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管性痴呆的定义及诊断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文明、科技的进步和蓬勃发展,人类的寿命不断增长,全球人口老龄化到来了.脑血管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血管性痴呆随之而来.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致精神和躯体残疾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欧美,VD患者占痴呆总患者的10%~20%;VD在亚洲的发生率较高,在日本VD患者大约占老年期痴呆患者的50%,这主要与卒中高发率有关[1].65岁以上人群中痴呆的患病率约为5%,其中血管性痴呆占20%左右,AD合并VD占10%~20%[2].VD患者不仅生活质量下降,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VD是目前老年期痴呆中可预防和有希望治疗的痴呆之一,深入研究VD的诊断标准尤为重要和迫切.因此本文尝试对血管性痴呆的定义及诊断标准进行整理归纳总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血管性痴呆打下基础, 防止误诊、漏诊,为制定规范的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血管性痴呆(VD)在我国约占老年期痴呆的30%~50%,为老年期痴呆常见的类型之一.选择我院1998~2000年收治的VD病人90例,应用地奥奥利达治疗45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血管性痴呆的神经病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 ,VD)是由脑血管病导致的获得性、持续性智能障碍综合征。据WHO统计,欧美的痴呆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 ,AD)为多,占全部痴呆的5 0 % ,VD占2 0 % ,其他原因导致的痴呆占30 % [1] 。我国和日本的情况相类似,张秀清统计了16 4例老年期痴呆患者,其中VD占6 2 % ,AD占38% [1] ,提示VD是我国老年期痴呆的的主要组成部分。临床上最后确诊VD ,依赖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现就近年来VD的神经病理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常见病理学基础缺血性VD是VD的主要形式,其主要的病理变化包括:多发梗死、多发腔…  相似文献   

4.
行为干预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血管性痴呆(VD)是老年期痴呆的主要类型,约占所有痴呆的10%~50%,本研究探讨通过行为干预治疗VD的疗效,旨在为治疗VD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tementia,VD)是因脑血管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西方国家VD占所有痴呆的15%~20%,我国VD为68.7%.患者常伴有行为和情感异常,这些功能障碍导致病人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和工作能力明显减退,给病人的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和影响.VD是一种慢性阶梯性进展的疾病,目前对VD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亦无法防止病情发展.因此对VD的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本院老年科收治的VD患者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脑电图(EEG)对老年期痴呆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13例阿尔茨海默病(AD)和87例血管性痴呆(VD)的脑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D阳性率82.30%,VD89.66%,EEG异常与病期和痴呆严重度有关,与年龄无关,这在VD表现较为明显,而且VD可有局灶性改变.结论EEG可作为AD和VD的鉴别参考,并对鉴别痴呆与假性痴呆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黄慧雯 《微创医学》2004,23(6):766-767
血管性痴呆(VD)是因脑血管所致的智能及认识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西方国家VD占所有痴呆的15%~20%,我国VD为68.7%.为促进老年VD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其行为记忆水平,改善认知和社会交流能力,因为对VD时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血管性痴呆(VD)是指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以大脑认知功能损害为核心症状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1]。国内研究表明,VD已成为继阿尔茨海默病(AD)后的第二大痴呆疾病[2];在1980~2011年,中国社区55岁以上人群VD患病率为0.8%[3]。VD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存质量,也给家庭、社会增添了沉重的负担。VD是可防治的痴呆,针灸治疗本病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作用等优点,但机理尚在探  相似文献   

9.
军队离退休干部痴呆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 1 839例 6 0岁以上军队离退休干部痴呆患病率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先用简易精神量表 (MMSE)进行初选 ,再以DSM -IV -R ,NINCDS -ADRDA和NINDS -AIREN分别为痴呆、Alzheimer型痴呆 (AD)和血管性痴呆 (VD)的诊断标准。结果 痴呆总患病率为 3 75 % ,AD和VD的患病率分别为 1 2 0 %和 2 1 8% ,其他为 0 37%。结论 VD是该军区离退休干部中痴呆的主要类型 ;高龄、低文化程度者是痴呆的高危人群 ,是我们今后痴呆防治工作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0.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目前唯一可以预防治疗的一种痴呆类型,本研究旨在观测针刺联合银杏叶制剂治疗VD大鼠的行为学改变.  相似文献   

