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小切口白内障术后立即开放滴眼效果.方法 选取小切口手术子哦聊白内障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1例.对照组24 h传统包扎,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开放日以复方妥布霉素滴眼液滴眼,15 d后改用氟米龙滴眼;实验组术后立即开放滴眼2 h内.结果 实验组1 d眼压高于对照组,术后1周眼压、角膜散光度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畏光、流泪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异物感、疼痛、角膜水肿、感染/免疫反应、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焦虑与抑郁躯体症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术后立即开放滴眼可行,但患者可能出现畏光、刺激流泪症状,需减少光源刺激,做好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情况,为临床评估术后角膜受损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患者80例(119眼),根据患者是否为糖尿病性白内障将其分为观察组(糖尿病性白内障)36例(54眼)和对照组(非糖尿病性白内障)44例(65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对比手术前后的角膜中央厚度、角膜中央内皮细胞计数.结果 两组术前角膜中央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1天、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3个月的角膜中央厚度均显著厚于对照组(A超法:=4.538,6.832,5.038,均P<0.05;Orbscan Ⅱ法:t=5.392,6.910,4.052,均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角膜中央厚度显著厚于术前(=8.692,P<0.05),而对照组和术前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天的角膜中央内皮细胞计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角膜中央内皮细胞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t =5.248,4.892,均P<0.05).结论 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更明显,且恢复速度慢,测量术后第1天的角膜中央厚度对评估其角膜内皮细胞损伤情况有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杨长平  赵红丽 《中国药业》2010,19(21):71-72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术中前房内注射地塞米松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8例(68眼)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4例。两组均行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地塞米松组术中前房内注入地塞米松注射液0.1mL,对照组术中前房内注入平衡盐溶液(BSS平衡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前房纤维蛋白渗出情况、后发障的发生率及眼压变化。结果地塞米松组术后前房以无渗出和轻度渗出为主,对照组前房轻、中、重度渗出的例数高于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组术后的前房纤维蛋白渗出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17,P〈0.01)。地塞米松组术后3例出现后囊浑浊且均为Ⅰ级,对照组术后出现后囊浑浊10例,其中Ⅰ级7例,Ⅱ级3例。地塞米松组术后后发障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66,P〈0.05)。两组术后眼压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术中前房内注射地塞米松,可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减少近期及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致角膜溃疡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例患者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后出现角膜溃疡.例1男,54岁,因右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右眼中央静脉阻塞行青光眼阀植入术.术后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1滴/h.第7天,患者右眼颞侧角膜缘出现一椭圆形浅溃疡,深达1/3角膜厚度,溃疡边缘呈灰色水肿.角膜刮片检查及细菌、真菌培养均呈阴性.考虑角膜溃疡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有关.停用该滴眼液,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并口服维生素C和维生素B2.停药第2天,角膜溃疡完全愈合.例2女,28岁,因左眼外伤性白内障、左眼晶状体半脱位行左眼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治疗,1滴/h.第3天患者左眼颞侧角膜缘出现一条带状溃疡,深达2/3角膜厚度,溃疡边缘呈灰色水肿.角膜刮片检查及细菌、真菌培养均为阴性.考虑角膜溃疡与托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有关.停用该滴眼液,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并口服维生素C和维生素B2.停药第3天,角膜溃疡完全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探讨高龄白内障患者小切口手术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101例(共123眼)高龄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76~92岁之间。将123眼随机分为研究组(55眼)和超乳组(68眼)。分别接受小切口手术和超声乳化治疗。结果研究组和超乳组患者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别有53眼和67眼出现角膜水肿。研究组和超乳组之间发生I级、II级及III级角膜水肿的眼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0,P〉0.05);但研究组发生III级的比例少于超乳组。研究组患者角膜水肿术后消退时间快于超乳组,其中术后1 d消退的眼数研究组多于超乳组(χ^2=4.01,P〈0.05)。结论小切口手术治疗高龄白内障,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的角膜水肿,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将术后并发角膜水肿混浊者按其部位、范围及对角膜透明度的影响程度分为Ⅰ~Ⅳ(+~++++),分别给予滴眼液滴眼、眼药膏涂眼、球结膜下注射和全身用药对症。结果:观察223例(眼),术后发生角膜水肿(++++)5例,角膜水肿(+++)6例,其它属于范围大小不等+~++。经治疗处理后,角膜水肿(+~++)者全部痊愈;6例角膜水肿(+++)者,痊愈2例,有效1例;5例角膜水肿(++++)者,显效1例,有效3例,无效1例。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的角膜水肿,应及时积极地处理,可获较注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联合自体血清治疗白内障术后重度角膜上皮脱落的疗效。方法选择行表面麻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发生重度角膜上皮脱落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联合自体血清治疗组(A组):结膜下注射自体血清,剩下自体血清qid+倍然qid+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滴眼qid;对照组(B组):倍然滴眼液滴眼qid+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滴眼qid;检测角膜上皮愈合平均时间。结果联合自体血清治疗组角膜上皮平均愈合时间为(12.90±1.89)d,对照组为(26.00±2.4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俨〈0.01)。