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苞雪莲总黄酮体外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体外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阳离子自由基(ABTS+·),超氧阴离子(O-2·),羟基自由基(·OH),一氧化氮(NO),以及测定金属螯合能力、还原力、总抗氧化能力共8种方法对大苞雪莲总黄酮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每组实验平行3次。结果:大苞雪莲总黄酮在一定浓度下能够有效地清除DPPH·,ABTS+·,O-2·,·OH,NO,对DPPH·,ABTS+·,·OH,NO的半数清除质量浓度分别为52.52,71.71,60.38,203.95 mg·L-1,对超氧阴离子的半数清除质量浓度为271.06 mg·L-1,小于维生素C(VC,380.10 mg·L-1),半数金属螯合质量浓度为184.52 mg·L-1,并且具有一定的还原力和总抗氧化能力。结论:大苞雪莲总黄酮具有较强的体外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抗氧化活性,是一种具有较高研究价值和潜力的天然抗氧化物质。  相似文献   

2.
苦豆子多糖及其衍生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苦豆子多糖及其衍生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方法:将苦豆子多糖硫酸化、磷酸化修饰后,以维生素C(VC)为对照,分别测定苦豆子多糖(SAP)、硫酸化苦豆子多糖(SAPS)和磷酸化苦豆子多糖(SAPP)3种多糖对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O2-·)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还原力.结果:SAPS和SAPP表现出不同程度抗氧化活性,并随浓度增加,活性增强,其中SAPS和SAPP清除DPPH能力(IC50分别是4.573,6.542 mg·L-1)与SAP(IC5010.233 mg·L-1)相比,有显著提高;SAPP清除羟自由基(IC504.368 mg·L-1)和SAPS清除超氧自由基(IC502.651 mg·L-1)能力显著提高.结论:硫酸化和磷酸化修饰能提高苦豆子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柿叶多酚测定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柿叶多酚测定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Folin-Gocaheu(简称FC)比色法研究多酚测定的显色条件,并测定柿叶多酚和阳性对照维生素C(VC)的抗氧化活性.结果:FC法显色的最佳条件为:FC试剂1.5 mL,碳酸钠溶液(75 g·L-1)6 mL,温度25℃,反应60 min.其精密度试验的标准偏差为0.51%,重复性偏差值1.02%,回收率96.7%~100.4%;柿叶多酚体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为:清除羟自由基(HO·)>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对HO·,O2-,DPPH·的半数清除浓度(IC50)分别为39.33 mg·L-1,0.53,0.85 g·L-1.其中清除HO·和DPPH·的能力超过VC,清除HO·的IC50仅为VC的1/6,清除DPPH·的IC50约为VC的1/3.结论:采用FC法显色的最佳条件测定多酚,结果重复性、准确度良好;柿叶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金鸡菊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12  
目的:探讨金鸡菊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金鸡菊提取物对羟基(O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O 2-.)自由基及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考察金鸡菊提取物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并同维生素(VC)进行了比较。结果:金鸡菊提取物对.OH自由基,O 2-.自由基,DPPH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在供试质量浓度范围内(0.2~1.0 g.L-1)对各自由基的清除效率与金鸡菊提取物浓度有一定量效关系,当质量浓度达1.0 g.L-1,其中50%乙醇洗脱物对OH自由基、O 2-.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86.19%,97.90%和71.85%,且清除能力与Vc相当。结论:金鸡菊提取物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三白草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研究三白草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和[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自由基测定法,对三白草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正丁醇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IC50=16.94)的能力比BHT清除能力(IC50=18.71 mg·L-1)强,弱于阳性对照PG和BHA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IC50分别为0.89,3.2mg· L-1);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IC50=12.90 mg·L-1)弱于阳性对照PG和BHA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IC50分别为0.81,1.95 mg·L-1),比阳性对照BHT( IC50为7.72mg· L-1)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略弱;石油醚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均比阳性对照PG,BHT,BHA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弱.结论:三白草正丁醇提取物有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3-溴-4,5-二羟基苯甲醛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实验室合成的溴酚类化合物3-溴-4,5-二羟基苯甲醛的抗氧化活性.方法:分别用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 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法测定.结果:3-溴-4,5-二羟基苯甲醛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要明显强于维生素C( Vit C)和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半清除率(IC50) =4.49 mg·L-1;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也强于TBHQ,IC50 =0.93 g·L-1;而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则稍弱于VC和TBHQ,IC50=122.42 mg·L-1.结论:3-溴-4,5-二羟基苯甲醛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作为食品工业中一种有潜力的天然抗氧化剂成分.  相似文献   

7.
