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sis,TAPP)中不同补片固定方法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3月开展的142例(178例次)TAPP的病例,依据术中补片固定方式分为钉合组(67例,86例次)与负压吸引组(75例,92例次),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随访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2~21个月(中位时间13个月)。钉合组单侧手术时间平均(56.4±16.27)min,术后平均住院(3.43±0.52)d,住院费用平均(14 837±1 568)元,术后1例复发,复发率1.49%(1/67)。负压吸引组手术时间平均(51.3±14.67)min,术后平均住院(3.51±0.58)d,住院费用平均(11 714±726)元,术后无复发病例。两组在复发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费用负压吸引组明显低于钉合组(P<0.05)。钉合组术后前三位并发症依次为阴囊气肿(10.45%)、阴囊血清肿(5.97%)与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4.48%);负压吸引组术后前三位并发症依次为阴囊血清肿(4.00%)、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2.67%)、阴囊气肿(1.33%)与尿潴留(1.33%)。负压吸引组阴囊气肿发生率明显低于钉合组(P<0.05),其他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PP术中使用钉合法与负压吸引法固定补片均是安全、有效的,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负压吸引法固定补片可节省住院费用,降低术后阴囊气肿发生率,是TAPP术中更经济有效的补片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研究轻量大网孔聚丙烯补片与自固定补片在Lichtenstein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方法选择2021年1-3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60例单侧男性腹股沟疝患者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分为轻量大网孔聚丙烯补片组和自固定补片组各30例,分别应用轻量大网孔聚丙烯补片和自固定补片进行Lichtenstein疝修补术;对比2组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血清肿、补片感染、术后疼痛、复发、异物感以及治疗费用等相关情况进而评价两种补片的治疗效果。 结果2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麻醉方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和治疗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清肿、术后短期(7 d及1个月)疼痛和慢性疼痛、补片感染、局部不适或异物感、复发等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自固定补片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但医疗费用明显高于轻量大网孔聚丙烯补片,在术后复发和慢性疼痛等并发症方面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自固定补片(Pro Grip)与超普网塞补片(UPP)在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黔西南州人民医院2015年1至12月确诊为腹股沟斜疝或直疝的92例患者,按入院的顺序编号,奇数为试验组(47例),偶数为对照组(45例),试验组采用自固定补片(Pro Grip),而对照组采用超普网塞补片(UPP),均在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阴囊积液、复发)、术后异物感、术后疼痛等临床指标的变化。疼痛评分用视觉模拟评分表记录。随访时间15个月。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疝的类型、合并症等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第3天、1、3、9、15个月术后疼痛程度方面自固定补片组优于超普网塞补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自固定补片组住院费用略高,与超普网塞补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6、9、15个月异物感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阴囊积液、复发)发生率等方面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固定补片组住院总费用略高于超普网塞补片组,术后异物感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阴囊积液、复发)发生率无明显差别,而用自固定补片行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等优点。因此,自固定补片有望在疝修补术中得到普及。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ProGrip自固定补片和聚丙烯补片肌后修补切口疝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3例切口疝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6例采用ProGrip自固定补片肌后修补(Sublay技术)切口疝(自固定组),37例应用聚丙烯补片肌后修补切口疝(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切口疝类型、疝环直径、病程、合并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自固定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7,P=0.004;t=2.270,P=0.026)。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均未发生血清肿及补片感染。术后24 h、7 d、30 d时自固定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固定组43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5~53个月,平均25.8个月;对照组33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7~54个月,平均27.4个月。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发现慢性疼痛及疝复发。结论 ProGrip自固定补片肌后修补切口疝安全可行,与聚丙烯补片相比,可以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减少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固定轻量型补片在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中使用的临床意义。方法 60岁以上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62例,采用李金斯坦无张力疝修补术,其中使用自固定补片患者32例(实验组),使用传统补片患者3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的区别。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减少,术后疼痛和血清肿及阴囊积液的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患者住院费用明显增加。