结论联合自体血清治疗白内障术后重度角膜上皮脱落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与探讨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13例(264眼)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7例(133眼)采用全面护理,对照组106例(131眼)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角膜水肿消退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消退时间比较,观察组角膜水肿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采用全面护理,有利于缩短角膜水肿消退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减少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的并发症.方法:对897例957眼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病人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和宣教,术中配合,术后角膜观察、作好专科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297眼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病出现角膜水肿,其中,Ⅰ级角膜水肿238眼,2天内全部恢复透明,Ⅱ级角膜水肿45眼,4天内消退恢复透明,Ⅲ级角膜水肿10眼,6~10天内消退恢复透明,Ⅳ级角膜水肿4眼,10~25天内消退恢复透明,14眼霞度角膜水肿者晶体核硬度均为V级核.结论:晶体核硬度与术后角膜水肿的轻重密切相关,做好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作好裂隙灯下角膜观察及护理,有利于手术后视力的提高,防止大泡性角膜病及角膜变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的角膜水肿.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将术后并发角膜水肿混浊者按其部位、范围厦对角膜透明度的影响程度分为Ⅰ~Ⅳ( ~ ),分别给予滴眼液滴眼、眼药膏涂眼、球结膜下注射和全身用药对症。结果:观察223例(眼),术后发生角膜水肿( )5例,角膜水肿( )6例,其它属于范围大小不等 ~ 。经治疗处理后,角膜水肿( ~ )者全部痊愈;6例角膜水肿( )者.痊愈2例,有效1例;5例角膜水肿( )者.显效1倒.有效3例,无效1例。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的角膜水肿,应厦时积极地处理。可获较注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重黏弹剂DisCoVisc和单纯Healon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对角膜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60眼)单纯性硬核(≥Ⅳ级核)白内障分两组,每组30例(30眼)。第一组操作中应用双重DisCoVisc作为观察组;第二组操作中应用单纯Healon作为对照组。观察术后1天角膜水肿情况,术前及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角膜水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丢失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应用双重黏弹剂DisCoVisc较单纯Healon可以更有效保护角膜内皮细胞,减少术后角膜水肿,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毛德荣 《中国基层医药》2014,(23):3586-3588
目的:比较两种小切口手术治疗糖尿病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76眼),对照组50例(73眼)。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对照组采用小切口超声乳化治疗。比较两组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术后角膜水肿和术后散光。结果两组手术前不同视力段眼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7,P>0.05);两组术后3 d不同视力段眼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3,P>0.05);两组术后1个月不同视力段眼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928,P>0.05)。对照组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369±261)个/mm^2,观察组为(2403±277)个/mm^2;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在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7,P>0.05),对照组术后3 d和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1635±189)个/mm^2和(1706±196)个/mm^2,观察组分别为(1931±207)个/mm^2和(1982±203)个/mm^2。观察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2.726、2.460,均P<0.05)。两组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分别为35.6%,51.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960,P<0.05)。两组术后散光的发生率分别为42.5%,26.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210,P<0.05)。结论两种小切口手术各有优缺点,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临床症状及视觉恢复的影响,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76例(87眼)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44眼)和对照组38例(43眼),所有患者术后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15 d,对照组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点眼,观察组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点眼。比较2组泪膜稳定性相关指标、干眼主观症状、最佳矫正视力等指标。结果术后1周时,观察组角膜荧光素染色(FL)、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明显低于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BUT)明显高于对照组(t=6.529~13.454,P<0.05,P<0.01);术后1、7 d,1个月时,干眼主观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4.767~22.115,P<0.05,P<0.01);术后3个月,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t=9.279,P<0.05),视力≥0.3占比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76.74%(χ2=4.623,P<0.05)。结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有助于促进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泪膜稳定性恢复,改善干眼主观症状,提高患者视力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角膜面罩吸氧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中央厚度的影响。方法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发生角膜水肿的7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应用角膜面罩吸氧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术前、治疗后3d、5d、2周角膜中央厚度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角膜中央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5d、2周,观察组与对照组角膜厚度两两对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t=2.15,7.05,1.99,P〈0.01)。结论角膜吸氧能够有效降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中央厚度,缓解角膜水肿。  相似文献   

15.
