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突发性聋的听力损失的前庭损害对其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30例突发性聋患者行纯音听力检查及前庭功能系列检查,比较突发性耳聋听力下降程度和类型与眩晕和前庭功能检查结果的关系,前庭损害类型和程度、以及听力预后与眩晕和前庭损害的关系。得出(1)具有前庭损害的患者91%为中、重度聋,82%为平坦型和斜坡型听力损害。半规管麻痹者听力损害人武部为中、重度聋,图型为平坦或斜坡型。(2)冷热试验(CP)值63%,低频谐波加速试验(SHAT)66%,重心平衡仪  相似文献   

2.
目的 记录伴眩晕的突发性聋患者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MP,cVEMP)的参数特点,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将21例伴眩晕的突发性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设为突发性聋伴眩晕组,16例不伴有眩晕的突发性聋患者设为突发性聋组,22名健康受试者作为正常组,分析对比各组cVEMP潜伏期、振幅比和不对称率。结果 突发性聋伴眩晕组不对称率(26.52±11.83)%明显高于突发性聋组(14.50±8.31)%和正常组(14.41±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9.633和10.008,P 均<0.05)。cVEMP的P1、N1潜伏期及振幅比在突发性聋伴眩晕组、突发性聋组和正常组3个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伴眩晕的突发性聋患者其球囊功能易伴有损伤,cVEMP可用于辅助判断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内耳的病变范围及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3.
突发性聋的听力损失和前庭损害对其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通过对30例突发性聋患者行纯音听力检查及前庭功能系列检查,比较突发性耳聋听力下降程度和类型与眩晕和前庭功能检查结果的关系、前庭损害类型和程度、以及听力预后与眩晕和前庭损害的关系。得出(1)具有前庭损害的患者91%为中、重度聋,82%为平坦型和斜坡型听力损害。半规管麻痹者听力损害全部为中、重度聋,图型为平坦或斜坡型。(2)冷热试验(CP)值63%、低频谐波加速试验(SHAT)66%、重心平衡仪试验(VSRZ)36%呈现异常,以SHAT较为敏感;(3)突聋听力预后与是否伴有眩晕、前庭损害以及损害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突发性聋与前庭神经炎病因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比较研究突发性聋和前庭神经炎,进一步探讨两类疾病在病因学上和前庭神经损伤的差异.方法 观察眩晕诊疗中心2004年1月至2007年7月间37例突发性聋、30例突发性聋伴发眩晕和40例前庭神经炎的前庭功能(前庭双温试验、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和主观垂直视觉检查)和高刺激率ABR的特点及差异.结果 (1)突发性聋与前庭神经炎两组患者年龄分布差别显著不(P>0.05).(2)高刺激率ABR:前庭神经炎组,患侧高刺激ABR异常率为33.3%;突发性聋组,患侧异常18例,患侧异常率占69.3%(18/26).突发性耳聋组高刺激率ABR异常率明显高于前庭神经炎组(P<0.01).(3)突发性聋与前庭神经炎两组患者前庭损伤的差异性比较:前庭神经炎组,前庭上神经损伤占50%,前庭下神经损伤占10%,前庭上下神经损伤占40%;在突发性耳聋组,前庭上神经损伤占53.3%,前庭下神经损伤占6.7%.前庭上下神经损伤占40%.两组在前庭神经损伤的模式上差别不显著(P>0.05).结论 突发性聋(伴眩晕)的主要病因可能是内耳微循环障碍,而前庭神经炎的主要机制可能是病毒感染.突发性聋伴眩晕的和前庭神经炎前庭神经损伤模式相似,均主要累及前庭上神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的眩晕症状在药物联合前庭康复治疗后的疗效。方法 将52例单耳突发性聋伴眩晕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后完善纯音测听、前庭功能检查(冷热试验、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head impulsive test,VHIT)、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两组患者根据不同类型听力曲线进行相应药物治疗,同时研究组进行前庭康复治疗,通过DHI量表评估眩晕改善情况。结果 52例突发性聋伴眩晕,34.62%为轻中度听力下降,65.38%为重度及极重度听力下降;71.15%患者有半规管功能减弱;治疗2周时,两组患者同组内分别与治疗前比较(t 研究组=18.42,t 对照组=11.55,P 均<0.05);治疗4周时,两组患者同组内分别与治疗2周时比较(t 研究组=6.34,t 对照组=6.76,P 均<0.05)。两组间治疗2周时比较(t =6.07,P <0.05)和两组间治疗4周时比较(t =12.14,P <0.05)DHI评分差异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突发性聋伴眩晕的听力损失以重度及极重度为主;前庭功能可表现为正常或减退;前庭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的眩晕症状,加快眩晕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突发性聋伴发的眩晕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7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眩晕中心的伴发作性眩晕的突发性聋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突发性聋及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诊断根据中华医学会颁布的指南.分析其前庭功能特点及前庭与耳蜗症状出现的时间关系.结果 96例患者中BPPV23例(24.O%);余73例患者中一侧前庭功能低下者58例(60.4%),前庭功能正常者15例(15.6%).96例患者中46例患者可以提供准确的耳蜗症状与眩晕出现的时间:其中6例(13.0%)耳蜗症状与眩晕同时出现;耳蜗症状与眩晕出现的间隔时间<1 h者4例(8.7%);1 h≤间隔时间<24 h者21例(45.7%);13例(28.3%)在耳蜗症状出现数天后出现眩晕,最长为10 d;仅有2例(4.3%)眩晕的出现早于耳蜗症状.