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31例报告(摘要)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我院自1983年10月经CT扫描或手术证实外伤性颅内血肿443例,其中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CH)31例,占同期颅内血肿住院病人的7%,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后颅窝血肿1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总结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 对1990年1月至2002年12月117例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的病因学、影像学、诊断和治疗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117例外伤性后颅窝血肿中硬膜外血肿76.06%(89例),其中跨幕上下者60.67%(54例),硬膜下血肿4.27%(5例),小脑脑内血肿19.66%(23例)。合并幕上对冲性脑损伤52例,合并原发脑干伤9例。本组95例行血肿清除术及综合治疗,22例采用保守治疗,其中18例小脑脑内血肿,3例后颅窝硬膜外血肿和1例硬膜下血肿(出血量<10 mL)。伤后6个月行GOS评估,死亡12例,重残2例,其余预后良好。结论单纯后颅窝血肿应及时诊断并手术,预后良好,即使合并幕上血肿,只要及时治疗,也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治疗。方法对首次头颅CT检查未见后颅窝血肿形成的行CT复查发现的22例外伤性迟发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肿位于单侧后颅窝17例、双侧后颅窝5例,其中血肿骑跨横窦4例。血肿致第四脑室、环池受压6例,环池消失2例,致梗阻性脑积水2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死亡1例。21例患者随访6个月,按GOS评估患者预后:2分1例,3分3例,4分7例,5分10例。结论外伤性迟发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病情隐匿,早期诊断、对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及时行手术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迟发性后颅窝血肿的诊断、手术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18例行手术治疗的外伤性迟发性后颅窝血肿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复查头颅CT发现的15例后颅窝迟发性血肿患儿中,后颅窝硬膜外血肿11例,硬膜下血肿4例。先行幕上血肿清除的3例患儿,1例术中发现硬膜下血肿并小脑内血肿;2例术后复查CT示,后颅窝硬膜外血肿1例,硬膜下血肿1例。术后死亡1例,术后6个月患者预后按GOS分级:2分1例,3分2例,4分5例,5分9例。结论儿童外伤性迟发性后颅窝血肿病情危重,早期诊断、对达到手术指征的患儿行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是挽救患儿生命、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后颅窝血肿:附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报告53例外伤性后颅窝血肿,其中经手术治疗46例,非手术治疗7例。有9例术前呼吸骤停,经抢救成活4例。作者结合有关文献,就血肿的来源、临床表现特点、早期诊断、及呼吸骤停的抢救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后颅窝血肿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1998年手术治疗外伤性后颅窝血肿15例的资料,以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1 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4例,年龄4~62岁,平均33.2岁。均因后枕部受暴力打击(1例为间接性)致伤。本组于伤后2~6小时入院,入院时神清7例,嗜睡3例,浅昏迷3例,中昏迷2例,有中间清醒期5例。有头痛、呕吐12例,颈项强直13例,Babinski征阳性9例,偏瘫2例。入院时GCS评分13~15分7例,9~12分3例,3~8分5例。12 影像学检查:术前CT诊断为后颅窝硬膜外血肿11例,小脑挫伤伴血肿4例,CT骨窗位发现枕骨骨折13例。后颅窝血肿伴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后颅窝血肿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8例外伤性迟发性后颅窝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常规复查或急诊复查CT发现迟发性血肿患者23例,其中后颅窝硬膜外血肿17例,硬膜下血肿6例;血肿跨横窦6例。先行幕上血肿清除的5例患者,术中发现小脑内血肿并硬膜下血肿1例;术后4例复查CT示,后颅窝硬膜外血肿3例,硬膜下血肿1例;血肿跨横窦1例。8例患者行保守治疗,20例行手术治疗,术后死亡1例。伤后6个月,27例患者预后按GOS分级:2分1例;3分7例;4分9例;5分10例。结论外伤性迟发性后颅窝血肿病情隐匿、危重,早期诊断并根据临床症状和血肿类型及时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急性特发性硬膜下血肿10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1~1995年作者收治急性硬膜下血肿149例,其中符合下述条件者为急性特发性硬膜下血肿:(1)无外伤史;(2)无骨折;(3)手术证实无脑挫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4)无导致出血的基础疾患,如脑动脉瘤、AVM等。149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发病年龄40~69岁,平均52.4岁,男女比为5:2,男性较多。而急性特发性硬膜下血肿共10例,占6.7%,发病年龄60~79岁,平均71.9岁,男女比为3:7,女性较多。血肿位于右侧8例,左侧2例。既往史:痴呆4例,脑梗塞3例,肝硬化2例,高血压1例,巴金森氏病1例,硬膜下血肿2例。自发病至手术清除血肿时间30分~8小时。首发症状为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颅内血肿10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7年9月至1999年12月,收治外伤性颅内血肿106例,兹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外伤性颅内血肿106例,其中男性73例,女性33例,年龄3~74岁,平均26.5岁;车祸伤59例(56%)、坠落伤35例(33%)、打击伤12例(11%);从受伤到入院时间半小时至11d不等,手术距外伤时间4h至7d不等。均经CT脑扫描确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28例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根据血肿量和入院时的临床表现给予手术和保守治疗。结果 10例保守治疗死亡2例,17例手术治疗死亡3例,共计死亡5例。结论 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缺乏特有的临床征象。主要依靠头颅CT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小儿后颅窝血肿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从1986年2月~1989年8月共收治小儿后颅窝血肿8例,占同期外伤性颅内血肿的1.86%。本组病例均经手术治疗,疗效满意,无一例死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后颅窝硬膜下血肿是罕见的,手术治疗也有成功的可能.本文报告2例治疗成功的经验及23例的尸检发现.通过这25例后颅窝硬膜下血肿详细观察及文献复习,作者研究并再次考虑后颅窝硬膜下血肿的发病机理,强调了CT在早期诊断后颅窝硬膜下血肿的必要性.本组25例中,男∶女为15∶12,19例中16例为初产(84.2%),3例经产(15.8%),正常头位分娩13例,臀位6例,产钳和胎头吸引3例,引产1例,剖腹取胎1例.平均出生重量1949克,11例(占44%)  相似文献   

