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握拳活动、握力器锻炼、手指操活动对预防PICC相关性血栓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11月—2016年12月在肿瘤科行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分为握拳活动组、握力器锻炼组、手指操组,观察比较3组置管后3个月内导管相关性血栓(catheter related thrombosis,CRT)发生情况。结果 3组置管后3个月内CRT发生率分别为31.44%,21.28%,12.05%。CRT总发生率及第1周CR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15.357,P<0.001; χ=7.700, P=0.021),手指操组CRT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均低于其他两组。结论 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进行手指操活动有助于降低CRT发生率,减轻CRT的严重程度,方法简单易于实施,患者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并发症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肿瘤一区65例PICC置管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为对照组,选取同时期肿瘤二区65例化疗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PICC置管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微信平台管理,比较2组导管维护依从率、导管维护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导管维护依从率、导管维护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χ2=6.307,P=0.012;χ2=6.759,P=0.009);观察组导管相关知识、导管监测行为、心理信念及自我管理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876,P=0.015)。 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PICC置管患者导管维护知识及导管维护能力,从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互联网+多元联动模式在恶性肿瘤患儿PICC居家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重庆市某医院置PICC并带管出院的130对患儿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对。试验组采用互联网+多元联动模式进行居家延续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居家延续性护理,干预3个月后,对两组PICC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维护依从性、因导管维护产生的时间及费用、PICC专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PICC自我管理能力进行比较。 结果 试验组62对、对照组60对完成研究。干预后试验组的导管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因导管维护产生的时间及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的导管维护依从性、PICC专项护理服务满意度、PICC自我管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基于互联网+多元联动模式可有效降低肿瘤患儿PICC居家护理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儿导管维护依从性和自我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芬太尼对早产儿PICC置管的镇痛效果。 方法 选择行PICC置管的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120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非营养性吸吮组和芬太尼组,每组各40例。采用早产儿疼痛量表比较各组患儿在PICC置管前15s、穿刺时、送管时、固定时及操作后30s时的疼痛评分,并比较各组患儿PICC置管的穿刺次数。 结果 在置管前15s,各组患儿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22,P=0.488);各组患儿在PICC置管穿刺时、送管时、固定时及置管后30s时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芬太尼组患儿疼痛评分低于非营养性吸吮组(P<0.05);各组患儿PICC置管的穿刺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908, P<0.001)。 结论 非营养吸吮及芬太尼镇痛能缓解早产儿PICC置管过程中的疼痛,而芬太尼镇痛效果更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两种导管固定方法在脐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8月在新生儿监护室实施脐静脉置管的62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收治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固定方法为荷包缝合脐带残端,并用医用胶带将导管蝶形固定于患儿腹壁一侧;观察组则用橡胶圈直接套扎,之后将脐静脉导管末端环形固定于患儿脐周,并按照肚脐大小将半径为5 cm的圆形水胶体透明辅料剪成环宽为3 cm的空心圆形,只固定导管,充分暴露脐带,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脐带。比较2组患儿脐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移位、脱出、脐带出血及脐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脐静脉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t=-14.87,P<0.01),导管移位、脐带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3;P=0.02),2组导管脱出及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2;P=0.22)。结论 改良后的脐静脉导管固定方法能延长导管使用时间,减少置管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1例新生儿下肢静脉行PICC置管后发生腰背部脓肿的原因,并探讨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 通过原因分析,发现穿刺静脉的选择、送管方法、导管尖端位置及患儿PICC日常维护等与新生儿下肢PICC致腰背部脓肿的关系。结果 新生儿下肢静脉行PICC置管后发生腰背部脓肿与穿刺静脉选择不理想、导管尖端位置未完全到达下腔静脉、送管困难、长时间持续输注高渗透性营养液及未严格导管维护等有关。结论 新生儿下肢静脉置管时,需合理选择穿刺血管、采取正确的送管方法,将导管置入最佳位置,并对导管进行规范的维护,才能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儿的痛苦,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针式皮下隧道股静脉置入PICC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需行股静脉PICC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采取从股静脉加一针式皮下隧道置入PICC;对照组:直接从股静脉置入PICC。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及导管性感染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的导管留置时间显著延长,穿刺处局部感染率、导管头端感染率、血培养阳性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在穿刺部位血肿、血栓性静脉炎、导管阻塞、导管脱出、导管错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T〉0.05)。