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可吸收内固定物在关节内骨折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2.
骨折坚强内固定与弹性内固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固定治疗骨折已有百余年的历史,1949年Danis首先设计和应用加压钢板治疗长骨骨折,并首创骨折Ⅰ期愈合理论,1958年Muller等15名瑞士骨科医生创建了AO学派,他们所倡导的骨折坚强内固定技术风靡欧美,并被推向世界,收到较好疗效,但由于坚强内固定所致的应力遮挡,应力集中等因素,造成固定段骨量减少。骨结构紊乱和骨力学性能下降,钢板弯曲断裂,接骨板去除后易骨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一治疗技术的推广应用和进一步发展,骨科界又从弹性内固定角度去审视、研究骨折固定。 一、坚强内固定与应力遮挡 198…  相似文献   

3.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跟骨外侧L形切口显露跟骨,按后关节面和距下关节→Boehler角和Gissane角→跟骨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的顺序整复跟骨关节内骨折和邻近关节;并用可塑型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共35例,38例,其中Sander'sⅡ型8侧,Ⅲ型14侧,Ⅳ型16侧。结果 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时间为5-12周(平均7.1周);33侧术后获6-22个月(平均12.3个月)随访,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其中优18侧,良13侧,可2侧,优良率为93.9%。结论 切开复位和可塑型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早期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对21例23侧跟骨关内骨折行切开复位、骨圆针或螺钉有限内固定,同时植骨。结果:21例经平均18个月随访,按照天津医院骨科制定的评分标准,优良率为82.6%。结论: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供选择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秦海军  樊秀丽 《中国骨伤》2005,18(10):630-630
我院自2001年4月-2003年7月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关节内骨折47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1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23足)采用开放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结果 21例获得8~25个月随防。B lher角由术前12.5°±0.6°矫正为术后的36°±0.4°,Gissane角由术前98.7°±0.5°矫正为术后的135.3°±0.7°。术后疗效评价:优14足,良7足,差2足。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7.
注射器内少量空气对肌内注射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探讨注射器内少量空气对肌肉注射疼痛的影响。选择100例门诊患者进行自身对照,采用改良注射液(注射时注射器内有0.2-0.3ml空气)和传统注射法(注射器内无空气)进行常规肌内注射,拔针30s后评估局部空气能减轻局部疼痛,且减少药物浪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膝关节腔内麻醉在髌骨骨折内固定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膝关节腔内麻醉行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3例。结果:术中均无明显疼痛,麻醉效果满意。结论:膝关节腔内麻醉行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的儿童肱骨内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省骨科医院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手术治疗的8例儿童肱骨内髁骨折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5例;年龄5~12岁,平均(9.3±2.1)岁。Kilfoyle分型,Ⅱ型2例,Ⅲ型6例。7例为新鲜骨折,1例陈旧性骨折因首诊X线无阳性发现,后期复查时完善MRI检查明确诊断。手术采取肘关节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必要时联合使用空心螺钉加压固定。术后肘关节功能位石膏固定3周开始主动肘关节屈伸功能锻炼。术后6个月随访时采用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评估疗效。结果 所有患儿均获得11~24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7.3±5.2)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1例陈旧性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评分为良,其余肘关节评分优。无感染、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骨折不愈合、异位骨化、肱骨滑车骨骺无菌性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低龄儿童肱骨内髁骨折极易被漏诊,应注意临床查体与阅片,必要时行MRI检查,有助于正确诊断。对于移位的儿童肱骨内髁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手术并发症进行探讨,提出初步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SandersⅡ型的34例(38只足)跟骨骨折进行处理,延长其外侧"L"形切口,在直视条件下,以距骨关节面为基本模版,对其进行复位处理,然后进行自身骼骨植骨操作,最后用解剖型钢板对其固定。结果依据足部Mary-land评分标准,本组等足25只,良等足6只,中等足4只,差等足2只,优良率81.6%。手术早期并发症3只(7.9%),其中边缘皮肤坏死足1只,感染1只,腓肠神经损伤1只。手术后期出现慢性疼痛症状足2只(5.3%)。结论术前充分准备及周密安排,术中充分借助于全厚皮瓣,尽量避免反折和拉牵,手术复位后应采取植骨对关节骨面骨折块行支撑,并用石膏固定,同时抬高其患肢,有助于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跟骨骨折多为高处坠落伤所致,损伤机制为偏心负荷引起的剪切、压缩骨折,多累及距下关节面,属关节内骨折。2000-2004年我科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并获得随访20例,取得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20~60岁。均为闭合性骨折。术前均摄跟骨正侧位  相似文献   