结论 突发性聋伴发的眩晕可以表现为前庭功能正常或低下,部分患者可以表现为BPPV,且耳蜗症状一般早于前庭症状出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突发性聋患者在耳蜗受损的同时前庭功能受损的范围及客观评价方法,探讨不同听力损伤曲线类型突聋患者前庭功能损伤的差异。方法 选取60例 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单侧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为实验组,其中低频下降型11例,平坦下降型15例,高频下降型18例,全聋型16例。健康自愿者60例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冷热试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VEMP)、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cVEMP)及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检测,分析前庭功能受损状况,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对照组冷热试验异常阳性率10.3%;oVEMP异常阳性率26.7%;cVEMP异常阳性率16.7%。实验组冷热试验异常阳性率68.3%;oVEMP异常阳性率60.3%;cVEMP异常阳性率43.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vHIT异常阳性率13.3%,实验组异常阳性率51.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全聋型及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前庭功能异常阳性率比平坦下降型及高频下降型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坦下降型及高频下降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在耳蜗受损同时可以伴有前庭功能不同范围受损。结合冷热试验、oVEMP、cVEMP及vHIT等相关检查可对突发性聋患者的前庭功能进行有效评估。全聋型及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前庭功能损伤的发生率较平坦下降型及高频下降型高。平坦下降型和高频下降型患者比较,前庭功能损伤发生率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突发性聋(简称突聋)患者眩晕、前庭功能的状况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161例突聋患者治疗前的听力、有否眩晕及前庭功能的状况等七项参数与治疗后的听力结果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和卡方检验等多种统计学方法,分析各参数与突聋预后间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均显示突聋的预后与治疗前的听力显著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突聋的预后与治疗前的听力及眩晕显著相关(P〈0.01);卡方检验的结果表明前庭功能正常与否各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有否眩晕仅在前庭功能异常时与突聋的预后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前庭功能正常时有否眩晕与突聋的预后无关(P〉0.05)。结论 突聋患者的听力损失越重,预后则越差;前庭功能正常与否对突聋的预后有一定的影响;而有无眩晕仅在前庭功能异常时对突聋的预后有较大的影响。听力损失的程度与前庭功能及有无眩晕无关,眩晕与前庭功能也无关,突聋伴发的眩晕不一定是前庭损害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听力损伤与前庭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180例突发性聋患者分为突发性聋伴眩晕组和不伴眩晕组,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纯音听力测试、耳蜗电图以及前庭功能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听力和前庭损伤的发病规律。结果 180例突发性聋患者,年龄分布11~76岁,中位年龄45.00岁,其中男性106例(58.89%),女性74例(41.11%),男女性别比为1.43:1。①突发性聋伴眩晕的发生率为38.33%,女性患者中伴眩晕组(50.72%)明显高于不伴眩晕组(35.14%);②听力曲线特点为全聋型曲线(38.67%)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听力损失程度以极重度聋(62.67%)为主;③66例伴眩晕的患者行前庭功能检查,58例(87.88%)出现外半规管功能下降,3例(4.55%)有优势偏向等中枢指标异常,5例(7.58%)功能正常,患者出现听力损失与前庭功能同侧损伤的发生率为65.15%,两者具有统计学一致性,不同性别间异常率无差异;④伴眩晕组合并有慢性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颈椎病)者33.33%,不伴眩晕组合并慢性病者28.83%,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伴眩晕的突发性聋发生率较高,约占1/3;听力损失以极重度聋为主且以全聋型听力曲线居多;耳蜗功能与前庭功能多同时受累,同侧损伤者占2/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比较研究伴有前庭损伤的突发性聋和前庭神经炎,探讨两类疾病前庭损伤的差异。方法  2016-02-25~2016-07-20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眩晕诊疗中心,突发性聋组55例,其中39例伴眩晕患者;前庭神经炎组46例。前庭双温冷热试验、头脉冲试验、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评价及比较突发性聋及前庭神经炎两组疾病前庭损伤差异性。结果 前庭双温冷热试验突发性聋组异常率25.45%,前庭神经炎组异常率97.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1,P<0.001)。头脉冲试验:突发性聋组异常率9.09%,前庭神经炎组异常率32.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2,P =0.003)。