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镂空式固定法在危重新生儿脐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100例行脐静脉置管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镂空式固定法固定脐静脉导管,对照组按常规采用透明敷贴密闭式固定,比较2组脐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敷贴更换频次、脐静脉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脐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t=21.057,P<0.001);敷贴更换频次明显少于对照组(t=-17.321,P<0.001);观察组皮肤浸渍、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脐部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与透明敷贴密闭式固定法相比,镂空式固定法能够延长脐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减少敷贴更换频次,有效降低皮肤浸渍和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一针式皮下隧道法在肿瘤化疗患者Power 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入住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化疗科需置入Power PICC导管的963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置管方式分为试验组493例和对照组470例,试验组采取一针式皮下隧道法、对照组采取常规塞丁格穿刺技术进行置管,采用卡方检验对两组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导管移位及导管堵塞的影响因素,并绘制生存曲线反应两组导管移位及导管堵塞的发生情况。结果 一针式皮下隧道法可明显降低置管后导管移位及导管堵塞的发生率[aHR=0.304,95%CI(0.137,0.677),P<0.01;aHR=0.304,95%CI(0.097,0.958),P<0.05],一般人口学及疾病资料均对导管移位及导管堵塞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通过一针式皮下隧道进行Power PICC置管可明显减少置管后并发症,该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Power PICC穿刺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改良固定法在留置PICC导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科留置PICC导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199例和实验组20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固定方法,实验组采用改良导管固定方法,比较2组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导管移位或脱出、穿刺口渗血、穿刺口局部感染或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40.178,P<0.001;χ2= 49.414,P<0.001;χ2=29.456,P<0.001)。结论 改良导管固定法能有效减少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桥式固定法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70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2组均采用相同的中心静脉置管换药包,并按照标准的PICC导管维护流程进行维护。对照组导管按传统方法固定,实验组按照桥式固定法固定导管。比较2组导管部位压疮、导管折叠发生率和患者的舒适感。 结果实验组导管处压疮、导管折叠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1.667,P=0.001;χ2=12.992,P<0.001),患者的舒适感高于对照组(χ2=17.014,P<0.001)。 结论 在行PICC导管固定时,桥式固定法优于传统导管固定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研究新生儿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某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脐静脉置管(UVC)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率和病原菌构成,探讨其危险因素。结果 582例静脉置管患者发生CRBSI 37例,其中PICC组32例,感染率8.1%,为2.79‰导管日;UVC组5例,感染率2.7%,为3.9‰导管日。PICC组的主要致病菌为真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UVC组的主要致病菌为真菌和革兰阳性球菌。中心静脉置管并发CRBSI的危险因素为胎龄、出生体重、置管时间和多种侵入性操作。结论 胎龄小、出生体质量轻,中心静脉置管时间长及进行多种侵入性操作可造成CRBSI感染率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脐静脉导管固定法在新生儿脐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7年6月在本科出生并实施脐静脉置管的58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置管后导管固定方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30例,前者采用荷包缝合法固定导管,后者为改良固定法,采用脐带结扎包橡胶圈固定脐静脉导管,无需缝合。2组均为胶布搭桥固定,比较2组导管留置时间、导管在位情况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1例出现脱管,4例出现导管移位;观察组2例出现导管移位,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5例患儿发生脐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为(9.39±1.52)d,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为(9.53±1.59)d,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橡胶圈固定脐静脉插管可以避免外科缝合,能够有效减少导管移位、脐出血的发生,操作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ICC导管在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技术经锁骨下静脉置管应用于癌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市某2家三级甲等医院住院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置管的癌症患者1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观察组采用PICC导管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置管,对照组采用CVC导管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置管,比较2组患者置管操作时间、穿刺点感染率、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率、导管脱出率、导管堵塞率和非计划拔管率。结果 观察组置管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且穿刺点感染率、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率、导管脱出率、导管堵塞率、非计划拔管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PICC导管用于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置管,可缩短置管操作时间,降低穿刺点感染率、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率、导管脱出率、导管堵塞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率,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并发症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肿瘤一区65例PICC置管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为对照组,选取同时期肿瘤二区65例化疗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PICC置管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微信平台管理,比较2组导管维护依从率、导管维护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导管维护依从率、导管维护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χ2=6.307,P=0.012;χ2=6.759,P=0.009);观察组导管相关知识、导管监测行为、心理信念及自我管理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876,P=0.015)。 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PICC置管患者导管维护知识及导管维护能力,从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以新产程标准为基础的计划性饮食能量管理对阴道分娩产妇产程进展的作用效果。 方法 将210例足月无痛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采取自由饮食,干预组实施计划性饮食能量管理。比较2组分娩时间、血液生化指标及新生儿结局情况。 