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30例卵巢癌患者留置PICC导管进行静脉化疗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30例留置PICC导管进行静脉化疗的卵巢癌患者,在治疗期间注意病情观察、导管维护、对症处理、心理护理。结果 30例患者均能使用PICC导管进行静脉化疗并顺利完成治疗周期。结论留置PICC导管进行静脉化疗过程中要加强病情观察、导管维护、心理护理,出现不良反应及时给予对症处理,使导管能在静脉化疗中正常应用并顺利完成治疗疗程,确保化疗药物准确输入,有效防止静脉炎发生,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以减少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品质管理圈活动(QCC)在减少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常见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观察分析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203例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由实施品管圈管理前的48.5%降低至实施后的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正确运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有效降低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姚莉芳 《实用全科医学》2010,8(9):1203-1204
目的为肿瘤化疗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保证药液准确输入,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方法对24例肿瘤化疗患者应用改良PICC(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进行临床应用和护理,无一例发生药物外渗及导管并发症,保证化疗的完成。结果本组一次置管成功22例,二次置管成功1例,置管失败1例。经X线胸部摄片示21例导管末端置入中心静脉,余2例导管末端异位,位于颈内静脉,经调整头部位置后到达中心静脉。结论认为肿瘤患者化疗早期行PICC置管可以更好地保护血管,减少痛苦,而有效正确的导管护理,则是PICC导管留置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出院病人导管维护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统计2011年8月—2012年2月该科室70例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为65%,根据"提高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这一主题,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运用PDCA品管圈的循环方法和各种品管圈工具,进行现状调查、鱼骨解析、对策拟定与实施,通过实施品管圈管理手法后(2012年4月—2012年10月),比较导管维护依从性状况。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后维护依从性由改善前的65%提高至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没有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品管圈活动提高了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从而降低PICC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因非计划拔管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规范操作流程,保证医疗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护理团队合作凝聚力,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保证药物准确输入,预防和减少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外周静脉置入PICC导管至上腔静脉进行化疗.结果应用PICC导管137例,插管成功率为97.7%,留置时间30~270天,保证化疗顺利完成.结论 PICC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保证肿瘤患者化疗的顺利完成,而有效的、正确的导管护理,则是PICC导管留置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应用及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匡世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3):985-986
目的为肿瘤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保证药物的准确输入,避免化疗药物产生局部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科2008年3月—2009年10月采用PICC置管治疗的60例患者,对导管的护理及置管期间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置管期间发生并发症13例,其中出血8例,静脉炎5例,未发生导管阻塞和伤口感染。结论肿瘤化疗患者行PICC置管,护理方便且并发症少,可以更好地保护血管,减少痛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基层医院的有效应用。方法对37例肿瘤患者由上级医院带回PICC导管进行护理,除做好心理护理外,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维护导管。结果 PICC导管避免了化疗药物外渗。结论 PICC导管用于化疗患者输液安全有效,留置时间长,能提高护理质量,宜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的化疗及静脉营养治疗。  相似文献   

8.
梁琳  王今 《实用全科医学》2010,(12):1630-1631
目的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护理,提高肿瘤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放疗科经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或头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行大剂量化疗的230例肿瘤患者,对其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本组病例置管成功率为96.09%(221/230),留置导管的时间为15—320d,平均留置时间为91.6d。发生并发症32例,其中渗血11例,静脉炎12例,导管阻塞9例,无全身感染、导管断裂、导管脱出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肿瘤化疗患者行PICC置管,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并能有效降低化疗药物对患者血管的毒性作用,从而更好地保护血管,减少患者痛苦。有效正确的导管护理,则是PICC导管留置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留置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化疗间隙应用社区护理的管道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留置PICC的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化疗间隙应用社区护理方法,对照组化疗间隙在医院肿瘤科应用常规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法。比较两组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感染、导管阻塞、脱管等并发症发生率、平均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静脉血栓、感染、导管阻塞、脱管等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留置PICC的肿瘤患者在化疗间隙到社区进行PICC管道护理,与回原肿瘤科进行管道护理效果一样安全可行,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反复置入导管的痛苦,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又可以方便患者及家属,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可在社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PICC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广泛应用于临床的现状及护理进展。方法:就PICC的适应证,置管方法,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结果:笔者认为PICC的临床应用,在恶性肿瘤患者、抢救危重病人、血液病及大面积烧伤病人等的静脉高营养和化疗的使用中。均解决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及高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损害,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方便了各种药物的输入,且操作简单,直观。结论:只要护理工作者们在PICC的应用领域中不断探索及正确掌握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便能更多地造福于患者。PICC将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在肿瘤科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以“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降低PICC带管期间并发症,提高PICC质量”为目标主题。