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测定尼索地平的含量并对其进行稳定性考察。方法:采用HPLC外标法测定尼索地平的含量,通过将样品置于光强4000 1x下照射及置于不同温度、湿度下考察尼索地平的稳定性。结果:含量测定方法可行,尼索地平对光不稳定,对温度、湿度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
尼索地平光解动力学和pH值对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尼索地平光解动力学和pH值对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尼索地平浓度、并考察不同浓度尼索地平光解动力学及不同pH条件下尼索地平甲醇溶液的稳定性。结果:经指数衰减非线性回归分析,低浓度尼索地平甲醇溶液的光解反应级数n=1;尼索地平在pH3.2—7.9下避光放置,未见光解产物。结论:尼索地平甲醇溶液光降解属一级动力学过程;尼索地平在pH3.2-7.9间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尼索地平缓释胶囊对高血压及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76例 1级和 2级高血压并稳定性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尼索地平组 (40例 )和硝苯地平组 (36例 ) ,分别给予尼索地平缓释胶囊 10~ 2 0mg ,与硝苯地平控释片 30~ 6 0mg ,均po ,qd× 6wk。结果 :尼索地平组降压总有效率92 % ,硝苯地平组为 94 %。 2组间疗效无显著差异(P >0 .0 5 )。 2组治疗后 2 4h、日间及夜间平均SBP和DB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 <0 .0 1)。尼索地平组治疗后SBP ,DBP的谷/峰比值 (T/P)分别为6 0 .5 %及 5 1.2 % ,硝苯地平组为 6 3.8%及 5 4.8%(P >0 .0 5 )。 2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耗量及心电图蹬车运动负荷试验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尼索地平缓释胶囊能有效降压 ,改善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的症状和运动能力 ,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间尼索地平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问尼索地平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铈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间尼索地平含量,并将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重复性好,回收率高。结论:3种方法均可用于间尼索地平含量测定。铈量法操作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准确度高,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优化尼索地平纳米混悬液,检测研磨介质残留,评价尼索地平纳米混悬液的体外溶出度。方法采用介质研磨法制备尼索地平纳米混悬液,以粒径为指标筛选、优化处方,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研磨介质的残留,采用浆法评价尼索地平纳米混悬液的体外溶出。结果最优处方为尼索地平与PVP-K30质量比4∶1,其平均粒径为(445.5±2.8)nm,zeta电位为(0.294±1.00)m V,20 min时纳米混悬液累积溶出(87.0±4.5)%,在4℃和20℃条件下,该纳米混悬液30 d内物理稳定性良好。结论采用介质研磨法制备的纳米混悬液可以提高尼索地平的体外溶出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摩尔浓度的羟丙基-β-环糊精水溶液对间尼索地平溶解度的影响,采用热力学方法研究温度对包合反应的影响,测定包合反应的表观稳定常数。方法:采用相溶解度法进行研究。结果:间尼索地平溶解度随羟丙基-β-环糊精浓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包合物的热力学参数为△H=25.70kJ&#183;mol-1,△S=144.2J&#183;mol-1&#183;K-1且不同温度下的△G均小于零。结论:羟丙基-β-环糊精可以提高间尼索地平的溶解度,相溶解度曲线属AL型,羟丙基-β-环糊精与间尼索地平形成摩尔比为1:1的包合物。包合反应为吸热反应,△G随温度的升高负值增大,说明温度升高,形成包合物的自发倾向增大。  相似文献   

7.