结论一针式皮下隧道股静脉置入PICC置管时间长,感染发生率低,对于肿瘤患者是值得应用的输液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2次改良塞丁格技术在中线导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6月在厦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中线导管置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置管,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2次改良塞丁格技术置管,比较2种置管方法置管后出血量、置管操作时间、置管总费用、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置管后穿刺点即刻出血量、置管后穿刺点24 h内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置管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每例患者置管总费用均为291元,对照组每例患者置管总费用均为721元,试验组置管总费用低于对照组;2组置管后1周内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2次改良塞丁格置管术在中线导管置管中能够减少穿刺点出血,节省操作时间,降低置管费用且不会引起静脉炎风险的增加,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吸气肌训练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有关机械通气患者吸气肌训练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1篇文献,共1 01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吸气肌训练能有效改善机械通气患者训练后最大吸气压[WMD=7.98,95%CI(7.22,8.73),P<0.001]、训练前后最大吸气压差值[WMD=5.76,95%CI(4.23,7.29),P<0.001]、动脉氧分压[WMD=9.55,95%CI(4.00,15.10),P<0.001]和动脉血氧饱和度[WMD=2.00,95%CI(1.15,2.85),P<0.001];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SMD=-0.33,95%CI(-0.52,-0.14),P<0.001]、脱机时间[SMD=-1.00,95%CI(-1.51,-0.48),P<0.001]和ICU住院时间[WMD=-3.46,95%CI(-5.36,-1.56),P<0.001];并降低病死率[RR=0.55,95%CI(0.33,0.91),P=0.0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气肌训练能有效改善机械通气患者最大吸气压,提高呼吸肌肌力与耐力,改善患者氧合状态,从而缩短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PICC导管在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技术经锁骨下静脉置管应用于癌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市某2家三级甲等医院住院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置管的癌症患者1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观察组采用PICC导管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置管,对照组采用CVC导管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置管,比较2组患者置管操作时间、穿刺点感染率、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率、导管脱出率、导管堵塞率和非计划拔管率。结果 观察组置管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且穿刺点感染率、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率、导管脱出率、导管堵塞率、非计划拔管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PICC导管用于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置管,可缩短置管操作时间,降低穿刺点感染率、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率、导管脱出率、导管堵塞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率,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高强度间歇训练在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高强度间歇训练应用于癌症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10月。经2名研究者筛选文献、提取信息与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8项研究,共97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强度间歇训练能提高患者的峰值摄氧量和肌肉力量[SMD=0.23,95%CI(0.07,0.39),P<0.01;MD=2.38,95%CI(1.08,3.68),P<0.001],改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情况[SMD=-0.26,95%CI(-0.48,-0.04),P=0.02],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SMD=-0.25,95%CI(-0.47,-0.04),P=0.02;SMD=0.28,95%CI(0.13,0.43),P<0.001],对于焦虑、抑郁情绪作用效果不明显[SMD=0.05,95%CI(-0.12,0.22),P=0.54;MD=-0.08,95%CI(-0.25,0.09),P=0.34]。结论 高强度间歇训练有效增强癌症患者的峰值摄氧量和肌肉力量,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提高其生活质量。由于本研究所纳入的均为国外文献,且部分结局指标间存在异质性,故未来国内可开展小样本的试点研究,进一步探究高强度间歇训练在国内癌症患者中的适用性及可行性,为癌症患者实施高强度间歇训练提供更多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阈值压力负荷吸气肌训练对哮喘患者肺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万方、中国知网、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吸气肌训练对哮喘患者肺康复及生活质量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月6日。经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45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阈值压力负荷吸气肌训练可改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SMD=0.90,95%CI(0.68,1.11),P<0.00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SMD=0.62,95%CI(0.41,0.83),P<0.001]、呼气峰值流速[WMD=0.32,95%CI(0.01,0.62),P=0.040]、最大自主通气量[WMD=11.89,95%CI(6.42,17.37),P<0.001],增强患者的最大吸气压[SMD=29.76,95%CI(18.15,41.36),P<0.001],减轻其呼吸困难程度[SMD=-0.51, 95%CI(-0.95,-0.06),P<0.001],延长6 min步行距离[WMD=77.13,95%CI(24.58,129.67),P=0.004],但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1.21,95%CI(-2.11,4.52),P=0.480]。 结论 阈值压力负荷吸气肌训练可改善哮喘患者的多项肺功能指标,增强其呼吸肌肌力,减轻呼吸困难程度,延长患者6 min步行距离,但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效果不显著,后期需开展更多临床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强度训练与中强度训练在Ⅱ期心脏康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检索词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11月。结果 最终纳入9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8篇,中文文献1篇,共473例患者。