木蝴蝶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木蝴蝶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二苯代苦味酰基苯肼(DPPH)法、水杨酸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来考察其抗氧化活性,并与Vc做比较。结果:在试验浓度内,木蝴蝶总黄酮对二苯代苦味酰基苯肼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其EC50分别为19.73,231.70,318.93 mg·L-1,在9.52~57.12 mg·L-1,其对DPPH.的清除率高于VC。结论:木蝴蝶总黄酮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新疆紫草不同极性萃取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超氧阴离子(O2-·)自由基清除法、羟基(·O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新疆紫草不同极性萃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与阳性对照进行比较与评价。结果:不同极性萃取部位对DPPH·、羟基(·OH)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O2-·)自由基均有消除能力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其中乙酸乙酯层、水层、正丁醇层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乙酸乙酯层浓度为1.2 mg/m L以上时,对DPPH·的清除能力超过对照品维生素C。结论:新疆紫草提取物不同极性萃取部位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极性溶剂层抗氧化能力显著。本研究为筛选新疆紫草抗氧化作用部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槲皮素-7-硫酸酯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实验评价槲皮素-7-硫酸酯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紫外扫描法、凝胶电泳技术观察槲皮素-7-硫酸酯钠对H2O2所致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显示,槲皮素-7-硫酸酯钠能有效清除·DPPH、·OH和O2-·自由基,其清除能力较维生素C(VC)及槲皮素都强,且呈浓度依赖性.DNA氧化损伤保护实验结果显示,H2O2可致小牛胸腺DNA出现断裂梯带和浓度下降,槲皮素-7-硫酸酯钠预处理可抑制H2O2所致的小牛胸腺DNA断裂及浓度下降,且有浓度依赖性.结论:槲皮素-7-硫酸酯钠体外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并对H2O2所致的DNA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配体大黄素和其3种金属配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天然大黄素和相应的金属盐为原料,在无水乙醇中合成了大黄素-锌、大黄素-锰、大黄素-铁(Ⅲ)等3种配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考察了配体和配合物对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超氧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等3种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配体及配合物对3种自由基均有一定清除作用.其中大黄素-铁(Ⅲ)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最强,其半数有效浓度(EC50)值达19.96 mg·L-1小于大黄素(EC50147.87 mg·L-1)、大黄素-锌(EC50 30.76 mg·L-1)、大黄素-锰(EC50 100.04 mg·L-1);大黄素-铁(Ⅲ)清除超氧自由基活性也为最强,其EC50达60.832 mg·L-1,小于大黄素(EC50853.152 mg·L-1)、大黄素-锌(EC50436.296mg·L-1)、大黄素锰(EC50 161.949 mg·L-1);实验范围内(1×10-4mmol·L-1≤C≤4×10-3 mmol·L-1)配合物和配体对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总体不强,均小于25%,但配合物活性稍高于配体.结论:大黄素与Fe3+,Zn2+,Mn2+离子形成配合物后抗氧化活性增强,其中以大黄素-铁(Ⅲ)配合物抗氧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冠突散囊菌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萃取法对冠突散囊菌甲醇提取物萃取获得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3种提取物,并以维生素C(VC)为阳性对照,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测定法,对冠突散囊菌3种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冠突散囊菌石油醚提取物清除 DPPH和ABTS+自由基半数清除浓度(IC50)分别为0.078,0.083 g·L-1 ,乙酸乙酯提取物IC50分别为0.21,0.13 g·L-1;正丁醇提取物对DPPH和ABTS+自由基几乎没有清除作用;3种提取物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均比阳性对照VC(IC50分别为0.032,0.024 g·L-1)弱。结论:冠突散囊菌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均具有抗氧化活性,且石油醚提取物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12.