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突 发性聋组异常率69.10%,前庭神经炎组异常率43.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2,P =0.010);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突发性聋组异常率54.55%,前庭神经炎组异常率63.0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5,P =0.388)。结论 突发性聋与前庭神经炎两组患者前庭损伤比较,突发性聋合并眩晕者更有可能为球囊/前庭下神经受累,损伤部位更多靠近神经终末端,损伤是低频段的;前庭神经炎的前庭损伤范围大,损伤是全频段的,高位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视频眼震电图对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前庭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3年2月~2017年12月收纳的500例突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眩晕分为眩晕组(180例)和非眩晕组(32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纯音听力测试、视频眼震电图(videonystagmograph,VNG)检测等,比较眩晕组和非眩晕组患者纯音测听和视频眼震电图检测结果,同时统计患者平坦型、全聋型、低频型、中频型、高频型的听力曲线例数及冷热试验的前庭功能评价结果,并比较组间差异。患者根据视频眼震电图和相关检测结果进行对应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①眩晕组患者的前庭功能正常比例(48.9%)显著低于非眩晕组(83.8%)(P<0.05);听力学结果显示听力损失严重者比例(67.2%)显著高于非眩晕组(28.1%),轻度患者比例(8.3%)明显低于非眩晕组(40.0%)(P均<0.05);②患者的听力曲线主要有平坦型108例,其中前庭功能异常15例(13.9%);全聋型78例,其中前庭功能异常34例;低频型100例,其中前庭功能异常28例(28.0%);中频型94例,其中前庭功能异常25例(26.6%);高频型120例,其中前庭功能异常42例(35.0%)。表明全聋型曲线前庭功能异常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听力曲线患者,冷热试验结果表明前庭功能异常的主要表现为半规管轻瘫;③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其中眩晕组患者显效率26.7%(48/180)、有效率28.9%(52/180)及总有效率55.6%(100/180)明显低于非眩晕组的38.1%(122/320)、45.6%(146/320)及83.7%(268/320)(P均<0.05)。结论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前庭功能受到明显损伤,采用视频眼震电图进行前庭功能检测对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的病情评估、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在突发性聋患者诊治过程中运用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和冷热试验(caloric test,CT)技术进行半规管功能检测,探讨两种方法在突发性耳聋预后评估中作用的差异性.方法 对23例突发性聋患者进行前庭功能检查(VAT,CT)及听力学检查(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听性脑干反应);用Stata 4.0统计软件做统计分析,分别按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听力曲线类型及是否伴眩晕进行分组,用R×C联表对各计数因素行卡方检验.结果 统计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庭自旋转试验和冷热试验在突发性聋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无差异.有无眩晕仅在前庭功能异常时对突聋的预后有较大的影响.突聋伴发的眩晕不一定是前庭损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突发性聋患者的前庭功能状况,探讨前庭功能与突聋预后的关系。方法 运用视频眼震图(video—nystagmograpy,VNG)技术检查50例突发性聋患者的前庭功能。结果 眼视动系统检查出现一项或以上异常共17例(34%);变位试验诊断为后半规管良性位置性眩晕3例(6%);温度试验单侧减弱23例(46%),伴优势偏向15例(30%)。无固视抑制失败。前庭功能与突发聋预后关系:伴发眩晕与否,其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单侧半规管功能受损者高频及重度听力损失高于半规管功能正常者,其预后亦差,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庭功能检查对突发性聋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突聋伴前庭功能损害者其高频或重度听力损失发生率高于突聋且前庭功能正常组,预后亦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并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突发性聋病例特征及BPPV与突发性聋预后相关性。方法 对2007 年3月~2013年3月,278例突发性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纯音听阈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其预后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36例突发性聋病例并发BPPV(12.95%)。并发BPPV的突发性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听力损失重,并发BPPV的突发性聋者预后更差,多因素结果分析显示老龄(>60岁)、治疗前听力的损失程度、前庭功能异常与突发性聋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并发BPPV的突发性聋者,显示前庭功能受损更重,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5.