结论虽然自固定补片费用明显高于传统补片,但对于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使用自固定补片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从而降低住院期间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自固定补片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应用自固定补片的465例疝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开放式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213例,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患者201例,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患者51例,对比分析各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术后疼痛程度评分(VAS)、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等指标。结果各组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组的住院天数、术后恢复时间、疼痛程度、切口感染及慢性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开放手术组的手术时间低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开放组的出血量、血清肿发生率、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腹腔镜手术各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两种腹腔镜手术还是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治疗腹股沟疝都是安全、可靠的,对不同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疝类型、是否复发、经济状况等情况进行合理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赫美Oval Patch补片与成型网塞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160例单侧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赫美Oval Patch补片组(试验组)与成型网塞补片组(对照组),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 h的疼痛及术后3个月慢性疼痛VAS评分,术后异物感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试验组(34.35±7.95)min,对照组(39.86±7.34)min;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试验组(2.44±0.87)d,对照组(2.55±0.73)d,两组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疼痛及术后3个月慢性疼痛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异物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4-29个月,两组术后均无复发和伤口感染病例。结论 利用赫美Oval Patch补片进行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效果与疝环充填式修补术相近,但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及异物感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中应用自固定补片与缝合补片修复腹股沟疝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湖北省公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12例,均行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自固定补片)和对照组(缝合补片)各56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异物感、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后并发症(阴囊积液、切口感染)、复发率等临床指标差异性,观察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6、9、12个月的异物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3 d和1、3、6、12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术后阴囊积液、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均未出现复发病例;术后3个月,2组患者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中应用自固定补片与缝合补片修复腹股沟疝的并发症均较少且无复发情况,使用自固定补片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和异物感,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但其住院费用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部分可吸收补片和普通聚丙烯补片在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术后合并症和补片的皱缩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12月,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对60例初发腹股疝患者进行TAPP手术治疗,随机分为二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部分可吸收补片,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聚丙烯补片。结果 60例患者手术无中转,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血清肿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9.75、2.64、27.92,χ2=1.26,P=0.496、0.425、0.235、0.680)。观察组术后慢性疼痛1例(3.3%),对照组3例(10%),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P=0.000)。观察组异物感2例(6.7%),对照组5例(16.7%),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P=0.000)。B型超声实测术后1、3、6、9个月补片横径皱缩变化,二组补片挛缩直径与皱缩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使用部分可吸收补片和普通聚丙烯补片均是安全有效的,部分可吸收补片术后皱缩率低于普通聚丙烯补片,部分可吸收补片术后慢性疼痛和异物感的发病率低于普通聚丙烯补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腹腔镜下Sugarbaker修补手术是造口旁疝的主要手术方式,补片固定是手术的关键技术环节,本研究介绍一种新式补片固定方法,并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住院的66例造口旁疝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手术(Sugarbaker术式),根据补片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41例,采用"对位对线"补片固定法)和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疝钉双圈补片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和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病程以及造口旁疝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补片固定时间短于对照组[(32.6±9.0)min vs(38.7±11.0)min,P<0.05],两组在疝钉固定数量、血清肿、补片感染、术后住院时间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6±14.8)个月vs(38.8±15.2)个月,P=0.687],试验组的造口旁疝复发率低于对照组(2.4% vs 20.0%,P<0.05),而两组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2% vs 24.0%,P=0.971)。 