张顺国  李方  唐跃年 《中国药房》2003,14(3):175-176
目的 :建立阿昔洛韦软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软膏中阿昔洛韦的含量 ,考察湿度、光照及温度对阿昔洛韦软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标准曲线方程为C=9 310×10-3A +0 159 ,r=0 9999(n=6) ;线性浓度范围为0 6~19 2μg/ml ;回收率为98 51 % ,RSD=0 42 %。阿昔洛韦软膏对湿度和强光照射不敏感 ;于40℃、60℃和80℃温度下放置10d ,其标示量分别为98 36 %、98 47 %和98 26 %。结论 :建立的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和准确度高等优点 ;该制剂对强光照射不敏感 ,室温保存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影响尼索地平自微乳制剂稳定性的因素。方法:以温度、稀释倍数、稀释递质种类、絮凝剂及反絮凝剂为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测定微乳粒子大小及其分布、Zeta电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本自微乳制剂对稀释倍数、稀释递质种类、絮凝剂及反絮凝剂敏感,但对温度不敏感,且粒径稳定。结论:本自微乳制剂质量稳定,但稀释后的微乳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间尼索地平不同对映体在大鼠血浆、人血浆和牛血清白蛋白中蛋白结合率的测定方法,并计算不同种属血浆蛋白的相关参数。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蛋白结合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总浓度及游离药物浓度。结果:R-与S-间尼索地平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大鼠血浆为(97.4±8.2)%、(93.0±13.4)%;人血浆为(90.8±10.5)%、(89.2±9.9)%;牛血清白蛋白为(95.3±8.7)%、(91.0±5.7)%。最低定量下限为0.01ng。结论:在体外间尼索地平不同对映体与大鼠血浆、人血浆和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率很高,R-间尼索地平的结合率及蛋白结合药物的表观最大能力βp均较S-间尼索地平高。随着药物血浆浓度升高,R-间尼索地平结合率下降,S-间尼索地平结合率升高,均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新型钙拮抗剂间-尼索地平对脂多糖(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l)是否有保护作用,探讨Au治疗的新思路。方法以LPS(5.0mg/kg)尾静脉注射建立肺损伤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计算肺W/D值,检测肺泡上皮细胞内Ca2+浓度,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蛋白质含量,肺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肺毛细血管通透指数(CPI)的变化。结果间-尼索地平能明显减轻LPS所致ALl模型肺组织病变情况。间-尼索地平组肺泡上皮细胞Ca2+浓度比LPS组含量明显减少(P〈0.05),肺W/D值比LPS组明显降低(P〈O.05),肺CPI比LPS组明显降低(P〈0.01),肺组织MDA含量比LPS组含量减少(P〈0.01)。结论间-尼索地平对脂多糖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尼索地平及其片剂稳定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玉  全宁 《药物分析杂志》1997,17(5):339-341
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尼索地平及其片剂稳定性江苏省医药工业研究所南京210042王玉全宁康学军王玉祖尼索地平为1,4-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药物,对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及慢性充血性心律衰竭等具有显著的疗效[1]。二氢吡啶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2...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整尼索地平缓释胶囊处方,确保药物稳定释放。方法:加入硬脂酸镁协同羟丙甲纤维素(HPMC)对药物释放进行调控。结果:处方量0.5%的硬脂酸镁可达到理想效果。结论:尼索地平缓释胶囊释药稳定,工艺重现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尼索地平,并考察尼索地平微乳凝胶经皮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源),正离子检测,选择离子监测(SIM),监测离子对为m/z 411(尼索地平)和m/z 441(尼莫地平,内标).血浆中尼索地平在0.5~5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为95%~102%,RSD≤5.8%.血浆中药物的提取回收率大于70%.采用雄性SD大鼠考察微乳凝胶经皮给药后的体内药动学行为并与口服混悬剂进行比较.含尼索地平20 mg的微乳凝胶经皮给药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mx (42.00±6.92)h,cmax (27.53±1.88) ng/ml,AUC0→72h(1736.31±106.59) ng·h·ml1,AUC0→∞(1999.66±119.26) ng·h·ml-1,MRT (44.02±0.77)h和t1/2 (7.61±0.70)h.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恒河猴血浆中间尼索地平浓度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甲醇-水(63∶37),柱温为3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36nm,灵敏度为0.05AUFS,内标为尼莫地平。结果:间尼索地平检测浓度在1.75~448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提取回收率为84.1%(RSD=4.09%),平均方法回收率为98.7%(RSD=2.76%);处理后的血浆样品放置7d性质稳定,血浆样品反复冻融及低温保存性质稳定。