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阵发性房颤、高血压及阵发性房颤合并高血压患,在房颤非发作用,了解左室流出道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左房机能情况,方法:房颤患在房颤非发作期38例(其中单纯房颤23例,房颤合并高血压15例),单例高血压15例及对照组42例,经胸超声心动图,应用频谱多普勒录得左室流入道血流频谱及左房内径进行分析。结果:左房短轴缩短率(LAFS)在房颤组及高血压合并房颤组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房颤时心房肌受损是LAFS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疗效及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伴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介入全面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动态心电图、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6%,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6.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6%,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高血压性心脏病伴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动态心电图,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和特点,是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LVH)者心律失常与猝死的研究日益深入,长期的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较为严重,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如何提高此并发症的早期诊断,是临床工作者关心的问题。现分析我院247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电图(ECG)、动态心电图(Holter)、超声心动图(E—cho)结果,以探讨高血压左心房增大与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持续性房颤合并高血压患者的24h动态血压的变异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入住我院的123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39例房颤合并高血压患者设为观察者,84例正常心电图合并高血压患者设为对照组,均接受24 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两者的血压变异系数。结果持续性房颤合并高血压患者组的血压变异率中夜间收缩压平均血压变异率与正常心电图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24h平均血压的变异率,白天平均血压的变异率和夜间舒张压的变异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心电图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h动态血压的变异系数更精确客观地反映了持续性房颤合并高血压的变异系数增高,白天的变异系数和夜间舒张压的变异系数波动性更大,短时变异系数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200例高血压患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据其有无房颤分为1、2两组,1组为合并房颤,共120例,2组为不合并房颤组,共80例,并从其性别,年龄,左房内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房颤组多为男性,老龄,且左房内径高于非房颤组.结论:高血压患者房颤发作与性别、年龄,左房内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代静澜 《四川医学》2011,32(8):1282-1283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房纤颤与左心结构改变的关系.方法 对65例原发性高血压及67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房纤颤患者行心脏超声和动态心电图检测,检测左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Td)及心房纤颤(AF)的发生.结果 EH合并AF患者较单纯性EF患...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房颤合并其它心律失常的69例病例进行了临床及心电图分析,讨论了房颤合并其它心律失常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1临床资料本组69例占同期住院房颤病人的22.55%,其中男性38例,女性31例,年龄27~82岁。房颤病因:风湿性心脏病41例,冠心病20例,肺心病4例,心肌病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例,不明原因者1例。合并心律失常的种类及心电图特点: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发生左心房扩大及房颤(AF)[1].有关高血压与心律失常的研究多关注室性心律失常.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999年1月~2003年12月笔者对住院的151例高血压患者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房颤合并脑血管疾病的关联因素,旨在对此提供积极预防及治疗。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拟诊为房颤的患者158例,将65岁及以上定义为老年组59例,65岁以下的99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老年患者房颤合并脑血管疾病的关联因素。结果:房颤患者合并脑血管总患病率为8.2%。老年组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组患者房颤合并脑血管病的关联因素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为房颤患者合并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是房颤合并脑血管病的关联因素,临床应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04例,根据患者有无心房颤动分为观察组(高血压合并房颤,38例)和对照组(高血压未合并房颤,66例),分别对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吸烟饮酒史、家族史...  相似文献   

11.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大,其发病率逐年增高。近年来,人们对房颤的研究越来越重视,我们从40例房颤患中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仪观察其长R—R间歇,并对其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探讨如何正确认识长R—R间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动态心电图和电脑技术,分析原发性高血压(EH)患的心率变异性(HRV)。方法 将原发性高血压分为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将测得患HRV与正常人HRV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EH患HRV均有降低。且均病程与年龄增加HRV降低更明显。结论 分析HRV有利于判断高血压的病情及心脏功能受损程度与预后。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简称高血压)患者88例,其中伴房颤者34例,分为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合并房颤组2组,实验室测定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心脏超声下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各项指标。以34名健康人作对照组。结果高血压合并房颤组较高血压组左房内径显著增大,血浆ET水平和ET/NO比值均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对照组(P<0.001),而血浆NO水平明显低于高血压组和对照组(P<0.001)。结论高血压合并房颤病人左房在原有高血压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内皮细胞功能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14.
