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评价丹参不同有效部位丹参提取物(DT)、丹参总酚酸提取物(DF)、丹参总酮提取物(DST)、丹参总酚酸合用总酮提取物(DF+DST)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sc盐酸肾上腺素和冰水浴共同刺激复制大鼠急性血瘀模型,通过测定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血沉(ESR)和红细胞压积(HCT),观察丹参不同有效部位不同剂量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通过测定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量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ADP),观察丹参不同有效部位对血瘀大鼠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采用PCA法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综合评价丹参不同有效部位的总活血化瘀效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比较,丹参不同部位低、中、高3个剂量给药组均能较好地改善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PCA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综合评价得出,丹参不同有效部位不同剂量组中DF+DST高剂量组的活血化瘀作用最好;相同剂量下,各剂量下的DF+DST给药组活血化瘀效应较好。结论丹参不同有效部位能明显改善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异常,丹参总酚酸和丹参总酮2个有效部位配伍活血化瘀效果优于各有效部位单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海木氯仿提取物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采用肾上腺素联合冰浴制作大鼠血瘀模型,检测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和凝血时间等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肠系膜滴加肾上腺素建立大鼠微循环急性障碍模型,检测肠系膜微动脉管径、血液流态、毛细血管网交点数的改变等指标。结果:不同剂量的海木氯仿提取物均能明显降低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以及红细胞压积、血沉和血小板聚集率,延长凝血时间;能显著拮抗微循环急性障碍模型大鼠肠系膜微动脉的收缩作用,改善血液流态,提高肠系膜毛细血管网交点开放率。其中以高剂量组作用最强,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海木氯仿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山楂叶不同提取物对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血常规的影响。方法取Wistar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山楂叶乙酸乙酯部位、2015版《中国药典》山楂叶大孔树脂提取物、山楂叶水饱和正丁醇部位和山楂叶50%乙醇提取物组,制作急性血瘀模型大鼠,测血常规指标。用主成分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合的方法分析数据。结果山楂叶4种不同提取物均能显著降低淋巴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数(10~9/L)和粒细胞数(10~9/L),能显著抑制血红蛋白(g/L)、红细胞平均体积(f L)和红细胞压积(L/L),对血小板总数(10~9/L)的异常改变也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山楂叶4种不同极性的提取物能促进急性血瘀证大鼠血常规异常指标的恢复,有利于血液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4.
基于主成分分析(PCA)、聚类热图分析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评价丹参-红花药对不同制法(乙醇、50%乙醇和水)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优选丹参-红花药对活血化瘀作用的最佳提取方式。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和冰水浴共同刺激复制大鼠急性血瘀模型,通过测定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血沉(ESR)和红细胞压积(HCT),观察丹参-红花药对不同制法、不同剂量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通过测定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ADP),观察丹参-红花药对不同制法对血瘀大鼠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采用PCA、聚类热图分析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综合评价丹参-红花药对不同制法的总活血化瘀效应。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制法丹参-红花药对低、中、高3个剂量给药组均能较好地改善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综合PCA、聚类热图分析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评价得出,丹参-红花药对不同制法、不同剂量组中50%乙醇高剂量组的活血化瘀作用最好;相同剂量下,不同制法中50%乙醇给药组活血化瘀效应较好。以上结果说明,不同制法丹参-红花药对能明显改善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异常,且50%乙醇提取丹参-红花药对活血化瘀的作用最优,为临床更有效应用丹参-红花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川芎赤芍提取物不同配比的活血化瘀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不同比例的川芎和赤芍有效部位提取物的配伍对大鼠活血化瘀的作用,探讨其活血化瘀的最佳比例关系.方法用肾上腺素建立血瘀动物模型,观察川芎和赤芍的有效部位提取物不同比例组成的药对大鼠血小板聚集、血小板黏附、红细胞聚集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造模后大鼠血管明显收缩,血小板聚集性显著增高,红细胞聚集性明显增强且变形性发生改变,大鼠血液黏度升高,川芎和赤芍的有效部位提取物不同比例组成的药对皆有一定程度降低大鼠血液黏度、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和抑制血小板聚集性的作用,其中川芎和赤芍提取物0.45 g:0.45 g组和0.21 g:0.45 g组作用较强.结论川芎和赤芍提取物组成的药对可显著改善大鼠的血液流变性,川芎和赤芍提取物0.45 g:0.45 g组和0.21 g:0.45 g组作用较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沙棘提取物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剂量肾上腺素加冰浴法制备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变化;采用电刺激颈动脉血栓形成模型,观察沙棘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沙棘提取物48、g/kg组颈总动脉血栓形成的时间显著延长(P0.05、0.01);与血瘀模型组相比较,沙棘提取物4、8 g/kg组体外血栓的长度减少,血栓的干、湿质量降低(P0.05、0.01),血小板聚集率降低(P0.05、0.01),红细胞压积降低(P0.01),凝血时间延长(P0.05、0.01),血液黏度降低(P0.05、0.01)。结论沙棘提取物具有抑制血瘀模型大鼠血栓形成及改善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作用。  相似文献   

7.