李艳红  盛敏杰  吴强  庄槿 《上海医药》2008,29(3):136-139
目的:评价妥布霉素玻璃酸钠滴眼液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应用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单盲筛选出白内障病人121例(121眼)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术后滴用妥布霉素玻璃酸钠眼液,对照组术后滴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分别于术后第1天以及用药后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观察眼部症状和体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后泪膜破裂时间、结膜充血、睫状充血、房水闪辉差异显著,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视力、眼压等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部分手术创伤小、炎症反应轻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的患者可以使用妥布霉素玻璃酸钠滴眼液.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帕利百(美国眼力健公司生产)治疗白内障、青光眼术后虹睫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我院临床应用了34例,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1997年白内障或青光眼术后的34只眼作为观察组,年龄50岁~70岁,男女各17例,既往无其它眼病史。将1996年白内障、青光眼术后的34只眼作为对照组,其年龄和性别及健康状况与观察组相似。 1.2 治疗及观察方法 观察组术后第l天起用帕利百眼水点眼,qid;对照组用氯霉素和地塞米松眼水点眼。观察术后每日视力、睫状体充血、眼部疼痛、角膜水肿、角膜后沉着物(KP)、后弹力皱折、前房闪辉及漂游物及渗出和虹膜粘连等情况。  相似文献   

17.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防治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防治及护理。方法:对5853例6327眼白内障手术病人分析,加强术后角膜观察及护理。结果:共382眼白内障手术后出现角膜水肿。1度水肿217眼,2度水肿106眼。3度水肿47眼,4度水肿12眼,经积极治疗,大部分角膜恢复透明。结论:根据晶体核硬度合理应用超卢能量、娴熟的手术技巧可减少术后角膜水肿,术后做好角膜观察及护理,可防止角膜内皮失代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马应  赵军民 《安徽医药》2011,15(6):740-742
目的对比双手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效果,初步探讨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技术优点。方法将142例(160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80眼),分别行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实验组)及双手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有效超声乳化时间(EPT)及超声能量,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角膜水肿、视力情况和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中前房稳定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超声能量使用及有效超声乳化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角膜水肿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视力恢复情况实验组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角膜内皮细胞术前术后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对照组前房稳定性低于实验组,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中前房稳定性及术后视功能恢复优于微切口双手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后影响视力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将635例816眼行超声乳化摘除术的白内障患者分为观察组(眼底检查正常,n=506眼)和对照组(眼底检查异常,n=310眼),比较两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77.86%,对照组优良率为49.6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观察组出现角膜水肿43例(8.50%),对照组出现角膜水肿26例(8.39%),均经对症处理1周后消退,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白内障患者最主要、最有效的复明手术,部分患者视力恢复不理想的原因主要和其基础眼病有关。  相似文献   

20.
杨志强  陈瑞合  周瑾 《中国药房》2008,19(14):1090-1091
目的:观察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局部滴眼治疗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前葡萄膜炎的疗效。方法:观察组19例(19只眼)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和眼膏治疗;对照组11例(11只眼)给予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滴注,3~5d后改为强的松顿服逐渐减量。2组同时以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结果:所有病例用药后3~5d炎症迅速控制,视力明显好转。观察组在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对照组部分病例出现激动、失眠,血压、血糖异常升高。结论: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局部滴眼能有效治疗白内障术后迟发性前葡萄膜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