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常用的方法之一。化学药物可抑制、杀死肿瘤细胞、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病人生存期,但化疗药物对胃肠刺激较大,常引起患者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造成患者极大的痛苦,重者甚至停药,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根据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尽管在化疗过程中,使用的止吐药不断更新,但仍有22%的病人无法改善恶心呕吐症状。近些年业的研究已证明,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有相当的比例与病人的心理作用有关,这些反应是对化疗的条件反射,称为预期性或条件性恶心呕吐。预期性恶心呕吐是化疗“心理负反应”,这些反应是通过学习得来的,那么通过再学习也可能消除这些反应。  相似文献   

2.
心理干预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恶心、呕吐症状的影响。方法将97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一组进行心理干预,比较其与对照组之间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的差异。结果2组间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的例数没有显著性差异,但进行心理干预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程度较轻,持续时间短。结论心理干预可减轻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的恶心、呕吐症状程度,帮助部分患者较快恢复饮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8例有消化道不良反应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饮食、运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消化道反应症状改善率、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经统计学处理,干预组患者化疗期间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症状的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患者消除恐惧心理,提高机体免疫力,能有效的减轻化疗所致的消化道反应,临床应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患者因应用肿瘤化疗药物所引起的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是化疗时最常见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患者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并常继发食欲不佳、胃肠道不适及焦虑情绪等症状,从而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有时因上述症状还需要推迟化疗时间,甚至有患者对治疗产生恐惧感而拒绝接受下一周期治疗,从而影响化疗的效果。为了防治乳腺癌患者化疗中出现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本科采用耳穴压豆配合止吐药同时使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邓本敏  皮远萍  唐玲  李帆  陈月梅 《重庆医学》2012,41(34):3679-3680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常常引起患者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消化道症状(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GIS)[1-2],GIS不仅直接影响患者的躯体功能,增加患者的痛苦,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为了解化疗GIS发生及严重程度与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本研究对化疗引起的整体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为加强化疗患者  相似文献   

6.
如何有效地防治化疗继发的消化道反应,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肿瘤治疗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自1999年7月至2003年10月,采用化疗联合甲孕酮治疗肿瘤患者162例,以防治化疗后消化道反应,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肿瘤患者确诊时多属中晚期,其治疗手段主要采用综合措施。在这些治疗方法中发展最快的是化学药物治疗。它已成为临床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对我科2008年6月~2010年5月老年肿瘤患者(年龄在65~90岁,其中男性60例女性5例)65例。行FOLFOX4化疗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如:消化道症状、骨髓抑制、免疫抑制、内脏毒性、神经毒性、皮肤损害等不良反应,其中消化道反应最常见。现有研究表明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辅助治疗、预防化疗后胃肠道不良反应。消化道的反应通常较骨髓抑制出  相似文献   

