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目前,对于T1(≤7cm)期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一般均推荐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sparing surgery,NSS)作为首要治疗手段,其中最主要为肾部分切除术(partial nephrectomy,PN),部分T2期肿瘤在条件允许时也可采用NSS[1]。PN包括开放肾部分切除术(open partial nephrectomy,OPN),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LPN)和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robot-assisted partial nephrectomy,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影像学的进步和人们寿命的增长,肾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肾细胞癌目前是泌尿系第二大肿瘤,2013年美国新发肾或肾盂癌65 150例,死亡13 680例[1]。肾癌根治术(radical nephrectomy,RN)是局限性肾细胞癌的标准治疗方式。尽管,对于肿瘤直径≤4cm的肾细胞癌,肾部分切除术(partial nephrectomy PN)因有与RN相近的肿瘤控制效果,近年来  相似文献   

3.
肾癌c-erbB-2免疫原性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采用树突状细胞激活的杀伤性T淋巴细胞对过继免疫治疗肾癌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2 0 0 1年我院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的新鲜肾细胞癌组织标本10例 ,其中透明细胞癌 6例、嗜色细胞癌 1例、混合细胞癌 3例 ,术后冻存待检。另取 77例包含有肿瘤和正常组织的肾癌石蜡标本切片行免疫组化检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免疫室建立的 7株人肾癌细胞系 (RCC MZHQ、RCC SKH、RCC LSL、RCC CCY、RCC WCS、RCC FTL、RCC SuL)。人肾癌细胞系RCC Krause及RCC Rupp Ⅱ为康奈尔大学惠赠 ;人乳腺癌细胞系SK BR 3作为阳…  相似文献   

4.
早期肾癌保肾手术切除范围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直径 4cm以下肾癌保肾手术的安全切除范围。 方法 直径≤ 4cm肾癌根治术标本 82例 ,标本分层切开 ,确定多中心病灶 ,假包膜外 15mm范围连续取材确定假包膜完整性及可能存在的假包膜外癌性浸润灶 ,并测量包膜外癌灶与原发灶的最大距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41例直径≤ 4cm肾癌的增值细胞核抗原 (PCNA)蛋白表达 ,其中假包膜外癌灶阳性组 8例 ,阴性组 3 3例。 结果  82例肾癌平均直径 (3 4± 0 8)cm (1 5~ 4 0cm)。其中 3 1 7% (2 6/82 )缺乏完整假包膜 ,17 1% (14/82 )存在 1种以上假包膜外癌灶 ,其中肾实质浸润 8例 ,小静脉癌栓 2例 ,多中心病灶 4例。假包膜外癌灶与原发灶距离平均 (0 5± 1 3 )mm ,95 %可信区间 (0 11,0 94)。取单侧百分位数P95为 4 9mm ,P97 5、P10 0 均为 5 0mm。 41例肾癌平均PCNA指数为 (2 9 5± 17 6) % (5 5 %~85 6% ) ,其中阳性组为 (49 6± 2 1 5 ) % ,明显高于阴性组 (2 4 6± 12 7) % (t=3 162 ,P =0 0 13 )。阳性组 8例中 ,PCNA高表达 5例 ,而阴性组 3 3例中 ,高表达率仅 18 2 % (6/3 3 ) ,(χ2 =6 44 2 ,P =0 0 11)。结论 直径≤ 4cm肾癌保肾手术安全切缘须包括假包膜外 5mm以上的正常肾实质。单纯肿瘤剜除术易造成肿瘤残留及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5.
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肿瘤(mutilocular cystic renal cell neoplasm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MCRCNLMP)是肾肿瘤中的1个特殊分型,在所有肾肿瘤中不足1%[1];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renal cell carcinoma associated with Xp11.2translocation/TFE3 gene fusion,Xp11.2tRCC)临床亦少见,成人Xp11.2tRCC约占成人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的0.5%~1.5%[2]。  相似文献   

6.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占成年人恶性肿瘤的2%,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关RCC的临床诊治出现了显著的转变。对于局限性肾肿瘤的临床治疗的认识也从早期的经典肾根治切除手术逐渐转变为保留肾单位手术。两者对于肿瘤结局的影响相似,具有相同的肿瘤控制,同时保留肾单位手术能够有效地保留患肾的功能[1-2]。  相似文献   