结果 干预组第一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3.703,P<0.001;t=4.313,P<0.001),2组第二产程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干预组产妇血糖、血钠,较对照组呈现更高的水平(t=3.880,P=0.023;t=2.759,P=0.038);2组分娩的新生儿脐静脉血气分析中的pH、乳酸、碱剩余值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计划性饮食能量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产妇分娩第一产程进展,保障产妇能量需求,提高产妇体能,且不影响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纳入重症医学科在岗护士76名。选取2019年3-6月入住重症医学科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feter,CVC)的87例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11月-2020年2月入住重症医学科留置CVC的83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循证实践的集束化护理,比较证据应用前后,ICU护士对CRBSI预防及管理的认知水平及2组中心静脉置管患者CRBSI的发生率。结果 最佳证据应用后,ICU护士对CRBSI预防及管理的相关知识得分高于应用前(t=16.367,P<0.001),观察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为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088,P=0.043)。 结论 基于最佳证据的集束化护理措施的应用,可提升护理人员对证据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规范执行率,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从脐静脉导管采集血液标本对导管使用情况和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留置脐静脉导管的早产儿,随机分为采血组和非采血组各40例,比较2组患儿住院天数、导管留置时间和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采血组40例分别经脐静脉导管采血作为实验组、经外周血管常规穿刺采血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采血时间、采血成功率及对患儿的影响.结果 采血组和非采血组患儿住院天数、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实验组和采血对照组采血时间、采血成功率、采血时患儿出现不良反应比较有差异.结论 脐静脉导管采血只要方法正确、操作程序规范对导管正常使用无明显影响,并具有无痛苦、成功率高、保护外周血管等优点,可作为危重新生儿采集血标本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从脐静脉导管采集血液标本对导管使用情况和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留置脐静脉导管的早产儿,随机分为采血组和非采血组各40例,比较2组患儿住院天数、导管留置时间和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采血组40例分别经脐静脉导管采血作为实验组、经外周血管常规穿刺采血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采血时间、采血成功率及对患儿的影响。结果采血组和非采血组患儿住院天数、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实验组和采血对照组采血时间、采血成功率、采血时患儿出现不良反应比较有差异。结论脐静脉导管采血只要方法正确、操作程序规范对导管正常使用无明显影响,并具有无痛苦、成功率高、保护外周血管等优点,可作为危重新生儿采集血标本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从脐静脉导管采集血液标本对导管使用情况和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留置脐静脉导管的早产儿,随机分为采血组和非采血组各40例,比较2组患儿住院天数、导管留置时间和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采血组40例分别经脐静脉导管采血作为实验组、经外周血管常规穿刺采血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采血时间、采血成功率及对患儿的影响.结果 采血组和非采血组患儿住院天数、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实验组和采血对照组采血时间、采血成功率、采血时患儿出现不良反应比较有差异.结论 脐静脉导管采血只要方法正确、操作程序规范对导管正常使用无明显影响,并具有无痛苦、成功率高、保护外周血管等优点,可作为危重新生儿采集血标本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从脐静脉导管采集血液标本对导管使用情况和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留置脐静脉导管的早产儿,随机分为采血组和非采血组各40例,比较2组患儿住院天数、导管留置时间和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采血组40例分别经脐静脉导管采血作为实验组、经外周血管常规穿刺采血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采血时间、采血成功率及对患儿的影响.结果 采血组和非采血组患儿住院天数、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实验组和采血对照组采血时间、采血成功率、采血时患儿出现不良反应比较有差异.结论 脐静脉导管采血只要方法正确、操作程序规范对导管正常使用无明显影响,并具有无痛苦、成功率高、保护外周血管等优点,可作为危重新生儿采集血标本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从脐静脉导管采集血液标本对导管使用情况和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留置脐静脉导管的早产儿,随机分为采血组和非采血组各40例,比较2组患儿住院天数、导管留置时间和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采血组40例分别经脐静脉导管采血作为实验组、经外周血管常规穿刺采血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采血时间、采血成功率及对患儿的影响.结果 采血组和非采血组患儿住院天数、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实验组和采血对照组采血时间、采血成功率、采血时患儿出现不良反应比较有差异.结论 脐静脉导管采血只要方法正确、操作程序规范对导管正常使用无明显影响,并具有无痛苦、成功率高、保护外周血管等优点,可作为危重新生儿采集血标本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从脐静脉导管采集血液标本对导管使用情况和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留置脐静脉导管的早产儿,随机分为采血组和非采血组各40例,比较2组患儿住院天数、导管留置时间和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采血组40例分别经脐静脉导管采血作为实验组、经外周血管常规穿刺采血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采血时间、采血成功率及对患儿的影响.结果 采血组和非采血组患儿住院天数、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实验组和采血对照组采血时间、采血成功率、采血时患儿出现不良反应比较有差异.结论 脐静脉导管采血只要方法正确、操作程序规范对导管正常使用无明显影响,并具有无痛苦、成功率高、保护外周血管等优点,可作为危重新生儿采集血标本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从脐静脉导管采集血液标本对导管使用情况和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留置脐静脉导管的早产儿,随机分为采血组和非采血组各40例,比较2组患儿住院天数、导管留置时间和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采血组40例分别经脐静脉导管采血作为实验组、经外周血管常规穿刺采血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采血时间、采血成功率及对患儿的影响.结果 采血组和非采血组患儿住院天数、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实验组和采血对照组采血时间、采血成功率、采血时患儿出现不良反应比较有差异.结论 脐静脉导管采血只要方法正确、操作程序规范对导管正常使用无明显影响,并具有无痛苦、成功率高、保护外周血管等优点,可作为危重新生儿采集血标本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经脐静脉导管采血对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从脐静脉导管采集血液标本对导管使用情况和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留置脐静脉导管的早产儿,随机分为采血组和非采血组各40例,比较2组患儿住院天数、导管留置时间和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采血组40例分别经脐静脉导管采血作为实验组、经外周血管常规穿刺采血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采血时间、采血成功率及对患儿的影响.结果 采血组和非采血组患儿住院天数、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实验组和采血对照组采血时间、采血成功率、采血时患儿出现不良反应比较有差异.结论 脐静脉导管采血只要方法正确、操作程序规范对导管正常使用无明显影响,并具有无痛苦、成功率高、保护外周血管等优点,可作为危重新生儿采集血标本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