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广东省糖尿病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和了解广东地区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在广东省1998年全省糖尿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以直接询问法调查20-74岁人群共11742例(男5450例、女6292例)。所有调查对象均进行早晨空腹口服75g葡萄糖2h后测定血浆血糖,对糖耐量低减(IGT)者择期重新测定空腹血糖和再次口服75g葡萄糖后2h血糖,以明确诊断。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家族史、高血压、运动量、BMI、腰臀围比及经济收入水平共7个因素与糖尿病危险相关。经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年龄≥50岁的OR为2.0525(1.5676-2.6874),有糖尿病家族史的OR为3.2101(2.0191-5.1035),有高血压的OR为3.0875(2.2456-4.2449),BMI≥25的OR为2.5381(1.9052-3.3812),腰臀围比≥0.9的OR为2.2546(1.6897-3.0083),中度以下职业运动量的OR为1.6439(1.2169-2.2209),经济收入水平与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年龄、家族史、高血压、运动量、BMI及腰臀围比是广东省糖尿病发病危险的最主要预测因素,吸烟、喝酒及经济生活水平并非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48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单纯糖尿病患者列为对照组,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列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检测或相关问卷调查,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结果:①病程≥10年、饮酒、BMI>24.0kg/m2、HOMA-IR>1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病程<10年、不饮酒、BMI≤24.0kg/m2、HOMA-IR≤1的糖尿病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程χ2=0.973,饮酒χ2=0.799,BMIχ2=0.784,HOMA-IRχ2=1.184,P<0.05);②观察组HOMA-IR、TG、HDL-c、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OMA-IR t=9.445, TG t=9.832,HDL-c t=10.314,LDL-c t=9.876,P<0.05);③病程、饮酒、BMI、HOMA-IR、TG是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危险因素(病程OR=0.973,饮酒OR=0.799,BMI OR=0.784,HOMA-IR OR=1.184,TG OR=0.763,P<0.05)。结论: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因素较多,病程、饮酒、BMI、HOMA-IR、TG为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和了解广东地区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在广东省1998年全省糖尿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以直接询问法调查20~74岁人群共11 742例(男5 450例、女6 292例).所有调查对象均进行早晨空腹口服 75 g 葡萄糖 2 h 后测定血浆血糖,对糖耐量低减(IGT)者择期重新测定空腹血糖和再次口服75 g葡萄糖后2 h血糖,以明确诊断.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家族史、高血压、运动量、BMI、腰臀围比及经济收入水平共7个因素与糖尿病危险相关.经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年龄≥50岁的OR为2.052 5(1.567 6~2.687 4),有糖尿病家族史的OR为3.210 1(2.019 1~5.103 5),有高血压的OR为3.087 5(2.245 6~4.244 9),BMI≥25 的OR为2.538 1(1.905 2~3.381 2),腰臀围比≥0.9的OR为2.254 6(1.689 7~3.008 3),中度以下职业运动量的OR为1.643 9(1.216 9~2.220 9),经济收入水平与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家族史、高血压、运动量、BMI及腰臀围比是广东省糖尿病发病危险的最主要预测因素,吸烟、喝酒及经济生活水平并非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α1-抗胰凝乳蛋白酶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Fu Y  Xie R  Wang Y  Chen D  Zhang Y  Wang G  Chen L  Xu X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3):915-917
目的:探讨α1-抗胰凝乳蛋白酶基因(ACT)A/T多态性和中国人群脑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220例脑出血和276例健康对照者的ACT基因多态性,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脑出血的相关性。结果:经年龄、性别、饮酒、吸烟、文化程度、糖尿病、高血压调整后,可见(1)ACT AT、TT基因型导致脑出血发病危险性显著增加(OR值分别为2.33,2.17,P<0.05),但与高血压无相关性。(2)高血压导致脑出血发病危险性显著增加(OR=8.17,P=0.000)。(3)ACT AT/TT和高血压对脑出血的发生有明显交互作用,显著增加脑出血的危险性,交互作用系数为2.84,OR值为15.92,为4型交互作用中的超相乘模型。ACT AT/TT和糖尿病对脑出血的发生为3型交互作用中的相加模型,OR值为2.89。结论:ACT基因A/T多态性和高血压是脑出血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AT/TT基因型和高血压及糖尿病对脑出血均有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新疆伊犁地区锡伯族成人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和糖尿病的患病率,探讨其与该地区人群的饮食习惯、经济水平、文化水平、吸烟、饮酒、体力活动等14个因素的关系,为评估该地区糖尿病患病现状及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察布查尔地区的8个区内14~ 86岁锡伯族成人2800人次,并利用非条件Logs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该族人群IGT患病率为21.20%,年龄(OR=1.346)、饮酒(OR=1.135)、糖尿病家族史(OR=12.085)、腰臀比(OR=1.614)、高血压史(OR=1.984)、其他危险病史(OR=1.334)等是锡伯族人患IGT的危险因素.