型肝炎进行特异的诊断。方法采用基因工程表达的戊型肝炎病毒抗原作为免疫源,用ELISA间接法以纯化的人工合成多肽抗原检测。结果研制出4株稳定分泌抗HEV的单克隆抗体(McAb)5B12、5F1、5B9和4G10,所制备出的抗HEV单克隆抗体与抗HEV阳性血清可产生抑制反应;亦可与HEV病毒颗粒特异地结合,形成在电镜下清晰可见的病毒抗体复合物。结论这种方法制备的McAb特异性高,可用于病毒的检测和鉴定  相似文献   

19.
用r线照射灭活的EHF病毒抗原免疫动物,制备高效价的免疫血清和单克隆抗体。用此抗体试剂建立的检测EHF病毒抗原的ELISA夹心法、免疫酶染色法及EHF病毒微量滴定技术。在微量滴定病毒的过程中,比较了ELISA、免疫酶染色法、免疫荧光法的敏感性。结果证明,这三种方法中,ELISA最敏感,后两者敏感性相同。但免疫酶染色法不需装备荧光显微镜,应用更方便。  相似文献   

20.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根据抗原差异分为4个血清型。目前国内已证实存在Hantaan型(HTN)、Seoul型(SEO)两个型别。根据单克隆抗体的抗原分析认为,出血热病毒有复杂的抗原决定簇,毒株间存在明显的抗原差异〔1〕。本文自3~10病日的患者尿中分离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