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大鼠腹主动脉零应力状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腹主动脉零应力状态的研究,探讨糖尿病,高血压大鼠血管力学特性重建的规律。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分别诱导SD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建立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SHRDM)和不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SDDM)动物模型,利用生物显微镜和图像分析系统对其腹主动脉张开角进行观测。结果:(1)SD组大鼠主动脉张开角在病程1周到4周加大,其后缓慢减小,8周后趋于平衡。(2)SDDM组大鼠主动脉张开角1-4周急剧升高,4-8周急剧降低,16周后又急剧升高,8周,16周时SDDM小于SD(P<0.05),4周和24周时SDDM大于SD(P<0.01),(3)SHR张开角的变化趋势恰与SDDM相反,且在1周,8周,16周时大于SD(P<0.01),而4周又小于SD(P<0.05)。(4)SHRDM张开角的变化与SDDM趋势相似,但4周时小于SDDM(P<0.01),8,16周时大于SDDM(P<0.05),结论:糖尿病,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壁零应力状态异常,在病程早期两者的变化趋势相反,提示高血压和糖尿病大血管壁均存在明显的不均匀生长,但是不均匀性生长的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2.
用链服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分别诱导SD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hypertensiverats,SHR),建立伴有(SHRDM)和不伴有(SDDM)高血压的糖尿病动物模型,以SHR大鼠为高血压对照,SD大鼠为正常的对照组,每组再分为1、48、16、24周5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5只动物。用图像分析系统对各组动物的腹主动脉中膜显微结构成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随糖尿病病程的增加,平滑肌、胶原纤维相对含量增加,C/E值增大,弹性纤维减少,其中平滑肌相对含量的增加出现早,4周时即出现的明显差异(P<0.05)。平滑肌细胞核个数…  相似文献   

3.
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分别诱导SD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hypertensiVerats,SHR),建立伴有(SHRDM)和不伴有(SDDM)高血压的糖尿病动物模型,以SHR大鼠为高血压对照,以SD大鼠为正常的对照组,每组再分为1、4、8、16、24周5个时根点,每个时相点5只动物。利用生物显微镜和图像分析系统对其腹主动脉零应力状态进行研究。用血管的张开角表示其零应力状态。研究结果显示,SD主动脉张开角1周到4周有个急剧加大的过程,其后缓慢减小,至16周后又有所恢复。SDDM加大了SD的上升和下降两段趋势,8周,1…  相似文献   

4.
用链服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分别诱导SD和白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hssertensiverats,SHR),建立伴有(SHRDM)和不伴有(SDDM)高血压的糖尿病动物模型,以SHR大鼠为高血压对照,以SD大鼠为正常的对照组,每组再分为1、4、8、1624周5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5只动物。利用生物软组织实验台和计算机软组织实验系统对其腹主动脉一维载荷下的应力一应变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张应力(T)的增加,各组腹主动脉Young模量差异逐渐增大,张应力(’f)为3.0×104Nm-2时,各组之间差异大都已显著,张应力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植物胰岛素(CPI)对糖尿病大鼠血浆载脂蛋白的影响。方法 按1%浓度将链脲佐菌素(STZ)溶于0.1M枸橼酸缓冲液中注入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腹腔,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三组:(1)HC组:无糖尿病的原发性高血压大鼠;(2)HM组:由STZ诱导出糖尿病的HC大鼠;(3)HP组:CPI治疗的HM大鼠。3组大鼠分别在喂养后1、4、8、16、24周抽取尾动脉血测血浆Ap-A1和Ap-B100。结果 血浆Ap-A1水平HM组较HC组明显升高(P<0.01),用CPI治疗的HM大鼠血浆Ap-A1于24周后显著高于HM组(P<0.01)。血浆Ap-B100水平HC组显著低于HM组(P<0.01),用CPI治疗的HM大鼠血浆Ap-B100于24周后低于HM组(P<0.01)。结论 糖尿病大鼠用CPI喂养后有升高血浆Ap-A1和降低Ap-B100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大鼠腹主动脉的在体顺应性和弹性模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动脉生物力学特性重建以及与高血压、高血糖的关系。方法以STZ诱导SHR大鼠和SD大鼠分别建立伴有(SHRDM组)和不伴有(SDDM组)高血压的糖尿病动物模型,对其腹主动脉的在体顺应性和弹性模量进行研究。结果糖尿病4周开始出现顺应性降低。SHRDM组从4周起、SDDM组从8周起,出现Ep、Ev和Einc增加,增幅随病程而增大,SHRDM组的增幅大于SDDM。结论腹主动脉各力学特性参数中,顺应性改变最早,可作为评价血管功能的敏感指标。高血糖和高血压均可使Ep增大,高血糖的作用大于高血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动脉生物力学特性重建以及与高血压、高血糖的关系。方法以STZ诱导SHR大鼠和SD大鼠分别建立伴有(SHRDM组)和不伴有(SDDM组)高血压的糖尿病动物模型,对其腹主动脉的在体顺应性和弹性模量进行研究。结果糖尿病4周开始出现顺应性降低。SHRDM组从4周起、SDDM组从8周起,出现Ep、Ev和Einc增加,增幅随病程而增大,SHRDM组的增幅大于SDDM。