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从2009-01—2011-03使用钻孔股骨头髓芯减压、死骨刮除,离心骨髓加骨移植,结合多孔钽棒植入支撑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12例共16髋,术中经外侧小切口行髓芯减压,刮除死骨,每髋以多点抽取10 ml骨髓离心浓缩后和自体松质骨或同种异体骨粒搅拌打压植于死骨刮除处,然后拧入多孔钽棒支撑。结果 12例16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5个月(14~24个月)。术后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为(86.2±6.2)分,较术前(64.6±9.5)分改善为21.6分(P<0.05)。关节功能优9髋,良5髋,可2髋,术后钽棒假体位置良好,股骨头无进一步塌陷。结论髓芯减压,死骨刮除,结合离心骨髓、骨移植、多孔钽棒支撑植入是一种综合多种方法的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尤其是离心骨髓加骨移植提供了局部修复的原始干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中空加压螺钉与克氏针固定加关节冲洗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2例有移位的儿童股骨颈骨折采用C型臂下复位中空加压螺钉加克氏针进行固定,同时行关节囊小切口关节腔冲洗治疗,术后观察疗效。结果所有患儿经3~5年(平均3.8年)随访,骨折于6~8周愈合,无一例发生股骨头骺板早闭及髋内翻,有1例Ⅱ型骨折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关节功能按Brumback的评价标准,除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患者外,其余均为优良。结论有移位的儿童股骨颈骨折采用空心钉与克氏针固定加关节冲洗治疗,在预防并发症方面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载距突轴位和正位X线成像技术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5年1月—2020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SandersⅡ~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82例(92足),其中男47例、女35例,年龄18~71岁,均采用接骨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按照术中不同的X线透视方法分组:常规组45例(50足),男25例、女20例,年龄(39.65±9.28)岁,采用跟骨侧位和轴位X线透视;观察组37例(42足),男22例、女15例,年龄(41.22±8.65)岁,在跟骨侧位X线透视基础上,采用载距突轴位和正位X线透视。术后行足踝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和Mimics建模,评价载距突置钉质量,对比分析两组载距突置钉数和置钉优良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常规组(50足)载距突置钉(1.22±0.43)枚(共60枚),观察组(42足)载距突置钉(1.61±0.53)枚(共67枚),两组置钉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21, P<0.05)。观察组置钉优良率97.01%(65/67),高于常规组的85.00%(5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76, P<0.05)。结论 在跟骨侧位X线透视的基础上,载距突轴位和正位X线成像技术用于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术中X线透视指导螺钉置入载距突,有助于增加置钉数量,提高置钉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7例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104个伤椎实施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根据手术前后伤椎的椎体矢状面指数(VSI)、后凸Cobb角,评价椎体解剖形态的恢复情况。比较术前与术后1周、术后1年的模拟视觉类比评分(VAS)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疼痛缓解情况和脊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17.3±2.7)个月。术前与术后1周、术后1年VSI分别为0.63±0.31、0.94±0.12和0.92±0.32,术后1周、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凸Cobb角分别为39.12°±5.53°、8.24°±4.11°和8.66°±6.57°,术后1周、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AS分别为9.26分±0.60分、1.79分±1.21分和1.90分±0.86分,术后1周、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DI分别为82.71分±3.67分、19.50分±2.73分和24.14分±4.10分,术后1周、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1.32,P<0.01)。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创伤小,能较好地恢复伤椎高度,矫正后凸Cobb角,止痛效果和脊椎功能恢复均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2种颈前路减压方法治疗相邻双椎间隙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05-06—2010-06诊治的相邻双间隙脊髓型颈椎病28例采用2种不同的前路减压治疗并随机分成2组。观察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椎间隙改变等情况。结果有27例得到随访平均28个月。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恢复情况:椎体次全切除减压组14例,C级2例中1例恢复至E级、1例恢复至D级,D级12例均恢复至E级。拱桥式减压组13例,D级13例中10例恢复至E级,3例改变不明显。椎间植骨均于12-18周达到骨性融合,椎间高度、生理曲度及颈椎稳定性均维持良好。结论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术较前路拱桥式减压术临床疗效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新鲜跟腱断裂采用经跟腱正中旁内侧入路,Krackow法缝合修复跟腱治疗,术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结果 45例随访10个月~3年,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依据Amer-Lindholm评定标准,其中优35例,良10例。随访期内无跟腱再断裂及深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新鲜跟腱断裂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绝大多数新鲜跟腱断裂为完全断裂,需要手术治疗,采用Krackow缝合法修复是跟腱断裂缝合的首选方法,经跟腱正中旁内侧入路为治疗跟腱断裂的最理想的手术入路,术后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是获得小腿及足踝部良好功能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跟腱开放性缺损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1年5月-2008年8月,采用推进内外侧腓肠肌联合肌皮瓣治疗8例外伤致跟腱开放性缺损。男5例,女3例;年龄15~36岁,平均25岁。左足3例,右足5例。伤后至手术时间为7~65 d。创面范围6.0 cm×4.5 cm~8.0 cm×6.5 cm。跟腱缺损长度为5.0~7.5 cm,平均6.0 cm。术中肌皮瓣切取范围为22.5 cm×7.8 cm~28.0 cm×11.5 cm,供区皮肤行V-Y推进缝合。结果术后第2天3例肌皮瓣出现张力性水疱,经对症处理后成活;其余肌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Ⅰ期愈合。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7年,中位时间2年3个月。术后肌皮瓣质地、外观满意。末次随访时,按Arner-Lindholm跟腱损伤疗效评定标准,获优6例,良2例。结论内外侧腓肠肌联合肌皮瓣具有感觉、耐磨、对供区影响较小,是修复跟腱开放性缺损较理想的组织瓣。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手术疗效。方法手术治疗56例肱骨髁间骨折,行尺骨鹰嘴截骨入路32例,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24例。结果对于AO/ASIF分型C1C2型肱骨髁间骨折,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比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手术时间长,但骨折暴露充分。对于C3型骨折,两种入路手术时间相近,前者肘关节功能评分比后者显著较高。结论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暴露充分,术后肘关节功能优于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后路复位椎弓根长、短节段固定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严重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固定42例,长节段固定26例。随访时摄X线正侧位片,测量伤椎前缘高度及脊柱后凸角度,并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腰痛程度和腰椎活动度。结果临床疗效、伤椎前缘高度及脊柱后凸角度的恢复,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但合并椎体II度以上脱位者长节段固定较短节段固定椎体复位更好,后凸角度丢失也较少;短节段固定3例发生内固定失效。结论严重胸腰椎骨折选择后路短节段或长节段固定,都能达到较满意的伤椎复位、临床疗效和畸形矫正,合并严重脱位选用长节段固定,在伤椎复位、矫正后凸畸形、减少内固定失效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