8.
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在我国尤其是在华北地区的太行山脉尤为多见。这些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不易发现,一旦症状乃至体征明显时,多已到晚期,失去手术机会,且病人生活质量较低,严重危及病人的生命。我们于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采用温热低渗腹腔、静脉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33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某些心血管病患者以胃肠道症状表现为主,或因胃肠症状而就诊,有时易误诊为消化道疾病,甚至行剖腹手术。心血管病的消化道症状是心血管疾病病理发展的必然结果,医息双方都要熟悉心血管病的消化道症状,从而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升白通补汤对癌症患者化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86例癌症患者,对照组予以参芪片治疗,治疗组予以升白通补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消化道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白细胞、消化道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有效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白通补汤可有效改善患者白细胞减少的程度,同时对化疗期间消化道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寻找提高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之方法。方法:采用高位腹腔内注药观察23例晚期消化道肿瘤病人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肿瘤大小的变化,并对化疗药物引起的毒副作用进行了处理。结果:腹腔内给药可以明显改善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症状,使瘤体缩小,减少癌肿对人体的危害程度,腹腔内化疗可明显增加药物的有效浓度,减轻其毒副作用。结论:腹腔内化疗是一种行之有效、副作用低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胃癌化疗中消化道不良反应的护理应用。方法:将6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消化道不良反应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消化道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消化道不良反应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化疗中的消化道不良反应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化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消化道不良反应,减少患者的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使用中医药减轻患者化疗后消化道反应,改善患者的营养摄入,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让患者顺利完成化疗.方法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胃痞中医脾胃湿热证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为脾胃湿热证患者,观察30例病例,在化疗期间,给予三仁汤加减治疗.结果治愈22例,占73.33%;显效6例,占20.00%;好转2例,占6.67%.总有效率100%.结论总体疗效满意,患者食欲恢复较快,恶心、呕吐等症状明显缓解,尤其是腻苔在2~5天内逐渐减退,患者脾胃短期内恢复正常,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我们用穴压法缓解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出现的恶心、呕吐等症状 ,并与药物治疗组作比较 ,效果满意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院妇科 2 0 0 1年 3月~ 2 0 0 1年 9月 ,收治恶性肿瘤患者4 2例 ,其中接受化疗者 36例 (年龄 2 6~ 5 9岁 ) ,在化疗期间出现恶心、呕吐症状 34例 (94 .4 % )。所用化学药物为 :环磷酰胺、顺铂、平阳霉素、更生霉素等1 .2 方法 将 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8例 ,A组用穴压法 ,B组用药物治疗。1.2 .1 A组 在化疗开始时 ,指导病人找内关穴和足三里穴 ,并于每天早晨压迫上述穴位 1次 (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侵蚀性葡萄胎患者化疗反应影响及情绪变化,寻求减轻化疗副作用引起的躯体反应症状,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高患者舒适感的措施。方法将52例侵蚀性葡萄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分别在化疗第1个疗程中及疗程结束后进行调查。结果化疗后干预组比对照组情绪及躯体反应症状明显改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减轻侵蚀性葡萄胎患者化疗反应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感,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高晶 《吉林医学》2012,(30):6652
目的:对老年患者行上消化道胃镜检查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择110例患有消化道疾病、胃溃疡等类型的50岁以上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健康科学的胃镜检查为消化道疾病的正确快速诊断起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没有使老年患者身体产生改变及异常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对功能性消化系统不良的患者通过上消化道胃镜检查有了行之有效的效果,良好乐观的心理状态、健康正确的饮食习惯对消化系统的健康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很大程度上使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恢复,为生活的质量的提高保驾护行。  相似文献   

17.
急性白血病主要表现为感染、贫血、出血,感染是急性白血病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化疗患者由于用药和疾病本身因素,可使身体各器官和组织受到不同程度损伤,一旦发生感染难以控制。2005年5月~2007年5月,我院收治急性白血病化疗病人共68例,对本组病例在未出现感染症状前即给予有效的护理,大大降低了感染率,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化疗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60名住院化疗患者,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了解患者化疗期间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对当前健康教育的需求,建立健康档案。针对患者需求及不足,制定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由专职的医护人员一对一进行,包括:血管的评价、输液器的选择、化疗药物滴注过程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应对措施、膳食、心理等针对性干预指导,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化疗药物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与干预前按一般的护理常规给予护理进行对比,观察其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症状频率、严重程度比较,显著低于干预前,生活质量总体健康对比显著高于干预前,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及患者满意的显著高于培训前。结论:个体性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化疗患者化疗期间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便秘是癌症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占15%。便秘可致患者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甚至烦躁焦虑等,临床上这一症状常被医护人员所忽视,以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响了化疗的顺利进行。2002年1月-2004年12月我科共收住180例癌症化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法,针对其便秘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护理,旨在探讨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以减轻患者便秘及相关症状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张敏  李明忠  汪波  徐小慧 《中外医疗》2009,28(34):95-95
目的初步评价化疗缓释粒子肿瘤部位植入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4例隆起型病变的消化道肿瘤患者,在消化内镜直视下将5-FU的缓释粒子植入到肿瘤间质,并观察、比较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治疗,4例患者中3例在1~2个月后复查胃镜,见瘤实体均明显缩小,不良反应除因术中操作出血外仅有轻度恶心、腹泻,无肝肾功能损害。结论消化道肿瘤化疗缓释粒子内镜植入治疗法具有微创、安全、有效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是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