结论腹主动脉各力学特性参数中,顺应性改变最早,可作为评价血管功能的敏感指标。高血糖和高血压均可使Ep增大,高血糖的作用大于高血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MCP-1、 F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模型组(DN组)和非诺贝特治疗组(DF组), 每组12只, 模型组及治疗组以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 治疗组给予非诺贝特灌胃.分别于第4、 8周观察各组大鼠脂代谢、血肌酐及24 h尿蛋白定量.肾组织标本行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MCP-1、 FN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的表达水平较同期正常组(P<0.01)和治疗组(P<0.05)有明显的增加.模型组大鼠肾组织MCP-1、 FN表达较同期正常组(P<0.001)和治疗组(P<0.01)有明显的增加.结论:非诺贝特可以下调糖尿病大鼠肾组织MCP-1、 FN表达对试验性糖尿病大鼠具有部分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大鼠动物模型建立及TNF-α干预机制。方法 选择 SD大鼠60只作为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只。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柠檬酸缓冲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5%葡萄糖饮水喂养,诱导胰岛素抵抗,2周后腹腔注射STZ,连续注射3 d,诱发持续高糖血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在建模前、建模2周、建模4周检测观察组大鼠血糖、尿白蛋白、肌酐水平,同时检测两组大鼠TNF-α水平,分析糖尿病动物模型建立及TNF-α干预机制。结果 ①对照组大鼠全身状态良好,体质量增加,皮毛光滑亮泽,观察组大鼠建模成功后出现多食、多饮、多尿及生长迟缓现象,成模4周后体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建模2周血糖水平(8.21±0.21)mmol/L,建模4周血糖水平(31.21±1.04)m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6.32±0.19)mmol/L、(6.74±0.2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建模2周TNF-α水平为(3.03±0.23)mmol/L,建模4周TNF-α水平为(12.10±1.12)m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1.64±0.58)mmol/L、(1.69±0.6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糖高脂饲料联合浓度为5%葡萄糖饮水配合小剂量STZ能建立理想的糖尿病肾病大鼠动物模型,可以明确糖尿病肾病发展伴有TNF-α炎症因子水平升高,进一步为TNF-α干预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的结构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 (SHRDM)主动脉结构重建的规律 ,并探讨高血糖、高血压对其影响。方法 :STZ诱导SHR大鼠建立SHRDM实验动物模型 ,。观测主动脉血管壁中膜结构成分的改变。结果 :SDDM(有高血压的糖尿病 )大鼠自 4周始主动脉中膜平滑肌相对含量和核密度、胶原纤维相对含量均大于SD组 ,弹性纤维相对含量少于SD组。SHRDM组主动脉平滑肌相对面积、C/E值大于SD和SHR组 ,但SMC核数少于SDDM ,多于SHR。结论 :糖尿病早期已出现主动脉结构重建 ,以平滑肌增生为主 ;高血压使平滑肌细胞肥大为主 ,因而SHRDM增生、肥大共存。高血压、高血糖均显著影响主动脉结构重建 ,高血压影响大于高血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糖尿病心肌病心肌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以及治疗组,每组各10只。采用链脲佐菌素单次腹腔注射的方法制作大鼠糖尿病模型,以枸橼酸缓冲液腹腔注射为对照,治疗组则采用腹腔注射的方式给予参麦注射液干预治疗。采用心室插管对大鼠心功能进行评估;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脏组织中胶原水平;二氢乙啶染色观察大鼠心脏组织中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ting观察大鼠心肌组织中I 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以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心功能显著下降(P<0.05);而治疗组心功能则显著恢复(P<0.05)。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心肌组织ROS及胶原生成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经参麦注射液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I 型胶原及TIMP-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MMP-2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糖尿病组相比,治疗组I 型胶原及TIMP-2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MMP-2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损伤而减轻糖尿病心肌病心肌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方银杏叶(CGL)对糖尿病大鼠附睾VEGF的影响。方法 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NC),其余大鼠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加高脂高糖饮食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动物筛选后,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CGL治疗组,每组10只。