虎杖不同提取物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虎杖不同提取物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大剂量肾上腺素加寒冷刺激的方法制备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虎杖不同提取物,观察用药后实验动物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虎杖水提取物能够降低大鼠的全血黏度,改善红细胞变形性,降低Fib浓度;而醇提取物能够降低血浆粘度,改善血沉沉降速率。结论:表明虎杖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而水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白藜芦醇苷可能是降低血液黏度的主要成分,这个结论与文献[1]的报道基本一致。但白藜芦醇苷以外成分可能也具有降低血液黏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通脉胶囊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进行血液流变学实验,采用毛细玻管法检测小鼠凝血时间。结果:通脉胶囊可降低急性血瘀模型大鼠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明显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延长小鼠凝血时间。结论:通脉胶囊能明显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延长小鼠凝血时间。  相似文献   

9.
红景天苷对大鼠和小鼠血液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大鼠血小板聚集率、小鼠凝血时间和血小板数的影响。方法:用高分子右旋糖酐制备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给予红景天苷5d,观察其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率、小鼠凝血时间和血小板数的影响。结果:红景天苷(6,12,24mg·kg-1)能有效预防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黏度(高,中,低切变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以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升高;红景天苷各剂量组能降低大鼠血小板聚集率;红景天苷48.0,24.0mg·kg-1能明显延长小鼠的凝血时间,各剂量组对血小板数无明显影响。结论:红景天苷能显著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有一定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祛栓灵胶囊对急性血瘀模型动物兔和大鼠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动物ig祛栓灵胶囊7 d后,分别以iv 10%高分子右旋糖酐和sc肾上腺素加冰浴制备兔和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然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兔连续ig祛栓灵胶囊37.5~150 mg/kg 7 d后,可降低高分子右旋糖酐血瘀模型兔的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大鼠连续ig祛栓灵胶囊62.5~250 mg/kg 7 d后,同样可降低sc肾上腺素+冷刺激所致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结论祛栓灵胶囊对急性血瘀兔和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婧  李响  周芸  潘海峰 《中草药》2018,49(6):1385-1389
目的研究山楂叶不同提取部位指纹图谱与其降低血瘀大鼠全血黏度的相关性,为建立指纹图谱与药效关联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山楂叶不同提取部位的指纹图谱;采用MATLAB软件的逐步后退分析方法,计算指纹图谱共有峰(X)与全血黏度药效值(Y)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指纹图谱共有峰有32个,其中X_9、X_(10)、X_(11)、X_(13)、X_(14)、X_(15)、X_(17)、X_(19)、X_(27)、X_(29)和Y具有相关性,组成功效成分组;X_(10)、X_(11)、X_(13)、X_(19)、X_(29)与Y呈负相关,有可能是活性单体成分,其中X_(14)为牡荆素葡萄糖苷,X_(17)为牡荆素,X_(19)为芦丁。结论利用MATLAB统计软件计算得到的多元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为进一步研究山楂叶提取物的活性成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少腹逐瘀汤全方及其中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组分为研究对象,考察少腹逐瘀汤组方配伍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大鼠的活血作用。[方法]制备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大鼠模型,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少腹逐瘀汤全方组(全方组)、少腹逐瘀汤活血化瘀组(活血组)、少腹逐瘀汤温经止痛组(温经组),连续给药7 d,检测各组大鼠子宫血流量、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栓素(TXA2)、前列环素(PGI2)水平,评价组方配伍的合理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全方组、活血组、温经组大鼠子宫血流量显著降低,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降低,PT、TT、APTT均延长,FIB降低,TXA2降低,PGI2升高。[结论]少腹逐瘀汤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大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活血组分和温经组分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四物汤不同溶剂提取部位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和血小板系统的影响,筛选四物汤活血祛瘀有效部位。方法:四物汤经水煎煮后,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分别得到4个溶剂提取部位。