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分析硅油填充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非对照研究,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16例(16眼),术中使用曲安奈德染色,内界膜剥离,术中注入硅油,术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评估手术效果。结果:随访4~6个月行硅油取出术,16眼黄斑孔性视网膜复位15眼(93.75%),黄斑裂孔闭合,1眼黄斑裂孔未闭合视网膜仍浅脱;最佳矫正视力(BCVA)提高10眼(62.5%),不变4例(25.0%),视力下降2眼(12.5%)。结论:硅油填充能获得较好的高度近视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复位,可作为首选填充物。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病变脱离(MHRD)的适应证及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29例(29只眼)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同时伴有视网膜周边裂孔,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及内界膜撕除。术后保持头低位3周,随访6~12个月,其中硅油填充时间3~6个月。观察患眼手术后矫正视力、视网膜复位、黄斑裂孔闭合情况以及并发症。 结果  手术后29只眼视网膜完全复位,复位率为100%。视网膜脱离复发1只眼,占3.47%。黄斑裂孔复位闭合11只眼(37.9%);术后视力提高者26例26只眼(89.7%),不变者3只眼(10.3%);术后2周,出现高眼压 4只眼,占13.8%,给予降低眼压药物治疗后眼压控制。硅油取出手术前出现高眼压 2只眼(6.89%),硅油取出手术后眼压均得到控制。 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撕除及硅油填充可在伴有视网膜周边裂孔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病变脱离患者中获得较高的手术复位率。  相似文献   

3.
玻璃体手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敏丽  区显宁  梁勇 《广西医学》2003,25(11):2097-2099
目的:评价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效果。方法:对16例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行玻璃体切除,眼内填充GF8或硅油。结果:16只眼中15只眼黄斑裂孔闭合视网膜复位,13只眼术后视力提高。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GF8或硅油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16眼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16% C2F6或硅油手术.术后严格俯卧位至少2周以上.结果:11例黄斑裂孔闭合视网膜复位.13例术后视力提高,3例术后视力无变化.术后主要并发症为晶状体核硬化和眼压升高.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16%C2F6或硅油是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研究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高度近视患者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效果。方法:病例来源于2000年3月至2004年4月间20例(20只眼)由于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导致的视网膜脱离而住院的患者,其中男3例、女17例,术后随访时间为2~30个月,平均15个月。手术方法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长效气体或硅油充填术,手术后患者保持低头位至少1周以上。结果:20只眼中,硅油充填5只眼,1次手术后1个月视网膜解剖复位成功率为80%(16/20),4例视网膜脱离复发,其中长效气体充填3只眼,硅油充填1只眼。均未再次手术。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05为15%(3只眼),随访时的最佳矫正视力≥0.05为55%(11只眼),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386)。术中与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有:视网膜轻度出血3例(15%);继发性青光眼2例(10%);核性白内障4例(20%),其中3例为硅油充填眼。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有助于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联合硅油填充治疗复杂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47例(48眼)复杂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然后用重水使视网膜复位,再行气液交换,最后行硅油填充。术后进行3-12个月(平均9个月)随访。结果47例48只眼复杂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治愈43只眼,治愈率89.5%,视力提高90%。结论玻璃体手术联合硅油注入治疗复杂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联合内界膜剥除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应用价值及其前景。方法选择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病例23例(23只眼),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及眼内气体填充,随访6—12个月,观察治疗效果,以视力、黄斑裂孔闭合情况为主要评价标准。结果23例(23只眼)术后1个月,19例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证实裂孔闭合,其中18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提高两行以上;4例裂孔未闭合,3个月后复发,行注油术后裂孔闭合。结论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首选玻璃体手术联合内界膜剥除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有利于提高一次性手术复位率及视功能,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玻璃体手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和初次手术失败原因。方法:对65例(65只眼)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施行经睫状体扁平部的玻璃体手术及惰性气体填充(C3F8或C2F6)。术后随访8-21个月(平均13.2月),结果:初次手术56只眼视网膜复位(占86.2%),9只失败眼,3只眼经补气成功,4只眼再次玻璃体手术联合惰性气体或硅油填充成功,2只眼放弃治疗,除2例未复位者,余视力均提高,其中0.05及以上者占69.2%,结论:玻璃体手术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成功率并分析有关因素。方法对15例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18%C3F8或硅油手术。术后严格俯卧位至少2周以上。结果13只眼黄斑裂孔闭合视网膜复位,13只眼术后视力提高,2只眼术后视力无变化。术后主要并发症为晶状体核轻度硬化2只眼,眼压升高1只眼,纤维素性渗出2只眼,双眼复视1只眼。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18%C3F8或硅油是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术前详细检查眼底、正确设计手术方案及良好的手术技术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李相军  王桂云  隋桂琴  左玲 《当代医学》2011,17(23):105-105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度近视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三年间收治的年龄〉60岁,24例(24眼)高度近视(近视度数〉10.0D,眼轴长〉28mm)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切割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文24例(24眼)患者;男性3例(3眼),女性21例(21眼),患者24例中23眼有黄斑裂孔。一次性手术解剖复位21眼,复位率为87.5%。复发视网膜脱离3眼,行再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术后视力提高6眼,视力在0.01及以上4眼。结论老年人高度近视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常常伴有黄斑裂孔,多发生于老年女性。玻璃体切割手术目前是治疗高度近视性视网膜脱离伴有黄斑裂孔的有效手段,但部分术后复发视网膜脱离,需要再次手术治疗,且术后视力恢复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外伤性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设计:回顾性干预性病例研究。方法:8例外伤性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8只眼行玻璃体切除术,术中或术后联合气体填压。观察视网膜解剖复位、外伤性黄斑裂孔封闭及视力结果。结果:7只眼(87.5%)达到解剖复位,所有眼(100%)的黄斑裂孔均得到有效封闭。5只眼(62.5%)术后视力提高,3只眼(37.5%)无明显变化。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气体填压术治疗外伤性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可保证有效的视网膜解剖复位率。未见周围视网膜裂孔、玻璃体出血及视网膜脱离范围对于黄斑裂孔的封闭和视网…  相似文献   