12.
肝内胆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性分析1973~1995年我科经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327例及经病理证实并发肝内胆管癌7例,占2.14%。而肝内胆管癌并肝内胆管结石率为50%(7/14)。7例中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35~88岁。发病时同为2天至11年。临床表现主要为疼痛、发热、黄疸。诊断靠B超、CT和探查。6例经治后1年内死亡.仅1例左半肝切除后存活至今已5年。文中就发生率、病因、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小儿内眼手术50例气管内全麻的体会郑秀英*马文丰*我院在气管内全麻下做小儿内眼手术,现将有关麻醉处理和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本组50例,男39例,女11例,年龄4~12岁,体重15~50kg。手术种类:角膜移植,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晶体...  相似文献   

14.
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并发症内漏的诊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血管内技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时特有并发症内漏的诊断与处理方法。方法 对已施行腔内治疗37例腹主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部分患者并发内漏的原因、诊断、处理、结果及预后。结果 37例支架型血管放置完成后,13例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的内漏,其中I型6例,Ⅱ型3例,Ⅲ型2例,Ⅳ型1例,不明原因1例,1期经相关技术处理后I型、Ⅲ型内漏完全消失。手术结束时原发性内漏发生率13.5%(5/37)。随诊发现原发性内漏3例自愈,2例转化为持续性内漏;另发现2例继发性内漏发生率13.5%(5/37)。随诊发现原发性内漏3例自愈,2例转化为持续性内漏;另发现2例继发发现人漏。本组患者晚期内漏发生率10.8%(4/37)。结论 引起漏血的原因可能与瘤颈形态、长度、成角、钙化、移植物选择、分支血管血液倒流等因素有关。强调术中发现并一期处理,术后应密切随访。增强CT、血管超声和MRA检查是术检后检测内漏的主要手段。对漏血量及瘤体有增大趋势的内漏应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15.
桡骨远端关节内复杂骨折内固定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桡骨远端关节内复杂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手术治疗47例,骨折类型按AO分型,B 1型7例,B 2型8例,B 3型10例,C 1型11例,C 2型6例,C 3型5例。均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骨缺损者植骨。结果 4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4.3个月。腕关节功能按D ienst等评分方法评定,结果优27例,良15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9.3%。结论手术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复杂骨折的有效方法,可靠的内固定、植骨及有效的关节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腔内血管学     
近年来“腔内”和“微创”是外科领域的两个“热门”词,这两个词代表了现代外科最重要的进展,也代表了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外科发展的方向。这两个词在血管外科的表现尤为突出。血管外科正在进行着以腔内血管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腔内血管技术是在X线透视技术、血管穿刺技术、造影剂发明和血管内导丝导管等关键技术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关节内跟骨骨折内固定治疗与并发症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目的]提高钢板内固定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的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对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51例患者进行随访,并对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1例56足中,47足骨折愈合优良,6足术后发生复位不佳、畸形愈合、切口延迟愈合、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1.7%。[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可作为治疗波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的主要方法,术中注意操作细节、解剖复位可以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跟骨关节内骨折占跟骨骨折的3/4左右,但其治疗一直存在争议。我院1998—2002年采用切开复位Y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32例,取得了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分析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诊治经过,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08年收治经病理证实的28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中术前诊断率为28.6%(8/28);根治性手术率75.0%(21/28),中位存活时间30个月;姑息性手术率17.9%(5/28),中位存活时间8个月;探查活检术率7.1%(2/28),分别存活2个月和4个月.结论 肝内胆管癌的发生与肝内胆管结石有关,合并结石的肝内胆管癌的早期诊断率低,预后差;应重视肝内胆管结石的早期根治性治疗;姑息性手术可提高肝内胆管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由于关节内骨折对位要求较高,常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但金属内固定物需二次手术取出,增加了感染风险及患者痛苦。材料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可吸收内固定物,既可在体内水解吸收,又保证其在骨折愈合过程中保持足够强度。笔者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采用可吸收螺钉(棒)治疗关节内骨折48例,均取得较佳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