管凌盈 《大家健康》2017,(10):56-57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房颤患者在24 h内的动态心电图变化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房颤患者当中,研究样本需求量为90例,分析90例患者中,不同疾病的房颤患者异常动态心电图表现的差别,不同年龄段患者异常动态心电图变化差别.结果:①在90例患者当中攻台心电图变化异常最为明显的两类为快速心室率(30/90)、室性早搏(35/90),其次就是传导阻滞(0/90)、室性心动过速(1/90)、ST-T改变(15/90).②室性早搏对应的疾病主要有肺心痛、冠心病、风心病等、③ST-T改变对应的疾病主要有高血压、④快速心室率对应的疾病主要有胸闷、心悸等、⑤其中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动态心电图变化异常率较高,⑥65岁以上房颤患者异常动态心电图变化可达两种或以上.结论:不同疾病的房颤患者有着不同类型的动态心电图异常变化,65岁以上房颤患者异常动态心电图变化可达两种或以上,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动态心电图变化异常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2):1611-1613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症及血脂异常患者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根据其不同的并发症或合并症分为单纯性原发性高血压组30例、合并血脂异常组25例、合并房颤组24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组22例、合并左心室肥厚组26例。对所有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对所得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各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症组患者昼、夜平均血压及血压波动异常均显著高于单纯性原发性高血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异常组患者24h平均收缩压(24hSBPSD)、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SBPSD)、白天舒张压标准差(dDBPSD)等指标较单纯性原发性高血压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脂代谢异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更为突出,提示其植物神经功能损害可能更加严重。且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与血压水平、血压昼夜波动幅度密切相关,24h动态血压监测可更加全面地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受损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心房结构改变以及P波离散度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关系,以了解它们预测高血压患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意义。方法:58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及50例老年单纯高血压患者全部同期完成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及12导联体表心电图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P波离散度(Pd)、最大P波时限(Pmax)及左心房内径(LAD)。结果: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P波离散度、最大P波时限和左心房内径均明显高于高血压病不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波离散度和最大P波时限可作为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高血压体循环动脉压力持续增高可引起左心室肥厚 ,心肌间质纤维增生。早期即可出现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 ,舒张期左心室血流充盈不足 ,进一步导致左房容量负荷增加及压力升高 ,长期可引起左心房扩大和收缩功能减退。而左心房的病理变化必然引起心房心电活动异常 ,表现为心房内传导延缓、除极异质性增加和心房肌细胞不应期缩短 ,在此基础上可发生房性心律失常 ,尤其是心房颤动。本研究总结我院 1998年 6月~ 2 0 0 2年 10月间 ,因首次发生“阵发性房颤”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例 5 2例 ,以了解左房重构与阵发性房颤发生的相关关系。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 :收集首次发生陈发性房颤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5 2例作为阵发性房颤组 ,符合 1999年WHO高血压诊断标准 (收缩压≥ 14 0mmHg和 /或舒张压≥ 90mmHg)。入院 12导联心电图 (EKG)上无P波 ,RR间期不规则 ,房颤在2d内自行终止。所有患者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X线胸片、EKG、2 4h动态EKG、超声心动图及血T3、T4 、FT3、FT4 、TSH等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绞痛及心肌梗死。患者均未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有效降压与原发性高血压左房扩大致房颤的关系。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左房扩大患者2000例按随访期服用降压药物不同随机分为ACEI或ARB类药物干预组(880例)和钙拮抗剂类药物对照组(1120例),两组均控制血压在目标值范围内。按随访期是否发生房颤分为房颤组和非发生房颤组,其中ACEI或ARB类药物组发生房颤3例,钙拮抗剂类药物对照组13例。比较两类不同药物在高血压1、2、3级各水平组的房颤发生率,分析有效降压对原发性高血压左房扩大致房颤的影响。结果 ACEI或ARB类药物组和钙拮抗剂类药物对照组房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药物组或对照组,当按血压严重程度(轻、中、重度)分层统计时,房颤发生率在血压严重程度不同时,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效降压可干预原发性高血压左房扩大,从而减少房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黄连素联合尼群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31例采用黄连素联合尼群地平治疗,6 w后比较治疗前后血压、心功能、心率及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 w后观察到血压稳定下降,心功能不全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1.3%,反映心功能的指标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结论:黄连素与尼群地平联合使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功能不全疗效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了解并分析ET在此病症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符合条件标准的62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作为单纯高血压组,45例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作为合并房颤组,50例正常健康自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三组血浆内皮素水平,并在心脏超声下测量左心房内径(LA),以作为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指标。结果单纯高血压组、合并房颤组和正常对照组内皮素(ET),结果均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高血压组和合并房颤组的ET值和LA值均升高,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合并房颤组的ET值和LA值也升高,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的内皮素在原有高血压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左房进一步扩大,内皮细胞功能进一步受损。进行内皮细胞功能的研究对于具有卒中高危险因素的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