在Ⅱ期心脏康复运动中,高强度间歇训练与中强度持续训练比较,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峰值摄氧量[MD=2.13,95%CI(0.71,3.55),Z=2.94,P<0.01],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MD=3.38,95%CI(1.31,5.46),Z=3.19,P<0.01];与中强度持续训练相比,高强度间歇训练在6 min步行测试[MD=30.10,95%CI(-1.31,61.52),Z=1.88,P=0.06]、改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SMD=0.14,95%CI(-0.40,0.69),Z=0.51,P=0.61]、提高高密度脂蛋白[SMD=0.09,95%CI(-0.79,0.97),Z=0.21,P=0.83]、降低低密度脂蛋白[SMD=-0.20,95%CI(-0.78,0.38),Z=0.68,P=0.50]、改善生活质量[MD=0.37,95%CI(-8.25,8.99),Z=0.08,P=0.93]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表明,与中强度持续训练相比,高强度间歇训练可以提高心力衰竭伴射血分数下降患者的峰值摄氧量[MD=2.35,95%CI(0.11,4.58),Z=2.05,P=0.04]、左心室射血分数[MD=3.46,95%CI(0.96,5.96),Z=2.72,P<0.01]。结论 在Ⅱ期心脏康复中,高强度间歇训练与中强度持续训练相比,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峰值摄氧量和左心室射血分数,但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脂质代谢方面二者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零压力改良穿刺法在疑难内瘘患者穿刺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4月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透析中心126例疑难内瘘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试验组采用零压力改良穿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方法,比较两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随访患者36个月内瘘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 结果 试验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并发症发生时间为(21.42±11.37)个月,晚于对照组(14.71±9.1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零压力改良穿刺法能提高疑难内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疑难内瘘相关并发症,推迟动静脉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改良PICC隧道针及皮下隧道建立方法,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改良后的隧道针包含针柄、针芯和针头3个部分,针头呈圆弧倒角结构,可稳定连接导管.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月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97例肿瘤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改良后的隧道针,建立与穿刺静脉呈30°~45°的皮下隧道,在超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探头移动引导血管穿刺法在手臂输液港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83例恶性肿瘤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2020年3月—6月42例植入手臂输液港的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超声探头移动引导血管穿刺法置管;2019年6月—7月41例置入手臂输液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引导下血管穿刺置管;比较两组首次血管穿刺成功率、导丝送入成功率、置管时间、穿刺时疼痛评分和术后即时并发症。结果 试验组首次血管穿刺成功率(97.62%)高于对照组(78.05%),试验组导丝送入成功率(97.62%)高于对照组(70.73%),试验组置管时间(16.50±1.70) min短于对照组(18.56±1.99) min,试验组疼痛评分(1.62±0.54)分低于对照组(2.56±0.7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即时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为1例和5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探头移动引导血管穿刺能够提高手臂输液港首次置管成功率,降低患者疼痛程度,缩短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无损伤针2种摆放方法对肿瘤患者胸壁完全植入式输液港维护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通过体外实验对无损伤针正向摆放组和背向摆放组冲洗量的差异进行比较,然后选取193例首次植入输液港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正向摆放组和背向摆放组,比较两组输液速度和导管堵塞程度,以及胸壁输液港座不同位置时,2种摆放方法对无损伤针敷贴固定效果和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结果 体外实验背向摆放组冲洗量为(4.28±0.67) ml,显著低于正向组(6.51±0.92)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试验中正向摆放组输液速度(183.96±9.23)滴/min,显著高于背向组(151.02±10.11)滴/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输液港底座靠近腋窝处时,正向摆放组无损伤针敷贴的固定效果优于背向组(P<0.001),正向摆放组患者的舒适度也优于背向组(P<0.001)。输液港底座靠近锁骨中线处,两组无损伤针敷贴固定效果相似(P=0.416),患者舒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7)。 结论 针对肿瘤患者胸壁完全植入式输液港的维护,无损伤针背向摆放组在体外所需要的冲洗量较正向摆放组更少。当输液港底座靠近腋窝处时,正向摆放组敷贴的固定效果更好,患者的舒适度更高,输液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群组孕期保健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5月—12月在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妇幼专科医院建卡并规律产检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2例。试验组采用群组孕期保健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孕期保健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后血糖水平、分娩结局、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空腹血糖(t=-4.286、P=0.021)及餐后2 h血糖(t=-3.512、P=0.039)均低于对照组,且试验组血糖下降水平更明显;试验组自然分娩率( χ 2=7.276)、会阴损伤率( χ 2=7.698)、巨大儿发生率( χ 2=5.82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试验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为(37.63±5.62)分、对照组为(50.67±8.69)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74,P=0.039);干预后试验组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为(41.16±3.12)分、对照组为(54.13±4.22)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25,P=0.044)。 结论 群组孕期保健模式可有效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自然分娩率,改善分娩结局,减少负性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