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放射性膀胱炎的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须霆  汪仪俊  杨尔炘 《现代医学》2004,32(5):330-332
目的 总结 17例接受放射性治疗后出现放射性膀胱炎患者接受不同外科治疗的体会 ,为今后处理放射性膀胱炎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17例病例均因盆腔肿瘤放疗后出现放射性膀胱炎 ,8例予以 5 %甲醛溶液膀胱灌注 ,有 6例予以尿路引流 ,6例行尿路分流手术。结果  5例予以 5 %甲醛溶液膀胱灌注者症状消失 ,肉眼血尿消失时间2~ 45d(平均 3 1.2d) ;6例尿路引流中 4例经治疗后肉眼血尿症状消失 ,时间为 5~ 2 1d(平均 16.7d) ;6例手术者均获成功 ,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 放射性膀胱炎是一种少见而较难处理的放疗后晚期并发症 ,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出血情况选择治疗手段 ,在病情比较轻、出血量较少、发病相对缓慢时选择内科治疗和甲醛膀胱灌注及持续膀胱冲洗 ,以控制症状 ,如果不能控制 ,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在临床放射性膀胱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经尿道电凝与膀胱灌注治疗的效果.方法整理河南省济源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放射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治疗的过程中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分别给予患者经尿道电凝及膀胱灌注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为期3年的回访,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观察使用不同治疗方法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完成治疗之后患者的再出血率在2.5%左右,对照组患者的出血率为15%左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非常明显(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放射性膀胱炎患者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经尿道电凝治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放射性膀胱炎可分为三度,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膀胱镜检查。不同程度的放射性膀胱炎需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轻度采用保守配合高压氧治疗;中度采用膀胱冲洗联合经尿道电凝止血治疗;重度采用经尿道电凝止血联合选择性双侧髂内动脉分支栓塞术。医用三氧疗法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也可应用于重度放射性膀胱炎的治疗。该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对放射性膀胱炎的诊治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21,(1):71-74
目的:评估绿激光联合二甲基亚砜(DMSO)膀胱灌注治疗出血性膀胱炎(HC)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因盆腔恶性肿瘤行放射治疗的患者进行膀胱内绿激光止血联合DMSO膀胱灌注治疗。在治疗前后及12个月随访期间评估并比较血尿、尿频和盆腔疼痛评分(0~10)。结果:所有患者均能够完成手术治疗,膀胱内DMSO灌注未见明显副反应。在为期6~12个月随访期间内,治疗后6个月疼痛学评分,尿频及血尿症状均有明显缓解,但是在部分患者第12个月随访期间有血尿复发症状。结论:绿激光联合DMSO膀胱灌注治疗HC在治疗放射性膀胱炎上疗效与高压氧类似。其耐受性好,能够在12个月的时间内持续减少膀胱出血、盆腔痛以及尿频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膀胱汽化电切加膀胱内灌注药物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 对43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行膀胱汽化电切术及术后膀胱内羟喜树碱灌注治疗.结果 43例随访1年,治愈38例,好转3例,复发2例.结论 膀胱汽化电切术加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是理想的治疗方法,既可消除临床症状,又可预防复发及癌变.  相似文献   

6.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腺性膀胱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联合膀胱化疗药物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8月收治的138例经病理证实的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以膀胱刺激症状 镜下血尿为主,膀胱镜检查表现为滤泡样、绒毛样、苔藓样改变。106例(以下称灌注组)行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后1月采用丝裂霉素或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方案为每周1次,共6次,术后定期行尿常规和膀胱镜检查。32例(以下称未灌注组)术后因经济原因未做灌注。结果随访3-30个月,灌注组74例症状消失,22例好转,9例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复发1例,阳性率为90.7%;未灌注组14例症状消失,4例好转,6例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复发8例,阳性率为56.3%,两组均无恶变病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0.147,P<0.01)。结论经尿道汽化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腺性膀胱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并能有效地预防其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56例腺性膀胱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膀胱肿瘤术后常规复查发现者10例,反复尿路感染35例,肉眼镜下血尿11例,伴发排尿困难6例,膀胱结石4例,43例经尿道电切加药物灌注,13例仅行膀胱灌注治疗.结果 4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9年,经尿道电切加药物灌注组31例症状消失,2例临床改善不明显,膀胱镜检复发,单纯药物灌注组7例症状缓解,4例已明显改变.结论 腺性膀胱炎在确诊后应积极治疗,经尿道膀胱病变电切加药物灌注是诊疗腺性膀胱炎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联合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对74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及术后膀胱内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术后每3个月膀胱镜复查。结果:本组74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0~90 min,术后随访6~36个月,其中症状消失42例,好转24例,复发8例,无1例癌变。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满意,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能有效预防其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78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行经尿道气化电切加膀胱内药物灌注等治疗。结果 78例随访3~2 4个月。其中5 4例膀胱镜检查正常,症状消失,治愈率69.2 3 % ;2 3例症状好转者6~15个月内复发,占2 9.49% ;1例在术后2年恶变为膀胱腺癌,占1.2 8%。结论 膀胱镜检查结合活检对腺性膀胱炎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经尿道气化电切加膀胱内药物灌注是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治疗方法。腺性膀胱炎有恶变倾向,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0.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军  袁亚光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2):153-154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术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 对32例腺性膀胱炎患者采用经尿道电切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随访6~48个月,平均31.8个月,25例症状完全消失,5例症状基本消失,偶有间歇性尿路刺激症状,2例出现复发,活检病理确认后再次行经尿道电切术,术后继续用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随访1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经尿道电切术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行膀胱灌注有助于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1.