治疗组给予CGL 10周后,取双侧附睾组织,提取蛋白,检测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结果 2型糖尿病模型制备成功,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VEGF含量降低,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治疗组与糖尿病组比较,VEGF升高,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复方银杏叶能够提高糖尿病大鼠附睾VEGF的表达,对糖尿病伴随生殖功能障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怀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BL)水煎剂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胰岛素酶(insulin-degrading enzyme,IDE)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以不同剂量怀牛膝水煎剂灌胃的2型糖尿病大鼠每组10只,以生理盐水灌胃的2型糖尿病大鼠及正常对照组大鼠各10只,用RT-PCR法测定大鼠肝脏胰岛素酶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组IDE基因mRNA的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怀牛膝治疗组各组IDE基因mRNA的表达均低于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组(P<0.05),并且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怀牛膝水煎剂通过抑制肝胰岛素酶基因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大鼠心肌纤维化模型。方法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腹主动脉缩窄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分别比较两组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左室心肌病理形态HE染色及左室心肌胶原染色等指标造模4周及造模8周时的变化。结果模型组造模4周及8周时左室重量指数(LVMI)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5)。胶原染色、HE染色及超微结构等病理变化,模型组造模4周、8周较假手术组改变明显;假手术组4周及8周时基本一致。结论SD大鼠在腹主动脉缩窄术后4周即可达心肌纤维化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组织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及辛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 以高脂高糖饲料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喂养SD大鼠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26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组(n=13)和辛伐他汀干预组(n=13),正常SD大鼠(n=10)作为对照组.辛伐他汀干预组给予辛伐他汀20 mg·kg^-1·d^-1灌胃,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脂、肌酸激酶水平;光镜观察骨骼肌组织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骨骼肌TLR4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骨骼肌TLR4 mRNA的表达.结果 糖尿病组和辛伐他汀干预组空腹血糖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2.04±2.04) mmol/L、(11.23±2.61) mmol/L比(5.92± 1.28) mmol/L,均P<0.05],糖尿病组和辛伐他汀干预组两组之间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糖尿病组>辛伐他汀干预组>对照组(均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对照组>辛伐他汀干预组>糖尿病组(均P<0.05).3组肌酸激酶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大鼠骨骼肌肌膜完整、清晰,肌纤维排列紧密;糖尿病组大鼠部分肌纤维萎缩、变性、水肿,肌纤维断裂,肌丝走行紊乱,并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辛伐他汀干预组大鼠病理改变较糖尿病组减轻.糖尿病组TLR4蛋白表达水平是对照组的1.54倍[0.318±0.037比0.206±0.024,P<0.05],辛伐他汀干预组TLR4蛋白表达水平0.256±0.035,是糖尿病组的80.50% (P< 0.05).糖尿病组TLR4 mRNA水平是对照组的1.62倍[0.625±0.074比0.385±0.088,P<0.05],辛伐他汀干预组TLR4 mRNA水平0.501±0.105,是糖尿病组的80.16%(P< 0.05).结论 糖尿病性骨骼肌病变与TLR4高表达相关,辛伐他汀可能通过降低骨骼肌TLR4的表达从而减轻骨骼肌病变.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大鼠海马毛细血管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海马毛细血管超微结构改变。方法: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5只)、糖尿病组(12只,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治疗组(12只,给予部分成模大鼠长效胰岛素2-3U/日治疗,使血糖低于10mmol/L),于成模第3月末及第6月末灌注固定取脑,透射电镜下观察海马CA1区毛细血管。