13.
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6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64例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4例,其中16例保守治疗,30例手术治疗,手术前28例无脑干损害存在。治愈46例,好转11例,死亡7例。死亡7例中,5例就诊时处于昏迷状态且均伴有脑挫伤及脑内血肿,手术中及术后呼吸骤停导致死亡。结论降低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的死亡率、提高其治愈率的重点是早期复查CT、注意症状及体征变化、及时手术清除血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伤性后颅窝硬膜下血肿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4例外伤性后颅窝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手术治疗19例,保守治疗5例。14例预后不良,10例预后良好。其中GCS>8分组中预后不良者25.0%(3/12),而GCS≤8分组中预后不良者91.7%(11/12)。结论GCS评分、血肿量、中脑周围池和第四脑室改变、幕上脑积水与外伤性后颅窝硬膜下血肿患者的预后有关,其中GCS评分是影响其预后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后颅窝硬膜外血肿(PFEDH)约占颅脑损伤的0.3%,硬膜外血肿(EDH)的4~12.9%,临床很少及时作出诊断,死亡率为EDH的第一位。本文报告7例全部生存。临床资料男4、女3。1例成人;6例年龄在16岁以下,2例为婴儿。伤后4小时内入院5例,  相似文献   

16.
总结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的临床和预后。对87例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进行回顾性总结。本组87例手术治疗63例(72.4),1例术中呼吸暂停者抢救成功,保守治疗20例(23%),本组共死亡12例,死亡率为13.8%。外伤性后颅窝硬股外血肿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CT扫描是可靠的确诊手段,可根据CT和临床表现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已发生脑病的患者也不应放弃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进展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EDH)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22例外伤性进展性ED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7例行幕上手术后,发现外伤性进展性后颅窝EDH形成;9例为后颅窝少量EDH的增大;6例为新发后颅窝EDH。15例行手术治疗,7例行保守治疗。结果 保守治疗的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手术治疗的15例患者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预后按GOS分级:2 分1例,3分3例,4分6例,5分12例。结论 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外伤性进展性后颅窝EDH,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2例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血肿位于单侧17例,过中线15例;骑跨枕窦15例,骑跨横窦10例。结果2例保守治疗;30例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见枕骨骨折25例,骨缝分离3例。术后复查头部CT见血肿清除彻底,骨瓣原位对合良好。无脑脊液漏及假性脑脊膜膨出病例。出院时GOS评分5分29例,4分2例,3分1例。结论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治疗效果主要与能否早期诊断及手术有关。通过积极的骨瓣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及彻底止血,可以避免术后静脉窦梗塞及由于颅骨缺损造成假性脑膨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我院 1999 0 1~ 2 0 0 1 0 1间用微创手术治疗 5 6例颅内血肿患者 ,现对手术适应证作一回顾性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6例患者 ,高血压性脑出血 43例 ,血管畸形所致脑出血 4例 (术后经脑血管造影证实 ) ,外伤性颅内血肿 9例 ,具体情况见表 1、表 2、表 3。 表 1高血压性脑出血 43例一般情况分析部位例数年龄 (岁 ) 出血量(平均 )ml 手术时间基底节 32 36~ 76 31~ 1 1 0 (52 ) 4h~ 3d丘 脑 846~ 70 2 5~ 35(30 ) 4~1 2h皮质下 3 45~ 85 35~ 95(55) 6h~ 2d 表 2脑血管畸形引起颅内血肿 4例部位例数年龄 (…  相似文献   

20.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原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CH)的临床和影像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DTICH。32例经头颅X线检查发现颅骨骨折23例,全部病例均经CT复查证实,其中在伤后12小时内经CT证实者17例,12~24小时者14例,24~72小时者8例,72小时以上者3例。结果:42例DTICH占颅脑外伤住院病人的5.3%,非手术治疗9例,手术清除血肿33例。总死亡率为11.9%,致残率为16.7%,良好率为71.4%。结论:DTICH好发于伤后24小时内,占73.8%;脑挫裂伤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DTICH发生的基础。正确认识DTICH的早期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DTICH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