12.
重硅油填充治疗高龄复杂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萍  胡蓉  王鲜  韩樱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0,35(5):514-515,517
目的:观察重硅油治疗高龄患者复杂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复杂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40例40只眼,年龄65-80岁;行睫状体平坦部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割联合重硅油填充术,观察术后的视网膜复位、黄斑裂孔封闭、视力及并发症。结果:随访2-12个月,术后38只眼(95%)黄斑裂孔封闭,视网膜复位,其中36只眼(90%)是一次性填充重硅油痊愈;痊愈38只眼中35只眼视力提高;术后并发症有一过性高眼压、晶状体混浊、硅油乳化及硅油进入前房等。结论:对于高龄复杂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应用玻璃体切割联合重硅油填充,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MHRD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80例高度近视MHRD患者以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各40例。两组均行玻璃体切除术,A组联合内界膜翻转填塞术,B组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对比两组黄斑裂孔闭合率、视网膜复位率、视力恢复及眼压变化情况。结果 A组黄斑裂孔闭合率高于B组(χ2=5.17,P=0.023);两组视网膜复位率、logMAR BCVA下降幅度及高眼压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度近视MHRD患者治疗中,采用玻璃体切除+内界膜翻转填塞手术、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术均可有效促进视网膜复位以及视力恢复,但前者可有效提升黄斑裂孔闭合率,可预防视网膜再脱离。  相似文献   

14.
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治疗黄斑裂孔的疗效。方法对15例(15眼)特发性黄斑裂孔在玻璃体切割及曲安奈德辅助下行内界膜剥除术,术中明确剥除视网膜内界膜后行八氟丙烷(C3F4)充填。结果14眼(93.3%)患者解剖复位,裂孔闭合,13眼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视物变形改善。1例裂孔未闭,1例出现视网膜脱离但裂孔闭合,经视网膜复位术后视力稳定。结论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虽有。一定难度,但如能掌握手术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内界膜充填术治疗初次手术后未闭合黄斑裂孔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已行23G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后黄斑裂孔未闭合的患者16例16眼,包括硅油眼6只眼。所有患者行23G微创玻璃体切除,利用曲安奈德(triamnisolone,TA)、靓蓝G(bright blue G,BBG)、自体血清(AB)滴注于后极部视网膜,剥离黄斑区外周部分保留的内界膜,置于裂孔底部,10%C3F8气体充填玻璃体腔。术后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底镜和OCT检查。结果 16例黄斑裂孔均闭合,裂孔闭合率100%。术后视力较术前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黄斑裂孔愈合后椭圆体带断裂长度减小。结论内界膜充填术可以使黄斑裂孔手术后未愈合的黄班孔愈合。裂孔愈合处可见椭圆体带的连续性部分恢复,术后视力得以稳定和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玻璃体切除术对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6例(16只眼),施行玻璃体切除及空气、C3F8或硅油充填术,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16例患者,术后11例裂孔封闭、视网膜解剖复位,5例未愈,术后最佳视力0.05~0.2,近期治愈率达68%.结论:玻璃体手术中充分剥离黄斑前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膨胀气体及促进黄斑裂孔愈合的辅助药物的应用对提高手术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评价重硅油(Densiron-68)填充治疗黄斑白色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8例伴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眼黄斑白色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进行玻璃体手术,剥除前膜,亮蓝染色后行内界膜剥离,注入重硅油,术后6~10周取出重硅油。结果 8只眼中7只眼视网膜复位,黄斑裂孔闭合,6只眼视力提高两行以上,手术后眼压升高3只眼,硅油乳化1只眼,并发白内障2只眼。结论重硅油填充治疗黄斑白色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有较好的效果,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斑裂孔伴有周边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收治的黄斑裂孔伴有周边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采取23G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进行治疗。结果:黄斑裂孔伴有周边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视力高于术前,P<0.05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情况:3例出现术后一过性眼压增高,2例出现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结论:23G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黄斑裂孔伴有周边裂孔性视网膜脱患者,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玻璃体切除术对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6例(16只眼),施行玻璃体切除及空气、C3F8或硅油充填术,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16例患者,术后11例裂孔封闭、视网膜解剖复位,5例未愈,术后最佳视力0.05~O.2,近期治愈率达68%。结论:玻璃体手术中充分剥离黄斑前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膨胀气体及促进黄斑裂孔愈合的辅助药物的应用对提高手术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硅油眼内填充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45例(46眼)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病例,视网膜脱离伴严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23眼(D1级5眼,D2级6眼,D3级12眼).其中6眼单纯巩膜扣带术后未复位,巨大裂孔4眼,伴巩膜后葡萄肿的黄斑裂孔4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Ⅵ期6眼。眼外伤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9眼。行闭合式玻璃体手术硅油眼内填充,联合巩膜扣带术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3~24个月,43眼获解剖复位,成功率93.5%。成功病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并发症高眼压6眼,白内障5眼,硅油乳化1眼。结论 玻璃体手术眼内硅油填充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用5000cps以上的硅油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