结果:糖尿病大鼠海马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与周细胞退变。6月组病变较3月组更显著,各治疗组改变较轻微。结论:糖尿病可导致大鼠海马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早期应用胰岛素治疗可延缓其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葡萄糖转移因子4(GLUT4)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评价其与子宫内膜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54只85日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① 对照组(20只);② PCOS组(17只);③ 二甲双胍治疗组(17只)。其中后两组先参照Poretsky等的方法复制PCOS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再分别喂服安慰剂或二甲双胍, 14 d后断头处死各组大鼠并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livisionTM Plus两步法检测对照组、PCOS组及治疗组大鼠子宫内膜GLUT4蛋白的表达。结果: PCOS组大鼠子宫内膜腺上皮中GLUT4和INS-R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IN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治疗组GLUT4表达显著高于PCOS组(P<0.01),但仍低于对照组(P<0.01),INS表达较PCOS组显著降低(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间质中无GLUT4的表达,INS和INS-R表达情况与腺上皮相似。结论: PCOS大鼠子宫内膜GLUT4表达减少和子宫内膜的IR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Exenatide (Ex)治疗对糖尿病大鼠心血管功能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单因素四水平不等重复的完全随机实验进行研究,3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C,n=7),糖尿病组(DM,n=9),小剂量Ex治疗组(Emin,n=9),大剂量Ex治疗组(Emax,n=9).检测大鼠空腹血糖水平;使用小动物超声仪观察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观察腹主动脉血流速(AF),胸主动脉内膜扫描电镜观察血管内膜损伤.结果 DM组空腹血糖明显升高(P<0.01),Exenatide治疗组空腹血糖较DM组显著降低(P<0.05).DM组EF、FS较对照明显降低(P<0.01),Exenatide治疗组EF、FS明显升高(P<0.05).DM组腹主动脉血流速明显降低(P<0.01),血管内膜出现明显损伤;Exenatide治疗组腹主动脉血流速较DM组明显升高(分别P<0.05,P<0.01),血管内膜损伤减轻.结论 Exenatide能够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并改善糖尿病心脏和血管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PPARs(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 PPARs)表达的影响及其对心肌肥厚的逆转作用与可能机制。方法: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分为阿托伐他汀灌胃治疗组(SHR-A,30 mg·kg-1·d-1)及模型组(SHR),治疗8周,同周龄Wistar-Kyoto 鼠为正常血压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测量大鼠尾动脉血压。治疗后测血浆血脂水平,以心脏组织病理分析判断心肌肥厚,Western blotting 检测心肌组织PPARα、PPARγ的表达水平。结果: 经过8周治疗, SHR-A组及SHR组血压及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SHR-A组左室重量指数低于SHR组(P<0.01)。在SHR-A组,PPARα及PPARγ表达高于SHR组(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显著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PPARs表达,有效逆转左室肥厚,可能与其降压及降脂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槟榔碱对2型糖尿病大鼠β细胞分泌功能及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因子 1(pancreas duodenum homeobox 1,PDX 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果糖饲料饲养Wistar大鼠12周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40只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模型+1 mg/kg槟榔碱组、模型+5 mg/kg槟榔碱组、模型+10 mg/kg槟榔碱组。药物注射4周后股动脉取血检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清胰岛素,处死大鼠取胰腺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RT PCR检测β细胞内PDX 1及胰岛素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1)高糖作用引起Wistar大鼠胰腺β细胞PDX 1 及胰岛素mRNA 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2)1 mg/kg和5 mg/kg槟榔碱处理能显著上调高糖喂养Wistar大鼠胰腺β细胞PDX 1与胰岛素mRNA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槟榔碱可以通过上调PDX 1和胰岛素基因表达,改善高糖环境下的β细胞胰岛素合成和分泌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