结论:根据危险因素分析结果,给予糖尿病高危人群适当干预可显著延迟或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与肥胖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肥胖的关系。方法:根据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1650糖耐量正常(NGT)、糖耐量低减(IGT)和糖尿病(DM)人群的肥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我省肥胖(BMI≥27)患病率为7.9%,BMI大于25,少于30人群,DM和IGT患病率是正常体重的倍和2.5倍。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体重指数、腰臂围比均是IGT,DM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体重指数增加可增加糖尿病患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湘西地区侗族人群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 smellitus,T2DM)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该地区T2DM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将研究对象分为T2DM,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和糖耐量正常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3组,分别对3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以及血糖、血脂、血清胰岛素等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糖代谢组间的年龄,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HOMAger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I)和B细胞功能指数(HOMA β—cell function index,HOMA-BC),三酰甘油(trigalloyl glycerol,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 ylipoprotein cholesferol,HDL—C),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kL(waist/hipratio,WHR)、糖尿病家族史、每周体力活动次数、吃饭口味、高脂高蛋白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量与糖尿病有关。多因素非条件ordinal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与年龄≤50岁组相比,50岁〈年龄≤60岁组,60岁〈年龄≤70岁组和年龄〉70岁组的oR值分别是1.85,2.83和2.64(P〈0.05);BMI为超重或肥胖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是BMI正常人群的2.13倍fp〈0.01);其他影响因素包括WHR(OR=2.06),糖尿病家族史(oR=l1.36),高脂高蛋白食物(oR=1.90)。结论:湘西地区侗族人群T2DM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BMI、WHR、糖尿病家族史、高脂高蛋白食物,提示今后应加强湘西地区侗族人群T2DM的健康教育,降低患T2DM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2002年广西城乡成年居民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西糖尿病(DM)、糖耐量减低(IGT)的患病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制订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区抽取8个县(区),对年龄≥18岁的3060人进行DM流行病学调查,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结果DM、IGT粗患病率分别为2.52%、1.21%,标化患病率为1.43%、0.89%。DM、IGT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家庭经济收入增加、体力活动减少、体重指数的增加等呈上升趋势。城市人群、有DM家族史人群DM和IGT患病率明显增高,少数民族人群DM患病率低。高血压、血脂异常与DM、IGT患病率密切相关,吸烟、饮酒等因素对DM、IGT患病率无明显影响。全区DM防治情况不乐观,≥18岁人群曾经测量过血糖的比例只有4.53%,DM患者知晓率仅为43.59%。结论家族史、高龄、超重、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等是DM的危险因素。DM的防治工作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普及DM知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老年人人体测量指数与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DM/IGT)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37例(男性416例,女性121例)参加健康体检的上海城市老年人(年龄60~85岁)进行调查,分析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和腰臀围比值(WHR)分别与DM/IGT之间的关系;运用logisit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性 (ROC)曲线下面积(AUC)判断各人体测量指数对DM/IGT的预测价值. 结果:(1)除女性WHR值外,本组老年男性和女性中具有DM/IGT者人体测量指数BMI、WC和WHR均高于非DM/IGT者,P<0.05;同样,具有高BMI(≥25 kg/m2)、WC(≥90 cm)和WHR(≥0.9)的DM/IGT发生率均分别大于低BMI、WC和WHR组,P<0.05或P<0.01.(2)在调整了年龄、活动强度和糖尿病家族史的影响后,对BMI、WC和WHR这3个因素与DM/IGT的关系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WHR和BMI分别是本组老年男性和女性DM/IGT的主要危险因素(P=0.000 4,P=0.000 2),ROC曲线分析表明老年男性WHR的AUC最大(P<0.05),老年女性BMI的AUC最大(P<0.05).