以品管圈实施前226例PICC置管患者设为对照组,品管圈实施后215例PICC置管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PICC置管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带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人员PICC相关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变化。结果 品管圈实施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85.84%和96.74%,带管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1.42%和15.81%;护理人员PICC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均达优秀、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1.59%和97.21%,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品管圈可以有效提高肿瘤科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降低PICC带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肿瘤科PICC护理管理质量和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成立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PICC)品管圈,探讨引起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制定护理措施,提高其操作的安全性,降低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方法2012年1月--2013年6月成立PICC品管圈,负责患者的P1CC穿刺置管、会诊、护理指导和培训,对导管的维护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结果PICC品管圈成立后,负责PICC导管维护的护理人员理论和操作水平较品管圈成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品管圈成立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为3.95%(13/329),品管圈成立前的感染发生率为9.32%(22/23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2,P〈0.01)。结论合理选择留置导管的部位及PICC型号,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加强置管操作和标准维护的管理,严密观察携带PICC患者的每一个感染征兆,加强患者营养及提高抵抗力,是预防和降低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腹腔镜术后肠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方法在本科室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品管圈 QCC,圈名为“微笑圈”),运用品管工具分析腹腔镜术后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按照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三方面打分排序,将分值较高的问题作为优先解决的问题。结果实验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25.42±7.74)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0.69±9.29)h(P ﹤0.01)。结论品管圈活动满足了腹腔镜术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的需求,避免和减轻术后患者腹胀,促进胃肠功能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PICC携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PICC携管出院的161例肿瘤患者分为研究组(81例)和对照组(80例),研究组运用Orem自理理论进行干预,对照组出院期间每周2次回院由护理人员进行导管维护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PICC常见并发症、费用和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PICC导管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维护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rem自理理论在PICC携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好,而且可以节省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5.
严正蓉  唐晨曦 《西部医学》2013,25(8):1264-126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PICC置管患者导管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66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情况、病员满意度和患者导管自护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无差异,试验组病员满意度好于对照组(P=0.002),试验组导管自护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P=0.000)。结论临床路径用于PICC护理管理,规范了护士护理行为,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及PICC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1736例PICC在预防化疗静脉炎中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至中心静脉置管)在预防化疗静脉炎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在我科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1856例分成3组,其中采用PICC置管化疗共1736例(A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化疗(B组)及四肢静脉留置针化疗(C组)各60例,比较3组化疗后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A组、B组、C组发生静脉炎的病例数分别为24、3、8,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1.38%、5.00%、13.33%,A组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01)。结论:PICC可有效地预防化疗静脉炎的发生,但置管前必须对影响置管成功的相关因素进行有效分析,留置期间须加强护理,以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管道堵塞、管道脱出、局部及全身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廖和平 《当代医学》2012,18(12):135-137
目的探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方法采用BD公司生产的1.9Fr的中心静脉导管对新生儿科住院的238例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结果 237例置管成功,1例置管失败,导管保留时间3~52d,平均留置时间(21±5)d;223例计划拔管,占留置导管总数的93.25%;11例意外拔管,3例因放弃治疗而拔管;导管尖端异位51例(其中30例异位于右心房),占21.52%;留置期间发生并发症的18例,发生率为7.60%。结论 PICC置管为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的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提供了安全的长期静脉输液通道,保证药物及营养的供给,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减少因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疼痛刺激,是有效抢救危重新生儿不可缺少的技术。  相似文献   

18.
李腾  李晓华  罗梅  陈南燕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7):3537-3539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观察组58例行PICC的肿瘤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与我科室既往60例肿瘤患者(对照组)的PICC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PICC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58.3%和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或鞘蛋白形成和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及时发现、正确处理导管相关并发症,同时增强护理人员防范意识,正确维护导管,规范操作,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可减少和预防PICC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冯兰  赖孝兰 《吉林医学》2010,31(7):992-993
目的:探讨PICC导管在肿瘤患者和长期输液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PICC是从肘窝静脉插入,其末端位于上腔静脉远端的深静脉置管。结果:从肘正中静脉穿刺置管20例,成功16例,从肘贵要静脉穿刺置管90例,成功84例,从肘头静脉穿刺置管3例,成功1例。结论:PICC导管在临床中的应用减轻了反复静脉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为抢救危重患者和长期静脉输液及化疗用药提供了良好通道,有效地保护了患者血管,同时也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