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ixion IM可膨胀自锁式髓内钉在胫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Fixion IM可膨胀自锁式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闭合复位可膨胀自锁式髓内钉治疗胫骨中段骨折12例。结果手术时间平均30min,出血量约50ml。骨折愈合时间12~14周,无感染、脂肪栓塞、骨不愈合发生。结论Fixion IM可膨胀自锁式髓内钉膨胀后与髓腔形状吻合(即沙漏形状),使压力分布更为均匀,微动态特性有助于骨折的轴向加压,促进骨痂快速形成;术中不需扩髓和交锁,减少了创伤、降低了感染风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维外固定支架在骨质疏松骨折中的力学稳定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取45具新鲜成人冰冻胫骨标本,快速制备胫骨骨质疏松体外模型,并制备胫骨中段短斜形骨折模型,随机分为3组(n=15),分别采用三维外固定支架、髓内钉以及钢板螺钉固定骨折。每组各取5具标本,固定于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分别行抗轴向压缩力学测试、抗弯曲力学测试以及抗扭转力学测试。结果抗轴向压缩力学测试显示,三维外固定支架组及髓内钉组位移显著低于钢板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外固定支架组与髓内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弯曲及抗扭转力学测试显示,三维外固定支架组及髓内钉组挠度和扭角显著低于钢板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外固定支架组与髓内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外固定支架对骨质疏松骨折行多平面立体三维固定,固定牢靠,经生物力学测试显示能够满足骨质疏松骨折固定需要。  相似文献   

3.
<正>可膨胀髓内钉(Fixion TM)包括3种类型:可膨胀自锁髓内钉(Fixion IM)、可膨胀交锁髓内钉(Fixion IL)、股骨近端髓内钉(Fixion PF)。国外学者认为,可膨胀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钉相比更具优越性[1]。自2005年1月~2006年1月,笔者采用Fixion TM系统的可膨胀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多发性下肢骨折30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膨胀自锁式PF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膨胀自锁式PF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共13例。结果全部患者经过平均8.3个月随访,所有骨折均愈合,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0周,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平均91分。结论膨胀自锁式PF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应力分布均匀、抗旋转以及轴向稳定性强等优点,是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分叉交锁髓内钉 (BLIN)内固定肱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进行实验研究 ,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 18根湿润新鲜肱骨标本进行实验 ,比较分叉交锁髓内钉与其它三种内固定物固定之肱骨骨折在抗轴向拉伸及压缩、抗弯曲、抗扭转的强度和刚度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在拉伸和压缩试验中 ,BLIN固定之肱骨骨折具有近于两端均行横向交锁之髓内钉 (TLIN)的相对高的破坏载荷 ,而刚度相对较低 ;BLIN的抗扭转、抗弯曲性能强于 6孔加压钢板 (6TCP)。三根Ender钉内固定 (E3)各项生物力学性能均为最差。结论 BLIN属坚强内固定和弹性动态固定的有机组合 ,应力遮挡率低 ,有利于术后早期活动和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6.
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使用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RBSN),探讨其在股骨干和胫骨干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应用RBSN治疗股骨干、胫骨干骨折60例。结果47例随访,骨折均获得临床愈合,21例愈合后拔钉。无髓内钉及锁钉弯曲、关节僵硬等并发症。股骨按Klemm评定标准,优26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6·4%。胫骨按Johner-Wruns评定标准,优16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4·7%。结论RBSN固定可靠,操作简便实用,是治疗长骨骨干骨折的一种理想内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7.
胫骨型髓内分叉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胫骨型髓内分叉钉 (TITN)内固定胫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进行实验研究 ,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 36根湿尸体胫骨标本进行实验 ,比较TITN与矩形钉 ,Ender钉及梅花钉固定之胫骨骨折在抗扭转、抗弯曲和抗轴向拉伸刚度等方面差异性。结果 扭转试验、弯曲试验及轴向拉伸试验结果均表明TITN的抗扭、抗弯、抗轴向拉伸刚度均优于矩形钉、Ender钉、梅花钉 (P <0 0 5 )。结论 TITN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 ,有较强的骨折固定作用和稳定性 ,尤其在抗旋转和抗拉性能方面  相似文献   

8.
