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手术越来越普及,本研究探讨影响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手术的困难因素.方法 研究50例通过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手术的病人,其中我们分析了性别,身体比重指数(BMJ),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肝曲松解术等因素.我们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手术的困难因素,其中因变量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肿瘤远近端边缘等.结果 男性(P=0.0155)和肝曲松解(P<0.0001)是增加手术时间的独立的预后因素,肝曲松解是与术中出血量(P=0.0005),术中的并发症(P=0.0121,odds ratio:7.11).肿瘤远端肠管的切除范围(P=0.0031)相关的.结论 男性病人和肝曲松解是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手术的独立预后因素,我们的研究发现,BMJ,肿瘤部位,腹部手术史,肿瘤分期,麻醉类型等对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手术的难易并没有造成影响,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手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颐性分析该院2003年2月至2005年3月间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27例资料,对其术中失血量、中转开腹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总结。结果27例中,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左半结肠切除术1例,乙状结肠切除术9例,直肠前切除术(Dixon)9例,直肠癌根治术(Miles)7例。除1例因过度肥胖、解剖关系欠清造成左侧输尿管损伤而中转开腹外,其余26例均手术成功。全组手术死亡率为0。手术平均时间28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50ml。术后造瘘口狭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4%(2/27)。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一种安全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采用微创方法,对20例结肠肿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根治术治疗.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为1.5 h,术中平均失血量100 mL,术中1例因腹腔内严重粘连而中转开腹,中转开腹率为5%.结论 在腹腔镜下实施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效果满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Jacobs等于1991年首次报道了应用腹腔镜技术进行结肠切除术以来,由于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手术复杂,手术费用昂贵而使其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随着超声刀的问世,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但腹腔镜手术应用于结直肠癌的治疗一直存有争议,早期关于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的报道表明它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然而,在一些病例中出现了穿刺孔和小切口位置的肿瘤复发,使这种方法受到了置疑。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因为解剖复杂,须清扫肠系膜上静脉的外科干周围淋巴组织,因此手术难度更大,技术要求更高.我们患者施行了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探讨了手术的可行性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1990年Jacobs等成功实施世界首例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为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开辟了道路。随着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特别是超声刀、内镜切割闭合器等高新科技器械的问世,使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前几年美国关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了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肿瘤根治性及近远期疗效[1]。近年来,我院采用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mesorectalexcision,TME)治疗直肠癌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大肠癌致肠梗阻42例分别采用右半结肠切除术,Hartmann结肠造口术和乙状结肠造口术。结果:42例行右半结肠切除Ⅰ期吻合8例;行横结肠癌切除Ⅰ期吻合2例;左半结肠或直肠上段癌行Hartmann手术26例;直肠癌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口6例。术后并发症7例(16.67%),围手术期病死率2例(4.76%)。结论:左半结肠癌致梗阻行Ⅰ期手术切除,Hartmann肠造口术仍不失为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式,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刘红权  方传发  刘云庚 《中外医疗》2012,31(35):90+92-90,92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腹腔镜下内侧入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于2010年6月—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56例右半结肠癌腹腔镜下内侧入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患者资料,对手术的安全性、手术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 56例患者腹腔镜下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死亡或并发症情况。平均手术时间为(163±22.6)min,平均出血量(77.14±23.41)mL,淋巴结清扫数目(17.3±2.9)个,平均住院时间(10.5±1.6)d,辅助切口长度(5.6±0.8)cm,平均肠道排气时间(66.4±12.7)min。结论右半结肠癌腹腔镜下内侧入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和评价腹腔镜在结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自2002年8月以来开展的腹腔镜结肠手术13例,其中右半结肠切除6例,左半结肠切除4例,横结肠切除2例,全结肠切除1例.结果 13例均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80.5±60.5)min,无死亡病例,无术中中转开腹病例.结论 对于良性的结肠肿瘤以及Dukes分期A或B期的恶性结肠肿瘤,行腹构腔镜下切除手术完全可行,且有相当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尤其是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根治术近几年报道越来越多,对其手术的安全性和根治性等国内外已有较多的研究.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手术由于其解剖关系相对复杂、切除范围大、毗邻脏器多、难度相对较高,报道较少.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切除术可行性和疗效.  相似文献   

11.