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可用于恒河猴血浆中间尼索地平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单硝酸异山梨酯对尼索地平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单独和联合给药组),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尼索地平的浓度。结果:大鼠单独给予尼索地平和联合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后,尼索地平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Cmax分别为(8.67±3.97)μg/L和(9.21±5.02)μg/L,AUC0-t分别为(19.6±9.9)μg·h·L-1和(25.7±13.7)μg·h·L-1,t1/2分别为(2.26±0.66)h和(3.17±1.41)h,AUC0-∞分别为(23.7±9.7)μg·h·L-1和(32.4±12.3)μg·h·L-1。统计学分析显示,单独用药与联合用药组药动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不影响尼索地平在大鼠体内药动学过程,为临床安全有效地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和尼索地平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法测定人体血浆中尼索地平的浓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尼索地平的毛细管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方法 :色谱柱为 2 5m× 0 32 8mmDB- 1交联熔融毛细管柱 ,膜厚 0 5 2 μm ,检测器为63Ni电子捕获检测器。内标为尼莫地平 ,血浆样品在碱性条件下用乙醚 -环己烷 (1∶1)提取。结果 :在 0 1~ 30ng·mL-1浓度范围内峰面积比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97。人血浆中尼索地平的最低检出浓度为 5 0pg·mL-1。高、中、低 3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 91 92 %~ 97 89% ,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分别小于 4 6 %和 6 9%。结论 :此方法为尼索地平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一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 10例健康男性单剂量口服尼索地平片 2 0mg的药动学。方法 :用HPLC测定尼索地平血药浓度 ,采用 3P87药动学程序对血药浓度 时间数据进行线性拟合 ,计算药动学参数。色谱柱为C18柱 ( 2 5 0mm× 4 6mm ,10 μm) ,流动相 :甲醇 水 磷酸 ( 70∶3 0∶1,V/V) ,检测波长为 2 3 6nm。结果 :本实验建立的HPLC线性关系、回收率、日内及日间RSD均能满足药动学研究的要求 ,口服尼索地平后血药浓度 时间数据符合二室模型 ,主要的药动学参数tmax为 ( 0 9± 0 2 )h ,cmax为 ( 8 0± 3 0 )ng·mL-1,T1/ 2 为 ( 9 5± 3 4)h ,AUC0→t为 ( 60 2± 3 0 8)ng·h·mL-1。结论 :本方法可以作为尼索地平血药浓度监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浩 《中国药师》2015,(2):350-352
目的:建立尼索地平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C第二法对其溶出度进行检查,以含0.05%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0.1 mol·L-1的盐酸溶液600 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75 r·min-1,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38 nm波长处测定尼索地平片的吸光度。结果:尼索地平在4~14μg·ml-1的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为1.1%(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尼索地平片的溶出度测定。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毛细管GC法测定间尼索地平的含量。以尼莫地平为内标,采用HP—1毛细管柱及Ni-63电子捕获检测器。间尼索地平在0.25~5.0μg/ml浓度范围内与其和内标的峰面积比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3);检测限为0.52pg。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进行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测定人血浆中尼索地平浓度的方法学及其不同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分离系统 ,流动相为甲醇 水 醋酸 ,流速为 1ml·min-1,分流比 2 :1,固定相为HypersilC18柱。采用质谱检测系统 ,AP ESI正离子模式 ,雾化压力 0 .0 5 4Pa(40 0psi) ,保护气N210L·min-1,毛细管电压 4 0 0 0V ,离子源温度10 0℃ ,碎片电压为 2 2 0V ,离子采集方式为选择性离子检测 ,尼索地平采集质荷比为 4 11(M Na) ,尼莫地平为 4 41(M Na)。以尼莫地平为内标 ,测定尼索地平血浆浓度 ,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 :在 0 .2~ 5 0 μg·L-1范围内 ,尼索地平血浓度呈线性关系 ,最低检测浓度为 0 .15 μg·L-1,回收率在 72 .6 %以上 ,日内、日间的RSD均小于 9.8%。单剂量给药 ,尼索地平缓释片、缓释胶囊和普通片半衰期 (t1 2 ,h)分别为 6 .0 8± 1.4 8、7.0 6± 1.80、3.70± 0 .2 5 ;血浓度峰值 (Cmax,μg·L-1)分别为 3.4 3± 0 .5 5、3.71±0 .2 4、9.18± 3.78;达峰时间 (Tmax,h)分别为 5 .4 1±0 .72、5 .83± 0 .4 4、2 .0 2± 0 .2 3;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 -t,μg·h-1·L-1)分别为 31.11± 5 .0 0、33.6 3±7.16、32 .72± 5 .0 9;缓释片与缓释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F)分别为 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