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玉花  程绪荣  覃刚  邓茜 《安徽医药》2014,18(3):550-553
目的 探讨聚维酮碘在白内障患者术前结膜囊冲洗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实验组用0.25%聚维酮碘消毒液冲洗结膜囊;对照组用0.08%庆大霉素注射液冲洗结膜囊;然后两组分别取样进行结膜囊细菌培养,比较两组洗眼效果.结果 术前用0.25%聚维酮碘消毒液、庆大霉素注射液洗眼后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0%、20.0%.两组自觉症状和眼内炎发病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术前用0.25%聚维酮碘消毒液冲洗结膜囊可以降低术炎细菌培养阳性率, 使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病率明显下降,且无严重角膜并发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在白内障患者术后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治疗与聚维酮碘稀释液冲洗结膜囊预防感染的效果。方法12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60例。常规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实验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以聚维酮碘稀释液对结膜囊进行冲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细菌阳性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8.3%高于常规组的86.7%,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3.3%低于常规组的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冲洗后与术后第2 d两组患者细菌阳性率较冲洗前均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患者冲洗后与术后第2 d细菌阳性率分别为3.3%、1.7%,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8.3%、1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白内障患者术后联合应用抗菌药物与聚维酮碘稀释液冲洗结膜囊具有显著效果,不仅能有效降低细菌培养阳性率,同时具有较高安全性,可有效遏制患者术后感染率,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配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对白内障患者术后预防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白内障手术治疗患者6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术后感染,而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预防术后感染,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术后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配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的效果较为理想,且不良反应少,有效遏制了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碘伏稀释液结膜囊冲洗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4年7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白内障患者中随机抽取氯化钠结膜囊冲洗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碘伏稀释液结膜囊冲洗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统计两组的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为1.6%(1/62),不良反应率为4.8%(3/62)。对照组术后感染率为11.3%(7/62),不良反应率为16.1%(10/62),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给予白内障患者碘伏稀释液结膜囊冲洗,能预防术后感染,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人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配合技巧和方法.方法:对180例(200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术前3天均以0.3%盐酸左氧氟沙星眼液点双眼(每天4次),每天用0.5%妥布霉素注射液稀释液冲洗泪道和结膜囊2次;临手术前散瞳满意后,用安尔碘Ⅲ型原液稀释液(1:20)冲洗结膜囊;术中做好各项操作协调配合;术后做好注意事项交代.结果: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前、术中及术后规范化护理取得良好效果.未出现眼内炎及其他明显的并发症.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人术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的密切配合对手术的顺利完成和并发症的预防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预防和减少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分析聚维酮碘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的治疗价值。方法根据随机原则相关要求从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白内障术后患者中抽取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借助计算机软件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术前接受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治疗的设为对照组,接受聚维酮碘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预防治疗的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感染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例(5.00%)和3例(7.50%),而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例(25.00%)和14例(35.00%),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降低,且组间统计学差异比较无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眼部症状及体征积分明显降低,且组间统计学差异比较具有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术后患者应用聚维酮碘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治疗,不仅可以预防感染的发生,而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性白内障术前局部应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不同给药时机对术后感染的影响,得出最优给药时机,合理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711例(711眼)老年性白内障并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应用左氧氟沙星的时间分为术前用药≥ 3 d组(A组,221例)及术前用药<3 d组(B组,490例),比较术后2组患者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及分析白内障术后眼部主要菌株分布情况。结果:在711例患者中仅A组有1例并发眼内炎。A组术后细菌培养阳性61例(27.60%),B组术后细菌培养阳性142例(28.97%),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结果显示以革兰阳性球菌及革兰阴性杆菌多见,主要包括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等,2组间菌株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性白内障术前应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超过2 d并不能减少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即并不能减少患者术后感染率,同时也不影响术后结膜囊细菌分布情况,建议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预防性应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不超过3 d。  相似文献   

8.