突发性聋与眩晕万夷1许时晖突发性聋患者中部分伴有眩晕。对于眩晕与突聋之间的关系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多数学者认为突聋伴眩晕者的预后较不伴眩晕者差;少数则提出突聋是否伴有眩晕对预后并无影响。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科自1991年~1995年115例突聋病例,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预后与前庭症状及前庭功能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单侧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前庭症状,以及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和冷热试验结果,观察这些患者的听力结果与前庭症状及前庭功能的关系。 结果 在52例单侧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患者中,有前庭症状、前庭功能异常的全聋型患者与无前庭症状者、功能正常者相比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VEMP、cVEMP、vHIT和冷热试验四项结果异常的全聋型患者显示出更低的治疗总有效率,oVEMP、cVEMP、vHIT和冷热试验正常的突发性耳聋患者有更高的听力恢复数值。 结论 有前庭症状、前庭功能异常的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患者疗效较差,oVEMP、cVEMP、vHIT和冷热试验正常的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患者有更好的听力恢复。前庭功能异常提示突发性聋患者的内耳病变范围较大、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突发性聋患者平衡障碍的损伤特征。方法 本研究收集自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并确诊单侧急性以及亚急性突发性聋患者105名。对患者行纯音听阈测试、冷热试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以评估患者听力-前庭功能,通过感觉整合测试(SOT)评估其平衡功能。结果 1)本研究105名患者中,轻度听力损失17例,前庭功能损伤(23.53%,4/17);中度听力损失18例,前庭功能损伤(38.39%,7/18);重度听力损失28例,前庭功能损伤(64.29%,18/28);极重度听力损失42例,前庭功能损伤(66.67%,28/42)。2)105名突发性聋患者的SOT结果显示,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VES_LAT异常率显著高于其他患者组(c2=12.09,P=0.002)。3)93名突发性聋患者的患侧耳PTA与主观DHI评分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P<0.001, r=0.71)。结论 突发性聋会导致患者眩晕及平衡障碍,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冠状方向的稳定性显著低于其他听力损失患者。患者的主观眩晕程度与听力损失的程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伴或不伴眩晕突发性聋的听力学和前庭功能检查结果的不同.方法25例突发性聋按伴或不伴眩晕分为两组,同时进行听力学、前庭功能等检查,包括纯音测听、听性脑干反应(ABR)、耳蜗电图、视频眼震电图(VNG)等,比较其检查结果的不同.结果突发性聋伴眩晕者发病时即多为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耳蜗电图多表现为-SP/AP≥0.4,提示有膜迷路积水,与VNG表现出来的单侧减弱及优势偏向相对应,且可合并有耳石症.  相似文献   

19.
Simmons等1962年首先提出蜗窗膜破裂是突发性神经性聋的原因之一,并得到支持。著者报导4例,其中3例有明确瘘管,其共同症状为不伴有眩晕的突然听力下降,经手术探查发现这3例患者的蜗窗膜比正常人容易看见,且角度也小于常态,这种小角度的蜗窗膜当承受增大压力时容易引起破裂。著者提出:突发性神经性聋若不伴有眩晕者可能是蜗窗或前庭窗瘘管形成;伴有眩晕者可能是深在的膜迷路破裂。发作前多有剧烈活动史(尤其是潜水)。对任何突发性神经性聋的患者术前都要认真仔细地检查听力及前庭功能。  相似文献   

20.
由于先天性异常、后天性损伤如病毒性疾病和耳毒性药物以及老年退行性变等原因,内耳疾病患者不断增多.内耳疾病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和眩晕,重者导致语言交流障碍和行动困难,是一类严重影响人类正常生活的常见难治性、致残性疾病.内耳疾病的病理以耳蜗和/或前庭感觉上皮的细胞(如毛细胞和支持细胞)及神经元不同程度受损为主,在临床上表现为各种感音神经性聋(如遗传性聋、突发性聋、噪声性聋、药物性聋、老年性聋和自身免疫性聋等)及各类前庭周围性眩晕(如梅尼埃病)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