7.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21,36(4):251-258
正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是泌尿系统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WHO统计,2018年全球RCC新发病例403 262例,造成超过175 000例患者死亡[1];中国RCC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数分别为70 407例和43 486例,5年期生存率仅约60%~65%[2]。手术切除肿瘤或患肾是器官局限性及局部进展性肾癌等非转移性肾癌(没有远处转移或区域外淋巴结转移)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正>肾细胞癌简称肾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是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的恶性肿瘤,约占肾脏恶性肿瘤的90%,其中最常见的组织类型为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ccRCC)[1]。临床使用最广泛的RCC分期系统是美国癌症分期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Staging, AJCC)制定的TNM分期系统。  相似文献   

9.
肾癌相关蛋白G250mRNA在肾细胞癌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癌相关蛋白G250 mRNA在肾细胞癌(R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7例正常肾组织和33例RCC组织中G250 mRNA的表达.33例RCC中透明细胞癌28例,非透明细胞癌5例;T1 8例、T2 13例、T3 12例;G1 11例、G2 15例、G37例. 结果33例RCC组织中G250 mRNA表达阳性28例(84.8%),7例正常组织G250表达均为阴性,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透明细胞癌组织G250 mRNA表达率高于非透明细胞癌[96.4%(27/28)和20.0%(1/5),P<0.05].T1、T2、T3 RCC G250 mRNA表达量分别为0.32±0.21、0.41±0.16、0.38±0.14,表达量与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G1、G2、G3 RCC G250 mRNA表达量分别为0.48±0.32、0.23±0.16、0.11±0.11,表达量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P<0.05).结论G250mRNA表达与RCC恶性程度有相关性,有望成为RCC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随着早期肾细胞癌诊断率的不断提升,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sparing surgery, NSS)成为治疗T1期和部分T2期肾细胞癌的金标准,以肾部分切除术(partial nephrectomy, PN)应用广泛,但是该手术方式以及术后并发症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术后评估肾功能对于评价手术安全性以及预测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近年来PN术后肾功能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肾细胞癌的不典型CT、MRI表现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分析肾细胞癌 (RCC)的不典型CT、MRI表现 ,探讨如何提高CT、MRI对RCC的诊断正确率。 方法 回顾分析 10 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CC。男 71例 ,女 2 9例。年龄 2 9~ 75岁 ,平均5 5岁。其中透明细胞癌 82例、混合细胞癌 8例、颗粒细胞癌 5例、乳头状癌 4例、肉瘤样肾细胞癌 1例。共 10 1个瘤灶 ,最大径为 0 .8~ 9.0cm ,平均 4 .3cm。总结RCC的典型CT、MRI表现 ,统计不典型CT、MRI表现的RCC病例 ,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 结果  17例RCC在CT、MRI上呈不典型表现 ,分为四类 :少血供RCC :12例 ,其中透明细胞癌 3例、混合细胞癌 1例、颗粒细胞癌 5例、乳头状癌 3例 ;囊性RCC :3例 ,均为透明细胞癌 ;RCC合并大片出血 :1例 ,为乳头状癌 ;直径 <1cm的RCC :1例 ,为透明细胞癌。 结论 正确认识少血供及囊性RCC的CT、MRI表现 ,采用适当的扫描方法及仔细阅片有助于提高对RCC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2.
正目的 :肾单位保留手术(Nephron—sparing surgery,NSS)被推荐用于存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风险的肾细胞癌患者。笔者对一组基于人群的流行病学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研究进行了分析,评估了合并糖尿病和(或)高血压病的RCC患者接受NSS的情况。材料与方法:一项有关肾癌的病例对照研究纳入了底特律和芝加哥都会区,2002~2007年的肾细胞癌患者。在判定这些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和(或)高血压病后,笔者确定了来自底特律的患者中接受NSS的比例。然后,我们应用二元和多因素分析方法计算了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等慢性肾病危险因子与患者是否接受NS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笔者确定了2002~2007年间有835名肾细胞癌患者接受了根治性肾切除术(78%)或NSS(22%)。所有患者中,60%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病或同时合并二者。同时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病两个风险因子的肾细胞癌患者接受NSS的概率是既无糖尿病又无高血压病患者的两倍以上(OR=2.42,95%CI:1.47~3.96)。相反,只合并高血压病(0R=1.33,95%CI:0.92~1.93)或糖尿病(OR0.97,95%CI:0.92~1.93)一个风险因子的肾细胞癌患者接受NSS的概率均不比既无糖尿病又无高血压病患者的明显增高。结论 :同时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的RCC患者更多的接受了NSS的情况表明泌尿外科医师已经越来越意识到了那些CKD危险因子对需接受手术治疗的RCC患者可能发展为CKD的重要性。然而,笔者同时观察到只合并一个CKD危险因子的RCC患者接受NSS的比例并没有明显增加,这是RCC手术治疗上急需要提高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肾脏肿瘤的85%。手术治疗(包括肾部分切除术或根治性肾切除术等)是目前治疗肾癌的主要手段。RCC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sparing surgery,NSS),即在完全切除肿瘤同时有效地留  相似文献   