雌性SD大鼠80只分为8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复方丹参滴丸组(0.15 g·kg-1),四物汤组(7 g·kg-1),石油醚提取液组(7 g·kg-1),乙酸乙酯提取液组(7 g·kg-1),正丁醇提取液组(7 g·kg-1),水提取液组(7 g·kg-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ih盐酸肾上腺素加冰水浴复制大鼠急性血瘀模型,比较四物汤不同提取部位给药后大鼠血液流变学,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聚集率,血浆中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la)含量的差异。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切变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明显升高,TT,PT,APTT明显缩短,FIB含量明显升高,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升高,血浆TXB2含量明显升高,6-keto-PGFla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物汤乙酸乙酯组明显降低大鼠各切变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明显延长TT,PT,APTT,明显降低FIB含量、血小板聚集率、血浆TXB2的含量,明显升高6-keto-PGFla的含量(P0.01);石油醚组可明显降低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P0.05),降低TXB2含量、升高6-keto-PGFla的含量(P0.01);正丁醇组、水提组可明显降低TXB2含量、升高6-keto-PGFla含量(P0.01)。结论:乙酸乙酯部位是四物汤活血祛瘀的最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圆柏药材HPLC化学指纹图谱,并比较不同基原品种的差异。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WondaSil?C18-WR(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对49批圆柏药材进行指纹图谱构建,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12年130723版)进行相似度评价,运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least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和方差分析研究圆柏5个主流品种的化学成分差异。结果 建立了圆柏HPLC指纹图谱,标定15个共有色谱峰,相似度0.648~0.975,仅有26批相似度大于0.9。鉴定4个峰为槲皮苷、穗花衫双黄酮、罗汉松双黄酮A和扁柏双黄酮。圆柏5个品种之间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并发现7个种间显著差异成分。结论 建立的化学指纹图谱稳定可靠,可为其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油成分对实验性体内外血栓形成、血液黏度及脑血流量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油成分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取SD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即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油成分高、低剂量组(按生药量计为70,35 g·kg-1)、颈复康颗粒组(12 g·kg-1)及空白对照组。各组连续ig给药7 d(给药容积20 mL·kg-1,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容积1%吐温80)。大鼠体外血栓形成:末次给药后2 h,自腹腔静脉取血,置体外血栓形成仪上测量血栓长度、湿重、干重;大鼠体内血栓形成:末次给药后2 h麻醉大鼠,分离颈总动脉,观察记录体内血栓形成时间;自腹腔静脉取血测定大鼠血小板聚集率、高切、中切、低切下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取健康成年家犬30只,分组及给药同大鼠,观察记录用药前、后家犬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及脑血管阻力(cerebral vascular resistance,CVR),分析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油成分对上述各项指标的影响。 结果: 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油成分高、低2个剂量组均可延缓大鼠血栓形成时间(OT延长率为24.36%,12.60%),降低大鼠体外血栓长度、湿重和干重,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及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血小板5 min聚集阻抗值分别为9.16,10.46Ω),增加家犬脑血流量(末次给药后30~90 min),但对脑血管阻力无明显影响。 结论: 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油成分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作用,为颈复康颗粒中发挥药效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董嘉琪  陈金鹏  龚苏晓  许浚  徐旭  张铁军 《中草药》2021,52(9):2801-2818
山楂是我国传统的药材,具有健胃消食、行气散瘀、化浊调脂的功效。其主要化学成分类型为黄酮类、萜类、有机酸类、多糖类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楂具有促进胃肠蠕动及软化心脑血管方面的作用。此外,还具有调节免疫、抗氧化、抗肿瘤、抑菌等作用。因山楂具有多基原、多功效、多炮制品的特点,而《中国药典》中指标成分仅为枸橼酸,故对山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了总结概括,并根据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概念从植物化学成分专有性、化学成分与有效成分、化学成分可测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有机酸类和黄酮类中的槲皮素、金丝桃苷、芦丁、山柰酚、牡荆素-4′-鼠李糖苷、牡荆素、牡荆素鼠李糖苷可作为Q-Marker成分,为山楂的质量评价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胶艾汤和四物汤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探讨胶艾汤衍化为四物汤后活血功效变化的机制。