《抗感染药学》2018,(1):86-88
目的:评价氧氟沙星滴眼液与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联用对白内障患者预防术后感染的疗效及其对致病菌清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白内障手术患者80例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的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而观察组患者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白内障术后的临床效果和冲洗前后病原菌清除率差异,以及术后第2日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观察组患者术后第2日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病原菌清除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与氧氟沙星滴眼液联用可有效预防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提高了病原菌清除率,有利于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曲伏前列腺素和卡巴胆碱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24 h眼压的影响。方法 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科室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150例,150眼,随机分为A、B、C 3组。A组患者在手术前1 h于结膜囊内滴入曲伏前列腺素眼液1滴,B组患者术毕关闭切口前于前房内注射卡巴胆碱0.2 mL,C组患者术毕关闭切口前于前房注射卡巴胆碱0.2 mL,手术前于结膜囊内滴入曲伏前列腺素眼液1滴。测量并比较所有患者术前12 h及术后12、24 h眼内压力。结果与单用组(A、B组)相比,术后12 h,联合用药组(C组)眼压升高幅度最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联合用药组患者眼压下降幅度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伏前列腺素和卡巴胆碱联合用药在预防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24 h内眼压升高起到了良好的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聚维酮碘在白内障患者术前结膜囊冲洗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价值分析。方法临床在我院选取在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实施手术治疗的98例白内障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术前结膜囊冲洗分别采用妥布霉素和聚维酮碘实施冲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冲洗前后的细菌阳性率。结果冲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是93.88%和91.84%,差异不明显(P>0.05);冲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10.20%和34.69%,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大(P>0.05)。结论聚维酮碘在白内障患者术前结膜囊冲洗中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细菌阳性率,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空军总医院眼科白内障手术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随机抽取该院白内障手术患者102例(186只患眼),以构成比或百分比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参照有关指南对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该院白内障手术围手术期用药中,术前2448h、24h和348h、24h和34h和术后24h内以妥布霉素注射液80mg溶于20m L生理盐水(浓度4%)冲洗泪道和结膜囊患眼数,占总眼数百分比分别为50.54%、100%和49.46%,局部滴眼以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为主,构成比为91.6%;术后以复方妥布霉素滴眼液和软膏眼内局部使用为主,构成比均为49.73%。调查的186例眼中均未出现眼内炎。结论:该院白内障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聚维酮碘溶液冲洗与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白内障手术患者5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手术前3 d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给予聚维酮碘稀释液冲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细菌培养阳性率和分离病原菌数量。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8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5.3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细菌阳性率3.85%;对照组患者细菌阳性率26.9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分离1株病原菌,对照组患者分离12株病原菌,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维酮碘稀释液冲洗与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能够有效降低白内障患者术后的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探讨剪除睫毛对白内障手术野细菌分布的影响,为白内障围手术期感染控制措施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7年3月—5月于我院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280例(280只眼)。根据患者手术意愿分为剪睫毛组(128 例)和不剪睫毛组(152例),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术毕采集医用手术薄膜睑缘粘贴面及 下穹窿部结膜囊拭子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观察2组细菌培养结果。比较2组患者术后眼部刺激及充血情况。结果 与剪睫毛组相比,不剪睫毛组手术薄膜睑缘粘贴面细菌培养阳性率[13.16%(20/152)vs. 29.69%(38/128)]、结膜囊拭 子和医用薄膜检出同种细菌比例[2.63%(4/152)vs. 7.81%(10/128)]均明显降低(均P<0.05)。术毕结膜囊中检出细 菌与手术薄膜上检出细菌同种,均为表皮葡萄球菌。术后第1、7天,不剪睫毛组患者眼部刺激症状及充血程度均较 剪睫毛组明显改善。结论 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剪除睫毛可增加医用薄膜结膜粘贴面及术毕结膜囊拭子细菌阳性检 出率,且术后眼部刺激症状及充血程度较不剪除睫毛者严重,眼内炎感染的菌株来源于术眼睑缘周围可能性极大。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聚维酮碘预防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内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2例行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1例,患眼101只)。研究组术前结膜囊使用2.5%聚维酮碘,对照组术前结膜囊使用庆大霉素。比较两组患者眼内炎的发病率、自觉症状,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后对其进行泪膜破裂时间检查(BUT)、角膜荧光染色检查(FL)、视力检查。