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5 毫秒
1.
将47名中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予以测试白昼及夜间的心率变异及动脉血压,并同45例健康中年人对照。结果表明,高血压组心率变异在白昼及夜间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1),高血压组心率变异夜间较白昼明显增大(P〈0.05),从而提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及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说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白昼交感神经兴奋占优,而夜间迷走神经的张力相对增高。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失调的无创性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无创性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3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30例正常人休息时、反应性充血及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结果显示、原发性高血压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较正常组明显减弱,二者对硝酸甘油的反应差异地无显著性,提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较好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陈序 《四川医学》2012,33(8):1347-1348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脑出血患者心率变异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2011年在我院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原发性高血压伴脑出血患者及原发性单纯高血压患者各40例,健康体检者40例,由计算机自动测出心率变异性时域各项指标。结果原发性高血压伴脑出血患者及原发性单纯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各指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原发性高血压伴脑出血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较原发性单纯高血压患者更低,两者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伴脑出血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较重,发生心血管疾病高危程度概率更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脑出血患者心率变异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2011年在我院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原发性高血压伴脑出血患者及原发性单纯高血压患者各40例,健康体检者40例,由计算机自动测出心率变异性时域各项指标。结果原发性高血压伴脑出血患者及原发性单纯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各指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原发性高血压伴脑出血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较原发性单纯高血压患者更低,两者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伴脑出血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较重,发生心血管疾病高危程度概率更大。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脏病存在多种代谢及血液动力学的紊乱。本文通过196例慢性肾脏病及21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病变的观察,发现慢性肾脏病病人较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有较高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付洁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3):729-730
目的探讨维生素C与OX-LDL的关系以及对动脉粥样硬化和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组和正常组各20例,以血浆维生素C、OX-LDL,血压为指标,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组服用维生素C1个月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发现,正常组较原发性高血压组未服用维生素C前血浆维生素C水平明显高,而血浆OX-LDL及血压明显低。原发性高血压组服用维生素C1个月后,血浆维生素C较治疗前增高、OX-LDL及血压较治疗前降低。结论本试验证实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体内存在LDL的氧化修饰,维生素C在降低血浆OX-LDL、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压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2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用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泽泻、茯苓、山药、钩藤、夏枯草、牡丹皮、山茱萸、菊花、石决明等)治疗,30天为1疗程。结果:40例,有效8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5.0%;不同高血压分期疗效不同,原发性高血压Ⅰ、Ⅱ期疗效相近(P〉0.05),Ⅲ期疗效较Ⅰ、Ⅱ期差(均P〈0.05);中医不同分型疗效也不同,肝阳上亢型、肝肾不足型的疗效相近(P〉0.05),阴阳两虚型疗效则较前两型差(均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加味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方药之一,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无创性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3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30例正常人休息时、反应性充血及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结果显示:原发性高血压组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较正常组明显减弱(P<0.01),二者对硝酸甘油的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邵方举  孙发武 《吉林医学》1995,16(2):129-129
巯甲丙脯酸与尼群地平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邵方举,苟玉杰(德惠市医院130300)孙发武,孙永宾(德惠市中医院130300)我们采用了巯甲丙脯酸(Captopril)与尼群地平(Nitredipiw)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21例,取得了较...  相似文献   

10.
应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对2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8名正常成人进行了24h生理活动下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发现,原来经治疗后偶测血压值多次在正常范围较稳定的2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有13例血压有1~2个高峰段超过理想的血压控制范围,而8例正常对照组中仅2人超过范围,提示24h动态血压监测更能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真实情况,是指导高血压病治疗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中vW F、Fib、ATⅢ、DD、FDP的变化,并与原发性高血压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以判断vW F在预测H型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H型高血压112例,原发性高血压70例,健康体检者50例,分别检测患者血浆中vW F、Fib、ATⅢ、DD、FDP的含量.结果H型高血压组DD、vW F、Fib、FDP检验结果较原发性高血压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Ⅲ较原发性高血压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型高血压组DD、vW F、Fib、FDP检验结果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TⅢ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性高血压组DD、vW F、Fib、FDP检验结果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ATⅢ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W F是预测H型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较敏感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弹性成像技术(E—Tracking)技术在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早期硬化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9例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50例正常人采用E—Tracking技术实时跟踪描记颈总动脉管壁运动轨迹,得出颈总动脉的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僵硬度(β)、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和增大指数(AI)值。并将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β、Ep、PWVβ值较对照组均显著增高,AC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小,AI测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Tracking技术能尽早地反映高血压病早期动脉硬化血管的病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山西农村地区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情况,为原发性高血压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笔者3年门诊就诊患者为观察对象,调查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农村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情况。结果该地区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高,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以及治疗率较低。结论积极开展农村原发性高血压的三级预防,指导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坚持服药,可以降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重症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4.
林宇 《华夏医学》2007,20(6):1226-1227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方法:按有无糖尿病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组,B组为原发性高血压无糖尿病组,进行24 h无创动态血压监测并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夜间收缩压明显增高(P<0.01);其血压昼夜差值、节律变化及夜间心率变化与老年单纯性高血压病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下降幅较原发高血压患者明显减少,提示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时对患者的昼夜血压调节功能损害较大。  相似文献   

15.
朱玉玲 《当代医学》2014,(19):152-152
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宝鸡扶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8例,入院后均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情况,记录用药不良反应。结果本组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联合用药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疗效评价标准,显效52例,有效4例,无效2例,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指标正常。结论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形成情况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组IMT和颈动脉斑块形成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全部受试者血浆Hcy水平。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IMT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厚;线性相关分析显示:原发性高血压组IMT与血浆Hcy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IMT明显增厚且与血浆Hcy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快速型心律失常。多种器质性心脏病如风心病、冠心病、心肌病等均可导致房颤,此方面研究较多,但高血压合并房颤的研究较少。随着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近年来渐增多,此方面的研究报道亦逐渐增加。本研究观察分析了20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的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等相关资料,旨在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左房扩大及房颤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微血管减压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血压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血肿清除术后即行显微血管减压术对病人的血压的影响。方法:18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行血肿清除术后,即行左侧枕下乳突后入路,延髓舌咽,迷走神经入脑区显微血管减压术。结果:术后死亡3例,15例收缩压,12例舒张压较术前下降,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与延髓舌咽,迷走神经入脑处微血管压迫有关。微血管减压术可能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40例正常人进行24h心率变异性(HRV)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1),左心室肥厚组HRV时域各项指标较非左心室肥厚组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心率变异性降低,而且心率变异降低程度与心脏受损害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倍他乐克联合贝尼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联合贝尼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口服贝尼地平片及倍他乐克片,对照组70例口服贝尼地平片,两组均连用4周。结果观察组降压效果,降压幅度及心率下降均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乐克舍用贝尼地平用药剂量小,降压效果好,能较满意地控制心率,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