结论在腹腔镜造口旁疝Sugarbaker修补术中应用"对位对线"补片固定法,可以缩短补片固定时间并减少术后复发,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分析自固定补片与普通平片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O二医院2013年1-9月应用自固定补片和普通平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169例,其中应用自固定补片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78例(观察组),应用普通平片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91例(对照组),比较二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阴囊积液、疼痛、复发及切口感染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48.3±0.4)min,对照组手术时间(63.8±0.4)min,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1,P=0.00);观察组术后住院(3.2±0.5)d,对照组术后住院(3.5±0.6)d,二组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P;0.13)。二组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至1年,二组均无复发及切口感染。观察组阴囊积液2例,对照组阴囊积液3例,经对症治疗后均治愈;观察组经随访无局部疼痛患者,对照组局部明显疼痛5例(VAS〉3),观察6个月后疼痛消失,二组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4)。结论 应用自固定补片可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减轻术后疼痛,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完全腹膜化腹腔镜腹腔内置补片术(total peritoneum 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TPIPOM)治疗股疝的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应用TPIPOM治疗32例股疝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随访结果,并与同期30例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sis,TAPP)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TPIPOM组手术时间[(32.8±5.4)min vs.(62.4±8.2)min]、术中出血[(8.1±4.0)ml vs.(36.1±7.1)ml]、下床活动时间[(1.2±0.3)d vs.(1.9±0.3)d]、术后疼痛持续时间[(1.2±0.5)d vs.(2.1±0.7)d]、住院时间[(4.3±1.1)d vs.(5.6±1.5)d]、术后异物感发生率(0 vs.17%)、住院费用[(5 200.0±750.2)元vs.(8 301.1±800.2)元]均优于TA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0.2±8.3)个月,均无复发。结论:完全腹膜化腹腔镜腹腔内置补片术治疗股疝安全、有效,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不易复发、无异物感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多孔腹腔镜小儿卵巢囊肿剥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48例卵巢囊肿剥除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传统多孔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儿手术效果及美观满意度。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患儿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平均为(26.8±7.2)min与(40.6±9.4)min(P0.05);术后排气时间平均(19.8±5.6)h与(25.7±6.9)h(P0.05);术后美容满意度评分为(4.2±0.8)分与(3.3±0.7)分(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卵巢良性囊肿安全、可行,手术时间短,胃肠功能恢复快,并能达到更好的美容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开放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老年完全性阴囊疝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老年完全性阴囊疝患者资料,分为开放TEP组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组,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血清肿、阴囊积血、尿潴留、术后疼痛、术后谵妄、心肺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情况,评价2组术式的疗效。 结果开放TEP组和TAPP组手术时间[(46.5±10.7)min vs(56.7±10.0)min]、住院费用[(8200.5±1599.7)元vs(12 031.7±735.6)元]、术后谵妄(0 vs 8.3%)及心肺并发症(0 vs 10.4%)分别比较,开放TEP组显著优于TA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出血量、血清肿、阴囊积血、尿潴留、术后疼痛、术后复发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开放TEP术程时间短、费用较低,安全性可靠,效果肯定,可作为老年完全性阴囊疝的一种合理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肾外型肾盂结石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RPL)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泌尿外科接受RPL和PCNL的肾外型肾盂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分别有36例和41例纳入研究。比较2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下降值、结石完全清除率、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总治疗费用和并发症等临床特征。结果RPL组有34例手术成功,2例中转开放手术。PCNL组手术均成功。RPL组和PCNL组比较,平均手术时间[(99.0±4.7)min vs.(95.0±5.1)min,P>0.05];术中出血量[(35.0±4.0)mL vs.(120.3±18.9)mL,P<0.05];手术前后血红蛋白下降值[(0.5±0.1)g/L vs.(1.5±0.5)g/L,P<0.05];结石完全清除率[100%vs.(85.4%,35/41),P<0.05];术后平均住院天数[(8.3±0.7)d vs.(6.9±0.7)d,P>0.05];总治疗费用[(1.4±0.2)万元vs.(1.94±0.3)万元,P<0.05]。2组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下降值、结石完全清除率、总治疗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较之PCNL,RPL治疗肾外型肾盂结石更为安全有效,费用相对低廉,在减少术中、术后出血或严重感染上有积极作用,可同时处理合并的解剖畸形,推荐作为优先选择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免补片法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免补片法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01年1月至2004年3月,应用腹腔镜免补片法治疗92例腹股沟疝的手术后恢复情况及随访结果,并与同期91例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手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laparoscopichemioplasty,TEP)的结果相比较.