结果:研究组术后无患者发生眼内炎,对照组术后6例(5.94%)患者发生眼内炎,研究组眼内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术后两组患者异物感、结膜充血、角膜上皮水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FL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个月FL评分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3个月恢复术前水平(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FL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1个月、3个月研究组FL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视力均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应用聚维酮碘,术后眼内炎发生率明显降低,且不会影响视力的恢复,在临床上有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在真菌性角膜溃疡治疗中应用1%活力碘稀释液冲洗结膜囊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选择2009年至2010年本科诊断明确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56例(56只眼),行1%活力碘稀释液冲洗结膜囊联合氟康唑治疗.结果 56例(56只眼)经治疗患者治愈率为60.71%,有效率37.5%,无效率1.79 %.治愈时间:7~35 d 结论 1%活力碘稀释液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明显缩短住院周期,眼部刺激症状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商品名贝复舒)眼用凝胶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随机将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82例(96眼)下泪小管断裂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40例(46眼)术中术后均给予贝复舒冲洗,术后辅以贝复舒滴眼;对照组42例(50眼)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术后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结果试验组治愈率为82.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00%(χ2=5.03,P<0.05);试验组术后泪小点红肿、感染及眼部异物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总发生率也远低于对照组(χ2=9.41,P<0.05)。结论贝复舒眼用凝胶对提高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治愈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积极作用,做好术后护理对确保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疗效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解决传统洗眼壶常温冲洗液结膜囊冲洗中的缺陷,从而减少手术前护理操作的副作用,减轻手术后眼部反应.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后患者视觉效果。方法:选择8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其中26例为左眼白内障手术患者,14例为右眼白内障手术患者,用生理盐水,一次性输液器和输液加温器加热冲洗结膜囊。对照组40例,其中22例为左眼白内障手术患者,18例为右眼白内障手术患者,用生理盐水和洗眼壶常温冲洗结膜囊。观察结膜囊冲洗后眼部刺激症状、结膜充血、泪脂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眼部刺激症状.结膜充血及滔脂情况等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用一次性输液器和输液加温器进行冲洗,操作简便,不仅可以调节控制水速、水量、冲洗的力度,且冲洗液的温度接近体温,刺激小,更舒适,结膜反应轻,泪脂冲洗充分,患者术后反应轻,相关并发症减少,同时也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白内障患者术前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对结膜囊细菌的抗菌效果.方法 选择白内障患者106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共53例,术前应用0.3%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对照组共53例,术前应用0.25%氯霉素滴眼液.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3d行结膜囊细菌培养,观察结膜囊内细菌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用药后细菌培养阳性率下降值分别为39.62%和2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4764,P=0.0344).两组用药前共25例患者细菌培养阳性,共培养出病原菌59株,其中革兰阳性细菌30株,革兰阴性细菌29株.观察组与对照组用药后革兰阳性细菌有效率分别为92.30%,47.0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x2=6.787,P=0.017);革兰阴性细菌有效率分别为70.58%,25.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x2 =5.855,P=0.025).结论 盐酸左氧氟沙星是白内障术前清洁结膜囊、预防术后细菌性眼内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术后角膜2~3级水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4年2月在本院进行白内障摘除术后角膜2~3级水肿的340例患者400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10 ml 10%氯化钠溶液+5 mg地塞米松(1 ml)+维生素C 500 mg 1支,雾化喷眼,并用10%氯化钠溶液加入氯霉素滴眼液空瓶中滴眼(4次/d)+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1滴/30 min),每晚四环素可的松眼膏睡前涂眼。对照组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1滴/30 min,每晚四环素可的松眼膏睡前涂眼。两组患者角膜水肿转为1级后出院门诊随诊观察。结果观察组2级角膜水肿患者术后第3天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3,P=0.0000),术后第7天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05,P=0.0000);观察组3级角膜水肿患者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7天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62、8.95,P=0.0000)。结论观察组采用的治疗小切口白内障术后角膜2~3级水肿的药物较为普通,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方案值得在白内障扶贫复明活动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张倩  刘菲  付书华 《江西医药》2014,(3):248-249,251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眼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和预防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1年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内炎4例4眼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均采取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注药治疗,其中1例摘除人工晶体。结果4例中2例眼内炎细菌培养阳性,均为表皮葡萄球菌。4例眼内炎均得到控制,恢复了良好的视功能,最好达到0.8。结论结膜囊污染是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主要因素之一,规范操作并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可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发生。采取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注药术,尽量保留人工晶体对患者视功能的恢复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