方法采用sc肾上腺素加冰水浴复制大鼠急性血瘀模型,检测各组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HCT)、凝血4项、血小板聚集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HCT明显升高(P<0.01),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缩短,纤维蛋白原(FIB)的量明显增加(P<0.01),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增大(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物汤组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HCT明显降低(P<0.05、0.01),TT、PT、APTT明显延长(P<0.05)、FIB的量明显降低(P<0.01),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P<0.01);胶艾汤中剂量组大鼠1 s-1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与HCT明显降低(P<0.05、0.01),APTT明显延长(P<0.05),PT明显缩短(P<0.01),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P<0.05)。与胶艾汤中剂量组比较,四物汤组大鼠PT明显延长(P<0.01)。结论胶艾汤和四物汤均具有不同程度改善血液流变性、延长凝血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等活血作用,胶艾汤衍化为四物汤后活血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8.
比较评价新生化颗粒缺失当归系列药对前后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当归系列药对在新生化颗粒中的活血作用贡献。采用冰水浴和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共同复制急性血瘀大鼠模型。根据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血沉(ESR)和红细胞压积(HCT)等指标,观察新生化颗粒缺失当归系列药对前后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血小板最大聚集率(ADP)、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观察新生化颗粒缺失当归系列药对前后对血瘀大鼠的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的影响。采用多指标综合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当归系列药对在新生化颗粒中的活血作用贡献。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新生化颗粒缺失当归系列药对前后对急性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多个指标皆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多指标综合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得出,新生化颗粒对血瘀大鼠的调节作用优于拆方组和生化汤组;新生化颗粒缺失当归系列药对后,各给药组的活血效应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缺失不同的当归药对后对原方的活血效应影响不同,当归系列药对在新生化颗粒中的活血作用贡献的顺序为:当归-益母草当归-川芎当归-红花当归-炙甘草当归-桃仁当归-姜炭。该研究表明,当归系列药对是新生化颗粒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当归系列药对在新生化颗粒中的活血作用贡献不同;且当归-益母草药对在全方中的活血作用贡献最大,与新生化颗粒的组方结构(重用益母草)以及益母草"活血行滞、祛瘀生新"的功效相一致,该方法为新生化颗粒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复杂方剂的配伍作用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杜梦楠  张莹  易丹  贾英杰 《天津中医药》2021,38(8):1004-1008
[目的] 观察消岩颗粒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对气虚血瘀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7年7月-2019年9月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晚期气虚血瘀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血液高凝状态患者,采取统计学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消岩颗粒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30例,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钠治疗)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抗凝治疗,即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5 000 U(每日1次),治疗组加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内制剂消岩颗粒(口服,每日两次),连续服用14 d,观察周期21 d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周期前后血清学D-二聚体定量、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数量、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中医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记录。[结果] 针对气虚血瘀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血液高凝状态患者,消岩颗粒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可降低其血清学D-二聚体定量、NLR,改善乏力、肢体麻木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结论] 消岩颗粒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可显著改善气虚血瘀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血液高凝状态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