14.
肾癌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ncer,RCC)的发病率在过去的50年里不断上升,高发年龄为60~70岁,好发于男性.RCC的确切危险因素尚不清楚.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式,标准的手术方式为开放根治性肾切除术(ORN),对<4 cm的外周小病灶,可采取肾单位保留的肾癌手术,此外,肾癌治疗的手术方式还有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LRN)、肾部分切除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和消融术.  相似文献   

15.
遗传性肾肿瘤综合征包括vonHip pel Lindau病 ,遗传性肾乳头细胞癌 ,Birt Hogg Dube综合征和家族性肾嗜酸细胞腺瘤。这些遗传性疾病有可能使双侧肾脏受累 ,并且容易复发。所以有人采用对 <3cm的肿瘤待机处理的策略 ,肿瘤长至 3cm再进行保留肾组织的手术。作者在 1988~ 1998年对 49例遗传性肾癌患者进行了诊断和治疗 ,其中vonHippel Lindau病患者 44例 ,遗传性肾乳头细胞癌 4例 ,Birt Hogg Dube综合征 1例 ;另外 1例患者在保留肾手术中探查发现有遗传性肾嗜酸细胞腺瘤。平均随访…  相似文献   

16.
肾细胞癌是一种主要起源于近端小管的腺癌,约占所有原发肾脏恶性肿瘤的85%,其他肾癌大多数为肾盂尿路细胞癌[1]。近三十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进步,肾细胞癌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2],虽然由此发现的肾癌患者多为局部病变,但呈侵入性生长及发生远处转移的癌症发病率也在上升[3]。肾细胞癌倾向于形成瘤栓并延伸到肾脏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在双侧肾细胞癌 (简称肾癌 )、独肾肾癌或对侧肾脏存在严重疾病等需保留足够肾单位的病例 ,甚至某些对侧肾脏正常的早期肾癌中施行保留肾单位手术 (简称保肾手术 )的报道越来越多 ,并取得近似肾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然而局部复发仍是保肾手术的主要问题。合理的术式对减少局部复发、提高手术效果是十分重要的。资料和方法自 1998年 3月~ 2 0 0 0年 12月 ,我院施行肾细胞癌根治术 10 2例 ,其中 ,男 6 8例 ,女 34例 ,年龄 2 5~ 78岁 ,平均 5 7 2岁。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 ,并重新作分期、诊断。分期按“恶性肿瘤国际临床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间隙连接蛋白Cx43在肾细胞癌(RCC)中的表达及其与RCC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x43蛋白在41例RCC,12例癌旁肾组织及10例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x43阳性染色主要定位在细胞膜和细胞质上.Cx43蛋白在RCC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在癌旁肾及正常肾组织的水平(P< 0.01);在透明细胞癌、颗粒细胞癌、梭形细胞癌中,其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其阳性率明显下降(P< 0.05),并与RCC转移呈负相关(Spearman 等级相关系数r=- 0.483, P< 0.01);与肿瘤大小无明显关系(P> 0.05).结论:Cx43对RCC发生和转移有明显抑制作用,其表达减弱或消失可能与RCC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正在过去的20年间我国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的发病率以平均每年6.5%的速度增长,2015年新发与死亡病例数分别为66 800例和23 400例~([1])。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最新数据,2018年全球预计新发RCC 403 262例,死亡175 098例,发患者数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2%~([2])。在西方发达国家,RCC的发病率则更高,以美国为例,2019年RCC新发患者数位居男性恶性肿瘤第6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端粒梅活性表达与老年肾癌(R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改良的端粒重复片段扩增法(TRAP法)检测24例老年RCC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肾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并探讨端粒酶活性表达与RCC生物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RCC组织中端粒酶表达阳性率为87.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0%)及正常肾组织(5%),差异显著(P<0.01),端粒酶活性表达与RCC细胞类型、分级、分期无关,与肿瘤大小、DNA含量相关。结论 RCC组织中端粒酶激活与肾癌的发生有关,端粒酶活性检测有可能成为RCC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