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1987年1月~1990年12月收治老年急性阑尾炎87例,发病率占同期急性阑尾炎住院总数的5.4%,现就其临床诊治特点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部队老年人轻度认知损害的发生及向Alzheimer病的转化情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调查部队老年人轻度认知损害(MCI)的发病率及向Alzheimer病(AD)的转化率,为进一步研究AD提供依据。方法以2001年石家庄市26个部队休干所MCI患病率调查的2674名60岁及以上的离退休干部为研究对象,对患病率调查时诊断为MCI的216例患者和2302名认知正常受试者进行为期3年的队列研究,比较MCI患者和认知正常受试者AD的平均年发病率。结果认知正常的老年人MCI的发病率为4.8%(人年),AD的平均年发病率为0.8%(人年);MCI患者AD的平均年发病率为5.6%(人年);男性和女性MCI患者AD的平均年发病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MCI患者AD的平均年发病率有降低的趋势(P〈0.05);而随着年龄的增长,MCI患者AD的平均年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P〈0.01)。MCI转化为AD的相对危险性为认知正常者的7.4倍。结论军队老年MCI患者转化为AD的危险性远远大于认知正常的老年人,应加强对老年MCI患者这一AD高危人群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背量:老年人轻度认知损害已成为目前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研究的新热点。目前国内有多少轻度认知损害对象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还是一个未知数。目的:分析老年人轻度认知损害的发病率及向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的转化率。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队列研究。单位: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于部病房二科。对象:为2001-08/2001-09对石家庄市26个部队干休所60岁及以上的离退休干部进行基线调查时诊断为轻度认知损害的216例患者和2302名认知正常受试者。方法:轻度认知损害的诊断参考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轻度神经认知损害研究用诊断标准。痴呆的诊断采用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修订版(DSM-Ⅳ)标准。阿尔茨海默病采用美国神经病学、语言障碍和卒中-老年性痴呆和相关疾病学会标准。对216例轻度认知损害患者和2302名认知正常受试者进行为期3年的队列研究。主要观察指标:认知正常受试者轻度认知损害的平均年发病率、认知正常受试者和轻度认知损害患者阿尔茨海默病的平均年发病率以及轻度认知损害患者与认知正常受试者比较转化为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对危险性(RR)和95%可信区间。结果:轻度认知损害组与认知正常组均每年随访1次,共随访3年。216例轻度认知损害患者死亡7例,实际随访209例,随访率96.8%。2302名认知正常者死亡36例,实际随访2266例,随访率98.4%。①认知正常的老年人轻度认知损害的平均年发病率为4.8%。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平均年发病率分别为1.3%和0.8%;②轻度认知损害患者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平均年发病率分别为8.1%和5.6%;男性和女性轻度认知损害患者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平均年发病率差别无显著性(P〉0.05)。③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轻度认知损害患者痴呆(趋势x^2=5.57,P=O.02)和阿尔茨海默病(趋势x^2=4.92,P=0.03)的发病率有降低的趋势;认知正常受试者痴呆(趋势x^2=23.1,P〈0.001)和阿尔茨海默病(趋势x^2=18.0,P〈0.001)的发病率亦有降低的趋势。④随着年龄的增长,轻度认知损害患者痴呆(趋势x^2=14.6,P〈0.01)和阿尔茨海默病(趋势x^2=13.9,P〈0.01)的平均年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认知正常受试者痴呆(趋势x^2=32.3,P〈0.01)和阿尔茨海默病(趋势x^2=23.8,P〈0.01)的平均年发病率亦有增高的趋势。⑤轻度认知损害转化为痴呆或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对危险性分别为认知正常者的6.4倍和7.4倍。结论:老年轻度认知损害患者转化为痴呆的危险性远远大于认知正常的老年人。应加强对老年轻度认知损害患者这一痴呆高危人群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是一种单链多态酸性糖蛋白,活性中心含有金属元素锌,分子量约14kd~16kd,属二肽羧肽酶。近来人们认为.ACE主要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上,同时也可以存在于其他上皮细胞上。人体内含ACE最高的组织为脑脉络丛、黑质纹状体通路及基底节区。ACE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54名正常人、40例高血压但无心脑血管合并症患和54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的ACE基因型,同时检测血清ACE水平:结果 ACE基因I/D多态性与高血压无相关关系。与偶测血压、体重指数、血脂及载脂蛋白等临床、生化指标亦无相关关系,而与血清ACE活性显相关。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的ACED等位基因频率(66.7%)显高于高血压组(52.5%)和对照组(49.1%):有高血压家族史的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的DD基因型频率(50.0%)及D等位基因频率(70.0%)显高于高血压组(23.1%,48.1%)和正常对照组(28.6%,51.2%)。结论 (1)ACED等位基因频率为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2)ACE基因缺失多态性与血清ACE活性有关,并增加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危险;(3)ACE基因缺失型可能为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7.
8.
多巴酚丁胺(DB)为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有直接兴奋β1-受体作用,是目前临床常用的非洋地黄类正性心肌收缩能药,广泛应用于治疗心力衰竭。主要不良反应为心率加快,致心律失常作用较为少见,本研究对近年(1992年以来)所收集的静脉滴注多巴酚丁胺后出现的心律失常19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经内镜逆行胆道支架置入术与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治疗肝门胆管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肝门胆管癌患者62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1)和研究组(n=31),对照组采用经内镜逆行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支架置入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肝功能和黄疸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支架置入成功率(93.5%)明显高于对照组(77.4%),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22.6%)明显低于对照组(42.0%),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均得到改善,研究组患者的ALP、ALT、DBIL、γ-GGT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黄疸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6%、74.2%,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肝门胆管癌患者应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治疗,可以有效提高胆道支架置入成功率,改善黄疸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常因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的不重视或认识不足而造成漏诊和误治[1],也常因并发心脑血管病而需急诊处理,因此需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现就本院收治的SAS患者临床救治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