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索线上教学在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重庆医科大学2016级及2017级医学影像技术系本科学生134人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人数均为67人。试验组采用基于学习通及腾讯会议等的线上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期末总成绩及进行自编问卷匿名调查,了解学生线上教学的效果。使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秩和检验。结果 试验组及对照组学生期末总成绩合格率分别为80.6%(54/67)和64.2%(43/67),试验组学生期末总成绩合格率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总计发放134份,收回134份,问卷调查显示试验组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学习兴趣及积极性等方面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线上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诊断学中有助于提高期末总成绩合格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及质量,在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中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在临床专业选择两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作为研究组进行蓝墨云班课混合教学,另一个班作为对照组进行传统的教学。对两组的平时成绩、实验考核、期末成绩及调查问卷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及问卷调查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考核成绩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但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生理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中的应用形式、方法及效果,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及综合素质。方法 随机抽取护理本科专业的1个班级为试验组(n=190),1个班级为对照组(n=189),分别采用混合式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比较两组学生本课程期末考核成绩,并在本课程前后利用护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评价量表和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试验组期末课程考核成绩(76.30±7.08)分及优良率(35.79%)均高于对照组期末课程考核成绩(74.78±7.18)分及优良率(2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课程结束后试验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沟通能力优于课程前,且优于对照组。结论 混合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妇产科护理学课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沟通能力,教学效果令师生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联合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在临床医学本科生病理学线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6月169名山西大同大学2020级临床医学本科生,采用随机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利用学习通平台给两组学生进行病理学理论线上授课,其中试验组采用CBL联合L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通过平时考核、期末考试及问卷调查方式综合评估教学实施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学生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及总成绩显著增加,试验组学生期末试卷X型选择题和病案分析题的平均成绩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学习兴趣度及自主学习、知识整合、临床思维、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病理诊断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学生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授课氛围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BL联合LBL教学法应用于病理学线上教学中效果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这种线上教学形式适合在医学专业课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在组织学与胚胎学中的应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7级护理本科1班为实验组(n=47),护理本科2班为对照组(n=48);在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程中分别采用“慕课”混合式教学和传统教学。所有数据运用SPSS 19.0处理,采用t 检验比较两组学生本课程期末考核成绩和运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实验成绩[(24.22±5.08) vs. (18.49±4.65)]、卷面成绩[(52.37±6.24) vs. (47.15±5.99)]、总评成绩[(76.61±7.22)vs.(62.83±7.36)]均优于对照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量表显示,课程结束后实验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适用于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能有效提高学习质量,教学效果令师生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BL教学法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将应用班级的学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观察组用TBL教学模式。对两组实验报告进行评分以及理论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实验总成绩和理论总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引入TBL教学法具有可行性,TBL教学在生理学实验中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的案例反向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优势。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2017级精神医学专业6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神经病学授课,试验组采用基于微课的案例反向教学模式,在课程结束后,通过对2组学生进行神经病学专业知识、病例分析能力测评,由学生对授课模式满意度进行问卷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学生的神经病学专业知识、病例分析能力考核成绩及总分均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试验组学生对授课模式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基于微课的案例反向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掌握和教学满意度提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微课+PPT作业”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微课+PPT作业”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湖北医药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1班(61人)和2班(59人)的学生为教学对象;1班为对照组,2班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和手写实验报告方式进行教学,实验组采用“微课+PPT作业”辅助生理学实验教学。实验组学生在实验课前先自行观看教师录制的微课进行预习,实验过程中也可随时观看以纠正操作中的错误;课后用PPT作业的形式完成实验报告,将PPT在规定时间内通过QQ上传,以便教师及时批改。通过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两组教学效果,组间考核成绩比较采用Sigmaplot 10.0行t检验。结果 实验组学生实验操作平均成绩为(95.074±3.233)分、期末理论考试平均成绩为(92.204±3.074)分,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两项成绩分别为(81.706±2.901)、(77.913±2.611)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的问卷回收率为100%;超过80%的学生认为“微课+PPT作业”有助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小组合作能力等。结论 将“微课+PPT作业”应用于生理学实验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值得推广;但仍需结合其他教学方法,才能持续改善课程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OBE教学理念在疫情期间内科学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级本科1~2班(n=62)为试验组,2016级本科1~2班(n=65)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OBE教学理念改良线上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授课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及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学习兴趣情况以及教学满意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平时成绩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期末成绩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以OBE教学理念指导的内科学教学可以弥补互联网教学不足,学生学习兴趣情况、满意度、平时成绩与传统课堂教学效果一致,期末成绩略优于传统课堂教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金课标准下案例教学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施方法。方法 选取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121)和案例教学组(n=117)。对照组采用线上学习与传统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案例组采用线上学习与以案例为主教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期末成绩分析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案例组学生期末教学成绩优于对照组(P<0.01);调查问卷显示案例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及知识应用等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案例教学在药理学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