11.
卢瑞丽 《海南医学》2011,(18):125-127
血管性痴呆(VD)是痴呆第三位常见病因,是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已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文论述了近年来中医对VD病因病机、症候类型及治疗的研究进展,期望对VD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各种脑血管病引起的以记忆、认知功能缺损为主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为老年期痴呆的主要类型之一。在亚洲和许多发展中国家,VD的发病率随年龄直线上升。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痴呆的发病率为3.9%,其中VD占68.5%[1]。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3.
方芳 《重庆医学》2013,42(18):2166-2168
随着人口老龄化,痴呆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中国,由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导致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成为了痴呆患者中最多的人群。然而,VD的治疗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如果能够在VD的早期及时发现,并对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这类患者后期发展为痴呆的概率会大大降  相似文献   

14.
血管性痴呆(VD)是指因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是仅次于Alzheimer病(AD)的第二位常见痴呆。随着人口老龄化,VD患者也逐渐增多。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痴呆,VD预后较好,是目前老年期痴呆中可预防和有希望治疗的痴呆之一。我院近10年来收治老年VD患者41例,现对其临床特点及患病危险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常见的痴呆类型中,血管性痴呆(VD)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症.VD的发病特征是认知障碍和记忆丧失,并伴有脑梗死或脑出血.VD作为唯一可以早期预防的痴呆类型,对于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但目前对于VD的研究繁杂且未统一.文章概括总结了VD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诊治手段,以期为中西医结合防治VD提供了新的...  相似文献   

16.
邵亮  王庆周  焦洪斌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9):385-385,387
血管性痴呆(VD)是老年期痴呆的重要病因,发病仅次于Alzheimer病(AD),由于VD可与AD并存,从而加重AD的病情,由于血管性痴呆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VD可能较之AD更有研究价值,本文就近5年来收治的VD患者46例进行临床分析,总结临床特点,寻找VD的危险因素,提高对VD的认识,达到预防、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血管性痴呆(VD)是由于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以及全脑性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认知障碍、痴呆综合征,以记忆力减退、表情淡漠、呆滞或人格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神志异常症候群,其中多发脑梗塞性痴呆(MID)是VD最主要的形式。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在老年人痴呆中,血管性痴呆(VD)占15%;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头穴为主综合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 将60例VD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30例,进行头穴为主的针刺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药物治疗.治疗前后进行HDS2R、MMSE康复评分.结果针刺组能够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的HDS2R、MMSE的评分,临床总有效率为90%,其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以针刺头穴为主综合治疗VD,可改善患者的智能水平,康复生活自理能力,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9.
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期痴呆是老年人的常见病 ,以血管性痴呆( VD)和老年性痴呆 ( SDAT)为主 ,两者大约共占老年期痴呆的 80 %~ 90 %。其中 VD是由各种脑血管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 ,其发病率有随年龄而直线上升的趋势 ,且国家之间差异很大。在欧美 VD占老年期痴呆的 1 0 %~ 1 5% ,日本占 60 %~70 % ,我国占 60 .5% [1]。根据我国 1 1个城市和农村的普查 ,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 ,VD的患病率为 32 4 / 1 0万人口 ,SDAT为 2 38/ 1 0万人口 ,VD略高于 SDAT[2 ]。由于人口的老龄化 ,本病已成为老年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  相似文献   

20.
参龙汤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参龙汤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参照WHO公布的美国精神病学会VD诊断标准(DSM- IV),入选36例(72例次)VD患者,随机双盲给药,安慰剂对照,自身前后交叉试验为研究方法,选择简易智能量表(MMSE)、Blessed行为量表(BBS)于疗程前后统计分值变化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参龙汤治疗VD患者36例,显效5例(13. 89% ),有效22例(61. 11% ),无效9例(25% ),总有效率75%。该药可以提高VD患者不同痴呆量表的积分,对VD患者的认知障碍有明显改善作用;还可改善VD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VD患者血脂、血液黏滞度及脑葡萄糖代谢亦有一定改善作用。其效应明显优于安慰剂(P<0. 001)。结论:肾虚精亏,气虚血瘀是VD的主要病机,补肾填精,益气活血法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方法,参龙汤对VD确有一定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