吴杰民  李培勇  黄毅彬 《吉林医学》2013,(34):7141-7143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经尿道电切术后是否进行膀胱灌注治疗的必要性。方法:38例确诊为腺性膀胱炎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46例患者均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试验组术后18例患者应用羟喜树碱进行膀胱灌注,10 mg/次,1次/周,共8周;对照组20例患者仅行膀胱黏膜电切术,术后不加膀胱灌注;两组患者均定期进行膀胱镜检查复诊。结果:18例试验组患者中11例治愈症状消失,膀胱镜检查病灶消失,4例症状缓解有效,膀胱镜检查病灶明显好转,3例无效,本组治愈率61%,有效率83.3%;20例对照组患者中12例治愈症状消失,膀胱镜检查病灶消失,4例症状缓解有效,膀胱镜检查病灶明显好转,4例无效,本组治愈率60%,有效率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05)。结论:腺性膀胱炎经尿道电切术后加膀胱灌注治疗不能提高治愈率,单纯行膀胱电切术是可行的治疗方案,可降低不良反应,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治疗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经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治疗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32例(透明质酸钠治疗组),对比同时期20例常规保守止血治疗患者(保守治疗组)。治疗1年后,以尿常规检测红细胞下降到+/HP为有效。结果:透明质酸钠治疗组28例有效,有效率为87.5%,17例伴尿路刺激症状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保守治疗组8例有效,有效率为40%。结论: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治疗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无不良反应,重复性强,尤其适用于伴有尿路刺激症状的患者。对于重度出血性膀胱炎患者,建议先行经尿道膀胱内电灼止血后,再行透明质酸钠灌注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法,提高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8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进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电灼术,术后用丝裂霉素做膀胱灌注治疗,并定期复查膀胱镜。结果随访4—48个月,平均18个月,58例患者中50例在术后3个月内症状消失,4例复发,均再次手术治疗,无癌变。结论经尿道膀胱黏膜电灼术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膀胱白斑合并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术后辅以常规膀胱灌注药物化疗治疗膀胱白斑合并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手术均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8周后23例症状消失或好转。随访3个月~4年,症状消失,复发1例,无恶变病例。结论膀胱镜检查加活组织检查对膀胱白斑合并腺性膀胱炎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并辅以膀胱药物灌注化疗是治疗膀胱白斑合并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35例腺性膀胱炎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电气化镜电切加膀胱内灌注药物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对35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行经尿道电气化镜电切术及术后膀胱内羟喜树碱灌注治疗。结果35例随访一年,治愈32例,好转2例,一例于术后4个月复发。结论经尿道电气化镜电切加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是理想的治疗方法,即可消除临床症状,又可预防复发及癌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八正散结合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化疗治疗腺性膀胱炎临床疗效。方法:本组30例病人,经膀胱镜检查和病理诊断为腺性膀胱炎,行八正散加减结合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联合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并联合中药八正合剂治疗。结果:随访1年~3年,平均18个月,30例患者中治愈20例,好转7例,无效3例,其中复发5例。结论:八正散加减结合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联合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李强  刘展东  梅建成  揭敏 《河北医学》2012,18(3):365-367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7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经尿道电切切除病灶,部分乳头状瘤样型及病变范围较大病例于术后1个月行第二次电切+活检术,术后加丝裂霉素膀胱灌注,疗程1年,方案为每周1次,连续8次,之后每月1次,连续10次,定期行膀胱镜检查。结果:随访12-24个月,平均18.5个月,治愈22例,好转4例,复发1例。结论:经尿道电切联合术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满意、毒副作用低,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放射性膀胱炎顽固出血临床上较难处理 ,我院去年收治 2例 ,用 0 .1%过氧化氢溶液加立止血行膀胱灌注后治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例 1,女 ,5 5岁 ,宫颈鳞癌 ,放疗后半年出现血尿并逐渐加重 ,血红蛋白降至 34 g/ L。例 2 ,女 ,6 7岁 ,宫颈腺癌 ,放疗后 3个月出现血尿 ,病情进行性加重 ,入院前 1个月出现血便 ,诊断为放射性肠炎 ,血红蛋白降至 42 g/ L。两患者经一般抗炎、止血 (包括静脉用立止血 )、生理盐水膀胱持续冲洗等治疗后 ,血尿无减轻。膀胱镜检可见膀胱粘膜充血水肿 ,弥漫点状出血 ,少量白色腐烂组织 ,大量血凝…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法,提高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8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进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电灼术,术后用丝裂霉素做膀胱灌注治疗,并定期复查膀胱镜.结果 随访4~48个月,平均18个月,58例患者中50例在术后3个月内症状消失,4例复发,均再次手术治疗,无癌变.结论 经尿道膀胱黏膜电灼术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徐浩 《西部医学》2009,21(8):1303-1303,1305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采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和术后膀胱化疗药物灌注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5例腺性膀胱炎患者采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和术后辅以膀胱灌注治疗。结果25倒患者全部治愈,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未见无复发。结论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加术后膀胱化疗药物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