结论:在老年人群中肥胖与DM/IGT有相关性,WHR和BMI是较好的简易预测指标,在老年男女人群中分别测量WHR和BMI可以较好地预测DM/IG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血脂特点,并探讨血脂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血糖转归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2011年4-11月泸州市区内茜草、大山坪、龙马潭3个社区居民4 000名,从中筛选出糖尿病前期人群1 090名,根据不同血糖状态分为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n=79)、单纯糖耐量异常(IGT)(n=856)和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IFG+IGT)(n=155)3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基线调查和为期3年的随访,比较3组基线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患病率、随访3年后的血糖转归情况、不同转归患者的基线资料,并分析血脂对糖尿病前期血糖转归的影响。结果 IFG+IGT组总胆固醇(TC)水平高于IGT组,三酰甘油(TG)水平高于IFG、IGT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IF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IFG+IGT组高TG血症患病率高于IFG、IGT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随访3年后,1 090名糖尿病前期人群转归为正常糖耐量395人、IFG 32人、IGT 419人、IFG+IGT 56人、糖尿病188人,3组血糖转归分布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79,P<0.001);其中IFG、IGT、IFG+IGT转变为糖尿病的年转变率分别为4.2%、5.0%、10.5%。转归为糖尿病的患者基线年龄、BMI、腰围、臀围、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糖、TG水平及糖尿病家族史、饮酒史比例均高于转归为正常糖耐量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为糖尿病前期转归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在调整性别、年龄、BMI、腰围、臀围、糖尿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OGTT2 h血糖后,与TG1水平(0.35~0.98 mmol/L)相比,TG4水平(2.08~11.70 mmol/L)的OR(95%CI)为1.285(1.067,2.151),P=0.045。结论 糖尿病前期人群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脂代谢异常,其中以高TG血症为主;IFG+IGT人群糖尿病的转变率最高;TG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转归有影响,或可成为糖尿病前期人群糖尿病转归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The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prevalence of NIDDM (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and IGT(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was conducted among 9450 residents aged 25-70 in some areas of Hubei Province,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NIDDM and IGT prevalences are 2.62% and 4.48%, respectively.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P > 0.05). The NIDDM prevalence in cities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untryside, but the difference is not significant (P > 0.05). However, the IGT prevalence in city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untryside (P < 0.01). The prevalence of both NIDDM and IGT is increasing along with the age of the population. It is also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family history of NIDDM, hypertension, and high body mass index (BMI). By using stepwise logistic regression to analyse the risk factors of NIDDM, age (OR = 1.86), BMI(OR = 2.69), family history (OR = 2.84) and hypertension (OR = 2.23) entered the model (significance level is alpha = 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导致青年心肌梗塞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102例青年心肌梗塞患及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的102例非心肌梗塞患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统计程序对一般状况、个人生活习惯、过去患病史、血脂水平、遗传和心理因素等19项内容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Logistic单因素分析发现吸烟、每日吸烟量、高脂饮食、精神紧张、冠心病及心肌梗塞,死亡家族史、A型性格、甘油三脂及胆固醇水平、肥胖和体重指数与发病密切相关;高血压、糖尿病、饮酒和缺乏活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每天吸烟量、高血脂与心肌梗塞的发生明显相关。吸烟量与心肌梗塞发生有明确的量效关系。相关分析发现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呈正相关;体重指数与吸烟量、血脂和胆固醇水平成正相关。结论 吸烟尤其大量吸烟、高血脂、心肌梗塞家族史系导致青年心肌梗塞的重要因素,而高血压、糖尿病、饮酒、缺乏活动与青年心肌梗塞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3.