新疆鼠尾草总酚酸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研究新疆鼠尾草总酚酸提取物和纯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40%乙醇提取和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分别制备得到新疆鼠尾草总酚酸的提取物和纯化物,以维生素C(VC)为对照,通过体外化学模拟方法测定新疆鼠尾草总酚酸提取物和纯化物的还原能力、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研究新疆鼠尾草总酚酸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新疆鼠尾草总酚酸提取物和纯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作用50%清除浓度(IC50,分别为0.029,0.039 g·L-1)弱于VC(IC500.018 g·L-1);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IC50分别为0.212,0.165 g·L-1)强于VC(IC500.356 g·L-1);对超氧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IC50分别为3.735,1.913 g·L-1)弱于VC(IC500.390 g·L-1),其纯化物还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结论:新疆鼠尾草总酚酸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五味子不同炮制品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为五味子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五味子不同质量浓度(400,200,100,50 mg·L-1)提取液与细胞密度为4×106个/m L的脾淋巴细胞于96孔板中共同培养48 h,每组6个复孔,以增殖率为指标,采用CCK-8比较生五味子、酒五味子、醋五味子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刀豆蛋白A(Con A)和脂多糖(LPS)诱导的T,B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Con A,LPS可诱导T,B淋巴细胞增殖;与不同指标相应空白组比较,五味子给药组均能不同程度促进未活化脾淋巴细胞及Con A和LPS诱导的T,B淋巴细胞的增殖,同等剂量下,酒五味子增殖效果最佳,优于生五味子、醋五味子(P0.05,P0.01)。结论:五味子酒制后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作用显著增强,符合"入补药熟用"传统理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马尾松等5种中药的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方法: 采用乙醇超声提取法获得各中药提取物,并以抗坏血酸(VitC)为阳性对照来考察其对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效果。 结果: 甘草、丹参、马尾松、当归、罗汉松对O2-·的抑制率分别为(浓度相当于原药材100 g·L-1):15.86%,11.68%,11.31%,7.88%,5.94%;在清除DPPH·的实验中各中药的IC50(g·L-1)分别为:丹参1.6,马尾松1.87,罗汉松3.11,甘草13.91,当归22.32;而在清除·OH的实验中各中药的IC50(g·L-1)则为:丹参1.6,罗汉松2.02,马尾松2.1,甘草2.77,当归4.03;而三大体系阳性对照的IC50分别为0.047,0.93,0.21 g·L-1结论: 5种中药乙醇超声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丹参、马尾松效果较好;但与阳性对照Vit C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刺萼龙葵Solanum rostratum Dunal不同萃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测定法,对刺萼龙葵不同萃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并与阳性对照药维生素C(VC)进行比较。结果:3种方法测得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趋势一致,刺萼龙葵总浸膏及各萃取物都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抗氧化活性最强,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38.428,29.175 mg·L-1,对Fe3+还原性相当于3.774 mmol·g-1的FeSO4当量,弱于VC(IC50值分别为10.551,8.570 mg·L-1,FeSO4当量为22.795 mmol·g-1);其次是正丁醇萃取物,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53.142,57.895 mg·L-1,对Fe3+还原性相当于1.936 mmol·g-1的FeSO4当量。刺萼龙葵不同萃取物和VC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强弱顺序为:VC>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总浸膏>石油醚萃取物>剩余水部位,随着各萃取物浓度的增加,抗氧化能力增强。结论:刺萼龙葵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及总浸膏均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为恶性杂草刺萼龙葵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扁担藤不同极性成分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扁担藤不同极性成分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抗坏血酸和茶多酚为阳性对照,采用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清除羟自由基(OH.)和[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林-6-磺酸)二氨盐]自由基(ABTS+.)测定法,评价扁担藤总提取物、石油醚层、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和水层5个不同极性成分在质量浓度为0.005~0.050 g·L-1范围内对铁离子的还原/抗氧化能力和清除OH.,ABTS+.能力。结果:扁担藤不同极性成分的Fe3+还原/抗氧化能力均弱于抗坏血酸,除水层外,均强于茶多酚;当浓度为0.050 g·L-1时,不同极性成分的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为:抗坏血酸(FRAP值2 377.8)>总提取物(FRAP值683.8)>乙酸乙酯层(FRAP值419.8)>石油醚层(FRAP值201.8)>正丁醇层(FRAP值185.8)>茶多酚(FRAP值73.8)>水层(FRAP值63.8);乙酸乙酯层清除OH.的能力(IC500.028 g·L-1)均强于抗坏血酸(IC500.044 g·L-1)和茶多酚(IC500.032 g·L-1);各不同极性成分清除ABTS+.的能力均强于茶多酚(IC500.416 g·L-1),且乙酸乙酯层(IC500.008 g·L-1)强于抗坏血酸(IC500.011 g·L-1)。结论:扁担藤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为开发功能性抗氧化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生脉散中人参、麦冬和五味子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超氧阴离子(O_2~-·),过氧化氢(H_2O_2)和过氧硝基(ONOO~-)生成体系,以离线方式分析生脉散中的人参、麦冬和五味子清除3种活性氧(ROS)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采用HPLC-鲁米诺-H_2O_2-发光强度(CL)和HPLC-鲁米诺-邻苯三酚-CL,HPLC-鲁米诺-ONOO~--CL联用技术在线分析生脉散中的人参、麦冬和五味子直接清除O_2~-·,H_2O_2和ONOO~-的作用,明确生脉散直接清除ROS的物质基础和抗氧化作用特点。结果:生脉散中人参、麦冬和五味子对于3种ROS具有直接清除作用的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亲水性部位,亲脂性部位成分直接清除ROS作用较弱。结论:通过3种ROS在线清除体系,明确了生脉散中人参、麦冬和五味子中直接清除ROS的成分,且直接清除ROS可能并不是生脉散的主要作用,为后期生脉散在心肌缺血损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以及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