胡侃 《中外医疗》2012,31(22):176-17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外科采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患者42例,作为腹腔镜组;同时分析2009年10月以前例在该院运用开腹手术切除进行治疗结肠癌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开腹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对于可以采取腹腔镜治疗的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是安全的、有效的,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技术在大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大肠癌手术的安全性、根治性和存在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2月~2005年12月106例腹腔镜大肠癌手术。其中,腹腔镜Miles术25例、Dixon术17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10例,手助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52例、左半结肠切除术2例。结果腹腔镜手术成功率83.1%(88/106),中转开腹率16.9%(18/106)。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为2.8%(3/106),无手术死亡病例。直肠癌(或肛管癌)平均清扫13.5枚淋巴结,结肠癌平均清扫23.4枚淋巴结。平均随访18.6个月,无腹壁穿刺孔或切口肿瘤复发。结论只要正确掌握适应证,严格遵循肿瘤根治原则,腹腔镜大肠癌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操作技巧与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和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并满足入组条件的167例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比较2组术后恢复情况及肿瘤根治性效果,评估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2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术后镇痛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是安全有效的,符合肿瘤根治原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结直肠癌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在腹腔镜辅助下施行结直肠癌根治术24例,其中行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10例,乙状结肠根治性切除5例。直肠癌行Dixon术6例,Mile's术3例。结果24例均完成腹腔镜辅助手术,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无并发症发生,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170~260min,平均195min,术中出血50~320ml,平均160ml,术后平均住院9.3天,6例术后用镇痛剂,术后随访10~26个月,未见肿瘤转移、局部复发、Trocar及小切口种植。结论在腹腔镜辅助下行结直肠癌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可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52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宫爱民  倪志海 《当代医学》2010,16(15):64-65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3月~2009年3月我院应用腹腔镜进行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52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进行分析。结果 52例患者中,左半结肠切除术18例,直肠癌根治术31例,右半结肠切除术3例,右半结肠切除术中转开腹2例,无死亡病例。术后直肠组吻合口瘘1例行横结肠造瘘术,平均手术时间15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50ml,术后平均肠蠕动恢复时间2.1d。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创伤小、恢复快、操作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丁建华 《中原医刊》2009,(18):91-92
手助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项高科技手术。它是在全麻下进行,手术操作方法是:手术大夫在患者的肚脐右侧切开一个7cm长的切口,置入蓝蝶手助套,将左手插入腹腔,在剑突右侧和脐部左上各插入电视镜和超声刀,在电视观察镜的监视下完成右半或左半结肠的游离解剖和对淋巴结的清扫等。最后通过手助套取出游离的结肠,在体外完成切除和吻合。  相似文献   

17.
自1990年Jacobs在美国成功完成第一例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以来,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器械设备的更新和先行者的大力推广,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已经成为腹腔镜消化外科中最成熟的手术方式.目前开展的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类型越来越多,主要包括右半结肠切除术、左半结肠切除术、乙状结肠切除术、直肠切除术和全结肠切除术等.然而腹腔镜下全结直肠切除术由于具有手术切除范围广泛、操作复杂、技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等特点,目前开展的单位还不多.为此,本文结合我们这几年的临床经验和国内外本领域的最新进展,就腹腔镜全结直肠切除手术中的相关原则和技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的手术路径和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04年2月-2007年10月对26例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按照清扫血管根部淋巴结、处理系膜血管、游离右半结肠系膜和肠管、体外切除病变肠管并吻合的手术路径进行手术,并对患者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5例手术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中转开腹1例.平均手术时间(1 58±32)min,平均出血量(97±39)mL.辅助切口平均长(5.7±1.8)cm,术后第1天VAS评分(5.8±1.4),排气排便平均时间(46.5±4.8)h.清除淋巴结的平均数(14.6±8.4)枚,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5±3.3)d.辅助切口感染率4%(1/25),无术后并发症.术后25例患者中3例失访,余随访2~46个月,2例结肠癌患者肝转移死亡.随访患者腹壁穿刺孔及辅助小切口均无肿瘤种植和肠梗阻发生.结论 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微创手术的优越性,手术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结肠直肠癌伴梗阻患选择最适宜的个体化Ⅰ期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对右半结肠癌伴梗阻采用急诊Ⅰ期根治性切除手术,营养状态较差的患,应用带血管蒂回肠浆肌瓣和纤维蛋白胶保护吻合口:对左半结肠癌伴梗阻选择性应用术中结肠灌洗、结肠浆肌瓣贴敷、放置结肠支架和纤维蛋白胶完成Ⅰ期切除吻合术,不宜Ⅰ期切除,仍坚持分期手术,以策安全;对直肠癌伴梗阻选择性应用直肠支架、圆形吻合器及双吻合器技术和纤维蛋白胶实现Ⅰ期根治性切除。结果6l例中仅1例早期应用双吻合器施行低位前切除手术的直肠癌患,术后发生与技术有关的直肠阴道瘘,后经修补治愈。其他患恢复良好,无吻合口漏及狭窄发生。结论对结肠直肠癌伴梗阻患,选择性应用Ⅰ期手术治疗的6项措施,是提高手术疗效的有效保障。微创疗法和分期手术仍然是保证手术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急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急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8年间收治的87例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右半结肠癌并梗阻29例,左半结肠癌并梗阻48例,直肠癌并梗阻10例。采用右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治疗29例,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治疗40例,Hartmann手术5例,Dixon手术3例,姑息性结肠造口4例,另6例经肛门插入型肠梗阻导管减压去污后行一期手术。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13例(占14.9%),包括切口感染11例,腹腔感染4例和吻合口瘘1例,死亡1例(占1.1%)。86例(占98.8%)痊愈出院。结论一定条件下,一期切除吻合治疗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是方便可行而安全有效的方法。经肛门插入型肠梗阻导管结肠减压、灌洗去污是对一期肠切除吻合术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