饮酒与糖尿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饮酒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对某大型化工企业集团6387名职工糖尿病流行病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计算饮酒量,比较不同饮酒状况及饮酒量人群的年龄、体重、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以及餐后血糖,以不同饮酒量情况下糖尿病患病率和相对危险度(RR)。结果:饮酒组和戒酒组的体重、体重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餐后血糖都高于不饮酒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体重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尿病患病率都随饮酒量的增加而增加。BMI为18.5~25时少量饮酒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根据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在对年龄进行标准化后,还不能认为饮酒导致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关于饮酒与糖尿病的关系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但正常人少量饮酒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河南省青年食管癌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随机抽取同期2445例青年健康人群与1405例青年食管癌患者人群,比较2组性别、家族史、高低发区、体质指数(BMI)、吸烟喝酒情况的差异,分析危险因素。结果:青年食管癌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家族史阳性(OR=25.616,95%CI=20.431~32.117)是青年食管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其次是高发区(OR=6.440,95%CI=4.791~8.655)和BMI<18.5kg/m2(OR=5.656,95%CI=1.433~22.319),而BMI>24kg/m2为保护因素(OR=0.094,95%CI=0.018~0.493)。结论:高发区家族史阳性的男性更易患食管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吸烟、饮酒、体重指数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arcinoma,ESCC)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4 229例均经组织病理学确诊,对照组4 133例均经内镜检查排除了早期ESCC和其他上消化道肿瘤,全部调查资料输入EXCEL表中,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吸烟、饮酒与ESCC发生无明显关联;经性别、诊断年龄、高低发区、家族史等因素调整后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低体重(I级BMI)人群ESCC发病风险高于正常体重者(II级BMI)(P<0.05,OR=4.87,95%CI=4.09~5.82);超重及肥胖(III+IV级BMI)人群ESCC的发病风险低于正常体重者(II级BMI)(P<0.05,OR=0.32,95%CI=0.28~0.37)。结论 ESCC的发生与吸烟、饮酒无关,与体重指数有关,低体重可能增加ESCC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6.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高危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二江  段文燕 《海南医学》2011,22(23):144-146
目的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T2DM)的高危因素,为糖尿病的预防控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四个社区220例T2DM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科教文卫(OR=2.008)、嗜甜食(OR=1.701)、嗜油脂(OR=2.290)、吸烟史(OR=1.556)、糖尿病家族史(OR=1.974)、高血压史(OR=1.637)、冠心病史(OR=4.428)、腰臀比(OR=2.053)等8个因素是T2DM的主要高危因素。结论不良饮食习惯、科教文卫职业、吸烟、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等是T2DM的主要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元江县城、乡多民族居民糖代谢异常的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从元江县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县城抽取3个社区,农村随机抽取3个自然村,对所抽地区内15岁以上常驻人口进行问卷调查、体检和血糖、血脂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糖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元江县城、乡镇人群中DM、IGT患病率较高;城市、农村居民IGT的患病率各民族之间存在差异;城市IGT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上升趋势;农村不同年龄组之间IGT患病率无差异;DM、IGT患病率在不同文化程度、民族、家庭人均年收入、糖尿病家族史、体质量指数、吸烟及饮酒人群间存在差异;年龄等多因素与糖代谢异常有关。结论元江县哈尼族、彝族、傣族、汉族糖代谢异常患病率较高,农村DM、IGT患病率彝族均高于汉族,城镇IGT患病率彝族高于汉族;应采取措施降低糖代谢异常的患病率,提高当地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颈动脉不同部位斑块与冠心病的关系,为预防冠心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社区和苹果园社区40岁及以上的社区居民进行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指标检测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部位的颈动脉斑块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3 840名研究对象,其中冠心病组481名(12.6%),非冠心病组3 349(87.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文化程度、吸烟、饮酒、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血脂、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压药物、降糖药物因素后,颈总动脉、颈动脉膨大部、颈内动脉,斑块检出者均比未检出者患冠心病风险高[(OR=1.486,95% CI:1.122 ~1.968)、(OR=1.501,95% CI:1.183 ~ 1.904)、(OR=1.566,95% CI:1.213~2.022)];颈总动脉、颈动脉膨大部、颈内动脉每增加一个斑块,冠心病风险分别增加26.5%(OR=1.265,95% CI:1.083~1.478)、24.7%(OR=1.247,95% CI:1.120~1.390)、30.5% (OR=1.305,95% CI:1.102 ~1.546),颈内动脉斑块总面积每增加1mm2,冠心病患病风险增加1.6%,(OR=1.016,95%CI:1.005~1.027);斑块病变部位与冠心病的患病风险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线性趋势检验P<O.001).结论 颈动脉不同部位的斑块与冠心病存在关联关系,且颈内动脉斑块与冠心病最具有关联性,颈动脉斑块病变部位数增加提示冠心病的患病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