结果 免补片组与TEP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1±4)min与(70±16)min(t=28.01,P<0.05)、住院天数分别为(3.5±1.0)d与(4.8±1.2)d(t=7.96,P<0.05)、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1.0±0.5)d与(1.8±0.7)d(t=8.90,P<0.05)、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分别为(1.0±0.5)d与(2.5±0.7)d(t=16.69,P<0.05)、住院总费用分别为(4500±500)元与(8000±820)元(t=34.89,P<0.05),免补片组均明显优于T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补片组无皮下血肿及阴囊水肿发生,TEP组皮下血肿8例(8.7%)(χ~2=6.48,P<0.05).免补片组与TEP组术后48h C-反应蛋白(CRP)分别为(3.9±0.3)mg/dl与(8.8±0.5)mg/dl(t=80.48,P<0.05).所有病例随访(56.9±6.2)个月,免补片组复发率为0,TEP组复发率为2.1%(χ~2=0.51,P>0.05).结论 腹腔镜免补片治疗腹股沟疝安全、可行,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应用于腹腔镜下Ⅰ型胆管扩张手术围手术期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行腹腔镜下Ⅰ型胆管扩张切除术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分为ERAS组(n=18)与传统腹腔镜组(对照组,n=19)。对比两组术前临床资料及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总费用、并发症、术后恢复质量等指标,评价其临床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ERAS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9.0±5.8)h vs.(46.0±10.6)h,t=6.001,P=0.048]、术后住院时间[(8.5±0.9)d vs.(9.8±1.6)d,t=3.054,P=0.030]、住院总费用[(34.7±3.9)千元vs.(42.9±6.8)千元,t=4.445,P=0.028]、并发症情况(3 vs.9,P=0.049)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恢复质量评分(QoR-15)方面,不同时间点内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47.3±9.1)分vs.(39.4±6.4)分,t=3.065,P=0.004]、第3天[(79.4±14.7)分vs.(61.5±9.3)分,t=4.443,P=0.046]、第5天[(130.7±9.5)分vs.(113.9±12.6)分,t=4.559,P=0.019]ERAS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腔镜下Ⅰ型胆管扩张切除术围手术期应用ERAS模式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术后并发症,从而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与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87例行ERCP/EST+LC(A组),71例行LC+LCBDE(B组)。结果:两组首次手术成功率(94.25%vs.92.96%,P=0.452)、中转开腹率(5.75%vs.7.04%,P=0.452)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45%vs.2.82%,P=0.16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手术时间[(105.7±9.2)min vs.(132.4±15.1)min,P=0.012]、住院时间[(5.5±2.8)d vs.(6.9±3.4)d,P=0.008]、住院费用[(5 347.1±672.1)元vs.(7 923.5±657.2)元,P=0.002]均少于A组。短期随访发现两组结石清除率无明显差别(97.7%vs.100%,P=0.219)。结论:ERCP/EST+LC、LC+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同样安全、有效,LC+LCBDE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更具优势。因此,对于适当的病例,LC+LCBDE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53例行达芬奇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组(n=25)与常规组(n=28),快速康复组采取FTS理念指导下的围手术期管理;常规组采取常规围手术期管理。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围手术期资料(术后住院时间、C反应蛋白、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流食时间、术后通气时间、清扫淋巴结数量、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快速康复组与常规组术后通气时间[(2.16±0.62)d vs.(2.71±0.46)d]、术后进食流食时间[(2.28±0.68)d vs.(3.07±0.47)d]、术后C反应蛋白[(16.54±2.68)mg/dL vs.(18.47±2.99)mg/d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20±0.41)d vs.(2.86±0.76)d]、术后住院时间[(9.32±1.73)d vs.(12.57±7.9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总费用[(89006.59±9202.19)元vs.(90951.84±11549.55)元]、术中出血量[(153.20±107.46)mL vs.(157.14±113.62)mL]、清扫淋巴结总数[(43.24±18.70)vs.(39.54±1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S与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根治术的结合可降低临床分期Ⅲ期及以下无远处转移的原发性胃癌患者的手术应激及炎症反应,促进胃肠功能早期恢复,住院时间短,患者短期收益大,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传统前入路和开放式TEP无张力修补复发性腹股沟疝方法的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对165例腹股沟疝分别沿用传统前入路和开放式TEP术式行无张力修补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耗时、住院天数、平均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治疗费用以及近/远期并发症和术后不适等指标,以评价开放式TEP术式修补腹股沟疝的疗效. 结果前入路组随访时间平均为(20.52±1.54)月,开放TEP组(21.63±1.76)月,完成随访率为98.79%.前入路3例1年后复发(3.66%),开放TEP组1例术后1年半后复发(1.22%),手术耗时、尿潴留率、平均住院天数、治疗费用、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和疝复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腹股沟区疼痛、血清肿、阴囊水肿、切口感染、神经感觉异常和缺血性睾丸炎等近远期并发症开放TEP组明显少于前入路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开放TEP修补腹股沟疝可明显减少各种并发症和术后不适的发生率,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