胫骨型髓内分叉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胫骨型髓内分叉钉(TITN)内固定胫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进行实验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36根湿尸体胫骨标本进行实验,比较TITN与矩形钉,Ender钉及梅花钉固定之胫骨骨折在抗扭转、抗弯曲和抗轴向拉伸刚度等方面差异性。结果:扭转试验、弯曲试验及轴向拉伸试验结果均表明TITN的抗扭、抗弯、抗轴向拉伸刚度均优于矩形钉、Ender钉、梅花钉(P<0.05)。结论:TITN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有较强的骨折固定作用和稳定性,尤其在抗旋转和抗拉性能方面。  相似文献   

9.
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抗扭转特性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法比较交锁髓内钉和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固定股骨干骨折的抗扭转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对两种固定方式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扭转加载,了解各模型中骨与钉的应力分布和应变特点,并对结果加以分析。结果两种模型主钉的最大扭转角在0-30Nm扭矩下呈线性分布,但旋转臂自锁髓内钉的扭转角大于交锁髓内钉。结论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的抗扭转性能弱于交锁髓内钉,但能满足临床内固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胫骨骨折三种固定器械的生物力学比较和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优缺点 ,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  36具胫骨标本制成中段无缺损及有缺损骨折模型 ,行GD型单侧外固定支架、Grosse -kempf钉、TCP三种不同器械固定后 ,进行各项生物力学性能测试 ;选择上述三种器械固定的胫骨中段稳定及不稳定骨折临床病人各 6 0例 ,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 抗压刚度GK钉最强 ,弯曲刚度TCP最强 ,GD支架此二项刚度差 ,抗扭刚度三者差异不明显。临床GK钉组弃拐行走时间最早 ,但三者骨折愈合时间差异不明显。结论 胫骨骨折髓内固定较其它二种方法更能达到坚强固定且应力遮挡最小 ,髓内固定无论是生物力学还是临床应用均优越 ,髓外固定易产生应力遮挡 ,外固定支架生物力学性能较差 ,需延迟术后下地负重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一种新型无需传统锁钉的两端膨胀自锁髓内钉进行生物力学性能测试和评价. 方法将6对新鲜人股骨尸体标本分为两组,均制备股骨中段横行骨折模型,分别用两端膨胀自锁髓内钉和国产传统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并使断端间保留1.5 cm的裂隙.分别对其进行轴向压缩载荷、水平扭转及三点弯曲等生物力学测试,并对相关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两端膨胀自锁髓内钉的抗短缩刚度、抗旋转刚度及抗弯曲刚度均略小于传统交锁髓内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两端膨胀自锁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效果相当,具有较强抗压、抗弯、抗旋性能,符合生物学固定的要求,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一种新型无需传统锁钉的两端膨胀自锁髓内钉进行生物力学性能测试和评价. 方法将6对新鲜人股骨尸体标本分为两组,均制备股骨中段横行骨折模型,分别用两端膨胀自锁髓内钉和国产传统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并使断端间保留1.5 cm的裂隙.分别对其进行轴向压缩载荷、水平扭转及三点弯曲等生物力学测试,并对相关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两端膨胀自锁髓内钉的抗短缩刚度、抗旋转刚度及抗弯曲刚度均略小于传统交锁髓内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两端膨胀自锁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效果相当,具有较强抗压、抗弯、抗旋性能,符合生物学固定的要求,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自2002年3月~2005年7月,笔者对92例胫骨干骨折进行自锁髓内钉内固定,取得良好疗效.闭合复位髓内扩张型自锁钉治疗胫骨干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牢固,应力遮挡小,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肱骨干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以往一般采用钢板或外固定治疗,随着髓内钉内固定材料的发展,患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采用髓内钉治疗。但用何种内固定仍有不同观点。笔于2003年至2004年期间应用的膨胀自锁式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15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分叉交锁髓内钉(BLIN)内固定肱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进行实验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18根润湿新鲜肱骨标本进行实验,比较分叉交锁髓内钉与其它三种内固定物固定之肱骨骨折在抗轴向拉伸及压缩、抗弯曲、抗扭转的强度和刚度等方面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研究胫骨髓腔解剖的基础上设计一种解剖型胫骨弹性髓内钉,并测量其生物力学性能.方法选择35枚成人胫骨标本,根据X线片测量结果获得髓内钉的腰段长度、前锥度、后锥度、弧度等形态参数,制作髓内钉,并在胫骨中段骨折模型上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比较其抗弯,抗扭转性能.结果解剖型弹性髓内钉固定胫骨干骨折的抗弯能力是矩形髓内钉的1.8倍和1.5倍.抗扭转能力是其1.6倍.结论胫骨解剖型弹性髓内钉是一种更复合胫骨骨折内固定的弹性髓内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自行设计的改良梅花型交锁髓内钉与国产Gamma钉固定股骨粗隆下骨折的即刻生物力学特性,探讨改良梅花型交锁髓内钉固定股骨粗隆下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8具成年健康男性股骨标本,按左右侧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制作股骨粗隆下横形骨折模型。实验组采用长度350 mm的改良梅花型交锁髓内钉固定骨折,对照组采用长度350 mm国产Gamma钉固定骨折。分别检测抗轴向压缩、抗侧弯及抗扭转力学性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000 N轴向载荷压力下的抗压刚度、1 000 N压力下的抗弯曲刚度及3 N/m下的抗扭转刚度:对照组分别为(2 359.4±200.8)N/mm、(614.7±60.2)N/m、(0.64±0.16)Nm/°,实验组分别为(2 178.1±129.5)N/mm、(439.1±48.2)N/m、(0.48±0.13)Nm/°。两组抗压、抗弯曲、抗扭转3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梅花型交锁髓内钉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可用于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横形骨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开发新型串孔型胫骨髓内钉,并对其进行静态力学测试.方法:分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利用新型钛合金TAMZ为原料,制造9mm胫骨串孔型髓内钉9根,对照组选用9mm国产不锈钢胫骨髓内针9根,分别将髓内钉安装在自行设计的模型中,测试其压缩、弯曲和扭转力学特性.结果:两组抗压缩能力上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有更好的扭转刚度,实验组的主钉弯曲强度高于对照组,但缩孔处强度低于对照组.结论:新型髓内钉不但在结构上有所改进,将大大方便临床使用,而且在力学上完全能够满足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19.
交锁钉与加压钢板固定尺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交锁髓内钉与动力加压钢板固定尺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进行测试,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12根新鲜尺骨标本,制作成中段横形骨折模型,分别用交锁髓内钉和6孔3.5 mm动力加压钢板固定,髓内钉规格为φ4mm,长200~230 mm.将标本固定于MTS试验机,对其进行抗轴向压缩、抗弯曲、抗扭转的生物力学测试,比较分析抗压刚度、抗弯刚度、抗扭刚度和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扭强度.[结果]交锁髓内钉固定的抗轴向压缩刚度、抗弯曲刚度和抗扭转刚度依次为(450.00±38.42)N/mm、(45.64±5.24)N·cm/Deg、(11.42±1.21)N·cm/Deg;6孔3.5mm动力加压钢板固定的抗轴向压缩刚度、抗弯曲刚度和抗扭转刚度分别为(405.40 4-29.26)N/mm、(41.00±4.78)N·cm/Deg、(10.05±1.32)N·cm/Deg.在1000 N轴向压缩载荷作用下,交锁髓内钉和加压钢板固定时尺骨的位移分别为(2.20±0.11)mm和(2.48±0.15)mm;在5 N·m弯曲载荷下,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的尺骨的最大桡度为(3.25±0.15)mm,加压钢板固定的最大桡度为(3.60±0.21)mm;在扭转试验中,交锁髓内钉固定能承受扭矩最大达(2.40±0.13)N·m,而加压钢板固定能承受的扭矩为(1.90±0.10)N·m;实验所得的数据采用SPSS.10软件处理,再进行t检验显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交锁髓内钉在力学刚度和强度上均优于6孔3.5mm动力加压钢板固定.[结论] 交锁髓内钉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固定可靠,符合生物学固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胫骨骨折三种固定器械的生物力学比较和临床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 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优缺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 36具胫骨标本制成中段无缺损及有缺损骨折模型。行GD型单侧外固定支架、Grosse-=kempf钉、TCP三种不同器械固定后,进行各项生物力学性能测试;选择上述三种器械固定的胫骨中段稳定及不稳定骨折临床病人各60例,行临床疗铲对比。结果 抗压刚度GK钉最强,弯曲刚度TCP最强,GD支架此二项刚度差,抗扭刚度三者差异不明显,临床GK钉组弃拐行走时间最早,但三者骨折愈合时间差异不明显。结论 胫骨骨折髓内固定较其它二种方法更能达到坚强固定且应力庶挡最小,髓内固定无论是生物力学还是临床应用均优越,髓外固定易产生应力遮挡,外固定支架生物力学性能较差,需延迟术后下地负重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